祝登元

《心醫集》~ 紀驗二刻 (4)

回本書目錄

紀驗二刻 (4)

1. 紀驗二刻

湯方

黃柏(鹽水炒),知母(蜜炙),烏藥,桃仁(去皮尖),青皮,紅花,蘇木,穿山甲,木通(各一錢),甘草(五分)

加黑棗一枚,生薑二片。

謝家一孩子,九歲,初起感冒,服藥五六日不效,眼直手軟,懶言語,神色昏迷。至九日忽然氣喘,不省人事,四肢冰冷三日,以為死矣,欲入棺,只胸前火熱。至第七日,眼目鼻口手足俱冷,而胸前火熱未除。適予過其門,告以病緣,予視脈曰:此由疳邪內作,誤認為感冒而治其表,臟氣受郁已極,遂不能通心竅,而同死人也。胸前火熱者,積表氣也,法當下之。

上不下者下不上,表裡呼應,即得生機。用硃砂、鐵粉、琥珀共八分,挖開口灌之,須臾胸前氣響運旋,即有氣出口,兩個時覺手足有動意。再用升麻人參湯,更吞朱鐵散八分,腸中作響,鼻息喘急;通體微暖,服湯藥三日而始能言語,又服藥三日而始能開眼。從死得生,亦快事也。

鐵朱散

硃砂(二錢),鐵粉(一錢),琥珀(二錢)

參麻湯

人參(五分),升麻(五分),白豆蔻(六分),香白芷(三分)

湯方(前三日用)

附子(去皮,炒,五分),南星(姜炮,八分),沉香(三分,磨沖),木香(五分,磨沖),人參(八分),甘草(三分)

湯方(後三日用)

當歸(一錢),白朮(八分),白芍(八分),肉桂(六分),白茯苓(六分),川芎(六分),人參(八分),遠志(六分),甘草(三分)

沈維新,患一症,腹如刺疼,有時攻心,咽如煙閉,不能通氣,諸醫不知何症,一日換數藥,不能忍,遂欲自縊。予視脈曰:此傷寒症,初感能忍,未經汗散,陡至四五日沉重,諸醫不知此,謂其心疼咽煙,遂以黃連解毒藥服之,宜乎其益重,而思死也。用瓜蒂散吐之,即心不疼,只腹痛;咽不煙,只咽乾。

然後用四逆湯加減,由從前顛倒用藥,故其後遂先吐而後溫臟也。

李買甫,患一症,腹中每響動如雷,有聲徹上下,隔鄰猶聞之,兩脅痛不可忍,偶食肉即發,後聞肉氣亦發。初起面口俱青,漸紫黑,至不省人事,如死樣三個時始得蘇,藥總不效。予視脈曰:此由傷食不得化,積穢成塊,體肥多血,以血裹食。其見肉即發者,必系肉塊也,肉欲出不能。遂響動如雷,末藥一料而愈。

末方

山查肉(一半酒炒,一半生用,四兩),桃仁(去皮尖,二兩),川芎,山稜,莪朮(醋炒,各三兩),檳榔(一兩),砂針(一兩,醋炒)

共為末,每空心酒吞三錢。

遊成宇,患一症,遍身畏寒,夏月亦須綿襖,夜即烘火,鼻中全然不聞香臭,鼻孔有一物豆大癢極,若以手爪入則又痛極,惟以黃泥入鼻知為土氣,常半月不開口,無醫可治,予視脈曰:病有奇症,醫有奇方,此不必用藥,只一晝夜即愈,卻用毒手,俾之苦極,始得生路。

白話文:

紀驗二刻

案例一:九歲兒童重症

一個九歲的孩子,最初感冒,服用藥物五六天無效,出現眼直、手軟、懶言、神志昏迷等症狀。第九天突然氣喘,昏迷不醒,四肢冰冷三天,家人以為死了,要準備下葬,但奇怪的是胸前卻持續火熱。到第七天,眼、鼻、口、手、腳都冰冷了,但胸前火熱未消。我經過他家門口,了解病情後診脈,判斷是疳邪內積,誤以為是感冒而治療表症,導致臟腑氣機鬱結到極點,以致心竅不通,如同死人一般。胸前火熱是表層氣鬱積的表現,應當瀉下。

上焦不通下焦也不通,表裡互相關聯,只有這樣才能恢復生機。於是用硃砂、鐵粉、琥珀各八分,挖開孩子的口灌進去。一會兒,胸前聽到氣體運行旋轉的聲音,然後氣體從口中排出,兩個時辰後,手腳有了動靜。接著用人參升麻湯,再服用硃砂鐵粉散八分,腸子裡有響聲,呼吸急促,全身微微變暖。服用湯藥三天後能說話,再服用三天後就能睜開眼睛。從死亡邊緣活過來,真是令人高興的事。

處方:

  • 硃砂鐵粉散: 硃砂二錢,鐵粉一錢,琥珀二錢。
  • 人參升麻湯: 人參五分,升麻五分,白豆蔻六分,白芷三分。
  • 前三日湯方: 附子(去皮,炒)五分,南星(姜炮)八分,沉香(三分,磨沖),木香(五分,磨沖),人參八分,甘草三分。
  • 後三日湯方: 當歸一錢,白朮八分,白芍八分,肉桂六分,白茯苓六分,川芎六分,人參八分,遠志六分,甘草三分。
  • 初方: 黃柏(鹽水炒)一錢,知母(蜜炙)一錢,烏藥一錢,桃仁(去皮尖)一錢,青皮一錢,紅花一錢,蘇木一錢,穿山甲一錢,木通一錢,甘草五分,加黑棗一枚,生薑二片。

案例二:沈維新腹痛症

沈維新患病,腹部像被刺一樣疼痛,有時痛到心臟,咽喉像被煙堵住一樣,呼吸不通暢,多位醫生都診斷不出病因,一天換好幾種藥,病情毫無好轉,他痛苦不堪,想要自殺。我診脈後判斷是傷寒,初期還能忍受,但沒有經過發汗散寒,四五天後病情加重,其他醫生不知道這個道理,以為是心痛咽喉阻塞,就用黃連等解毒藥物治療,結果病情加重,他才想要自殺。我用瓜蒂散讓他嘔吐,心痛消失了,只剩下腹痛;咽喉也不再像被煙堵住,只是感覺乾燥。

然後用四逆湯加減,治療方法與之前完全相反,先用吐法,後溫補臟腑。

案例三:李買甫腹脹症

李買甫患病,腹部經常響動,如同打雷一樣,聲音很大,鄰居都能聽到,兩側肋部疼痛難忍,偶爾吃肉就會發作,後來聞到肉味也會發作。起初臉和嘴都發青,漸漸變成紫黑色,最後昏迷不醒,像死了一樣,三個時辰後才醒過來,各種藥物都無效。我診脈後判斷是食物積滯不能消化,形成穢物,由於他體型肥胖,血氣旺盛,所以穢物被血包裹。他見肉就發作,一定是肉積塊,肉塊想出來卻出不來,所以腹部才會響動得像打雷一樣。我用一劑藥就治好了他的病。

處方:

  • 末方: 山楂肉(一半酒炒,一半生用,四兩),桃仁(去皮尖,二兩),川芎三兩,山稜三兩,莪朮(醋炒)三兩,檳榔一兩,砂仁(醋炒)一兩。共研為末,每次空腹用酒送服三錢。

案例四:遊成宇鼻病

遊成宇患病,渾身畏寒,即使是夏天也需要穿棉襖,晚上還要烤火,鼻子完全聞不到香味和臭味,鼻孔裡有一個像黃豆那麼大的東西,奇癢無比,如果用手挖就會非常疼痛,只有用黃泥塞進鼻孔,感覺到泥土氣息才會舒服一點。他經常半個月不開口說話,很多醫生都治不好。我診脈後判斷,病症奇特,治療方法也應奇特,這個病不需要用藥,只需一晝夜就能治癒,但方法比較痛苦。

(最後一個案例沒有提供具體治療方法,僅說明了醫生判斷病症奇特,且採用了非常規的痛苦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