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登元

《心醫集》~ 紀驗 (4)

回本書目錄

紀驗 (4)

1. 紀驗

加煨姜二片,黑棗二枚,水一碗半,煎七分。

神截丸

白朮(八兩,米泔水浸一宿,陳壁土炒乾,去土淨,分作四股。一股用柴胡二兩,煎濃拌曬乾;一股用常山二兩,酒煎濃汁拌曬;一股用人參一兩,煎濃汁拌曬;一股用青皮二兩,煎濃汁拌曬。無日焙乾)

用豆粉煮薄糊為丸,如梧子大,早晚溫湯吞六十丸。但此方最妙在眾截藥不效,然後用之。

朱方伯(諱鼎新,號爾健,時福省藩司)丁亥秋患失音症,諸醫皆以風熱痰火,用清涼散為主,每服無效。予視脈曰:此不當作失音論也,因腎水不升,心血不足,偶冒風寒,不知表散,遂至肺竅閉塞。整一方服之,三日而氣通。五六日而音通矣。

藥方

當歸(二錢),生地(二錢),人參(八分),石菖蒲(一錢六分),白茯苓(一錢六分),核桃肉(二錢)

用水五大碗,煎三大碗,不拘溫冷,不論飲食前後,每清晨至午服完,將渣再煎一大碗,臨睡服。

朱道尊(諱正源,號靜之,閩省屯鹽道)戊子冬偶恙,兩日旋愈。方在奕棋,予視脈曰:未也,此感重發輕。內邪更伏,稽其驗,當在四日後發,發則寒熱交作,頭痛骨酸,背疼腰強,傳經不已,重傷寒也。知病根早治之,須十四日可愈,不則未可知矣,閱三日果發,悉如予言,整方服之,二十日全愈。(方載傷寒門)

鄭副總(諱爾任,號沖宇,松溪鎮守)丁亥秋,有血虛胃弱之症,予治藥遂驗。時寓所有一少年新娶,得陰症,至六日卒倒,遍體俱冷,其父母為化紙置棺,但胸前氣微溫,鼻中似有息出。夜二鼓,因鄭副總求救於予,予曰:此火症也。痰閉不醒,當兩手脈俱伏,而兩腳大趾必微熱者,又必醫生認為陰厥凶症,誤用附子諸熱藥,益速其重。因與藥一服,吹入喉即醒,再一服而愈。

藥方

細辛(三分),薄荷(五分),人參(三分),羌活(五分)

共用絲纏好,入大棗肉中,燒灰存性,為細末,先用少許吹入喉間,次用溫水調沖服。

張六三(諱法拭,𫵻安令)丁亥秋偶時恙為治藥愈,有乃弟張二官病甚重,飲食不進,瘦弱氣欲絕,三閱月,似不可藥。予視脈曰:爾脈不過無力弱極,何沉篤至此,無他病,必有邪。驚拜屏人語予曰:真仙醫也!實為在署內遇一美婦,伴睡二月餘,心知其妖,欲卻之不能,殆登鬼錄矣。何以救我?予整一方與之,旬日而愈。(此方近誕不載)

戴山芝(諱廷徽,建陽縣令)戊子冬看脈,腎水最弱,交女即泄,精冷極。予整一方服之,不多日而交能堅,精出覺有熱氣,女果孕矣。

丸方

沙苑蒺藜(六兩,酒浸一宿,瓦上焙乾),懷大地(六兩,酒浸三宿,煮一日,多用酒,黑爛為度),鹿茸(四兩,酒浸三宿,酒十斤煮半日,炒乾),川續斷(四兩),石棗肉(四兩),牡丹皮(三兩),川杜仲(四兩,一半鹽水炒,一半薑汁炒),白附子(二兩,麵包煨,去皮臍),白菖蒲(二兩),白茯苓(三兩,去皮,水淘去絲膜,曬乾,人乳拌蒸),川牛膝(三兩,酒浸蒸,焙乾),乳香(五錢),沒藥(五錢),人參(二兩)

白話文:

[紀驗]

將薑片兩片、黑棗兩枚,用一碗半的水煎煮至七分。

神截丸

取白朮八兩,以米泔水浸泡一夜,再用陳壁土炒至乾燥,去土洗淨,分成四份。一份與柴胡二兩同煎至濃稠,拌勻曬乾;一份與常山二兩同用酒煎至濃稠,拌勻曬乾;一份與人參一兩同煎至濃稠,拌勻曬乾;一份與青皮二兩同煎至濃稠,拌勻曬乾。每日曬乾。

用豆粉煮成稀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早晚用溫水送服六十丸。此方最佳之處在於其他截瘧藥物無效時方可使用。

福州藩司朱方伯(諱鼎新,號爾健)丁亥年秋患失音症,諸多醫生都認為是風熱痰火,使用清涼散劑治療,均無效。我診脈後認為:這不應診斷為失音,而是由於腎水不能上升,心血不足,偶感風寒,未及時治療表證,導致肺竅阻塞。遂用一方藥治之,三日後氣通,五六日後聲音恢復。

藥方

當歸二錢,生地二錢,人參八分,石菖蒲一錢六分,白茯苓一錢六分,核桃肉二錢。

用五碗水煎煮至三碗,溫冷皆可,不論飯前飯後,每日清晨至中午服用完畢,再將藥渣煎煮一碗,睡前服用。

閩省屯鹽道朱道尊(諱正源,號靜之)戊子年冬偶感風寒,兩日後病情好轉。當時他正在下棋,我診脈後說:還未痊癒,這是病情好轉後復發。內在邪氣仍在潛伏,依我推測,四日後會復發,復發時會寒熱交替,頭痛骨痛,背痛腰痛,經絡疼痛不止,是重傷寒。知道病根後及早治療,十四日即可痊癒,否則就難以預料了。三日後果真復發,正如我所說,用此方治療,二十日後痊癒。(此方載於傷寒門)

松溪鎮守鄭副總(諱爾任,號沖宇)丁亥年秋患血虛胃弱,我用藥治療後見效。當時他住所內有一名新婚少年患陰症,六日後昏倒,全身冰冷,其父母已準備紙錢棺木,但胸前氣息微溫,鼻中似有氣息。夜間二更,鄭副總向我求救,我說:這是火症,痰濁阻塞導致昏迷,此時兩手脈象皆應虛弱,而兩腳大趾會微溫,醫生多會誤認為陰厥凶症,錯誤使用附子等溫熱藥物,會加重病情。於是給他服藥一劑,吹入喉嚨後即醒,再服一劑痊癒。

藥方

細辛三分,薄荷五分,人參三分,羌活五分。

將四味藥用絲線捆好,放入大棗肉中燒成灰,研成細末,先取少量吹入喉嚨,再用溫水沖服。

𫵻安令張六三(諱法拭)丁亥年秋偶感風寒,經我治療痊癒。他的弟弟張二官病情嚴重,飲食不進,消瘦氣虛,病了三個月,似乎藥石罔效。我診脈後說:你的脈象只是虛弱無力,為何如此沉重?並無其他疾病,必有邪氣。他驚訝地屏退左右,對我說:真是神仙醫生!實情是在衙門內遇到一位美貌女子,與她同床共枕兩個多月,知道她是妖物,想離開卻不能,幾乎要歸入鬼籍了。如何救我?我給了他一方藥,十日後痊癒。(此方略顯奇特,故不詳載)

建陽縣令戴山芝(諱廷徽)戊子年冬診脈,腎水極虛,房事即泄,精冷極甚。我給他一方藥服用,不久後房事功能恢復,精液排出時感覺有熱氣,妻子果然懷孕了。

丸方

沙苑蒺藜六兩(酒浸泡一夜,瓦上焙乾),懷大地六兩(酒浸泡三夜,煮一日,多用酒,煮至黑爛為度),鹿茸四兩(酒浸泡三夜,用十斤酒煮半日,炒乾),川續斷四兩,石棗肉四兩,牡丹皮三兩,川杜仲四兩(一半用鹽水炒,一半用薑汁炒),白附子二兩(麵包包裹煨熟,去皮臍),白菖蒲二兩,白茯苓三兩(去皮,用水淘洗去絲膜,曬乾,用人乳拌勻蒸熟),川牛膝三兩(酒浸泡蒸熟,焙乾),乳香五錢,沒藥五錢,人參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