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編輯

《運氣要訣》~ 正文 (1)

回本書目錄

正文 (1)

1. 正文

經曰: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又曰:治不法天之紀、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又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由是觀之,不知運氣而為醫,欲其無失者鮮矣。茲將《內經》運氣要語,編成歌訣,並列圖於前,使學者一覽即明其大綱旨要之所在,然後遍求全經精義,庶乎有得云。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五行運化陰陽,是天地間的規律,是萬物的準繩,是變化之源,是生死之本源,也是精神之所在。能不詳細瞭解嗎?又說:如果治療不符合天地的道理,災禍就會到來。又說:不瞭解年份對身體的影響、氣血的盛衰、虛實變化,不能當好醫生。由此可見,不瞭解運氣而行醫,想要不出差錯的很少。現在將《內經》中關於運氣的重要內容編成歌訣,並繪製圖表放在前面,讓學習者一目瞭然地瞭解其綱要和精髓,然後再廣泛探討全經的精義,這樣纔能有所收穫。

2. 太虛理氣天地陰陽歌

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未有天地氣生形,已有天地形寓氣。從形究氣曰陰陽,即氣觀理曰太極。

白話文:

在無窮無盡的虛空之中,氣與理是相互依存、融為一體的。陰陽是藉由氣的運動而產生的,而天地則是陰陽的分化。在天地形成之前,氣就已經存在了,而氣中已經蘊含了天地之形。從形體去探究氣機,就稱之為陰陽;從氣機去觀察其中的規律,就稱之為太極。

【注】太者,極其至大之謂也;虛者,空虛無物之謂也。蓋極大極虛,無聲無臭之中,具有極大極至之理氣焉。理氣未分,而混沌者,太虛也。太虛曰無極者,是主太虛流行之氣中主宰之理而言也。太虛曰太極者,是主太虛主宰之理中流行之氣而言也。故周子曰:無極而太極者,亦是以極無而推極有也。

白話文:

「太」指至極廣大之意,「虛」指空虛無物之意。廣大與空虛極致,在無聲無臭之中,蘊含著至大至極的道理和氣息。道理和氣息尚未分離,而混混沌沌的,便是太虛。太虛稱為「無極」,是指主宰太虛流動氣息的道理。太虛稱為「太極」,是指主宰太虛的道理中流動的氣息。因此周敦頤說:「無極而後有太極」,也就是從極致無物推演出極致有物。

蓋極無中無是而非理,極有中無是而非氣。不以極無之理而推極有之氣,何以知有是氣也。不以極有之氣,而推極無之理,何以知有是理也。是則可知理氣以其分殊而言之二也,以其渾合而言之一也。有是理則有是氣,有是氣則有是理,名雖有二,其實則一,本無有無、一二、先後之可言也。

白話文:

完全沒有(無)就是沒有道理,完全有(有)中沒有(無)也就是沒有氣。不去從完全沒有的道理中推導出完全有的氣,怎麼能知道有這麼一氣?不去從完全有的氣中推導出完全沒有的道理,怎麼能知道有這麼一理?這樣就知道理氣從它們不同的方面來說是兩個,從它們渾和的方面來說是一個。有這個理就必然有這個氣,有這個氣就必然有這個理,名稱雖然有兩個,但實際上是一個,本來就沒有可以說的有無、一二、先後的。

乘氣動靜生陰陽者,謂太極乘氣機之動而生陽,乘氣機之靜而生陰,即周子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之謂也。然不曰無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而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者,蓋以無極專主乎理,言理無動靜故也,太極兼主乎氣,言氣有動靜故也。陰陽之分為天地者,謂陰陽流行,相生不已,積陽之清者為天,積陰之濁者為地。

白話文:

太極隨著氣的運行產生陰陽,這句話的意思是:太極隨著氣的運行而產生陽,隨著氣的靜止而產生陰,也就是周敦頤所說的:「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

然而,周敦頤沒有說「無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而是說「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這是因為無極只主宰理,理沒有動靜之分;而太極既主宰理也主宰氣,氣有動靜之分。

陰陽分化形成天地,這句話的意思是:陰陽不斷運行和生長,積聚的陽氣清澈,形成了天;積聚的陰氣渾濁,形成了地。

故周子曰:分明分陽,兩儀立焉也。未有天地氣生形者,謂未有天地,惟太虛中之一氣化生天地之形也。已有天地形寓氣者,謂已有天地,而太虛之氣即已寓於天地之形也。是以天得之以資萬物之始,地得之以資萬物之生也。從形究氣曰陰陽者,陰陽即理中流行之氣也。即氣觀理曰太極者,太極即氣中主宰之理也。

故周子曰:陰陽一太極者,是指氣之極者而言也,太極本無極者是指理之極者而言也。

白話文:

周敦頤說:陰陽分離分明,纔有了天地。在沒有天地之前,只有太虛之中的一股氣化生了天地萬物的形體。天地形成後,太虛之氣就隱藏在天地萬物的形體之中。因此,天得到太虛之氣才能孕育萬物的起源,地得到太虛之氣才能生長萬物。從形體追究其來源,就能得出陰陽之理,而陰陽就是太虛之氣運行於天地萬物中的道理。從太虛之氣觀察其主宰的原理,就能得出太極之理,而太極就是太虛之氣中主宰萬物的道理。

【按】吳澄曰:太極無動靜,動靜者氣機也,是以太極專主乎理言也。朱子曰: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是以太極兼主乎氣言也。又曰:太虛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本然之妙即太極,指其本然主宰,是動是靜之妙之理也。所乘之機即動靜,指其天命流行,乘動乘靜之機之氣也。當依朱子為是。

白話文:

【注釋】吳澄說:太極沒有動靜,動靜是氣機的表現,因此太極主要是講道理。朱熹說:太極有動靜,這是天命運行的規律,因此太極兼顧氣的方面。又說:太虛是萬物的本源,動靜是萬物運行的規律。

萬物的本源是太極,是指太極本來的宰制作用,是動靜的妙理。萬物運行的規律是動靜,是指天命運轉,隨著動靜規律而運行之氣。應該依照朱熹的說法為準。

3. 五行質氣生剋制化歌

天地陰陽生五行,各一其質各一氣,質具於地氣行天,五行順布四時序。木火土金水相生,木土水火金剋制,亢害承製制生化,生生化化萬物立。

白話文:

天地中的陰陽氣化孕育出五行,每一種五行都有一種物質形態和一種氣性。物質形態存在於大地之中,而氣性則運行於天空之中。五行依次交替運轉,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同時,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這些相生相剋的關係維持著萬物的平衡。

生生化化,萬物由此而存。

【注】天地既立,而陰陽即在天地之中,陽動而變,陰靜而合,生五行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是五行各一其質也。東方生木,木之氣風;南方生火,火之氣熱;中央生土,土之氣濕;西方生金,金之氣燥;北方生水,水之氣寒,是五行各一其氣也。

白話文:

天地形成後,陰陽就存在其中。陽氣運動而轉變,陰氣靜止而成形,於是產生了五行。

天產生水,地將它孕育至六分完成;地產生火,天將它孕育至七分完成;天產生木,地將它孕育至八分完成;地產生金,天將它孕育至九分完成;天產生土,地將它孕育至十分完成,因此五行都具備了它們各自的物質特性。

東方產生木,木的氣息為風;南方產生火,火的氣息為熱;中央產生土,土的氣息為濕;西方產生金,金的氣息為燥;北方產生水,水的氣息為寒,因此五行都具備了它們各自的氣息特性。

在地曰木,在天曰風;在地曰火,在天曰熱;在地曰土,在天曰濕;在地曰金,在天曰燥;在地曰水,在天曰寒,是五行質具於地,氣行於天也。木位東方,風氣布春;火位南方,熱氣布夏;土位中央四維,濕氣布長夏;金位西方,燥氣布秋;水位北方,寒氣布冬,是五氣順布四時之序也。即周子曰: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白話文:

在《易經》中,五行在「地」上稱為「質」,而在「天」上稱為「氣」。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下:

  • 地上的木屬性稱為「木」,在天上的氣態稱為「風」。
  • 地上的火屬性稱為「火」,在天上的氣態稱為「熱」。
  • 地上的土屬性稱為「土」,在天上的氣態稱為「濕」。
  • 地上的金屬性稱為「金」,在天上的氣態稱為「燥」。
  • 地上的水屬性稱為「水」,在天上的氣態稱為「寒」。

五行質具存在於地上,而五行氣則運行在天上。

五行與四季節氣的對應關係如下:

  • 木屬東方,風氣主掌春季。
  • 火屬南方,熱氣主掌夏季。
  • 土居中央,濕氣主掌長夏。
  • 金屬西方,燥氣主掌秋季。
  • 水屬北方,寒氣主掌冬季。

這表示五行之氣按順序運行,主宰四季的更替。

如周敦頤所說:「陽變而陰合,生出水、火、木、金、土。」

五氣順布,四時行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復生木,是五行相生,主生養萬物者也。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復剋土,是五行相剋,主殺害萬物者也。相剋則死,相制則生。木亢害土,土亢害水,水亢害火,火亢害金,金亢害木,此克其所勝者也。

白話文:

五種元氣順暢地運行,四季也就正常運行。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又能生木,這種五行相生關係,是孕育萬物的基礎。木能剋土,土能剋水,水能剋火,火能剋金,金能剋木,而木又能剋土,這種五行相剋關係,則會消滅萬物。相剋就會使萬物死亡,相制則會使萬物生長。當木過於旺盛時就會剋害土;當土過於旺盛時就會剋害水;當水過於旺盛時就會剋害火;當火過於旺盛時就會剋害金;當金過於旺盛時就會剋害木,這便是剋制它所勝者。

然我之所勝之子,即我之所不勝者也。我畏彼子出救母害,不敢妄行,承受乃制,制則生化,則各恆其德,而生化萬物、無不具也。假如木亢太過,土受害矣,是我勝其我之所勝者也。土之子金,承而制焉,則我畏我之所不勝,自然承受乃制,制則生化矣。火亢太過,金受制矣,金之子水,承而制焉。

白話文:

我所勝利的兒子,就是我所無法戰勝的人。我害怕他的兒子出來救母(土),傷害我(木),不敢輕舉妄動,自然承受制約。只有制衡才能生長變化,而每一種元素都能保持自己的特性,生長變化出萬物,無所不具。

假設木元素過度旺盛,就會傷害土元素,這是「我勝過我所能勝的」。土元素的兒子金元素,會承受制約來平衡,而我畏懼我所不能戰勝的,自然會承受制約。制約後,就能生長變化。

如果火元素過度旺盛,金元素就會受到制約,金元素的兒子水元素,會承受制約來平衡。

土亢太過,水受制矣,水之子木,承而制焉。金亢太過,木受制矣,木之子火,承而制焉。水亢太過,火受制矣,火之子土,承而制焉。五行皆若此也。此所以相生而不害,相制而不克也。而生生化化,萬物立命之道,即在於是矣。此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不可不知者也。

白話文:

當土壤過於乾燥時,水就會被限制,而水的相生子(木)會接續水的作用而對土壤產生制約。當金屬過於旺盛時,木頭就會受到制約,而木頭的相生子(火)會接續木頭的作用而對金屬產生制約。當水過於旺盛時,火就會受到制約,而火的相生子(土)會接續火的作用而對水產生制約。五行之間的互動都遵循這個原理。這就是為什麼五行可以相互生長而不相害,相互制約而不相剋的緣故。這種生生不息、變化無窮的循環是萬物生存的根本法則。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是不可忽視的。

4. 運氣合臟腑十二經絡歌

醫明陰陽五行理,始曉天時民病情。五運五行五氣化,六氣天地陰陽生。火分君相氣熱暑,為合人之臟腑經。天干起運地支氣,天五地六節制成。

白話文:

要精通中醫,就必須明白陰陽五行學理,才能明瞭時令變化對人體疾病的影響。

五運五行五種氣化運行,六氣來自天地,孕育出陰陽。火氣為君臣之氣,主熱和暑氣,與人體臟腑經絡相配合。

天干運行決定地支氣運,五屬天干和六屬地支相互制約,形成一年四季的節氣變化。

【注】學醫業者,必要明天地陰陽、五行之理,始曉天時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人皆知五運化自五行、五質、五氣也,而不知六氣化自天地陰陽、六質、六氣也。六質者,即經曰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也。六氣者,即經曰風、暑、濕、燥、寒、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也。

白話文:

想要學習醫術的人,必須先明白天地陰陽、五行運行的原理,才能瞭解時節氣候是否協調,以及人體生病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五運來自五行、五種物質和五種能量,但卻不知道六氣來自天地陰陽、六種物質和六種能量。六種物質,就是經典中提到的木、火、土、金、水、火,代表地面的陰陽氣息,與生髮、成長、轉化、收斂、收藏等過程相對應。六種能量,就是經典中提到的風、暑、濕、燥、寒、火,代表天上的陰陽氣息,與三陰三陽相互配合。

是以在地之火分為君火、相火;在天之氣分為熱氣、暑氣,為合人之五臟六腑,包絡十二經也。天於陰陽合而為五,故主五運。甲化陽土,合人之胃。己化陰土,合人之脾。乙化陰金,合人之肺。庚化陽金,合人大腸。丙化陽水,合人膀胱。辛化陰水,合人之腎。丁化陰木,合人之肝。

白話文:

因此分為君火(生命之火)和相火(有形物質之火);而天上的氣則分為熱氣和暑氣,它們與人體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相應。

天上的陰陽結合產生了五行,所以主管的是五運。甲屬於陽土,對應人體的胃。己屬於陰土,對應人體的脾。乙屬於陰金,對應人體的肺。庚屬於陽金,對應人體的大腸。丙屬於陽水,對應人體的膀胱。辛屬於陰水,對應人體的腎。丁屬於陰木,對應人體的肝。

壬化陽木,合人之膽。戊化陽火,合人小腸。癸化陰火,合人之心。相火屬陽者,合人三焦。相火屬陰者,合人包絡。此天干合人之五臟六腑十二經也。地支陰陽合而為六,故主六氣。子午主少陰君火,合人之心與小腸也。丑未主太陰濕土,合人之脾與胃也。寅申主少陽相火,合人之三焦包絡也。

白話文:

壬屬陽木,對應人體的膽。戊屬陽火,對應人體的小腸。癸屬陰火,對應人體的心。陽屬相火,對應人體的三焦。陰屬相火,對應人體的包絡。這些天干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

地支的陰陽結合起來有六種,因此主導六氣。子午主少陰君火,對應人體的心和小腸。醜未主太陰濕土,對應人體的脾和胃。寅申主少陽相火,對應人體的三焦和包絡。

卯酉主陽明燥金,合人之肺與大腸也,辰戌主太陽寒水,合人之膀胱與腎也。巳亥主厥陰風木,合人之肝與膽也。此地支之合人之五臟六腑十二經也。天數五,而五陰、五陽,故為十干。地數六,而六陰、六陽,故為十二支。天干之五,必得地支之六以為節,地支之六,必得天干之五以為制,而後六甲成,歲氣備。

故一歲中運,以七十二日五位分主之,六氣以六十日六步分主之也。

白話文:

卯酉代表陽明之燥金,對應人體的肺和大腸。辰戌代表太陽之寒水,對應人體的膀胱和腎臟。巳亥代表厥陰之風木,對應人體的肝和膽。這些地支對應著人體的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

天的數字是五,包括五陰、五陽,所以形成十天干。地的數字是六,包括六陰、六陽,所以形成十二地支。天干的五氣必須得到地支的六氣來調節,地支的六氣也必須得到天干的五氣來控制,這樣才能形成六甲,讓每年的氣候變化齊全。

【按】十二經天干歌內云: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此以方位言天干所屬,配合臟腑,歲歲之常也。今以五運言天干所化,配合臟腑,年年之變,所以不同也。

白話文:

《十二經天干歌》中說:甲對應膽,乙對應肝,丙對應小腸,丁對應心,戊對應胃,己對應脾,庚對應大腸,辛對應肺,壬對應膀胱,癸對應腎,三焦也寄屬於壬,包絡與癸方歸為一類。

這段話是根據方位來論述天干所屬的臟腑,是每年的常規。而如果按照五行運化來說,天干所化的臟腑每年會發生變化,因此不同。

十二經地支歌內云: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醜肝通。此以流行言地支所屬,配合臟腑,日日之常也。今以六氣言地支所化,配合臟腑,年年之變,所以不同也。讀者審之。

白話文:

《十二經地支歌》記載:肺屬寅卯,胃屬辰,脾屬巳,心屬午未,膀胱屬申酉,腎屬戌,心包屬亥,膽屬醜,肝屬寅。這是依循臟腑運行規律,將地支與臟腑相配對,是每天的規律。現在依據六氣理論,將地支與臟腑相配對,這是隨著年份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和前述的常規不同。讀者請仔細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