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驤

《女丹合編選注》~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 (5)

回本書目錄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 (5)

1. 第七則·調養元神

女子之功,比男子便捷些,女子從養真至胎息,其功已得三分之二;不若男子之功,便有許多作用,方能到得調神地步。所以女道丹書,從養真直至胎息,功畢便接錄外行功修,俟其外行有餘,方可煉調神一段事體。

夫神何以調?因其前日運煉氣血時,已將血化為氣,氣因血住,其氣便化神了。到此時候,若不陶冶性情,輔立外行,恐將來凝之不住,反失丹道,有誤前功。故修行到此,必須使他照依戒規,嚴遵法度,將他心性磨鍊成一塊頑石相似。必須煉而復煉,磨而復磨,直至養道心花開發,本體光明。

到此時候,性已養純,神已入定,內外貞白,表裡玲瓏。此誠所謂「萬傾冰壺光射目,一輪明月映深潭」,纖塵不染,體相皆空。行到此地,若運煉之時,自有一番清靈善化之機,照映在腔子里。定久之際,渾然若死人一般,不動亦不言,不食亦不飢。此時必須用人扶養,不可因其入定,便妄驚叫喊,若妄驚動,恐傷神體,必走入魔營,為害不淺也。

女修至此,當留心著意,毋致差失。當其入定之後,只見他氣息不存,顏色不改,任其自聚自散。或一二日,或五七日,或十餘日,皆不可動,須當用人日夜護持。待等他鼻息微微,神光半露,方可低聲呼之。

倘彼出定之後,即凡飲食衣服,隨心所適。以後必須著著防危,庶免丹元有失。此後功夫,直至養到出神之後,方無危險。學者記之,慎之勿忽。

白話文:

[第七則·調養元神]

女性修練的進程比男性更為順利,她們從養真至胎息,已經完成了整個功課的三分之二;不像男性,需要經過更多的階段,才能達到調神的境界。因此,女性的修煉書籍,從養真直至胎息,功課完成後就會進入外行功修,等到外行功修足夠,才開始進行煉調神的工作。

那麼,如何調養元神呢?在之前運轉與鍛煉氣血時,已經將血液轉化為氣,氣因血而存在,這時氣就轉化為神。到了這個階段,如果不修養性情,輔以外行功修,恐怕未來無法將神凝聚,反而會失去修煉之道,誤了先前的功課。因此,修煉到這裡,必須要按照戒律規範,嚴格遵守法度,將心性鍛煉得像一塊堅固的石頭。必須不斷地鍛煉,直到道心花開放,本體光明。

到了這個階段,性情已純粹,神已入定,內外皆清淨,表裡通透。這正是「萬頃冰壺光射目,一輪明月映深潭」,一塵不染,身心皆空。到了這裡,如果在運轉鍛煉時,自然會有一種清靈善化的機遇,照亮內心。在定的過程中,就像死人一樣,既不動也不說話,不吃也不餓。這個時候,必須有人照顧,不能因為她入定,就胡亂驚擾。若輕易驚擾,可能傷害神體,落入魔道,危害極大。

女性修煉到這裡,應當小心留意,避免出差錯。在她入定之後,只會看到她的呼吸停止,面色不變,任由她自己聚集和散發能量。可能是一兩天,或者五七天,甚至十幾天,都不能去打擾,必須有人晝夜看護。等到她鼻息微弱,神光初現,纔可以小聲喚醒她。

如果她從定中出來,日常生活如飲食衣著,都可以隨心所欲。但之後,必須時刻防範危機,以免道心有所損失。在此之後的修煉,直到養成出神的狀態,纔算安全。學者們請記住,千萬不要忽視這一點。

2. 第八則·移神出殼

女子之道,原從陰返為陽,陽極而神全。丹功至此,長守不懈,使那神體煉而復煉,存而復存,直煉至身若冰壺,神如秋水,然不可使之久留身中,如瓜熟自落。神圓則遷。若不遷神移出身外,終為守屍之鬼,何足為異。

此時當用出神之法,將神移出身外,倘出之速,恐神迷無所歸,復將所出之神,復轉身內,一出一入,由近及遠,切記不可放縱。調教老成,方可任其去來,純熟之後,自無畏避。

雖然出法故爾如是,而出神之功,又當分別。若未出神之前,此神屬至靜,其功仍同養真規矩,直待至神圓,方可止步。

若神既出之後,此神屬動,便不似前面功修,當用逸神之法,使神靈通圓融,並無隔礙,直至煉到神通遠顯,方可休息。從此以後,務宜逸養元神,或遊山而玩水,或靜坐以操琴。常從樂事,快爽無邊。遇有功處且行動,當立行時便立行。神功運用,道妙無窮。苟能八百行滿,三千功圓,那時金書選詔,龍女降臨,真仙保養,待度飛昇。

九重天上果逍遙,蓬萊洞天真快樂。誠所謂「脫下胎州襖,作個女神仙」,豈不美哉,豈不快哉,信女何憚而不行哉!

白話文:

【第八則·移神出殼】

女子修行的法門,本質上是從陰性轉變為陽性,當達到極致時,精神就會完整。當丹田功夫練到這境界,持續不懈地修煉,讓精神體不斷地提煉、保存,直到身體如同清澈的冰壺,精神宛如秋日的水面,但不能讓精神長時間停留在體內,就像瓜熟蒂落一樣自然。當精神圓滿,就應該遷移。如果不將精神從身體遷移出去,終究只能成為看守屍體的孤魂,又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呢?

在這個時候,應使用出神的方法,將精神從身體中移出。如果出神太快,可能精神會迷失方向,找不到歸宿,所以要將出體的精神再收回體內,反覆出入,由近及遠,切記不可放任。等到精神成熟穩定,才能隨意來去,純熟後,自然就不必畏懼或躲避了。

雖然出神的方法大致如此,但出神的功夫,還需進一步區分。在精神未出體前,這精神屬於極靜的狀態,修煉的功夫仍然遵循著養真的原則,直到精神圓滿,才能停止修煉。

一旦精神出體後,精神進入動態,就不像之前的修煉方式,應該使用讓精神自由的方法,讓精神靈活圓融,沒有阻礙,直到精神的威力遠大顯現,才能休息。從此以後,務必要讓精神自由,無論是遊山玩水,或是靜坐彈琴,常常做些快樂的事情,享受無邊的愜意。遇到該行動的時候就行動,該立即執行時就立即執行。精神和功夫的運作,道的奧妙無窮無盡。如果能完成八百件善行,積累三千功德,那時將會收到金色的選拔詔書,龍女降臨,真仙保佑,等待飛升的時刻。

在九重天上的生活確實逍遙自在,蓬萊仙境的生活確實快樂無比。確實可以說是「脫下胎中的衣裳,成為一位女仙人」,這不是很好嗎?這不是很愉快嗎?虔誠的女性修行者,怎麼會害怕不去實踐呢?

3. 第九則·待度飛昇

女丹之功,業已修成,養就純陽之體,出沒自由,無拘無束。此時廣行功德,多種善根。切不可因其神出。逍遙自得,便將道果置之度外。或因心用意,而妄泄天機;或扭轉乾坤,而復從世俗,多言泄造物之奇,行乖負天理之正。種種妄為,罪該天譴。功夫行到此地,只宜代天宣化,護國救民,功行滿日,自有上聖高真,度脫飛昇。

那時上朝金闕,膺受敕封,從茲永住天宮,快樂無邊。

女真修成,何以必用待度?因其血弱之軀,假內功修煉以成陽體。體雖成陽,而陰凝之性尚未煉盡,故女子功夫少「還虛」一段,運用未能盡天地之妙化。所以不得超升世外者,悉由體相之不堅故也。不若男子之體,已煉成金剛不壞之身,還虛之功養成神光,充滿天地,故不用待度,而可了道成真,親朝上帝,遊晏蓬萊。若女子則不然,女丹修成,務必廣行功德。

倘功德行滿,上聖見而憐之,保奏上帝,方得敕旨,下頒金書選詔,證得人天無上道果。否則就成一個散仙而已,不能與天地齊壽,終歸運化。

女真修此,若到出神之後,直待上聖拔度歸真,方可了手。倘功行完滿,永受人間享祀,上可以代天帝不全之化,下可以救世人疾苦之厄,功德圓融,與天地齊壽,日月並明,躲脫輪迴,直超劫運,無生無滅。至此方稱閨中雅秀,閫內高人。但願世間有志女子,毋自棄焉?

白話文:

[第九則·等待度化飛昇]

女子修行內丹之功,已經修練完成,養成了純粹的陽性身體,能自由出入,不受任何拘束。此時應當廣泛行善,多積功德。切記不可以因為能夠神遊四海,逍遙自在,就忘記了修行的根本,將道果置之不理。或者因為個人意志,胡亂泄露天機;或者改變自然法則,重新陷入世俗生活,多言多語洩露造物者的奧祕,行為違背天理正道。種種胡作非為,都將受到上天的懲罰。修練到這個階段,應該代替上天宣揚教化,保護國家、救助人民,等到功德圓滿之日,自會有高級的神仙前來度化,助其飛昇。

屆時,上達天庭,接受天帝的冊封,從此永駐天宮,享受無窮的快樂。

為什麼女性修行完成後,必須等待被度化呢?這是因為女性身體本質偏陰弱,需藉由內功修煉,才能轉換成陽性身體。雖然身體轉變為陽性,但陰性特質仍未完全煉化,因此女性修行者在達到「還虛」的境界上較為困難,無法充分領悟天地之間的微妙變化。這也是女性無法超凡入聖,超越塵世的原因,皆因身體和氣質未臻完美所致。男性身體經過鍛煉,已成為堅固不摧的金剛之身,「還虛」的功夫更使神光充滿天地,所以不必等待度化,即可成道為真人,親近上帝,遊覽蓬萊仙境。然而女性不同,即使丹藥修成,仍須廣行善事。

如果善行功德圓滿,高級神仙見狀感動,向天帝奏請,才會獲得敕令,下發金書詔命,證得無上的道果。否則,只能成為散仙,無法與天地同壽,最終仍要面對生命的消逝。

女性修行者,若已達到神遊的境界,必須等到高級神仙的度化,才能真正完成修行。倘若功德完備,便可永享人間的祭祀,上可補充天帝未能遍及的教化,下可救助世人於疾苦之中,功德圓滿,與天地同壽,與日月並輝,擺脫輪迴,直超劫運,達到無生無滅的境界。至此,方能稱為閨房中的雅士,內室中的高人。希望世間有志向的女子,不要輕易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