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丹合編選注》~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 (3)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一卷) (3)
1. 第四則·默運胎息
女丹修法,其理原本不繁,當其運煉,亦自不雜。諸丹經內,不傳女子修煉者多。何以不傳女流?蓋因未能男女雙度故也。吾今垂法教人,實願男女雙度,故此于丹書後編接列女道十則,以度有緣之輩。
何以女丹之道至簡不繁?女子之性純全,女子之身安靖,但得一點功夫,便能徹底造就,不似男子之念頗多偏僻。故其身心所向不同,其功亦當淺顯發明。
行持之際,原有順逆之分。女真修士,果能照前口訣盡心行持。自然真氣日生。真氣既生,血化為液。其液自兩乳中間流通百脈,潤澤周身。此液是血化成,常用身中玉乳以養之,始能鎮靜中田,以為超生之本。玉乳者,是身中呼吸之氣也。呼吸由中而生,亦由中而定。倘得玉液歸根,故用此氣以凝之,其液方無走失,可倚此而結成還丹。
呼吸者是運煉之呼吸,非口鼻之呼吸也。運煉之時,其勢不著於口鼻,而實不離於口鼻。雖有呼吸之名,實無呼吸之相,何也?是借呼吸以為呼吸之義也。何以云是借用呼吸?口鼻之呼吸,由先天之呼吸而生。此時是用先天,不用後天,故先天之呼吸有名無形,隨後天口鼻之呼吸一出一入,自然升降。若女功運煉,亦只用中宮內運呼吸,隨著口鼻之呼吸而行,出入自由,無礙無滯。
久久行之,自然息息歸根,呼吸之氣,覺得不由於口鼻一般。行持一月,胎息已成。胎息若成,女仙不難造就。女子修此,宜當盡心。
此段功夫,極細極微。女子修行至此步功夫,必待前功養純,性情煉熟,方可行此。若不純熟,必得奇病,為害不小。女子修此,當自謹省。
白話文:
【第四則·默運胎息】
女性丹道修練的方法,其原理原本並不是複雜的,當在修煉過程中,也是自然而然,不會混雜。許多丹道經典裡,不傳授女子修煉的情況非常多。為什麼不傳授給女性呢?大抵是因為無法讓男女雙方一同提升進階。今天我傳授方法教導人們,實際上希望男女都能一同提升,所以在此丹道書籍後面編輯了十則女性修煉的法則,用來引渡有緣之人。
為什麼女性丹道如此簡單且不繁複?因為女性的本性純粹完整,女性的身體平和安靜,只要得到一點點的功夫,就能徹底成就,不像男性那樣思緒多偏離正軌。因此他們的心靈與身體的走向不同,其功效也就應該更為明顯易懂。
在實踐的過程中,本來就有順行與逆行的區別。如果女性修道者能依照前面的口訣盡力去實踐,自然會產生真正的能量。真正能量一旦產生,血液就會轉化為液態。這種液體從兩乳中間流通全身的脈絡,滋潤整個身體。這液體是由血液轉化而成,經常利用身體中的「玉乳」來滋養它,才能使中田(丹田)保持穩定,作為超越生死的根本。「玉乳」,指的是身體中的呼吸之氣。呼吸之氣由丹田產生,也在丹田中定住。如果能使液體回歸根本,就利用這種氣來凝聚它,這樣液體纔不會流失,可以依靠它來結成還丹。
這裡所說的呼吸,是指運行煉化的呼吸,而不是口鼻的呼吸。在運行煉化的時候,雖然看起來不依賴口鼻,但實際上並沒有離開口鼻。雖然有呼吸的名稱,但實際上並無呼吸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借用呼吸作為運行煉化的意義。為什麼說是借用呼吸呢?口鼻的呼吸,是由先天的呼吸產生的。這個時候,使用的是先天的呼吸,而不是後天的呼吸,所以先天的呼吸有名無形,跟著後天口鼻的呼吸一出一入,自然上下移動。如果女性在運行煉化時,也只是使用丹田內的呼吸,跟著口鼻的呼吸一起行動,進出自如,無礙無阻。
長久實踐,自然能夠使每一次呼吸都回歸根本,呼吸的氣息,感覺就像是不由口鼻控制一樣。實踐一個月,胎息已經形成。一旦胎息形成,成為女仙就不難了。女性修煉這種方法,應該盡心盡力。
這一段功夫,非常細膩微妙。女性修行到這一步功夫,必須等到前面的功夫已經純熟,性格與情感也已經磨練成熟,才能進行這一步。如果不夠純熟,必然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危害不小。女性修煉這種方法,應該自我警醒。
2. 第五則·廣立功行
女子修行,原本屬至靜之理。靜而生陽,方謂之動。一動一靜,皆由內之所養,非屬外面事也。雖然靜養一身,尚屬至真妙道,只守靜而無外行幫扶,靜何能久。若女子果能潛修至道,已經產得先天,復行煉得玉液,又兼保住胎息,初功至此,已過半矣。雖然功夫業已小成,必假外行以培養之,方才內無所虧,外有所補,內外兼成,仙道可期。
當其外行,如何行法?女子之身常居內室,終日閨閫,未嘗出外,如何行得了功行?這等看來,是外行定不能立了。然亦有不須出外而可立功立行者。譬如翁姑在堂,朝夕孝敬,視膳問寢。善事翁姑,此便是第一大功,第一大行。果能盡心竭力而為之,則仙女便可立地成就。
凡與人應接,當存忠厚之心,切勿瞞心昧己。若見苦貧孤老尚存憐憫矜恤之心,必須損己待人。灶前勿厭穢,廚下勿高聲,供奉神明,尊敬師長,謙恭長幼,和恤鄉鄰。舉動勿輕浮,言語勿暴慢,與夫一切舉動行為,在在皆歸理法之中。久久行之,自然氣質沖和,行動賅理。
不求功而功行,不思行而行立,平心處事,常在道中。行到那極則的地位,雖非天上之仙卿,卻是人間之雅婦。苟能若此,行何及焉。
凡屬女流,常存內守,切不可出外迎神拜佛,假託行修。似此所行,終屬鬼眷,如何超得過生死,了得脫性命,成聖真於高上者耶!女真修士宜自勉旃。
此則雖屬外行,實為女子修行莫先於此一著。若先行得此,則功夫前進,不難至矣。
白話文:
[第五則·廣立功行]
女性修行,本質上是追求一種極度的寧靜。這種寧靜中孕育出生機,才稱之為動態。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都源於內心的涵養,並非外界事物所能左右。雖然單純的靜養身體,已是至高的妙道,但如果只是守靜而沒有外在行為的輔助,這種靜態很難持久。如果女性真的能深入地修行,已經獲得了先天的生命能量,再進一步煉化成玉液,同時保持住胎息,到這個階段,修行已經完成一半。即使功夫已經有些許成就,但必須通過外在行為來滋養,這樣內在纔不會有虧欠,外在也能得到補充,內外兼修,仙道的目標便觸手可及。
那麼,外在行為該如何進行呢?女性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家中,整天深居簡出,從不出門,如何能夠進行外在的修行呢?看起來,似乎無法進行外在的修行。然而,實際上,即使不出門也能建立功績。比如,公婆在家時,早晚孝順侍奉,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對待公婆的善行,就是最大的功德,最大的修行。如果能全心全意去做,就可以立即成為仙女。
在與人交往中,應懷有一顆忠厚的心,絕不要欺瞞他人。看到貧困、孤獨、年老的人,要有憐憫之心,必須損己利人。在廚房裡,不要嫌棄骯髒,也不要大聲喧嘩,對神明要供奉,對師長要尊敬,對長幼要謙恭,對鄉鄰要和藹。行動不要輕浮,說話不要粗魯,所有的行為舉止,都要遵循道理和法則。長期這樣做,自然會使氣質變得溫和,行動符合道理。
不是刻意追求功績,而是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行為規範;不是刻意去行善,而是自然而然地行善。平心靜氣地處理事情,時刻保持在道中。達到極致的境界,即使不是天上的仙子,也是人間的優雅女性。如果能這樣,還需要什麼其他的修行呢?
所有女性,應該常常保持內心的靜守,千萬不要出門去迎神拜佛,假借修行之名。這樣的行為,最終只能淪為鬼魂的伴侶,如何能超越生死,解脫生命,成為高級的聖賢呢!女性修行者應當自我勵志。
這一則雖然講的是外在行為,實際上是女性修行最首要的一環。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修行之路將會更加順暢,達到目標也就不是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