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驤

《女丹合編選注》~ 下卷·口訣 (7)

回本書目錄

下卷·口訣 (7)

1. 脫胎

七十六宮度數周,陽神忽到上田遊。

一聲霹靂天門吼,頂上爭看白氣浮。

周天之功,至七十六度,聖胎已完,陽神由中田遷上田,破頂而出,是謂脫胎。鍾離云「雷震天門鬼神驚,掀翻宇宙飛白雲」,《金丹傳真》云「頂門忽然雷響,懷中抱著嬰兒」。夫神所以脫胎而出者,神定故也。沖虛曰:神初不能定,依二氣為定,氣定則神隨之定。氣定則無氣,神離所依而獨立,乃能離定,捨身而出定。

若不到大定,神正要依靠,不能離氣,焉能離身形。故心息相依,神定方能出定。

而其出定景象,各有不同:有以天花亂墜出者;有以七層寶塔出者;有以身外有身出者;有以風雲雷震出者,馬丹陽真人是也;有以香風瑞氣出者,如不二元君是也。

總之,神之出也,由定靜中一念,故變化顯象,亦由一念,即千百億萬身,亦由一念。未可以所出不同,遂疑其有異也。曰「白氣浮」者,特舉一端以為證耳。

白話文:

當修行的進程達到七十六宮度數的週期,這時,我們的靈魂,也就是陽神,已經從中丹田移動到了上丹田,準備突破頭頂,這個過程就叫做脫胎。

就像鍾離權仙人說過的,當雷聲震響在天門時,所有的鬼神都會被驚嚇,整個世界都像被翻轉一樣,白色的雲彩飛揚在空中。《金丹傳真》裡也有描述,當頭頂突然響起雷鳴,你就會感到自己懷抱著一個嬰兒。這就是靈魂脫離肉體,或者說脫胎的現象。

靈魂之所以能夠脫離肉體,是因為它達到了一種定靜的狀態。根據沖虛子的解釋,靈魂最初是無法獨立存在的,必須依附在氣上才能安定,當氣息穩定後,靈魂也會跟著穩定。等到氣息達到無形無質的境界,靈魂就能離開它所依附的氣息,獨立存在,然後就能離開肉體,從定靜的狀態中出來。

如果還沒有達到這種深度的定靜,靈魂還需要依賴氣息,怎麼可能離開肉體呢?因此,我們必須讓心和呼吸相互依存,靈魂才能從定靜的狀態中出來。

而從定靜中出來的景象,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會看到天上的花如雨般落下;有的人會看到七層的寶塔;有的人會感受到自己身外還有另一個身體;有的人會經歷風雲雷電的震撼,像是馬丹陽真人;有的人會感受到香風和祥瑞的氣息,比如不二元君。

總的來說,靈魂能夠從肉體中出來,全都是由定靜中的一個念頭引起的,所以呈現出的各種變化和現象,也是由這個念頭引發的,即使是千百億萬的化身,也是由這個念頭產生的。我們不能因為出現的景象不同,就懷疑它們的本質有什麼差別。當文中提到“白氣浮”時,只是舉了一個例子作為證明而已。

2. 乳哺

初產嬰孩氣未純,仍吞木汞復元真。

佇看乳養經三載,變化通靈果是神。

古云:嬰兒初產未成人,須藉坤娘養育恩。乳哺三載,方能變化通靈。故須仍吞木汞,以復元真。非真要三載也,特三周天耳。

白話文:

【哺乳】

新生嬰兒由於剛出生,身體機能尚未完全成熟,需要通過吞服像木汞這樣的補品來恢復其原始的生命力。

細心照料並以母乳哺育嬰兒,大約三年的時間,他的身體和心智會發生驚人的轉變,變得更加機靈與活潑,彷彿有著神奇的力量。

古語有言:初生的嬰兒尚未完全成人,必須仰賴母親的精心撫養。大約三年的母乳哺育,才能讓嬰兒的身心發生神奇的變化。這裡所說的三年,並不是真的要整整三年,而是象徵性地表示一個完整的週期。

3. 面壁

丹事雖完猶有功,冥心靜坐洞天中。

忘形入定九年滿,打破虛空總算空。

面壁之功,無為之事也。不二元君曰:「萬事皆云畢,凝然坐小龕,輕身乘紫氣,靜性濯清潭,氣渾陰陽一,神同天地三,功完朝玉闕,長嘯出煙嵐。」故乳哺功滿,必須擇名山洞府,冥心靜坐,面壁調神。出則以太虛為超脫之境,入則以上田為棲棲之所。忘形入定,以煉真空。煉到空無可空,打破虛空,神方還虛。此達摩所為,必面壁九年也。

白話文:

雖然丹藥的事已圓滿但仍需繼續努力,在內心平靜的狀態下坐在洞天之中。

忘卻形體,進入深度的定境滿九年,將虛空打碎,才能算是真正的空。

面壁的功夫,就是無為的修行。不二元君說:「萬事皆已了結,安靜地坐在小室中,身體輕盈乘著紫色的氣流,心性在清澈的潭水中洗滌,氣息混和陰陽成為一體,精神與天地共存,功成後朝見玉闕,長聲呼嘯出雲霧。」因此,當修煉的功夫滿時,必須選擇有名的山洞或洞府,內心平靜地坐著,面對牆壁調整精神。出去時,將無邊的虛空作為超脫的地方;回到內心,將上丹田作為安住的所在。忘卻形體,進入深度的定境,以此來鍛煉真空。鍛煉到空無一物,打破虛空,精神才能回歸虛無。這就是達摩為何要面對牆壁坐九年的原因。

忘掉肉身的存在,進入深度的冥想,達到九年的境界,然後打破所有的空虛,那才真正是空。

面壁的修行,就是一種無為的修行方式。不二元君曾經說過:「所有的事情都已結束,我安靜地坐在一個小房間裡,我的身體輕盈,彷彿乘著紫色的霧氣,我的心靈在清澈的水池中淨化,我的呼吸與陰陽相融合,我的精神與天地相通,功成之時,我朝見神聖的殿堂,大聲地呼喊,聲音響徹雲霄。」所以,當修行的功夫到家時,我們必須選擇一個著名的山洞或者洞穴,保持內心的平靜,面對著牆壁,調整自己的精神。在外面,我們把無邊的虛空看作是超脫的地方;在內心,我們把上丹田看作是安住的場所。忘掉肉身的存在,進入深度的冥想,以此來鍛煉真空。鍛煉到空無一物,打破虛空,精神才能回歸虛無。這就是達摩為何要面對牆壁坐九年的原因。

4. 沖舉

煉到真空道愈高,丹書下詔步雲霄。

從今永住瑤池苑,隨著靈妃去早朝。

不二元君曰:「佳期方出谷,咫尺上神霄。」又曰「一旦仙凡隔,冷熱度海潮」。

神既還虛,升遐有期,天書下詔,云鶴來迎,赴瑤池以賜宴,朝金母以受圖。瓊樓玉闕為我室家,湘妃瑤姬為我同儕,何樂如之。

特患宇宙無決烈女子,斯不能與麻姑為伍。果是女中丈夫,修德盟天,虛心誠求,得行此道,比男子尤易成耳。人其立志自勉可也。

白話文:

【衝舉】

修煉到達至高的境界,道德越高,丹書從天而降,有如天詔,讓我得以步上雲霄。

從現在開始,我永遠居住在瑤池苑裡,每天跟隨著仙妃去參加早朝。

不二元君說:「美好的時機剛好出谷,一步之遙就能進入神霄。」又說「一旦仙凡之間有了隔閡,冷暖自知,就如渡過海潮一般。」

神魂既然回歸虛無,昇天的時日已經可期,天書下達詔令,雲鶴前來迎接,前往瑤池接受宴請,朝見金母接受圖錄。瓊樓玉宇成為我的住所,湘妃瑤姬成為我的同伴,這等快樂,何處能及。

只是憂慮世上缺少有決心和勇氣的女子,因此無法與麻姑這樣的仙子並列。若真是巾幗英雄,修德以盟誓於天,虛心誠意地追求,得到這條道路,比起男子更容易成功。人們應當立志自我勉勵,這樣就可以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