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丹合編選注》~ 下卷·口訣 (5)
下卷·口訣 (5)
1. 採藥
猛睹先天一粒丹,其光灼灼似金丸。
巽風不把槖龠鼓,縱欲過關卻也難。
金丹一粒,圓陀陀,光灼灼,明亮似金丸。若不吹巽風,鼓槖龠,安能過尾閭,上夾脊雙關、泥丸,以入丹田乎。
《入藥鏡》曰:「起巽風,運坤火。」肖紫虛曰:「乾坤槖龠鼓有數。」夫巽風,喻呼吸之氣也。槖龠者,消息也。有呼吸之氣,方能鼓動以消息,使藥升降往還,以成一周天。柳華陽曰:金丹之道,從陽生時,凝神入氣穴,鼓起槖龠之巽風,息息向爐中吹噓,猶鐵匠手中抽動一般。風生則火焰,火焰則精化。精化氣生,採此生氣,升降往還,謂之周天也。
白話文:
突然間看到一顆先天的金丹,其光芒燦爛如同金色的丸子。
如果巽風不吹動橐龠,即使想通過關卡也會變得困難。
這顆金丹,形狀圓潤,光芒四射,亮如金色的丸子。若沒有巽風吹動橐龠,又怎能通過尾閭,再上夾脊雙關、泥丸,最後進入丹田呢?
《入藥鏡》提到:「起巽風,運坤火。」肖紫虛說:「乾坤橐龠鼓有定數。」巽風,象徵著我們的呼吸之氣。橐龠,指的是氣息的消長。有呼吸的氣息,才能鼓動橐龠,控制氣息的升降,使藥物在體內循環,完成一次週期。
柳華陽曾說,修煉金丹的方法,要從陽氣生發的時候開始,專心進入氣穴,鼓動起橐龠的巽風,每一口呼吸都向爐中吹噓,就像鐵匠手裡拉動風箱一樣。風吹起來,火焰就會燃燒,火焰燃燒,精氣就會轉化。當精氣轉化為氣時,採集這種新生的氣,使其在體內上下循環,這就是所謂的一週天。
以上是古代中醫學對於採藥與週天運行的描述,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調節呼吸,使氣血運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 升元
日出扶桑大海東,火輪飛渡莫松功。
鹿車搬上崑崙頂,木汞自歸神室中。
扶桑紅日,自西而東。正藥如紅日燦燦,自東而來西方。斯時也,忙駕火輪,飛渡洪濤大海,由尾閭上夾脊雙關。
純陽曰:子後午前定息坐,夾脊雙關崑崙過。又曰:憑君子後午前看,一脈天津在脊端。肖紫虛曰:幾回笑指崑山路,夾脊分明有路通。但逆行道左,非鹿車不能推輓。鹿車,真意也,有這點真意,方能逾越險阻,過得雙關,上得崑崙,下得鵲橋,使活汞入於金鼎神室,而永為身寶。
白話文:
【升元】
太陽從東方的扶桑樹上升起,穿越廣大的海洋,象徵著我們必須持續努力,不放鬆任何功夫。正如鹿車將物資運送上崑崙山巔一樣,我們內心的木汞,也會自然歸位於神室之中。
扶桑樹上的紅日,每天自西向東移動。正如有效的藥物,它們自東方來到西方。在此時,我們必須駕馭著象徵熱力的火輪,穿越波濤洶湧的大海,從尾閭開始,經過夾脊和雙關。
純陽真人曾說:「在子時後、午時前,我們應當靜坐,讓呼吸平穩,然後通過夾脊、雙關,直至崑崙。」他又說:「只要在子時後、午時前觀察,你會發現一條通往天界的脈絡,就在你的脊椎末端。」肖紫虛也曾提到:「我多次微笑地指向崑崙山的道路,夾脊兩側確實有路可通。」然而,若逆著常規行走,除非有鹿車,否則無法推動前行。這裡所說的鹿車,指的是真正的意念,有了這種意念,纔能夠跨越重重險阻,通過雙關,攀登崑崙,下至鵲橋,讓靈活的汞進入金鼎和神室,成為我們身體的寶藏,永遠護佑著我們。
3. 合丹
艮男初歸混沌窩,夫妻從此結絲羅。
六門緊閉勤添火,帳里春光要太和。
艮男喻藥從艮宮而來也。混沌窩,祖氣穴也。艮男之藥,自東北而入祖氣穴,與真鉛配合,猶夫婦結絲羅一般。然初歸時,不相凝結,須緊閉六門,調息綿綿,神火薰蒸,使合為一。但合丹之火,須文火溫溫,非若採取之時武火烹煉。故要太和翔洽,方能著手成春。
白話文:
艮宮的男子初次回到混亂的根源,就像夫婦從此開始他們的生活。
六感都緊密地關閉,勤於內心的修行,帳篷裡的春意需要的是平和與安詳。
這裡說的艮男是指藥物,它來自艮宮。混沌窩指的是生命的源頭,艮男的藥物,從東北進入生命的源頭,與真正的鉛結合,就像是夫婦開始共同生活一樣。然而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並不會立刻融合在一起,必須要關閉六感,調整呼吸,讓心火慢慢地薰陶,才能讓他們成為一體。但是製造丹藥的火候,需要溫和的文火,而不是像採集時的猛烈火候去烹煉。所以,必須達到一種和平融洽的狀態,才能讓事情開始有起色。
4. 火候
火記雖垂六百篇,未將真候寫鸞箋。
最明莫過沖虛語,呼吸分明瞭卻仙。
紫賢曰:「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金丹萬卷,不筆於書,而沖虛獨曰:「火候雖云不可傳,隨機默運入玄玄,達觀往者千千聖,呼吸分明瞭卻仙。」可見火候之要當於真息中求之。蓋息從心起,心靜息調,息息歸根,金丹之母。
然火候不一,古人以內外別之。外火候有作有為,築基之事也。內火候則丹已得,任其自然,無為之事也。總不離呼吸二字。不調外火候之呼吸,則不能運行此丹;不調內火候之呼吸,則不能溫養此丹。故柳華陽曰:「凡呼吸之火,能化飲食之穀精,而助元精;凡神火能化元精而助元氣;凡元氣之火,能化呼吸而助元神;元神之火,又能化形而還虛助道。成始成終,皆承火之力,以登大羅之仙。
」又須知火與候,原不相離,火必應候,候至火亦至。故火候二字,有逐節事條。不經師授,終難了徹於心,須修德明天,以求師授。
白話文:
【火候】
雖然古籍記載了六百篇有關火候的內容,但卻未曾真正地在紙上詳細描述那真正的火候奧祕。
最明白的莫過於沖虛子的話,他清楚地解釋了呼吸的過程,讓人一目瞭然,彷彿能夠立刻達到仙人的境界。
紫賢曾說:「聖人傳授的是藥物的使用方法,但對於火候的掌握,他們往往不會輕易透露,因為從古至今,火候的精確控制一直都是極為罕見的知識。」縱使金丹相關的古籍數以萬計,但真正筆墨描述火候的卻寥寥無幾,然而沖虛子卻獨樹一格地指出:「火候雖然被認為是無法言傳的,但是隻要順應時機,默默運行,就能進入更深層次的理解,歷史上許多聖賢都是這樣通過明確的呼吸節奏,實現了自身的昇華。」由此可見,火候的關鍵在於尋找與自身呼吸的和諧共處。因為呼吸源於心靈,當心靈平靜,呼吸自然就會調和,每一次呼吸都回歸本源,這就是金丹的根本。
然而火候並非一成不變,古人根據內外不同將其區分。外火候是指有目的、有動作的行為,這是奠定基礎的過程。而內火候則是在金丹已成的情況下,任其自然發展,這是一種無為而治的態度。無論如何,都離不開「呼吸」二字。如果不調整外火候中的呼吸,就無法讓金丹順利運轉;如果不調整內火候中的呼吸,就無法溫養金丹。因此,柳華陽曾經指出:「一般的呼吸火候,能夠轉化食物中的精華,進而補充先天精氣;而神火則可以轉化先天精氣,增強元氣;元氣的火候,能轉化呼吸,提升元神;元神的火候,更能轉化形體,回歸虛空,助力修行之路。無論開始還是結尾,都離不開火候的力量,最終達到大羅金仙的境界。」
同時,我們必須理解,火候中的「火」與「候」是密不可分的,火必須與時間相應,當時間到來,火候也就隨之而來。所以,「火候」二字背後,其實涵蓋了一系列的具體操作步驟。如果沒有師傅的指導,很難完全理解其精髓,必須通過修煉德行,等待天時地利,尋求師傅的傳授。
5. 溫養
已看白雪種青砂,寒燠調停切莫差。
三十六宮春意足,自然有路泛仙槎。
白雪種砂,金鉛得木汞配合,必須寒燠調停,溫養青砂。溫者,不使其熱之謂。寒則水冷,而丹不結;熱則火燥而丹易爍。故取其溫養者,從容涵育,任其自化,如天澤物,雨暘以時;如母孕子,寢興有節;如龍養珠,蟄伏不動,如雞抱卵,暖氣不絕。子前進火,午後退符,余時調息綿綿,似有似無。
屏除妄念,如愚如訥。古云:「採藥只一時,合汞須十月」又云:「十月胎完入聖基」。若非善為溫養,安能胎圓乎。
三十六宮者,周天三百六十也。每一周天休息一番。周天有程,溫養有數,必須養足,方成聖胎。其中節目度數,未敢書於竹帛,懼泄天機也。
噫!仙槎非遙,昇天有路。患人不修德盟天,虛心誠求耳。
白話文:
[溫養]
已經見識了白雪栽種青砂的奧妙,冷熱的調和絕對不能出差錯。
當三十六宮充滿了盎然春意,自然會有道路通往仙界的槎舟。
用白雪栽種青砂,即金鉛與木汞的配合,必須精準地調和冷熱,溫和地養護青砂。溫和,就是不要讓它過熱的意思。如果太冷,水就會變冷,丹就不會凝結;如果太熱,火就會乾燥,丹就容易燒毀。因此選擇溫和養護的方式,就是耐心地培育,任由它自然轉化,就像上天滋潤萬物,雨水和陽光按時節降臨;就像母親孕育孩子,睡覺和活動都有節制;就像龍在養護珍珠,靜默地潛伏著,又像母雞孵卵,暖氣從不斷絕。子時開始用火,午後則退符,其餘時間調整呼吸,既連綿不斷,又似有似無。
摒棄雜念,保持純樸和沉默。古人說:「採取藥材只需一時,與汞結合卻需十月」,又說:「十月胎圓,進入聖賢的基礎」。如果不是善於溫和養護,如何能使胎圓滿呢?
三十六宮,指的是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完成一周天,就休息一次。周天有固定的過程,溫養有確定的次數,必須養足,才能形成聖胎。其中的節奏和度數,不敢明文記載,害怕泄露天機。
唉!仙界的槎舟並非遙不可及,昇天之路就在眼前。只怕人們不修德行,未能虔誠地向天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