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

1. 臨證治案

燥氣刑金致使咳紅

鄂渚阮某之妾,乾咳喉痛,纏綿匝月,始延豐治。未診即出前方閱之,初用辛散之方,後用滋補之藥,不但罔效,尤增咳血頻頻。細診其脈,左部緩小,右部搏指,舌尖絳色而根凝黃。此屬燥之伏氣,化火刑金,雖乾咳吐紅,真陰未損。前以辛散治之固謬,以滋補治之亦非,斯宜清暢其肺,以理其燥,肺得清肅,則咳自平,而血不止自止。即用桑葉、杏仁、兜鈴、浙貝、梔皮、杷葉、蔞殼、梨皮,再加橄欖為引。

請服三煎,忌食煎炒之物,服下稍知中窾,繼進三劑,遂獲全可。

陰虛之體伏燥化火刑金

古黔劉某婦,素吸洋菸,清癯弱體,自孟冬偶沾咳逆,一月有餘,未效來商豐診。閱前所用之藥,頗為合理,以桑、菊、蔞、蒡、杏、蘇、桔、貝等藥,透其燥氣之邪。但服下其咳益增,其體更怠,晝輕夜劇,痰內夾雜紅絲,脈形沉數而來,舌絳無苔而燥。豐曰:此屬真陰虛損,伏燥化火刑金之候也。

思金為水之母,水為金之子,金既被刑,則水愈虧,而火愈熾。制火者,莫如水也,今水既虧,不能為母復仇。必須大補腎水,以平其火,而保其金。金得清,則水有源,水有源,則金可保,金水相生,自乏燎原之患。倘或見咳治咳,見血治血,即是捨本求末也。豐用知柏八味除去山萸,加入阿膠、天、麥,連進五劑,一如久旱逢霖,而諸疴盡屏卻矣。

白話文:

臨證治案

案例一:燥氣刑金致使咳血

一位鄂州阮姓人士的妾室,患有乾咳喉痛,持续一个月之久,先前曾找别人治疗。我未经诊脉就查看了之前的处方,发现一开始使用辛散之方,后来又改用滋补之药,不仅无效,反而咳血更加频繁。仔细诊察她的脉象,左手脉细弱,右手脉有力,舌尖鲜红而舌根发黄。这是燥邪伏于体内,化火克金的表现,虽然干咳带血,但真阴并未受损。之前用辛散之法治疗是大错,用滋补之法也是不对的,应该清泄肺热,以缓解燥邪。肺气清肃了,咳嗽自然会平息,咳血也会自然停止。于是,我开了桑叶、杏仁、兜铃、浙贝母、栀子皮、枇杷叶、蔊菜子、梨皮,再加橄榄作引药。

让她服用三剂,禁忌煎炒食物,服药后感觉好转,随后又继续服用三剂,病症痊愈。

案例二:陰虛之體伏燥化火刑金

一位居住在古黔的刘姓妇人,平时抽洋烟,身体瘦弱,从冬初开始偶尔咳嗽,持续一个月多,不见好转前来求诊。我查看了她之前所用的药方,较为合理,使用了桑叶、菊花、蔊菜子、牛蒡子、杏仁、苏叶、橘皮、贝母等药,意图疏散燥邪。但是服药后咳嗽加重,身体更加虚弱,白天轻微晚上加重,痰中带血丝,脉象沉而数,舌头鲜红无苔而干燥。我说:这是真阴亏损,伏燥化火克金的表现。

因为金生水,水生金,金受损,则水更亏,火更盛。抑制火,最重要的是水,如今水已亏损,不能为金所用。必须大补肾水,以平息内火,保护肺金。肺金清肃,则肾水有源,肾水有源,则肺金可保,金水相生,自然不会有大的问题。如果只顾着治咳止血,那就是舍本逐末。我用知柏八味汤去掉了山茱萸,加入了阿胶、天冬、麦冬,连续服用五剂,如同久旱逢雨,诸症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