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備用成方

等分。用酒水各一杯煎好,以紗蓋之,露一宿,於當發之早,面東溫服。

局方常山飲,:瘧久不止者,用此截之。

常山(火酒炒,二錢),草果(煨,二錢),檳榔(一錢),烏梅(二個),知母(一錢),貝母(去心,一錢)

加生薑三片,棗一枚,半酒半水煎。露一宿,日未出時,面東空心溫服。

子和常山散,:治痰瘧神效。

常山(一兩),甘草(二兩五錢)

上為細末。水煎,空心服之,取吐。

豐按:常山之功,在乎祛痰截瘧,其性猛烈,體稍虛者,不可遽用。

鱉甲飲,:治瘧久不愈,腹中結塊,名曰瘧母。

白朮,黃耆,川芎,白芍,檳榔,草果,厚朴,陳皮,鱉甲,甘草

等分。姜三片,棗一枚,烏梅少許,煎。

四獸飲,:治瘧病胃虛,中挾痰食。

人參,茯苓,白朮,炙草,陳皮,制夏,草果,烏梅

加薑、棗,煎服。

豐按:前方用耆、朮、烏梅,此用參、朮、烏梅,皆是補中兼收,非體虛久瘧,切弗輕試。

追瘧飲,:截瘧甚佳。凡血氣未衰,屢散之後,而瘧有不止者,用此截之,已經屢驗。

何首烏,當歸,青皮,陳皮,柴胡,半夏,甘草

井水河水合煎。

何人飲,:截瘧如神。凡氣血俱虛,久瘧不止可服。

何首烏,人參,當歸,陳皮,煨生薑

水煎八分,於發前二、三時溫服之。

休瘧飲,:此止瘧最妙之劑。若汗散既多,元氣不復,或以衰老,或以弱質,而瘧有不能止者,俱宜用此。此化暴善後之第一方也。

人參,白朮,何首烏,當歸,炙甘草

煎七分,食遠服。

豐按:以上三方,皆景岳治瘧之劑。揆其用意,在乎少陽。觀其治實瘧者,每以木賊;治虛瘧者,不離首烏、當歸。蓋木賊疏肝透邪,歸、烏滋肝養血,肝與膽相為表裡,其意在少陽者,可想而知矣。

白話文:

備用成方

**局方常山飲:**治療久治不癒的瘧疾。將常山(用火酒炒,2錢)、草果(煨,2錢)、檳榔(1錢)、烏梅(2個)、知母(1錢)、貝母(去心,1錢)等分,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半酒半水煎煮。煎好後用紗布蓋住,放置一夜,次日瘧疾發作前,面向東方溫服。

**子和常山散:**治療痰濕型瘧疾,效果顯著。將常山(1兩)和甘草(2兩5錢)研磨成細粉。用清水煎煮,空腹服用,服用至嘔吐為止。豐先生註記:常山能祛痰截瘧,藥性猛烈,體質較虛弱者不宜服用。

**鱉甲飲:**治療久治不癒的瘧疾,並伴有腹中結塊(瘧母)。將白朮、黃耆、川芎、白芍、檳榔、草果、厚朴、陳皮、鱉甲、甘草等分,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少許烏梅煎煮。

**四獸飲:**治療瘧疾合併胃虛、痰食。將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陳皮、制夏枯草、草果、烏梅等藥材,加生薑、大棗煎煮服用。豐先生註記:前面幾方用黃耆、白朮、烏梅,此方用人參、白朮、烏梅,都是益氣健脾兼收斂,若非體虛久患瘧疾,切勿輕易服用。

**追瘧飲:**有效截斷瘧疾。適用於血氣未衰,多次治療後瘧疾仍未痊癒者,經多次驗證有效。將何首烏、當歸、青皮、陳皮、柴胡、半夏、甘草用井水和河水混合煎煮。

**何人飲:**治療瘧疾效果奇佳。適用於氣血俱虛,久治不癒的瘧疾。將何首烏、人參、當歸、陳皮、煨生薑用清水煎煮至八分滿,於瘧疾發作前二三小時溫服。

**休瘧飲:**治療瘧疾的最佳藥方。適用於因汗多、元氣不足,或年老體弱而瘧疾難以痊癒者。這是治療瘧疾後調養身體的最佳藥方。將人參、白朮、何首烏、當歸、炙甘草煎煮至七分滿,飯後服用。

豐先生註記:以上三方均為景岳治療瘧疾的藥方。其用意在於調理少陽經。治療實證瘧疾多用木賊;治療虛證瘧疾則離不開何首烏、當歸。因為木賊疏肝解表,何首烏、當歸滋陰養血,肝膽相表裡,其用意在於少陽經,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