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4)

1. 備用成方

小柴胡湯,:治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口苦耳聾,脅痛脈弦,瘧發寒熱,及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等證。

柴胡,半夏,黃芩,人參,甘草

加薑、棗,煎服。

豐按:此方專治寒熱往來,邪在少陽之瘧也。倘惡寒甚者,兼太陽也,宜加羌活。發熱甚者,兼陽明也,宜加葛根。

景岳木賊煎,:凡瘧疾形實氣強,多濕多痰者,宜此截之大效。

木賊草,小青皮,製厚朴,製半夏,檳榔,蒼朮

水煎露一宿,於未發之先二時溫服。能飲者,酒煎最妙。

豐按:此方用木賊,取其入肝經氣分,蓋肝與膽相表裡,故可通治瘧疾,喜其輕能升散,空能發汗,即太陽之餘邪未盡者,亦可用之,較柴胡更為穩耳。

嚴氏清脾飲,:治瘧疾熱多寒少,口苦嗌乾,小便赤澀,脈來弦數。

青皮,厚朴,柴胡,黃芩,製半夏,草果仁,茯苓,白朮,甘草

加姜煎。一方加檳榔。瘧不止加酒炒常山、烏梅。

豐按:是方,即小柴胡湯加減,減人參之補、大棗之滯,以解少陽往來寒熱之邪。其方不名清膽,而名清脾者何也?蓋因近世稱瘧為脾寒,其脾受寒而作瘧者,亦屬不少,故加厚朴溫其脾胃,苓、術輔其中州,更加草果、青皮,祛其瘧邪,而脾自得清肅,故曰清脾。其存小柴胡法者,良由瘧不離乎少陽之意耳。

麻杏甘石湯,:治溫瘧,先熱後寒。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

水煎服。

豐按:《集解》謂此方,以治溫瘧。不知溫瘧系冬令伏邪,發於夏令,陽氣大泄之時,麻黃辛散,豈可用乎?如體實壯熱無汗而喘者,只宜暫用,否則不可輕試,慎之慎之!

柴平湯,:治濕瘧,身重身痛。

柴胡,制夏,黃芩,人參,厚朴,蒼朮,陳皮,甘草

加薑、棗,煎服。

藿香平胃散,:治胃寒腹痛嘔吐,及瘴疫濕瘧。

藿香,制夏,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加薑、棗,煎服。

太無神朮散,:治感山嵐瘴氣,憎寒壯熱,一身盡痛,頭面腫大,瘴瘧時毒。

藿香,石菖蒲,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水煎,溫服。

豐按:以上之方,治濕瘧、瘴瘧之證,極為平妥。但柴平湯之人參,必體弱氣虛者,乃可用之,倘不細審而概施之,恐補其氣而阻其邪,病必增劇。

人參敗毒散,: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及時氣疫癘,嵐障鬼瘧,腮腫毒痢,諸瘡斑疹。

人參,茯苓,枳殼,桔梗,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薄荷,甘草

加生薑三片,煎服。

豐按:此方非但主治傷寒疫癘鬼瘧等證,而嘉言每以治痢,亦屢奏功。豐遇瘧痢兩兼之證,用之更有神效,誠良方也。

截瘧七寶散,:治實瘧久發不已,鬼瘧、食瘧皆治之。

常山(酒炒),草果(煨),青皮,陳皮,檳榔,厚朴(薑製),甘草

白話文:

備用成方

小柴胡湯:治療少陽證傷寒,症狀為寒熱往來、口苦耳聾、脅肋疼痛、脈象弦細,瘧疾發作時的寒熱,以及婦女傷寒熱邪入侵胞宮等。藥物組成:柴胡、半夏、黃芩、人參、甘草,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豐氏按語:此方專治寒熱往來,邪氣停留在少陽經的瘧疾。如果惡寒症狀嚴重,兼有太陽經病證,宜加羌活;發熱症狀嚴重,兼有陽明經病證,宜加葛根。

景岳木賊煎:凡是瘧疾症狀表現為邪氣盛實、氣血強盛、多濕多痰者,服用此方療效顯著。藥物組成:木賊草、小青皮、制厚朴、制半夏、檳榔、蒼朮,水煎取汁,隔夜放置,於瘧疾發作前兩小時溫服。若能飲酒,則用酒煎煮最佳。豐氏按語:此方使用木賊,取其能入肝經氣分,因肝膽互為表裡,故能通治瘧疾。木賊性輕能升散,又能發汗,即使是太陽經的餘邪未盡,也可使用,較之柴胡湯更為穩妥。

嚴氏清脾飲:治療瘧疾以發熱為主,寒少,口苦咽乾,小便短赤澀痛,脈象弦數。藥物組成:青皮、厚朴、柴胡、黃芩、制半夏、草果仁、茯苓、白朮、甘草,加生薑煎服。另一方劑加檳榔。瘧疾久治不愈者,可加酒炒常山、烏梅。豐氏按語:此方是在小柴胡湯加減基礎上,去除了人參的補益,大棗的滯膩,以解除少陽經寒熱往來之邪。此方不稱清膽飲而稱清脾飲的原因是:近代醫家多認為瘧疾是脾寒所致,脾受寒而致瘧疾者也不少,故此方加入厚朴溫暖脾胃,茯苓、白朮健脾益氣,再加草果、青皮祛除瘧邪,使脾氣得以清肅,故名清脾飲。此方保留小柴胡湯的組成,是因為瘧疾多與少陽經相關。

麻杏甘石湯:治療溫瘧,症狀為先發熱後發冷。藥物組成: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水煎服。豐氏按語:《集解》記載此方用於治療溫瘧。但溫瘧多是冬季伏邪,夏季發病,陽氣大泄之時,麻黃辛溫發散,是否適用?若體質強壯,壯熱無汗而喘息者,可暫時服用,否則不可輕易嘗試,需謹慎使用。

柴平湯:治療濕瘧,症狀為身體沉重疼痛。藥物組成:柴胡、制半夏、黃芩、人參、厚朴、蒼朮、陳皮、甘草,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藿香平胃散:治療胃寒腹痛嘔吐,以及瘴疫濕瘧。藥物組成:藿香、制半夏、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太無神朮散:治療感染山嵐瘴氣,症狀為惡寒壯熱,全身疼痛,頭面腫大,瘴瘧毒邪。藥物組成:藿香、石菖蒲、蒼朮、厚朴、陳皮、甘草,水煎溫服。豐氏按語:以上諸方治療濕瘧、瘴瘧,都比較平和穩妥。但柴平湯中的人參,必須是體弱氣虛者才能使用,如果不能仔細辨別而一概使用,恐怕會補益元氣而阻礙邪氣的排出,病情反而會加重。

人參敗毒散:治療傷寒頭痛,惡寒壯熱,以及時行疫病,山嵐瘴氣、鬼瘧,腮腺腫痛、痢疾,以及各種瘡瘍斑疹。藥物組成:人參、茯苓、枳殼、桔梗、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薄荷、甘草,加生薑三片,水煎服。豐氏按語:此方不僅主治傷寒疫病鬼瘧等證,而且常被用於治療痢疾,療效很好。我遇到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的病人,使用此方療效奇佳,確實是良方。

截瘧七寶散:治療實證瘧疾久治不愈,以及鬼瘧、食瘧。藥物組成:酒炒常山、煨草果、青皮、陳皮、檳榔、薑製厚朴、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