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擬用諸法

夏日炎暑,火旺剋金,宜乎清熱宣氣,保其金臟。法中蒡、貝、兜鈴,清其肺熱;杏、蔞、桔梗,宣其肺氣。夫人身之氣,肝從左升,肺從右降,今肺被暑熱所爍,而無降氣之能,反上逆而為咳矣。故佐桑葉以平其肝,弗令左升太過;杷葉以降其肺,俾其右降自然。升降如常,則咳逆自安謐矣。

加味二陳法,:(見後)

甘鹹養陰法,:治熱傷血絡,損及陰分,潮熱咳嗽。

大幹地(四錢),龜版(三錢,炙),阿膠(二錢,另燉沖),旱蓮草(三錢),女貞子(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

加淡菜三錢,井水煎服。

法中乾地甘寒,龜版鹹寒,皆養陰之要藥。阿膠甘平,淡菜鹹溫,並治血之佳珍。旱蓮甘寒,汁黑屬腎,女貞甘涼,隆冬不凋,僉能補益腎陰。佐以丹皮之苦,清血中之伏火,火得平靜,則潮熱咳血均愈矣。

治亂保安法,:治夏秋之間,霍亂吐瀉,腹中絞痛。

廣藿香(一錢五分),臺烏藥(一錢),廣木香(五分),製半夏(一錢),白茯苓(三錢),茅蒼朮(八分,米泔浸炒),陽春砂仁(八分,研沖)

加伏龍肝三錢,水煎服。

邪擾中州,揮霍擾亂,宜此法也。首用藿香、烏、木,行氣分以治其亂。夏、苓、蒼朮,祛暑濕以保其中。更佐砂仁和其脾,伏龍安其胃,此猶兵法剿撫兼施之意也。

挽正回陽法,:治中寒腹痛,吐瀉肢冷,或昏不知人,脈微欲絕。

東洋參(三錢,米炒),白茯苓(三錢),於潛術(一錢,土炒),粉甘草(五分,炙),安桂(八分,細銼分沖),淡附片(八分),炮薑炭(六分),吳茱萸(八分,泡淡)

頭服略煎,次服濃煎。

是法即陶節菴回陽救急湯,除陳、夏、五味也。蓋以參、苓、朮、草挽其正,炮薑、桂、附回其陽,更佐吳茱萸,破中下之陰寒,陰寒一破,有若撥開雲霧,而見天與日也。

芳香化濁法,:治五月黴濕,並治穢濁之氣。

藿香葉(一錢),佩蘭葉(一錢),陳廣皮(一錢五分),製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酒洗),厚朴(八分,薑汁炒)

加鮮荷葉三錢為引。

此法因穢濁黴濕而立也。君藿、蘭之芳香,以化其濁;臣陳、夏之溫燥,以化其濕;佐腹皮寬其胸腹,厚朴暢其脾胃,上中氣機,一得寬暢,則濕濁不克凝留;使荷葉之升清,清升則濁自降。

金水相生法,:治疰夏眩暈神倦,呵欠煩汗,及久咳肺腎並虧。

東洋參(三錢),麥冬(三錢,去心),五味子(三分),知母(一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法內人參補肺,麥冬清肺,五味斂肺,此千金生脈飲也。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汗多等證。今以此方治疰夏,真為合拍。加色白之知母,以清其肺,復清其腎;色黑之元參,以滋其腎,兼滋其肺;更以甘草協和諸藥,俾金能生水,水能潤金之妙耳。

白話文:

擬用諸法

夏天炎熱,火旺克金,應該清熱宣氣,保護肺臟。方中用魚腥草、貝母、川貝母清肺熱;杏仁、瓜蔞、桔梗宣通肺氣。人體之氣,肝氣從左邊上升,肺氣從右邊下降,現在肺被暑熱所灼傷,失去了下降之能,反而上逆而引起咳嗽。所以佐以桑葉來平肝,不讓肝氣上升過度;用枇杷葉讓肺氣下降,使肺氣自然下降。升降如常,咳嗽就會自然好轉。

加味二陳法:(見後)

甘鹹養陰法:治療熱傷血脈,損傷陰分,出現潮熱咳嗽。

生地黃(四錢),龜板(三錢,炙),阿膠(二錢,另燉沖),旱蓮草(三錢),女貞子(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

加淡菜三錢,用井水煎服。

方中生地黃甘寒,龜板鹹寒,都是滋陰的要藥。阿膠甘平,淡菜鹹溫,都是治療血症的良藥。旱蓮草甘寒,汁液黑色入腎經,女貞子甘涼,冬天也不凋謝,都能滋補腎陰。佐以牡丹皮的苦味,清血中的伏火,火邪平息,潮熱咳血都會痊癒。

治亂保安法:治療夏秋季節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絞痛。

廣藿香(一錢五分),川烏藥(一錢),廣木香(五分),制半夏(一錢),白茯苓(三錢),蒼朮(八分,米泔水浸泡炒制),砂仁(八分,研磨沖服)

加伏龍肝三錢,水煎服。

邪氣擾亂中焦,引起嘔吐瀉痢,宜用此法。首先用藿香、川烏、木香行氣止瀉;茯苓、蒼朮祛除暑濕以保護脾胃;再佐以砂仁和胃,伏龍肝安胃,這就像軍事策略中剿撫並施一樣。

挽正回陽法:治療中寒腹痛,嘔吐腹瀉肢體冰冷,或昏迷不醒,脈搏微弱將死。

黨參(三錢,米炒),白茯苓(三錢),蒼朮(一錢,土炒),炙甘草(五分,炙),肉桂(八分,細銼分沖),淡附片(八分),炮薑炭(六分),吳茱萸(八分,泡淡)

第一次服用略煎,第二次服用濃煎。

這個方法是陶節庵回陽救急湯,去掉了陳皮、半夏、五味子。主要是用黨參、茯苓、蒼朮、甘草扶正;炮薑、肉桂、附子回陽;再佐以吳茱萸,溫通中下焦的陰寒,陰寒一破,就像撥開雲霧,見到太陽一樣。

芳香化濁法:治療五月黴濕,以及穢濁之氣。

藿香葉(一錢),佩蘭葉(一錢),陳皮(一錢五分),制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酒洗),厚朴(八分,薑汁炒)

加鮮荷葉三錢引經。

這個方法是針對穢濁黴濕而設的。藿香、佩蘭芳香,以化濁;陳皮、半夏溫燥,以化濕;佐以大腹皮寬胸腹,厚朴暢脾胃,上中焦氣機一通暢,濕濁就不會凝滯;荷葉升清,清氣上升則濁氣自然下降。

金水相生法:治療疰夏(夏季疲倦症)眩暈神倦,呵欠煩汗,以及久咳導致肺腎兩虛。

黨參(三錢),麥冬(三錢,去心),五味子(三分),知母(一錢五分),玄參(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方中黨參補肺,麥冬清肺,五味子斂肺,這是千金生脈飲。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汗多等症。現在用這個方子治療疰夏,非常合適。加白色藥材知母,以清肺、清腎;黑色藥材玄參,以滋腎、兼滋肺;再用甘草調和諸藥,使金能生水,水能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