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冬傷於寒大意
經曰:冬傷於寒。謂交立冬之後,寒氣傷人。其能固密者,何傷之有?一有不謹,則寒遂傷於寒水之經,即病寒熱無汗,脈來浮緊,名曰傷寒是也。一交春令,便不可以傷寒名之。然冬令受寒,有淺深之別焉,深者為中,淺者為冒。蓋中寒者,寒邪直中於三陰之裡,故有吐瀉腹痛,急宜熱劑祛寒。
冒寒者,寒邪冒於軀殼之外,則有寒熱身疼,不難一汗而愈。傷寒、中寒、冒寒,略述其概。猶有冬溫之證,不可不詳。冬溫者,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人感之而即病者是也。宜用辛涼之法,慎勿誤用麻、桂、青龍,若誤用之,必變證百出矣。此四者,乃冬時即病之新感也,倘受微寒微溫之氣,當時未發,必待來春而發者,便是伏氣之病,須別諸溫而治之。
白話文:
**經書上說:冬天受寒。**指的是立冬之後,寒氣傷害人體。如果能好好保暖,就不會受到傷害。一旦稍有不慎,寒氣就會侵襲寒水經脈,就會出現寒熱無汗、脈象浮緊的症狀,這就是傷寒。等到春天來臨,就不能再用「傷寒」來命名這種疾病了。
然而,冬天受寒,程度深淺不一。 深者稱為「中寒」,淺者稱為「冒寒」。
中寒是指寒邪直接侵入三陰經脈,所以會有嘔吐、腹瀉、腹痛的症狀,需要用溫熱的藥物來驅寒。
冒寒是指寒邪只侵入軀體表面,所以會有寒熱、身痛的症狀,只要出一身汗就會痊癒。
傷寒、中寒、冒寒,以上只是簡單概述。
另外還有一種冬季常見的疾病,叫做「冬溫」。 冬溫是指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地溫熱,這不是季節應有的氣候,人體感受了這種氣候就會生病。治療冬溫應該用辛涼的方法,不可誤用麻黃、桂枝、青龍等藥物,如果誤用,就會出現各種併發症。
以上四種疾病,都是冬天即時發病的新感疾病。 如果只接觸到微寒或微溫的氣候,當時沒有發病,可能會等到春天才發病,這就是「伏氣」病,需要根據溫病的特性進行治療。
或問曰:曾見東垣之書,已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等論。先生拾前人之唾餘,竟以為獨開生面之創,欺人乎?抑亦自欺之甚也?答曰:子言過矣!豐亦見《此事難知》之內,有論四篇,所云都是五行生剋有餘不足,所勝所不勝之理,其義難明,誠難知之書也。豐今分論八篇,以為時證提綱,其理透徹,閱者易知,明出冬傷於寒之新感,所見何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伏氣,所見何證;一一詳明,瞭如指掌。
與東垣之論,意思懸殊,何嘗拾其唾餘,以為己出耶!此猶應試,共一題目,而文字實不雷同,奚敢欺人復自欺耳!然乎否乎?
白話文:
或問曰: 我曾見過李東垣的著作,裡面已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論述。您現在拾取前人的論點,竟然自稱是獨創,是欺騙別人嗎?還是您自己欺騙自己呢?
答曰: 您言過其實了!我也見過《此事難知》這本書,裡面也論述了四篇,所講的都是五行生剋的道理,其中餘不足、所勝所不勝的道理非常難以理解,確實是一本難懂的書。
我現在分論八篇,將時證提綱挈領地闡述,其理透徹,讀者易懂,清楚地說明瞭冬傷於寒的新感所見證的症狀,以及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伏氣所見證的症狀,一一詳盡說明,一目瞭然。
我的論述與李東垣的論述,意思相差甚遠,何來拾取其唾餘,自稱己出之說呢!這就好比應試,題目相同,但文章內容卻不雷同,何敢欺騙他人或自己呢?您說是不是呢?
2. 傷寒
傷寒者,由冬令之寒邪,傷於寒水之經也。考諸賢之書,皆謂霜降之後,春分以前,有感觸者,是為傷寒。據六氣而推之,似乎不然。蓋霜降之後,猶是燥金主氣,有感之者,是涼氣也。如或天氣大寒,即《金匱》所謂未至而至也,春分以前,正是風木司權,有感之者,是風邪也,如或天氣大寒,即《金匱》所謂至而不去也,若此則界限分矣。
其實傷寒之病,確在乎立冬之後,寒水主政之時,一交春令,風木主政,便不可以傷寒名之。即有寒熱為病,與傷寒相似者,便是先賢所謂春應溫而反寒,寒疫之病也。夫傷寒之為病,頭疼身痛,寒熱無汗,脈來浮緊者,宜用辛散太陽法去前胡、紅棗,加紫蘇、蔥白治之,如體實邪盛者,仲聖麻黃湯亦可用之。若果有汗,脈浮而緩,便是傷風之病,倘誤用之,變證蜂起矣。
白話文:
傷寒病是由冬天寒冷的邪氣侵犯寒水經脈而引起的。許多醫書都認為,從霜降之後到春分之前,如果受到寒氣侵襲,就會得傷寒。但根據六氣推論,似乎並非如此。因為霜降之後,仍然是燥金主氣,這時如果感到寒冷,是涼氣入侵。如果天氣非常寒冷,就如同《金匱要略》所說的“未至而至”,而春分之前,正是風木當令,這時如果感到寒冷,是風邪入侵,如果天氣非常寒冷,就如同《金匱要略》所說的“至而不去”,這樣一來,界限就清楚了。
事實上,傷寒病確實是在立冬之後,寒水主政的時候才發生的,等到春天來臨,風木主政,就不應該再稱為傷寒。即使出現寒熱症狀,與傷寒相似,也是先賢所說的“春應溫而反寒”,屬於寒疫。傷寒病的主要症狀是頭疼、身體疼痛、寒熱交替、無汗、脈象浮緊,可以用辛散太陽的方法治療,比如用前胡、紅棗、紫蘇、蔥白等藥物。如果體質強壯,邪氣旺盛,也可以用仲景的麻黃湯。如果患者有汗,脈象浮而緩,就是傷風,如果誤用傷寒的治療方法,就會出現很多併發症。
此略述寒邪初傷太陽寒水之經之證也。其傳經、兩感,合痛、並病,及誤治、變證、壞證,仲景書中細詳,可毋重贅。豐嘗謂凡學時病者,必須參讀仲景《傷寒論》,庶可融會貫通,否則不可以言醫也。
白話文:
這是在簡要描述寒邪初次侵襲太陽經(即寒水經)所引起的症狀。對於疾病的轉移、同時感染多種疾病、綜合疼痛、併發症以及錯誤治療後出現的新症狀和病情惡化等情況,在張仲景的著作中有詳細說明,不必在此重複。我曾經說過,凡是學習流行性感冒的人,都應該參考閱讀張仲景的《傷寒論》才能融會貫通,不然就不可以稱為醫生。
3. 中寒
中寒者,交一陽之後,時令過於嚴寒,突受寒淫殺厲之氣,卒然腹痛,面青吐瀉,四肢逆冷,手足攣蜷,或昏閉身涼,或微熱不渴等證。丹溪曰:倉卒中寒,病發而暴,難分經絡,溫補自解,斯說似乎滅裂,其實有三陰之別焉。蓋太陰中寒,則脘中作痛,少陰則臍腹作痛,厥陰則少腹作痛。
見證既分,更當審其脈象,如沉緩中太陰,沉細中少陰,沉遲中厥陰,若此別之,庶幾導窾。如果脈微欲絕,昏不知人,問之不能答,似此難分經絡,始可遵丹溪用溫補之劑,急擬挽正回陽法治之。三陰中寒,皆以甘熱祛寒法治之。若寒中太陰,以乾薑為君,少陰以附子為君,厥陰以吳萸為君。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突然中寒,病發迅速而劇烈,很難辨別寒邪入侵的經絡,用溫補的方法來自行緩解,這種說法似乎有些片面。其實,中寒分為三陰,分別是太陰、少陰和厥陰。太陰中寒,就會感到胃脘部疼痛;少陰中寒,則臍腹疼痛;厥陰中寒,就會感到小腹疼痛。
見證既分,更當審其脈象,如沉緩中太陰,沉細中少陰,沉遲中厥陰,若此別之,庶幾導窾。如果脈微欲絕,昏不知人,問之不能答,似此難分經絡,始可遵丹溪用溫補之劑,急擬挽正回陽法治之。三陰中寒,皆以甘熱祛寒法治之。若寒中太陰,以乾薑為君,少陰以附子為君,厥陰以吳萸為君。
辨別了症狀之後,還要仔細觀察脈象。如果脈象沉緩,則屬太陰;如果脈象沉細,則屬少陰;如果脈象沉遲,則屬厥陰。這樣區分開來,才能準確地治療。如果脈象微弱幾乎消失,患者昏迷不醒,問話也無法回答,這種情況下,很難分清是哪條經絡受寒,纔可以使用丹溪先生所說的溫補藥物,並迅速採取挽救陽氣的方法來治療。三陰中寒,都需要用甘溫熱藥來驅寒。如果寒邪侵襲太陰,則以乾薑為主藥;如果寒邪侵襲少陰,則以附子為主藥;如果寒邪侵襲厥陰,則以吳萸為主藥。
吐甚加藿香、豆蔻,瀉甚加蒼朮、木香,筋攣者佐以木瓜、橘絡,呃逆者佐以柿蒂、丁香。臨證之間,切宜細辨而治,庶無貽誤。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嚴重,可以加藿香、豆蔻;如果病人腹瀉嚴重,可以加蒼朮、木香;如果病人筋脈拘攣,可以輔以木瓜、橘絡;如果病人呃逆不止,可以輔以柿蒂、丁香。在臨牀診治過程中,務必細心辨證施治,才能避免誤診誤治。
4. 冒寒
冒寒之病,偶因外冒寒邪,較傷寒則輕,比中寒甚緩。蓋傷寒傷乎六經,中寒直中乎里,惟冒寒之病,乃寒氣罩冒於軀殼之外,而未傳經入里也。是以遍體痠疼,頭亦微痛,畏寒發熱而乏汗,脈象舉之而有餘,宜辛溫解表法治之。服藥之後,務宜謹避風寒,覆被而臥,俾其微微汗出而解,否則傳經入里,當審何經而分治之。倘或伏而不發,來年必發為春溫、風溫等病,不可以不知也。
白話文:
冒寒的病症,通常是因為外感寒邪引起的,比傷寒輕,比中寒緩慢。因為傷寒傷及六經,中寒直接影響到臟腑,而冒寒只是寒氣籠罩在身體表面,還沒傳入經絡和臟腑。所以會出現全身酸痛,頭部輕微疼痛,畏寒發熱卻不流汗,脈象浮緩,可以用辛溫解表的方法治療。服藥後,要小心避寒,蓋好被子睡覺,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痊癒。否則寒邪傳入經絡和臟腑,就要根據具體的經絡病變來治療。如果寒邪潛伏不發,明年就可能發展成春溫、風溫等病症,不可不知。
5. 冬溫
昔賢謂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冬溫是也。其勞力辛苦之人,動作汗出,溫氣乘襲,多在於表;其冬不藏精之人,腎經不足,溫氣乘襲,多在於里。冬溫雖發於冬時,然用藥之法,與傷寒迥別。蓋溫則氣泄,寒則氣斂,二氣本屬相反,誤用辛溫,變證迭出矣。
其證頭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惡寒而惡熱,或面浮,或咽痛,或胸疼,陽脈浮滑有力者,乃溫邪竄入肺經也,宜用辛涼解表法加連翹、象貝治之,口渴甚者,溫邪入胃腑也,再加蘆根、花粉治之。如或下利,陰脈不浮而滑,溫邪已陷於裡也,宜以清涼透邪法加葛根、黃芩治之。
白話文:
冬溫病症與治療方法
古人說冬天應該順應寒冷,如果反倒溫暖,不應時而有此氣候,人體感受這種氣候就會生病,這就是所謂的「冬溫」。
勞動辛苦的人,容易在活動時出汗,溫氣乘機侵入,多停留在表層;而冬天不養精的人,腎經不足,溫氣乘機侵入,多停留在裡層。
冬溫雖然發生在冬天,但用藥方法與傷寒截然不同。因為溫氣會使氣機外泄,寒氣則會使氣機內斂,兩者本質相反。如果錯誤地使用辛溫藥物,就會導致病情變化多端。
冬溫的症狀包括:頭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惡寒而惡熱,面部浮腫,咽喉疼痛,胸部疼痛,陽脈浮滑有力。這是溫邪侵入肺經所致,應該用辛涼解表的方法,配合連翹、象貝治療。如果口渴嚴重,說明溫邪入侵胃腑,需要再加蘆根、花粉治療。
如果出現腹瀉,陰脈不浮而滑,說明溫邪已經深入裡層,應該用清涼透邪的方法,配合葛根、黃芩治療。
倘熱勢轉劇,神氣昏憒,讝語錯亂,舌苔轉黑者,不易治也,勉以祛熱宣竅法治之,紫雪丹亦可用之。種種變證,不能盡述,須仿諸溫門中之法可也。
或問:冬溫發熱而不惡寒,倘惡寒者,為何病也?答曰:冬溫惡寒,偶亦有之,良由先感溫氣,即被嚴寒所侵,寒在外而溫在裡,宜用辛溫解表法先去寒邪,繼用涼解裡熱法而清溫氣。又問曰:傷寒冒寒皆惡寒,何以別之?曰:傷寒冒寒初起無口渴,以此別之?曰:溫邪當發為冬溫,倘其微者,伏而不發,為何病也?曰:伏而不發,來春必變為溫毒也。凡治時病者,新邪伏氣,切要分明,庶不至千里毫釐之失。
白話文:
如果發熱症狀加重,精神昏沉,言語錯亂,舌苔變黑,就很難治了。只能勉強用祛熱宣竅的方法治療,紫雪丹也可以用。各種不同的病症變化,無法一一列舉,需要依照溫病門中的方法來處理。
有人問:冬溫發熱卻不惡寒,如果惡寒,是什麼病呢?答:冬溫發熱,偶爾也會惡寒,是因為先感染了溫氣,之後又受到嚴寒侵襲,寒邪在外而溫氣在內,應該先用辛溫解表的方法去除寒邪,然後再用涼解裡熱的方法來清熱。又有人問:傷寒和冒寒都會惡寒,如何區分呢?答:傷寒和冒寒初期都沒有口渴,可以以此區分。有人問:溫邪應該要發展成冬溫,如果溫邪很輕微,潛伏不發,是什麼病呢?答:潛伏不發,到了春天就會變成溫毒。治療時疫病,一定要區分新邪和伏氣,才能避免千里之差,毫釐之失。
又問:先生之書,專為六氣而設,風、寒、暑、濕、燥,皆已詳明,何獨火證不詳?恐為不全之書,而火證可補述否?答曰:子不知君火秉權之候,有溫病、溫毒也;相火主政之時,有熱病、暑病也。君相司令而病者,非火證而何?何不全之有哉!況火為陽邪,其證最著,如脈數有力,舌苔黃燥,或目赤,或口渴,或喉痛,或溺紅,皆火證也,法當清涼治之。其餘五志之火,龍雷之火,悉屬內傷,茲不論之。
白話文:
又有人問道:「先生的書中,專門論述了六氣,風、寒、暑、濕、燥,都已經講解得非常清楚,為什麼獨獨火證沒有詳細說明?恐怕這本書不完整吧?火證是否可以補述呢?」
我回答說:「你不知道君火掌權的狀態,會有溫病、溫毒;相火主宰的時期,會有熱病、暑病。君相司令而導致生病,這不就是火證嗎?哪裡不完整呢!況且火為陽邪,其症狀最明顯,例如脈象數而有力,舌苔黃而乾燥,或者眼睛發紅,或者口渴,或者喉嚨疼痛,或者小便顏色發紅,這些都是火證的表現,應該用清涼的方法治療。至於其他五志之火、龍雷之火,都屬於內傷範疇,這裡就不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