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逢源》~ 卷下 (1)
卷下 (1)
1. 論溫病與傷寒病情不同治法各異
冬月傷寒,邪由皮毛而入,從表入里,初見三陽經證,如太陽病,則頭項強痛而惡寒之類。三陽不解,漸次傳入三陰。其中有留於三陽,而不入三陰者:有結於胃腑,而不涉他經者;亦有不必假道三陽,而直中三陰者。凡此傷寒之症,初起悉系寒邪見象。迨發作之後,漸次化熱內傳,始有熱象。
故初起治法,必以通陽祛寒為主。及化熱之後,始有泄熱之法。此傷寒病之大較也。若夫溫病,乃冬時寒邪,伏於少陰。迨春夏陽氣內動,伏邪化而為熱,由少陰而外出。如邪出太陽,亦見太陽經證,其頭項強痛等象,亦與傷寒同。但傷寒里無鬱熱,故惡寒不渴,溲清無內熱。
白話文:
冬天的時候,寒氣容易從皮膚和毛髮入侵身體,從表面進入內部。一開始會出現太陽經的症狀,例如頭頸部疼痛、怕冷等等。如果太陽經的病症沒有消除,寒氣就會逐漸傳到三陰經。有些寒氣會停留在三陽經,不進入三陰經,例如積聚在胃腸,沒有影響到其他經脈;也有些寒氣會直接侵犯三陰經,不需要經過三陽經。所有這些傷寒病症,一開始都是寒邪入侵的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寒邪會逐漸轉化為熱,並向內傳播,才會有發熱的症狀。
因此,治療傷寒病初期,必須以疏通陽氣、驅散寒氣為主要方法。等到寒邪化熱之後,才可以使用清熱的方法。這就是治療傷寒病的大致原則。至於溫病,是冬天寒邪潛伏在少陰經,等到春夏陽氣內動,潛伏的寒邪轉化成熱,從少陰經往外傳播。如果寒邪外傳到太陽經,也會出現太陽經的症狀,例如頭頸部疼痛等等,跟傷寒病很像。但傷寒病的內部沒有積熱,所以會怕冷但不渴,尿液清澈,沒有內熱的症狀。
溫邪則標見於外,而熱鬱於內,雖外有表證,而裡熱先盛;口渴溲黃、尺膚熱、骨節疼,種種內熱之象,皆非傷寒所有。其見陽明、少陽,見證亦然。初起治法,即以清泄裡熱,導邪外達為主。與傷寒用藥,一溫一涼,卻為對待。蓋感寒隨時即發,則為傷寒,其病由表而漸傳入里,寒邪郁久,化熱而發,則為溫病,其病由里而鬱蒸外達。傷寒初起,決無裡熱見證:溫邪初起,無不見裡熱之證。
此傷寒、溫病分證用藥之大關鍵。臨證時能從此推想,自然頭頭是道矣。
白話文:
溫邪與傷寒之分證用藥
溫邪初期,症狀主要表現在外,但內熱卻已鬱積於體內。雖然表面上有表證,但裡熱卻先盛行;患者會出現口渴、小便發黃、手腕皮膚發熱、骨節疼痛等內熱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傷寒症所沒有的。即使在陽明、少陽經絡上出現這些症狀,也一樣符合此原則。
初期治療溫邪,應以清泄裡熱、導邪外出為主要方針。與治療傷寒的用藥方式截然不同,一個偏於溫暖,一個則偏於涼性,兩者正好相反。
因為感受寒邪後,症狀會立即出現,這就是傷寒,其病症由外而內逐漸發展。而寒邪久郁體內,化為熱邪而發病,則為溫病,其病症由內而外逐漸發展。
傷寒初期,決不會出現裡熱症狀;而溫邪初期,則必然會出現裡熱症狀。
這就是傷寒、溫病分證用藥的關鍵所在。臨證時,若能從此推想,就能得心應手,自然頭頭是道。
2. 論伏氣發溫與暴感風溫病原不同治法各異
冬時伏邪,鬱伏至春夏,陽氣內動,化熱外達,此伏氣所發之溫病也。內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云: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難經云傷寒有五,有溫病,有熱病。傷寒論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凡此皆指伏邪所發之溫病言也。
另有一種風溫之邪,當春夏間感受溫風,邪鬱於肺,咳嗽發熱,甚則發為痧疹。內經所謂風淫於內治以辛涼,葉氏溫熱論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皆指此一種暴感風溫而言也。伏氣由內而發,治之者以清泄裡熱為主;其見證至繁且雜,須兼視六經形證,乃可隨機立法。暴感風溫,其邪專在於肺,以辛涼清散為主;熱重者,兼用甘寒清化。
白話文:
冬天寒邪入侵體內,潛伏到春夏,陽氣開始活動,熱氣向外發散,這就是寒邪轉化為溫病。古代醫書《內經》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說:「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難經》也提到,寒邪入侵有五種病症,包括溫病和熱病。《傷寒論》則指出,太陽病發熱口渴,不畏寒,就是溫病。這些都指的是伏邪引發的溫病。
還有一種風溫病,是在春夏之際,感受溫風,寒邪鬱積在肺部,導致咳嗽發熱,嚴重時會出現痧疹。古代醫書《內經》說:「風淫於內治以辛涼」,葉天士的《溫熱論》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這些都指的是突然感染的風溫病。伏氣由內而發,治療以清泄內熱為主,病症複雜多樣,需要根據六經辨證,才能對症下藥。暴感風溫,寒邪主要侵犯肺部,以辛涼清散為主;熱症嚴重者,還要配合甘寒清化。
其病與伏溫病之表裡出入,路徑各殊;其治法之輕重深淺,亦屬迥異。近人專宗葉氏,將伏氣發溫之病,置而不講。每遇溫邪,無論暴感伏氣,概用葉氏辛涼輕淺之法,銀翹、桑菊,隨手立方;醫家病家,取其簡便,無不樂從。設有以伏氣之說進者,彼且視為異說,茫然不知伏氣為何病。
嗟乎!伏溫是外感中常有之病,南方尤多,非怪證也。其病載在內經、難經、傷寒論諸書,非異說也。臨證者,竟至茫然莫辨,門徑全無,醫事尚堪問哉!
白話文:
伏溫病與其他溫病在表裡變化和病程發展上有著明顯差異,治療方法的輕重緩急也大不相同。現代醫生過於推崇葉氏醫學,卻忽略了伏氣發溫的病理,遇到溫邪入侵,不論是暴感還是伏氣,都一概使用葉氏辛涼輕淺的藥方,如銀翹、桑菊等,隨手配藥。醫家和病人看重其簡便易行,都樂於採用。若有人提出伏氣的理論,他們便視為異端邪說,全然不知伏氣為何病。
唉!伏溫病是外感疾病中常見的病症,南方尤其多見,並非奇異的病症。內經、難經、傷寒論等醫學典籍都記載了伏溫病,並不是什麼奇談怪論。然而,臨床醫生卻茫然不知,毫無頭緒,醫術如此,實在令人堪憂!
3. 論伏邪外發須辨六經形證
傷寒緒論曰:初發病時,頭項痛,腰脊強,惡寒,足太陽也;發熱面赤、惡風,手太陽也:目疼、鼻乾、不得臥,足陽明也:蒸熱而渴,手陽明也;胸脅滿痛、口苦,足少陽也:耳聾,及病寒熱往來,手少陽也;腹滿、自利而吐,足太陰也;口乾、津不到咽,手太陰也;脈沉細、口燥渴,足少陰也;舌乾、不得臥,手太陰也;耳聾、囊縮、不知人事,足厥陰也;煩滿、厥逆,手厥陰也。
醫略曰:太陽之脈上連風府,循腰脊,故頭項痛,腰脊強;陽明之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少陽之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白話文:
《傷寒論》開頭就說,疾病剛開始的時候,如果出現頭痛、脖子僵硬、畏寒,這是足太陽經的病症;如果發燒、臉紅、怕風,則是手太陽經的病症;眼睛痛、鼻乾、不能平躺,是足陽明經的病症;發熱口渴,是手陽明經的病症;胸部兩側脹痛、嘴巴苦,是足少陽經的病症;耳朵聾,以及寒熱交替發作,是手少陽經的病症;肚子脹滿、拉肚子又嘔吐,是足太陰經的病症;口乾舌燥,唾液難以下咽,是手太陰經的病症;脈搏沉細、口乾舌燥,是足少陰經的病症;舌頭乾燥、不能平躺,是手太陰經的病症;耳朵聾、陰囊收縮、神志不清,是足厥陰經的病症;心煩意亂、身體發冷,是手厥陰經的病症。
《醫略》裡說,太陽經的脈絡往上連接到風府穴,沿著腰脊往下走,所以會出現頭痛、腰脊僵硬;陽明經的脈絡,經過鼻樑連接到眼睛,所以會出現發熱、眼睛痛、鼻乾、不能平躺;少陽經的脈絡,沿著肋骨走,連接到耳朵,所以會出現胸肋痛和耳朵聾;太陰經的脈絡分布在胃中,連接到喉嚨,所以會出現肚子脹滿、喉嚨乾燥;少陰經的脈絡穿過腎臟,連接到肺臟,與舌根相連,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厥陰經的脈絡沿著生殖器官走,連接到肝臟,所以會出現心煩意亂、陰囊收縮。
凡外感病,無論暴感伏氣,或由外而入內,則由三陽而傳入三陰:或由內而達外,則由三陰而外出三陽。六經各有見證,即各有界限可憑。治病者指其見證,即可知其病之淺深。問其前見何證,今見何證,即可知病之傳變。傷寒如此,溫病何獨不熱。素問熱病論、仲景傷寒論均以此立法,聖人復起,莫此易也。
近賢葉氏,始有傷寒分六經,溫病分三焦之論,謂出河間。其實溫熱病之法,至河間始詳;至溫病分三焦之論,河間並無此說,其書具在,可覆按也。厥後吳鞠通著溫病條辨,遂專主三焦,廢六經而不論。殊不知人身經絡,有內外淺深之別,而不欲使上下之截然不通也。其上焦篇提綱云:凡溫病者,始於上焦,在手太陰。
白話文:
任何外來的疾病,不論是突然發作的「暴感」,還是潛伏的「伏氣」,或是從體外入侵體內的,都會先從「三陽」經絡傳到「三陰」經絡;反之,由內而外的疾病,則會從「三陰」經絡傳到「三陽」經絡。六經各有明顯的症狀,也就是說各有界線可以依據。治療疾病的人,只要觀察到這些症狀,就能知道病情的深淺。詢問患者之前出現的症狀和現在的症狀,就能了解疾病的傳變過程。傷寒病是這樣,溫病也不例外。古代醫書《素問‧熱病論》和《傷寒論》都是依此原則制定的,如果聖人復活了,也不會比這更容易理解了。
近來的醫家葉氏,率先提出將傷寒病分為六經,溫病分為三焦的論點,認為是出自於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但實際上,溫熱病的治療方法直到張仲景才完整;至於將溫病分為三焦的理論,張仲景的書中並沒有這樣的說法,他的著作都還在,可以查閱。之後吳鞠通寫了《溫病條辨》,專注於三焦,不再討論六經。殊不知人體的經絡,有內外、淺深之分,不應該讓上下之間完全隔絕。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中提到「上焦篇提綱」說:「所有溫病,都是從上焦開始,位於手太陰經。」
試觀溫邪初發者,其果悉見上焦肺經之見證乎,即或見上焦之證,其果中下焦能絲毫無病乎?鞠通苟虛心診視,應亦自知其說之不可通矣。況傷寒溫熱,為病不同,而六經之見證則同;用藥不同,而六經之立法則同。治溫病者,烏可舍六經而不講者哉。
附錄醫悟
表證,:
發熱、惡寒,身痛,四肢拘急、喘。
太陽經證,:
頭痛、項脊強、脈浮、脈伏。
陽明經證,:
目痛、鼻乾、唇焦、漱水不欲咽、尺寸俱長。
少陽經證,:
耳聾、胸滿、脅痛、目眩、口苦、苔滑、脈弦。
半表裡證,:
嘔吐、寒熱往來、頭汗、盜汗。
白話文:
我們仔細觀察溫病剛發作的病人,是否都表現出上焦肺經的症狀?即使出現上焦的症狀,中下焦真的就完全沒有病嗎?只要仔細、誠懇地診察,就能明白這個說法是行不通的。何況傷寒和溫熱是兩種不同的病,但六經的表現卻是一樣的;用藥方法不同,但六經的治療原則卻是一樣的。治療溫病的人,怎麼能拋棄六經而不去講究呢?
太陰經證,:
腹微滿、脈沉實、自利。
少陰經證,:
口燥咽乾而渴、咽痛、下利清水、目不明。
厥陰經證,:
少腹滿、囊縮、舌卷、厥逆、消渴。
太陽腑證,:
口渴、溺赤。
陽明腑證,:
潮熱、譫語、狂亂、不得眠、自汗、手足汗、便閉。
白話文:
太陰經症狀表現為腹部微微脹滿,脈象沉而實,大便稀溏。少陰經症狀表現為口乾咽燥口渴、咽喉疼痛、腹瀉清澈水樣便、視力模糊。厥陰經症狀表現為小腹脹滿、陰囊收縮、舌頭捲曲、四肢厥逆、口渴多飲。太陽腑證表現為口渴、小便發紅。陽明腑證表現為潮熱、神志不清、躁狂、失眠、自汗、手足出汗、大便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