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逢源》~ 卷中 (3)
卷中 (3)
1. 辨正張石頑傷寒緒論溫熱各條
詒按:張路玉於正傷寒外,詳列四時外感、類傷寒各病,並採輯各家之說,備著於篇,其論亦至悉矣。惟篇中於冬溫、春溫、溫疫等證與溫熱病,未能尋源溯流,條分縷析,學者眩焉。茲錄其有關於溫熱病者若干條為之詳加評論,俾讀者不至為舊說所淆云。
傷寒者,冬時嚴寒,感冒殺厲之氣而病也。交霜降節後,春分節前,病發頭痛者,皆謂之正傷寒。其病有六經傳變、合病、並病諸例,其治法以仲景傷寒論為圭臬。
詒按:正傷寒病,南方不多見,即間有之,亦鮮重證。凡外感病之重且險者,皆溫熱病也。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與少陰合病,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至水漿不入,不知人事者,六日死。然傷寒病兩感者亦少,惟溫病熱病居多。以溫熱從少陰發太陽,即是兩感之證。所以守真特立涼膈、雙解、白虎、承氣等湯,以兩解其表裡之熱毒也。
白話文:
遺憾的是,在這篇文章中對於冬季暖和、春季暖和、瘟疫等等症狀以及溫熱病,沒有能夠追溯到根源,詳細分析清楚,使得學習的人感到困惑。現在摘錄一些跟溫熱病有關的文章,並且加以詳細評論,讓閱讀的人不會被過往的看法混淆。
傷寒是指在冬天寒冷的時候,感染了強烈的病毒而生病。在霜降之後,春分之前,如果出現頭痛的情況,都稱作是正常的傷寒。這種疾病會按照六個不同的階段進行變化,包括合併症狀和同時發生的病症等等,治療的方法是以《傷寒論》作為標準。
遺憾的是,正常傷寒在南方並不常見,即使偶爾出現,也很少有嚴重的病例。所有比較嚴重而且危險的外感疾病的都是溫熱病。
如果是受到冷空氣影響的話,第一天就會出現在太陽穴附近和小腦附近的合併症狀;第二天則是在大腸和胃之間都會出現問題;第三天則是在肝臟和膽囊之間都會出現問題。到了不能喝水或者失去意識的程度,第六天就可能會死亡。然而,受傷寒影響的病人很少,只有溫熱病才會更多。因為溫熱病是由小腦開始發展到太陽穴,就是兩個部位同時受到影響的證明。因此,守真特別制定了清肺、對應解決、白虎、承氣等等藥方,用來解除身體內部和外部的毒素。
詒按:石頑每謂溫病亦必由少陽而發,初起以柴胡為主方,而此處又謂少陰出太陽,可知其於溫病,未能明辨其原,故論治亦無確見也。且兩感證是外內合邪,溫熱病是由內達外,其外面見證雖同,而病之來源各異,本不可同日而語也。
至冬令時,反有非節之暖,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未至而至,即為不正之氣。人感之而病者,名曰冬溫。其證必心煩嘔逆,咽痛,身熱頭疼,或咳嗽自汗,或頭重面腫。但始咽痛,後必下利。以邪入少陰,其經上循喉,下入腹也。治以陽旦湯加桔梗、葳蕤。
白話文:
石頑認為所有溫病都一定從少陽開始,初期以柴胡為主藥,而這裡又說少陰出自太陽,可見他在溫病學上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治療方法也不一定正確。而且兩感證是外邪和內邪共同入侵,溫熱病是由內而外發作,雖然外在表現相似,但病因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到了冬天,卻出現不應該有的溫暖天氣,這是春天陽氣提前在冬天發作,不應該出現卻出現了,屬於不正之氣。人感受這種氣而生病,稱為冬溫。症狀一定是心煩嘔吐,咽喉疼痛,發熱頭疼,或咳嗽自汗,或頭重面腫。但一開始咽痛,之後一定會腹瀉,因為邪氣入侵少陰經,經絡往上循行到咽喉,再向下進入腹部。治療方法是用陽旦湯加桔梗、葳蕤。
詒按:此外感風溫之邪,冬春間時有之。葉香岩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吳鞠通所用平涼輕劑,銀翹、桑菊之類,恰與此等證相合。蓋此病必以清泄肺經為主也。如傷及陰分,則地、麥、元參,可隨證加入,吳鞠通亦已言之。其所主陽旦湯有桂枝之溫,必有惡寒、頭項強痛之太陽證方合。
如有此證,則非溫邪傷肺之溫病,而為伏寒內發之溫病矣。總由經脈未清,故語多矛盾耳。
至春分節後,天令溫暖,有人壯熱為病者,乃溫病也。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仲景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蓋以冬時伏氣,隨時令溫熱之氣而發。但所發之因不同,有感非時暴寒而發者,有飢飽勞役而發者,有房室不慎而發者。所感之客邪既殊,則發出之經絡亦異。所謂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當隨其經證而治之。
白話文:
另外,風溫邪氣,在冬春季節經常出現。葉香岩說,溫邪從上而來,首先侵犯肺部。吳鞠通所用的平涼輕劑,比如銀翹、桑菊之類,正好與這種病症相符。因為這種病必須以清泄肺經為主。如果傷及陰分,就可以根據情況加入地黃、麥冬、元參,吳鞠通也提到了這些。他所用的陽旦湯含有桂枝的溫性,一定有惡寒、頭項強痛的太陽證才能合適。
如果有這種症狀,就不是溫邪傷肺的溫病,而是伏寒內發的溫病了。總之,因為經脈沒有完全清利,所以症狀描述才會有很多矛盾。
到了春分節氣之後,天氣溫暖,有人出現壯熱的病症,就是溫病。經書說:冬天受寒,春天就容易得溫病。仲景說:太陽病發熱而且口渴,不惡寒,就是溫病。這是因為冬天積存的寒氣,隨著春天的溫熱氣候而發作。但是發病的原因不同,有因為感受非時暴寒而發病的,有因為飢飽勞役而發病的,有因為房事不慎而發病的。所感之客邪不同,發病的經絡也就不同。所謂溫病的脈象,流動於各個經脈,不知道哪條經脈在活動,應該根據其經脈的症狀來治療。
詒按:此數行,說溫病源流俱徹,夫何間然。
凡溫病之發,必大渴煩擾,脅滿口苦,不惡寒反惡熱,脈氣口反盛於人迎,明系伏邪自內達表,必先少陽經始。若因客寒而發者,宜小柴胡隨所見經證加減。無客邪者,黃芩湯主之。病溫病亦多傳變併合,未有不及少陽者。如太陽少陽合病,黃芩湯;少陽陽明合病,承氣湯;三陽合病,柴胡湯,或雙解散加減。
凡三陽表證,煩熱口渴,俱宜黃芩湯之類,據此合病症治;則傳變並病,可例推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解溫病的源流,非常全面透徹,沒有任何不足之處。
溫病發病時,患者必定出現口渴、煩躁、脅肋脹滿、口苦、不惡寒反而惡熱等症狀,脈象中寸脈(人迎)的脈氣比尺脈(關脈)強盛,說明是內伏的邪氣從內部到達體表,必定是從少陽經開始的。如果因為外感寒邪而發病,應該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根據具體的經絡證狀調整藥物。如果沒有外感寒邪,則可以用黃芩湯治療。
溫病的傳變併合情況很多,沒有不經過少陽經的。例如太陽少陽合病,用黃芩湯;少陽陽明合病,用承氣湯;三陽合病,用柴胡湯或雙解散加減。
總之,三陽經的表證,都出現煩熱口渴等症狀,可以用黃芩湯類的藥物治療。根據這個原則,就可以推測出傳變併病的治療方法。
詒按:此節論溫病證治頗合。惟謂伏邪外達,必由少陽,則囿於舊說,不切病情。且與上文溫邪行諸經,不知何經之動,前後亦自相刺謬矣。
凡治溫病熱病,無正發汗之理。蓋其邪自內達外,無表證明矣。若果證顯非時暴寒,惡寒頭痛而脈緊者,亦不可純用表藥,宜梔豉湯或益元散加薄荷、蔥、豉;重則涼隔散去硝、黃,加蔥、豉,探吐取汗最妙。蓋此怫鬱之熱,乘春溫之氣而發,雖有非時暴寒,只宜辛平之劑發散。
詒按:溫邪初起,用蔥、豉取汗最穩,不必探吐也。
白話文:
這段論述溫病證治,雖然有些地方符合道理,但說伏邪外達必經少陽,就過於拘泥舊說,不符合實際病情。而且這說法與之前提到溫邪行諸經,卻不確定哪條經絡受影響,前後矛盾。
治療溫病熱病,不應該直接發汗。因為病邪從內部到達體表,沒有表證。如果病人出現非時暴寒、惡寒頭痛、脈象緊的症狀,也不能完全用表藥,應該用梔子豉湯或益元散加薄荷、蔥、豉;病情嚴重者,可以用涼隔散去硝石、黃連,加蔥、豉,探吐取汗效果最好。因為這是鬱熱乘著春溫之氣而發,即使有非時暴寒,也應該用辛平之劑發散。
不過溫邪初起,用蔥、豉取汗最穩妥,不需要探吐。
凡下之前後,或將汗已汗,或下後餘熱不止,反大汗淋漓者,此實熱雖去,而餘邪未盡,可與小劑黃芩湯,或解毒湯調之。
詒按:若陰津不足之體,用清養胃陰之劑最妙。
若下後,渴雖減而飢欲得食者,此伏邪初散,陰火乘虛擾亂也。凡溫熱病下後多此,慎勿便與粥飲,得食則復。
詒按:近人不明此理,因此而致反復者甚多。
凡溫病下後,熱不退,下證尚在者,可再三下之,以熱退為度。
詒按:傷寒病糞多堅慄,下之宜猛而重;一下之後,可以連下者甚少。溫熱病糞多黏黑如醬,下之宜緩而輕,下後停一、二日,垢熱再聚,即當再下,有下至三四日始清者,不得謂已下者不宜再下也。
白話文:
如果在瀉下之前或之後,或是已經出汗或瀉下之後餘熱不退,反而大量出汗,這說明雖然實熱已經去除,但餘邪尚未完全消除,可以用少量黃芩湯或解毒湯調治。
如果體內陰津不足,用清養胃陰的藥物最有效。
如果瀉下之後,雖然口渴減輕,但想吃東西,這是因為伏邪剛散,陰火趁虛而擾亂,溫熱病瀉下後常出現这种情况。要注意不要馬上給病人吃粥,吃了就會復發。
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因此導致病情反复的人很多。
溫病瀉下之後,如果熱度不退,下證還沒有完全消除,可以反复瀉下,以熱度退去為止。
傷寒病的糞便大多堅硬如栗子,泻下时要猛烈而重,瀉下一次之後,很少能連續瀉下。溫熱病的糞便大多黏黑如醬,泻下時要緩慢而輕,泻下之後停一兩天,垢熱再次聚積,就要再次瀉下,有些人要瀉下三到四天才能清除,不要以為已經瀉下就不用再泻下了。
若下後,熱不止,而脈澀咽痛,胸滿多汗,此熱傷血分也,葶藶苦酒湯探吐之。
詒按:熱傷血分之證,當養血以化餘熱,如生地、元參、銀花、犀角、洋參、竹茹之類,乃合病情。若葶藶、苦酒之法。決不可投。
所謂交陽者,非陰寒交熱而為陽也。乃怫熱蓄之於里,鬱極乃發,則交傳而出於表之陽分,是謂交陽而後作汗也。或鬱而不能出表,是否極不泰,即正氣衰殘,陰氣先絕,陽氣後竭而死矣。
夫欲汗而脈忽沉伏者,陽氣併入於裡故也。交陽而躁亂昏冒者,裡熱鬱極,故神昏而躁擾也。凡戰汗而不快,或戰而不汗,此並之不甚,故雖戰而病不去也。通宜三一承氣湯,或合黃連解毒湯下之,所以散怫熱而開鬱結也。凡戰汗時,頻與熱薑湯,助其開發最佳,可免戰不快而無汗之患。
白話文:
如果病人排便後,發燒持續不退,而且脈搏沉澀、喉嚨疼痛、胸部悶脹、出汗很多,這是因為熱邪傷到了血分。應該用葶藶苦酒湯來探吐。
熱邪傷血分的病症,應該用養血化熱的藥物治療,例如生地、元參、銀花、犀角、西洋參、竹茹等,這些藥物才符合病情。葶藶、苦酒的做法,絕對不能使用。
所謂的交陽,並不是陰寒交合產生熱而形成陽,而是熱邪鬱積在裡,積鬱到極點就爆發出來,傳導到表面的陽分,這就是交陽後出汗。如果熱邪鬱積在裡面無法宣洩到表面,就會導致病情加重,正氣衰敗,陰氣先消失,陽氣後耗竭而死亡。
如果病人想要出汗,但脈搏卻突然沉伏,這是因為陽氣全部收縮到裡面的緣故。交陽時躁亂昏迷,是因為裡面的熱邪鬱積到極點,所以神志昏迷、躁動不安。凡是發燒出汗但感覺不舒服,或者發燒不出汗,這些都是病情不重的表現,所以即使發燒,病症也無法消除。應該服用三一承氣湯,或者配合黃連解毒湯來瀉下,用來散熱邪、解鬱結。在發燒出汗時,要經常喝熱薑湯,有助於發汗,可以避免發燒出汗不舒服或不出汗的困擾。
詒按:姜性助熱,不如茅根為佳。
凡可下之症,或得下而汗即出者;或服藥而怫鬱頓開,先汗出而後利者;或利性但隨汗泄,則氣和而愈竟不利者;亦有戰不快,交不通而死者;或不戰而汗出者;或但戰無汗而愈者。世俗不知,乃以惡寒戰慄為陽虛陰勝,因而誤治者多矣。
詒按:凡此病情疑似之際,死生反掌,均須用心。
凡溫病發於三陰,脈微足冷者,多難治。
凡溫病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冷者,死證也。
凡溫病初起,大熱神昏譫語,熱甚脈小足冷,五六日而脈反躁急,嘔吐昏沉,舌本焦黑,或失血躁熱脈大,或痙搐昏亂,或脈促結代沉小者,皆死。
白話文:
姜性助熱,不如茅根好。
凡是需要瀉下的病症,有些患者瀉下後就出汗;有些患者服藥後鬱結頓時打開,先出汗後瀉下;有些患者瀉下的性質只是隨著汗液一起排出,因此氣血調和而痊癒,最終沒有瀉下;也有些患者戰慄不休,交感不通而亡;有些患者沒有戰慄卻出汗;有些患者只戰慄不出汗卻痊癒。世俗之人不明就裡,反而將惡寒戰慄視為陽虛陰盛,因而誤治的人很多。
凡是遇到這些病症,情況疑似,生死攸關,都需要用心診治。
凡是溫病發病於三陰,脈象微弱,足部冰冷的患者,大多難以治療。
凡是溫病熱度很高,脈象反而細小,手足冰冷的患者,是死亡的徵兆。
凡是溫病剛開始,高燒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熱度很高,脈象細小,足部冰冷,五、六天後脈象反而躁急,嘔吐昏沉,舌根發黑,或者失血躁熱,脈象洪大,或者痙攣抽搐,神志昏亂,或者脈象急促,結代沉細的患者,都將死亡。
溫熱病,大熱不得汗者死;得汗後而反熱,其脈躁盛者,亦死也。凡溫熱誤汗之,狂言不能食,其脈躁盛者,皆不可治也。
詒按:此節所列溫病不治之症,不外三種:邪氣鬱伏不達者,一也;正虛不能托邪者,二也;陰氣被爍涸者,三也。
夏至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有發熱身疼,不惡寒但惡熱而大渴者,為熱病。傷寒例云:凡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熱。蓋久伏之邪,隨時令之暑熱而發也。以邪非外來,故但惡熱而不惡寒。熱自內發,故口燥渴而引飲多。其邪既郁為熱,不宜辛溫發汗,不得復指為寒;而仲景仍以傷寒目之者,謂其初受病時,皆寒氣鬱伏所致耳。世言仲景無溫熱治法,試觀太陽、陽明篇中黃芩、白虎等湯,豈治傷寒可用之藥也。
白話文:
溫熱病如果發高燒卻出不了汗,就會死;如果出了汗之後又反覆發燒,脈象又急又強,也會死。總之,溫熱病如果誤用發汗療法,導致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吃不下東西,而且脈象急促強勁,就沒有辦法治癒了。
這些無法治癒的溫熱病症,主要有以下三種:邪氣停滯在體內無法發散的;正氣虛弱無法抵抗邪氣的;陰氣被灼傷耗盡的。
夏至之後,炎熱的天氣開始主宰,心火旺盛。如果出現發燒、身體疼痛、不畏寒但怕熱、口渴的症狀,就是溫熱病。傷寒論中提到,凡是傷寒轉變為溫病的,夏至前稱為「病溫」,夏至後則稱為「病熱」。這是因為身體內長期潛伏的邪氣,受到夏季炎熱的影響而發作。由於邪氣不是從外來的,所以患者只怕熱不畏寒。熱氣從體內產生,所以口乾舌燥,大量喝水。由於邪氣停滯在體內形成熱症,不適合使用辛溫發汗的方法,不能再把它當成寒症。但仲景醫書仍然將它歸類為傷寒,是因為患者初次發病時,都是因為寒氣停滯在體內所引起的。有些人說仲景沒有溫熱病的治療方法,但你看太陽、陽明篇中黃芩、白虎等湯劑,這些藥物怎麼可能是治療傷寒的?
白虎為金神,非盛暑熱病,內外熱極者,不可用。氣虛人用之,往往成結胸,甚至不救。故有立夏以前、處暑以後,不可妄用白虎之戒。夫傷寒之不可用黃芩、白虎,猶溫病之不可用麻、桂、青龍也。即治溫熱,亦須無非時暴寒者方可用。
詒按:此節申明黃芩、白虎,仲景本為溫熱而設,非傷寒方也。惟節末一轉,又設為黃芩、白虎之厲禁。於理未嘗不是,特嫌其於熱病正治法,未免喧賓奪主耳。
若溫病七八日,或十餘日,前邪未除,重感於寒,忽然寒熱交作,交為溫瘧,方書以為壞證。按傷寒例云: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其證胸脅滿,煩渴而嘔,微惡寒者,治以小柴胡去參、半,如栝蔞根、石膏。無寒但熱,其脈如平,骨節煩疼,時嘔者,用白虎湯加桂枝。慎不可辛溫發散,以助其虐。
白話文:
白虎湯屬於金神,只能用於內外熱極的重症患者,不能用於盛暑熱病,更不能用於氣虛的人,否則容易造成胸悶結氣,甚至無法救治。所以立夏以前和處暑以後,都要謹慎使用白虎湯。就如同傷寒不能用黃芩、白虎湯一樣,溫病也不能亂用麻黃、桂枝、青龍湯。即使是治療溫熱病,也要注意是否有非時暴寒的情況,才能使用白虎湯。
需要注意的是,黃芩、白虎湯原本是針對溫熱病的方劑,而非傷寒的治療方法。雖然文中提到黃芩、白虎湯的禁忌,但感覺有點過於強調其副作用,反而忽略了溫熱病的正治方法。
如果溫病患者在發病七八天或十幾天後,病情未見好轉,又突然感到寒熱交作,變成溫瘧,古籍中認為這是病情惡化的表現。根據傷寒的治療原則,如果患者脈象陰陽俱盛,又再次受到寒邪入侵,就會變成溫瘧。其症狀包括胸脅滿悶、口渴嘔吐、輕微怕冷等,可以用小柴胡湯去參、半,或者加栝蔞根、石膏來治療。如果只是單純發熱,脈象平穩,但骨節酸痛,偶爾嘔吐,則可以用白虎湯加桂枝來治療。切忌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詒按:前症煩渴微惡寒,宜白虎加桂枝;後症但熱不寒,並不得加桂枝矣。
至內經所言,先熱後寒之溫瘧,乃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陽氣大發,邪氣不能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並出。此病藏於腎,其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反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
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治宜人參白虎湯,或有客邪,則加桂枝;更以金匱腎氣丸去附子,倍加桂枝作湯,渴則飲之。蓋從腎出而大熱,則其內先已如焚,故急以白虎退熱。迨瘧勢外衰,復返於腎,而陰精與之相持,乃為寒。設不知壯水之主,以救其陰,十數發後,陰精竭矣。
白話文:
以前症狀是口渴、輕微發冷,應該服用白虎加桂枝湯;後症狀只有發熱,沒有發冷,就不要加桂枝了。
《內經》提到,先熱後寒的溫瘧,是因冬日受風寒,寒氣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天陽氣旺盛,寒邪無法排出,遇到盛夏,腦髓乾枯,肌肉消瘦,毛孔開泄,或者勞累過度,寒邪隨著汗液排出。這種病症藏在腎臟,先從內部發散到外部。這樣的人,陰虛陽盛,陽盛則發熱。虛弱後,氣機又回到內部,回到內部則陽虛,陽虛則發冷。
所以先熱後寒,叫做溫瘧。治療應該使用人參白虎湯,如果有外邪,就加桂枝;並且使用金匱腎氣丸去掉附子,倍加桂枝煎湯,口渴就喝。這是因為從腎臟發散出來,導致大熱,說明內部已經如同火燒,所以要急用白虎湯退熱。等到瘧疾減弱,寒邪又回到腎臟,陰精與之相持,就出現發冷。如果不懂得滋補腎陰,等到十幾次發作後,陰精就會耗竭了。
此伏邪自發之溫病,與溫病後重感於寒所變之溫瘧,名同而實異,然皆不越乎少陰一經,故詳辨之,以破此異同之惑。
詒按:兩證來源稍異,而救陰撤熱,其治法大致相同。惟前證重感新寒,當隨證參用疏邪之意,方為周密。
白話文:
這兩種病,一個是原本就發作的溫病,另一個是溫病之後再次受寒而變成的溫瘧,名稱相同但實質不同。不過,它們都屬於少陰經的病症,所以我必須詳細說明,以消除大家對它們異同的疑惑。
兩者病源略有不同,但救陰退熱的治療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前者是因再次受寒而發病,因此在治療時要根據症狀加入疏解邪氣的藥物,這樣才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