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逢源》~ 卷下 (6)
卷下 (6)
1. 伏溫挾濕內陷太陰發黃疸腫脹泄利等證
溫邪挾濕,則為濕溫。其濕之輕者。仍以溫邪為主,略參化濕可耳。其濕之重者,與熱相合,熱勢雖熾,而有脘悶嘔水、舌膩不渴等證。初起宜參芳香宣化,迨濕邪化燥,用蒼朮白虎湯清熱燥濕,可以一劑而愈。若初起即與清滋,欲清其熱,轉助其濕,而發愈纏綿。每有治不如法,遷延一兩月而病不退者,皆治之不得其法也。
然而此乃濕溫之在胃者,治之猶易。有一種濕熱蘊於太陰者,初起不見濕象,但覺熱象蒸郁不揚,脘悶口甜,而胃口無病,仍可納穀,舌上不見濁苔。其濕熱深鬱於脾藏,漫無出路,或發黃,或腹滿肢腫,或則泄,或便秘,或嘔惡,或小水赤澀。甚則熱鬱日深,脾營受傷,則舌底絳色,或薄苔罩灰黃而不甚噪。
白話文:
溫病夾雜濕氣,就會變成濕溫病。濕氣較輕的情況下,仍然以溫病為主,稍微加入化濕藥即可。如果濕氣較重,與熱氣結合,雖然熱勢很盛,卻會出現脘腹悶脹、嘔吐清水、舌苔厚膩不渴等症狀。初期宜用芳香化濕藥物宣通氣機,等到濕邪轉化為燥邪,就可用蒼朮白虎湯清熱燥濕,可能一劑藥就能治癒。如果初期就用滋陰清熱的藥物,想要清除熱氣,反而會加重濕氣,導致病程拖延。常常因為治療方法不當,病症延續一兩個月都無法痊癒,都是因為治療方法錯誤。
然而,這只是濕溫病停留在胃部的表現,治療起來相對容易。還有一種濕熱停留在脾臟的病症,初期沒有明顯的濕氣表現,只覺得熱氣蒸騰,無法散發,脘腹悶脹、口甜,但胃口沒有問題,可以正常進食,舌苔上也沒有濁膩的苔。濕熱深陷脾臟,無處宣洩,可能導致發黃、腹脹肢腫、腹瀉、便秘、噁心嘔吐、小便赤澀等症狀。嚴重的情況下,熱氣鬱結日久,脾臟的氣血受損,舌底會呈現紅色,舌苔薄而帶灰黃,但並不很厚。
種種見證,無非濕鬱化熱。何以燥之則增熱,清之則助濕,如此其百無一效也?蓋臟病無出路,必借道於腑,乃能外出。此病熱蘊已久,脾中之熱,漸欲外達於胃:或胃中挾有痰積,熱即附之而熾。亦有便秘、舌焦、燥渴、煩譫等證,投以苦泄,則胃熱下行,而病勢一鬆。然所泄者,胃腑之標熱也。
其脾臟中蘊遏之熱,仍未達也。故病雖暫減,而閱日復熾。屢伏屢熾,久而正氣不支,遂成壞證。此等病,治之最難得手。誠以此證,病勢不重於外,病家每每忽視,投劑不能速效,病家勢必更醫。後來者見前醫無功,必且改弦更張。因之雜藥亂投,致成不救者,吾見實多。
白話文:
許多症狀都指向濕氣鬱積化熱。為什麼用燥的方法反而加重熱,用清的方法反而助長濕氣,導致毫無效果呢?因為臟腑的病症無法直接排出體外,必須藉由腑的通道才能排出。這種疾病的熱氣已經積累很久了,脾臟的熱氣逐漸想要外達胃部:可能是胃中本來就有痰積,熱氣就附著在上面,越燒越旺。也可能出現便秘、舌頭乾燥、口渴、神志不清等症狀,如果使用苦寒瀉下的藥物,會讓胃部的熱氣向下排泄,病症暫時減輕。但排泄的是胃部的表熱,脾臟裡深藏的熱氣還沒有排出。所以病雖然暫時減輕,但過幾天又會加重。反复發作,久了正氣就會不足,最終就會變成難以治療的重症。這種病症最難治療,因為病勢並不在外顯,病患往往輕視它,用藥也無法快速見效,就會不斷換醫生。後來的醫生看到之前的醫生沒有效果,就會改變治療方案。結果亂投藥物,最終導致無法救治的,我見過太多次了。
治此者,必須將太陰之濕,與少陰之熱,孰輕孰重,細細較量;再看其濕熱所傷,或為脾氣,或為脾陰:其兼挾之病,或為痰積,或為瘀滯;均宜細意分晰,方可用藥。至用藥之法,須得輕、清、靈三字俱全,冀其緩緩疏化。切不可側滯一面,以致無益反害。吳鞠通溫病條辨,其原出於葉氏,上中焦濕溫各條,頗有此理者。
薛生白濕熱條辨,亦多可取。試細繹之,當有得心應手之妙也。
白話文:
治療這種病症,必須仔細衡量太陰之濕與少陰之熱,哪個輕哪個重;還要觀察濕熱所傷之處,是脾氣還是脾陰;以及所兼夾的病症,是痰積還是瘀滯;都需要細心辨別,才能用藥。
用藥的方法,必須兼具輕、清、靈三要素,希望藥物能緩緩疏化病症。絕對不可偏執一方,以免無益反而有害。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原本出自葉氏,其中上中焦濕溫各條,就頗有這個道理。
薛生白《濕熱條辨》,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仔細研讀這些醫書,一定能掌握治療濕熱病症的技巧。
2. 伏溫陰陽淆亂見證錯雜
伏溫由陰而出於陽,於病機為順。若病發於陰,而即潰於陰,不達於陽,此病機為逆。若是乎陰陽兩層,界限分明,安有淆亂者哉。凡病之陰陽淆亂者,其故有二:一則由乎正虛,如陽虛者陰必湊之,則陰病可淆於陽矣:陰虛者陽必擾之,則陽病可淆於陰矣。一則由乎藥誤,如病在陰而誤投陽藥,則陽氣為藥所傷,而陰病淆於陽矣;病在陽而誤投陰藥,則陰氣為藥所傷,而陽病淆於陰矣。至其見證錯雜,有即由於陰陽淆亂而雜者,有由他邪之兼挾而雜者。
看此等證:全要天分聰明,識見老到,方有把握。蓋此等證,變化最多,無一定路逕可循。臨病者,須將正氣邪氣,表病里病,新邪舊邪,孰本孰標,孰輕孰重,孰緩孰急,一一衡量得宜,方可施治。
白話文:
溫病的發作,通常由陰邪入侵,然後轉移到陽氣,這種病理變化順應自然規律。如果疾病從陰氣開始,卻直接在陰氣中潰敗,沒有轉移到陽氣,這就是逆向的病理變化。陰陽兩者分界明確,怎麼會有混淆呢?
凡是疾病陰陽混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正氣虛弱,比如陽氣虛弱,陰氣就會乘虛而入,就會把陰性疾病混淆成陽性疾病;陰氣虛弱,陽氣就會擾動,就會把陽性疾病混淆成陰性疾病。二是藥物使用錯誤,比如疾病在陰氣,卻誤用陽性藥物,就會損傷陽氣,讓陰性疾病混淆成陽性疾病;疾病在陽氣,卻誤用陰性藥物,就會損傷陰氣,讓陽性疾病混淆成陰性疾病。
至於症狀錯綜複雜,有的確實是由於陰陽混淆而雜亂無章,有的則是因為其他邪氣的同時侵襲而變得複雜。
遇到這種情況,需要醫生天賦聰明,見識老練,才能掌握治療方法。因為這些疾病變化多端,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案可循。面對病人,必須仔細分析正氣和邪氣、表症和裡症、新邪和舊邪,哪個是根本,哪個是表象,哪個輕哪個重,哪個緩哪個急,一一權衡得當,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有當先顧本元,苟得正氣一旺,而邪自解散者;有當急祛外邪,必得邪氣速退,而正乃不傷者;有症雖錯出,而發於一原,只須專治其本,而各症自退,所謂緩則治其本者;有證雖在標,而病機甚急,必須先治標病(如小便不利之類),而本病從緩,所謂急則治其標者;有病勢蔓延,欲治其根,而正氣不支,只可先披其枝葉,而用漸衰漸勝之法者:有病情糾結,必除其根,而各證自退,不得不攻其堅壘,而用擒賊擒王之計者;以上所謂錯雜,猶不過表裡虛實,其用藥尚可一線相承。
此外更有寒熱錯雜,如陰虛而挾寒飲,陽虛而挾肝火,治此則礙彼,治彼則礙此者,其用藥更難措手。此中奧妙,有知之而不能言,言之而不能盡者。總宜於輕重緩急,權之極精,方可論治。至選藥宜彼此照顧,尤必有手揮五絃、目送飛鴻之妙,乃為得法。否則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其不誤人性命者鮮矣。
白話文:
治療疾病要根據病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需要先顧護本元,讓正氣旺盛,邪氣自然消散;有的需要急著祛除外邪,讓邪氣迅速退去,避免正氣受傷;有的症狀雖然錯綜複雜,但都源於一個根本,只要專注治療根本,其他症狀自然會消失;有的症狀雖然表現在表面,但病情很緊急,必須先治療表面症狀,再慢慢治療根本;有的病勢蔓延,想要治療根本,但正氣不足,只能先處理枝節,慢慢恢復;有的病情糾纏不清,必須除掉病根,其他症狀才會消失,必須採取攻堅克敵的策略。以上這些錯綜複雜的情況,都屬於表裡虛實的范疇,用藥還是可以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但除此之外,還有寒熱錯雜的情況,比如陰虛夾雜寒飲,陽虛夾雜肝火,治療這個就會影響那個,治療那個就會影響這個,用藥就更難把握。這其中的奧妙,有些雖然知道,卻難以言說,說出來也無法完全表達。總之,要根據輕重緩急,精準把握,才能制定治療方案。選擇藥物時,要相互照應,還要像彈奏五弦琴一樣靈活自如,像目送飛鴻一樣精準把握,才能算得上得法。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不誤人性命者少之又少。
3. 伏溫外挾風寒暑濕各新邪為病
伏溫之邪,由春夏溫熱之氣,蒸動而出,此其常也。亦有當春夏之間,感冒風寒,邪郁營衛而為寒熱,因寒熱而引動伏氣。初起一二日,第見新感之象,意其一汗即解。乃得汗後,表證略減,而裡熱轉甚。昧者眩其病狀,幾若無可把握。不知此新邪引動伏邪之證,隨時皆有。
治之者,須審其伏邪與新感,孰輕孰重。若新感重者,先撤新邪,兼顧伏邪。伏邪重者,則專治伏邪,而新感自解。蓋伏溫自內達外,苟由三陽而外解,則表分之新邪,自不能容留矣。內經云: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此指伏邪乘暑令而發者,尚非兼挾暑邪之病。
白話文:
溫熱之邪,通常在春夏季節溫熱的氣候下蒸發而出,這是自然現象。但也可能在春夏之際,因感染風寒,導致寒邪鬱結於營衛之間,引起寒熱交替,進而引發潛伏的溫熱之邪。初期一兩天,只表現出新感風寒的症狀,讓人以為只要出一身汗就會好。然而,出汗後,表面的症狀雖然減輕,但內裡的熱症卻加重。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被這種病狀迷惑,覺得無從下手。其實,這種新邪引發潛伏的溫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治療時,必須仔細判斷潛伏之邪和新感之邪的輕重。如果新感之邪較重,則先治療新感之邪,同時兼顧潛伏之邪。若潛伏之邪較重,則專注治療潛伏之邪,新感之邪自然會消退。這是因為潛伏的溫邪是從內部發作,逐漸蔓延到外部,只要能從三陽經脈疏通外解,表面的新感之邪自然無法停留。
《內經》中說:「凡是因傷寒而變成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這裡指的是潛伏的邪氣乘著暑氣發作,並不是同時兼有暑邪的病症。
其有兼挾暑熱之邪而發者,則必另有暑熱見證。其新病引動伏邪,大致亦與兼挾風寒者相似。須審其輕重緩急,分清經界,方可著手也。至兼挾濕邪之證,有外感之濕,有內伏之濕。伏氣既動,則熱自內發,蒸動濕邪,與伏溫之熱混合,為病最屬淹纏。治之者,須視其濕與熱,孰輕孰重。
須令其各有出路,勿使併合,則用藥易於著手。再濕邪有宜溫燥者,如平胃之類;有宜滲利者,如苓、澤之類,有宜通泄者,如車前、滑石之類;有宜清化者,如芩、連、梔、柏之類;以上皆專治濕邪之法。若與濕熱併合,則為濕溫,見證最繁且雜。
白話文:
如果病症同時夾雜暑熱邪氣,就一定會有暑熱的表現。而新病引發潛伏的邪氣,大多也和夾雜風寒的病症相似。需要仔細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辨別病邪侵犯的經絡,才能開始治療。至於夾雜濕邪的病症,有外感濕邪,也有內伏濕邪。潛伏的邪氣一旦被引發,就會從內部產生熱氣,蒸動濕邪,與潛伏的溫熱混合,導致病症纏綿難癒。治療時,要觀察濕邪和熱邪的輕重程度,讓它們各自有出路,不要讓它們互相混合,這樣用藥才能更容易奏效。再者,濕邪的治療,有適合溫燥的藥物,例如平胃散之類;有適合滲利的中藥,例如茯苓、澤瀉之類;有適合通泄的藥物,例如車前子、滑石之類;還有適合清化的藥物,例如黃芩、黃連、梔子、柏樹之類。以上都是專門針對濕邪的治療方法。如果濕邪和熱邪同時存在,就會形成濕溫病,其表現就非常複雜多樣。
其治法須隨機應變,初起有芳香化濕者,如胃苓、正氣之屬:而通宣三焦者,如三仁、滑石之屬:中焦熱重,有清泄陽明者,如蒼朮、石膏之屬;有苦泄太陰者,如茵陳、芩連之屬。總之,須細察見證,如濕重者,自當治濕:若伏邪重者,仍當以伏邪為主也。
白話文:
治療的方法要根據症狀變化來調整,在初期可以使用具有芳香化溼效果的藥物,例如胃苓和正氣等類型的草藥;也可以用來疏通上、中、下三焦的藥物,例如三仁和滑石等類型的草藥。如果中焦(脾胃)部位出現較嚴重的熱象,可以用像蒼朮和石膏等類型的草藥進行清熱解毒;如果是太陰經脈(肺部)出現問題,則可用像茵陳和黃芩、黃連等類型的草藥進行苦味排泄。總而言之,必須仔細觀察病人的病症表現,比如說如果溝水多的話就應該先處理溝水的問題;但如果潛在的病因比較嚴重,那麼仍然應該把重點放在對付潛在病因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