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溫熱暑疫全書》~ 卷二·熱病方論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熱病方論 (2)

1. 夏熱集補證治並方

交夏至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發熱身疼不惡寒。但大熱而大渴者為熱病。仲景以白虎湯為主治。今人以此湯治傷寒者誤也。熱病下發上。內發外。必經陽明。故無論三陽。總以石膏之辛涼。乘勢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陰伏邪之源。甘草、粳米。維持中氣。一了百當。

至傷寒既非其時。復非其病。邪自外來。未入者解表。已入者下奪。石膏本非表藥。又非下藥。即欲解熱。熱何從解。況有知母。引入少陰。為害不淺。理自如此。達者自會。愚不敢好與今人辯也。故除以上見證正方外。補集方治。

白話文:

交夏之後,炎熱的暑氣主宰著天氣,相火活躍。人體容易出現發熱、身體疼痛,但不畏寒,且感到非常熱、口渴,這就是熱病。仲景以白虎湯作為主治藥方。現在有些人用白虎湯來治療傷寒,這是錯誤的。

熱病從下往上發展,由內而外,必定經過陽明經。因此無論是哪個三陽經的熱病,都應以石膏的辛涼性質,乘勢升散熱氣,用知母的苦寒性質,鎮壓少陰經的伏邪根源,再用甘草和粳米來維持中氣,一舉多得。

至於傷寒,既非當季的病症,也不屬於熱病,邪氣從外侵入,尚未入體的,就用解表藥;已經入體的,就用下藥來清除。石膏既非解表藥,也非下藥,即使想要解熱,熱氣又從哪裡消解呢?況且知母會引邪氣進入少陰經,危害不淺。道理自然如此,明白的人自然會理解。我不敢與現在的人爭辯。所以除了以上見證正方之外,再補充一些方治。

一法。熱病之脈本洪大。若見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謂輕舉見緊。略按則仍洪盛。以內伏已發也。治宜通解散。去麻黃、蒼朮。或加蔥白、香豉。或先以連須蔥白香豉湯。減生薑撒其外。後用白虎加人參湯。

一法。熱病凡客邪所感。不論脈浮緊。惡風惡寒。宜解不宜下者。通用雙解散去硝黃。於中加減。如去白朮、芍藥、桔梗二三味。加知母蔥豉最妥。

白話文:

有一種方法:熱病的脈象原本應該洪大,如果看到脈象浮緊,這是因為又感受了夏季的暴寒,稱為輕舉見緊。稍微按一下脈搏,就會發現它仍然洪盛,這是因為內伏的寒邪已經發作了。治療應該使用通解散方,去除麻黃、蒼朮,可以加入蔥白、香豉,也可以先用連須蔥白香豉湯,減少生薑撒在病人身上,之後再用白虎加人參湯。

有一種方法:熱病一般是因為客邪所感,不論脈象是浮緊,還是惡風惡寒,只要是宜解不宜下的情況,都可以通用雙解散方,去掉硝黃。在方劑中加減藥物,例如去掉白朮、芍藥、桔梗二三味,加入知母、蔥豉最為妥當。

一法。凡溫病之發。因暴寒者居多。熱病之發。兼暑暍者為盛。若始病見譫語面垢遺溺。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

一法。若本病兼衄。於本湯中加生地黃、牡丹皮。喘加栝蔞根、厚朴、杏子仁。

一法。若惡熱煩渴腹滿。舌黃燥或黑干。五六日不大便。涼膈散或三一承氣湯。

一法。若本病兼暑濕者。或涼膈合天水散。若小便不利者。竹葉石膏湯倍石膏。

白話文:

有一種方法:凡是溫病的發病,多半是因為突然受寒引起的。熱病的發病,多半是因為暑熱過度引起的。如果剛開始生病就出現神志不清、面容垢穢、遺尿、背部微微發冷的症狀,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

如果原本的病症還伴隨有鼻出血,就在原本的湯方中加入生地黃、牡丹皮。如果出現喘息,就加栝蔞根、厚朴、杏仁。

還有一種方法:如果出現惡熱、煩渴、腹脹、舌頭黃燥或黑乾、五六天沒有排便的情況,可以用涼膈散或三一承氣湯。

如果原本的病症還伴隨有暑濕,可以把涼膈散和天水散合在一起使用。如果小便不利,就用竹葉石膏湯,把石膏的量加倍。

一法。若兼風痰者。用雙解散。煎一大豌。先飲半作探吐。法以引痰出外。再盡劑。微以被覆。令汗出解。蓋用涼藥熱飲。發汗百無一損也。河間制雙解散。子和演為吐法甚妙。

一法。誤用辛溫藥。致發斑譫語。喘滿昏亂者。黃連解毒湯加減。

一法。屢下後熱勢猶盛。不便再下。或諸濕內盛。小便黃澀。大便溏。小腹痛者。欲作利也。宜黃連解毒湯。

白話文:

一種方法是,如果兼有風痰,就用雙解散,煎一大碗,先喝半碗作為探吐,目的是引導痰液排出體外。再喝完剩下的藥,稍微蓋被子讓病人出汗解表。這是因為用涼性藥物熱飲,發汗不會有任何損害。河間制雙解散,子和演為吐法非常妙。

另一種方法是,誤用了辛溫藥,導致發斑譫語、喘滿昏亂,就要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還有一種方法是,多次服用瀉藥後,熱勢依然很盛,不適合再服用瀉藥,或者濕邪內盛,小便黃澀,大便稀溏,小腹疼痛,想要利尿,就應該服用黃連解毒湯。

2. 總論溫熱死脈死證

周禹載曰。內經刺熱云。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營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厥陰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營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太陽之脈色屬赤。初起時其色止榮顴骨一處。不交他處。純是赤色。

曰今且得汗者。謂邪勢漸從外解。即餘證未靖。少待而自解。言無害也。至於厥陰爭見者。死不外三日。是為交已。熱病大熱煩渴汗出。反見厥陰肝經之脈色。爭見赤紫晦滯。已為主死。況爭見青黑之色耶。何者。少陽青色。少陰黑色也。爭見者。命期甚促矣。又評熱病論云。

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夫帝既曰病溫矣。復曰病名為何者。正欲知病之本於陰陽也。岐伯曰。名陰陽交。交者死。何也。交則不解也。謂人所以汗出者。生於精氣也。精氣者穀氣也。邪正交爭而得汗者。是邪退而精氣勝也。

白話文:

周禹載說:「《內經》中提到刺熱的方法,說太陽經脈顏色榮於顴骨,營氣尚未交合,就說現在很快就會出汗,只要等待時間就可以了。如果與厥陰經脈爭見,死亡期限不會超過三天。熱病內連腎臟,少陽經脈顏色榮於頰前,也是熱病,營氣尚未交合,就說現在很快就會出汗,只要等待時間就可以了。如果與少陰脈爭見就會死亡。太陽經脈顏色屬於紅色,剛開始的時候,紅色只榮於顴骨一處,沒有交合到其他地方,純粹是紅色。

說現在很快就會出汗,是指邪氣逐漸從外解開,雖然其他症狀還沒消失,但稍微等待就會自行消失,表示沒有危險。至於與厥陰爭見,死亡不超過三天,這是邪氣已經交合了。熱病發熱煩渴出汗,反倒見到厥陰肝經脈的顏色,與赤色爭見,呈現紫黑晦滯的顏色,已經是死期將至。何況是爭見青黑色呢?因為少陽青色,少陰黑色,爭見就代表生命期限非常短促了。

又評熱病論中說:

黃帝問:「有溫病的人,出汗了就又發熱,脈搏躁動急促,不算是汗衰,說胡話不能吃東西,這種病叫做什麼?」黃帝已經說這是溫病了,又問這種病叫做什麼,正是想要知道病的根本在於陰陽。岐伯說:「叫做陰陽交,交了就會死。為什麼呢?因為交了就無法解開。人之所以能夠出汗,是因為精氣所生,精氣就是穀氣。邪氣正氣交爭而能出汗,就是邪氣退去,精氣佔優勢。

精氣勝則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勝。則是汗出不為汗衰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其壽可立而傾也。故熱病曰。汗出脈尚躁盛者死。脈既不與汗應。此不勝病矣。其死必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此段論溫。獨創穀氣之旨。

穀氣為精。精氣為汗。故藏精者不病溫。其病溫者。咸不藏精之人也。而有生有死者。不藏精甚與不甚之分也。

二陽搏。病溫者。死不治。雖未入陰。不過十日死。二陽者。手足陽明也。

溫病發於三陰。脈微足冷者難治。

溫病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冷者死。

溫病初起大熱。目昏譫語。脈小足冷。五六日而脈反躁急。嘔吐昏沉。失血痙搐。舌本焦黑。脈促結代沉小者皆死。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溫病的病理和預後,強調了精氣在抵抗溫病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了多種症狀和死亡跡象,並指出溫病的預後與體內精氣的儲存狀況息息相關。同時,也強調了早期幹預和治療的重要性,以及對不同症狀的辨證論治。

溫病汗後反熱。脈反盛者死。

溫病誤發汗。狂言不能食。脈躁盛者皆不治。(以上春溫死證)

熱病七八日。脈微小。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或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熱病已得汗。脈尚躁。喘且復熱。喘甚者死。

熱病不知痛處。耳聾不能自收持。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

熱病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熱病泄甚。而腹愈滿者死。

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熱病汗不出。嘔吐下血者死。

熱病舌本爛。熱不止者死。

熱病咳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

熱病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齘也。(以上夏熱死證)

白話文:

溫病出汗後又發燒,脈象反常地強勁有力,就會死亡。

溫病誤用發汗的方法,導致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無法進食,脈象急促強勁,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徵兆,屬於春季溫病的死亡徵兆。

熱病發病七、八天後,脈象微弱細小,小便帶血,口乾舌燥,一天半就會死亡。脈象代脈(即脈搏時有時無)的,則會在一整天內死亡。

熱病發病七、八天後,脈象不急促或急促但散亂不規律,之後三天內出汗,三天不出汗,第四天就會死亡。

熱病已經出汗,但脈象仍然急促,呼吸急促並且又發燒,呼吸困難的則會死亡。

熱病病人不知道痛處,耳朵聽不見,無法自主控制身體,口乾舌燥,陽氣旺盛,但陰氣卻很虛寒,這是熱邪深入骨髓,無法治療,必死無疑。

熱病不出汗,臉頰顴骨發紅,嘔吐的,都會死亡。

熱病腹瀉嚴重,但腹部卻更加脹滿的,也會死亡。

熱病眼睛看不清楚,發燒一直不退,就會死亡。

熱病不出汗,嘔吐並伴隨血便的,都會死亡。

熱病舌頭根部潰爛,發燒一直不退的,都會死亡。

熱病咳嗽並伴隨鼻出血,出汗不足的,都會死亡。

熱病發燒並且抽搐,就會死亡。腰部酸痛、肢體抽搐、牙關緊閉,都是屬於夏季熱病的死亡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