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暑疫全書》~ 卷四·疫病方論 (6)
卷四·疫病方論 (6)
1. 疾病方一十六道
達原飲,柴胡清燥湯,茵陳蒿湯
瓜蒂散,舉斑湯,桃仁承氣湯
犀角地黃湯,清燥養營湯,栝貝養營湯
檳榔順氣湯,普濟消毒散,荊防敗毒散
白話文:
達原飲、柴胡清燥湯、茵陳蒿湯,瓜蒂散、舉斑湯、桃仁承氣湯,犀角地黃湯、清燥養營湯、栝貝養營湯,檳榔順氣湯、普濟消毒散、荊防敗毒散。
生犀飲,人中黃丸,清熱解毒湯
人中黃散(方俱見前)
白話文:
生犀飲、人中黃丸、清熱解毒湯,以及人中黃散(配方與前文相同)。
2. 附集方一十六道
既濟解毒湯
黃芩(一錢酒炒),黃連(一錢酒炒),桔梗(一錢),甘草(五分生),柴胡(五分),升麻(七分),連翹(一錢),當歸(一錢酒洗),大黃(一錢酒煨)
上以水二盞。煎一盞。徐徐溫服。
黃連解毒湯,黃連阿膠湯(二方俱見前)
白話文:
【既濟解毒湯】
- 黃芩(一錢,酒炒),
- 黃連(一錢,酒炒),
- 桔梗(一錢),
- 甘草(五分,生),
- 柴胡(五分),
- 升麻(七分),
- 連翹(一錢),
- 當歸(一錢,酒洗),
- 大黃(一錢,酒煨)。
以上藥物加水兩杯,煎煮至一杯,緩慢溫和地服用。
【黃連解毒湯】,【黃連阿膠湯】(兩個方子都在前面提及過)
黃連瀉心湯
黃連,生地黃,知母(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生)
上以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
黃連龍骨湯,治腹痛咽痛。體熱煩苦。
黃連,黃芩,芍藥(各八分),龍骨(五分為末)
上以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
黃連犀角湯,治狐惑。
犀角(三錢磨汁),黃連(二錢),烏梅(四個),木香(三錢磨汁)
白話文:
黃連瀉心湯由黃連、生地黃、知母(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生)組成。用一盞半水煎煮,煎至八分即可溫服。
黃連龍骨湯用於治療腹痛咽痛、體熱煩躁。由黃連、黃芩、芍藥(各八分)、龍骨(五分研磨成粉)組成。用一盞半水煎煮,煎至八分即可溫服。
黃連犀角湯用於治療狐惑。由犀角(三錢磨成汁)、黃連(二錢)、烏梅(四個)、木香(三錢磨成汁)組成。
上以水一盞半。入黃連、烏梅。煎八分。入犀角汁、木香汁和勻服。
黑膏,治疫毒發斑嘔逆。
生地黃(二兩六錢),淡豆豉(二兩六錢)
上二味。以豬膏六兩合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滓。取濃汁如膏。入明雄黃豆大麝香少許。和勻分三服。
犀角消毒湯
牛蒡子(炒),防風(各二錢),荊芥(一錢),甘草(八分),犀角(磨汁)
白話文:
以上配方需用水一碗半加入黃連和烏梅煮至八分滿後,再加入犀角汁和木香汁混合服用。 治療瘟疫發斑嘔吐的方劑:生地黃兩六錢,淡豆鼓兩六錢。將這兩種藥材與豬油六兩一起熬製,直到藥液減少三分之一,然後過濾掉渣滓,取出濃稠的膏狀物,並在其中加入少許明雄黃大豆大小的麝香,分成三次服用。 犀角消毒湯:炒過的牛蒡子和防風各兩錢,荊芥一錢,甘草八分,犀角研磨出汁。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入犀角汁服。
漏蘆湯,治臟腑積熱。發為腫毒。時疫疙瘩。頭面洪腫。咽溢堵塞。水藥不下。一切危惡疫癘。
漏蘆,升麻,大黃,黃芩(各一兩),藍葉,黑參(各二兩)
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腫熱甚加芒硝二錢半。及生甘草、牛蒡子、連翹更神。
消毒丸
大黃,牡蠣(燒),殭蠶(各一兩炒)
白話文:
上等的草藥研磨後混合,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煮沸後加入犀角汁一同飲用。這是「漏蘆湯」,用於治療內臟和腸胃的積熱,引發的腫毒、流行病疹、頭面部腫脹、咽喉阻塞、水分無法正常排出,以及所有危急的流行病症狀。
材料如下:
- 漏蘆
- 升麻
- 大黃
- 黃芩(各一份兩)
- 藍葉
- 黑參(各二份兩)
以上六種草藥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餘六分,去渣後溫服。如果腫熱情況嚴重,可增加芒硝二錢半,並加入生甘草、牛蒡子、連翹一同服用以增強療效。
「消毒丸」配方如下:
- 大黃
- 牡蠣(經過燒製處理)
- 僵蠶(經過炒製處理,各一份兩)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無時。
雄黃丸
雄黃(一兩研),赤小豆(炒熟),丹參,鬼箭羽(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五丸。雖同床共屋。亦不相染。
運氣五瘟丹
黃芩,黃柏,黃連,山梔子,香附,紫蘇,甘草梢,大黃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新汲取的清水送服,不限時間。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好的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用溫水吞服五丸。即使同床共屋,也不會互相傳染疾病。 將黃芩、黃柏、黃連、山梔子、香附、紫蘇、甘草梢、大黃等藥材混合使用。
上七味生用。於冬至日為末。將大黃三倍。煎湯去滓。搗藥丸如雞子大。硃砂、雄黃為衣。再貼金箔一丸。取泉水七碗。浸化可服七人。此藥乙庚年黃芩為君。
丁壬年山梔子為君。丙辛年黃柏為君。戊癸年黃連為君。甲巳年甘草梢為君。為君者多一倍也。餘四味與香附、紫蘇為臣者減半。每年熱病。改為小丸。救人甚妙。
大青丸
薄荷,山梔子,黃芩,黃連(各三錢),連翹(六錢),甘草(三錢),大黃,白龍骨粉(各八分)
白話文:
大青丸方劑解說
上七味生用,於冬至日為末。將大黃三倍。煎湯去滓。搗藥丸如雞子大。硃砂、雄黃為衣。再貼金箔一丸。取泉水七碗。浸化可服七人。
這段文字描述了大青丸的製作方法。首先,將上七味藥材(指薄荷、山梔子、黃芩、黃連、連翹、甘草、大黃)在冬至日生用研磨成粉末。其中大黃的用量要比其他藥材多三倍。然後將研磨好的藥粉用泉水煎煮,去除藥渣。再將藥汁與其他藥粉混合,搗成雞蛋大小的藥丸。最後,用硃砂和雄黃作為藥丸的表層,再貼上一層金箔,便可完成。一丸藥可以浸泡在七碗泉水中,溶化後可以供七人服用。
此藥乙庚年黃芩為君。丁壬年山梔子為君。丙辛年黃柏為君。戊癸年黃連為君。甲巳年甘草梢為君。為君者多一倍也。餘四味與香附、紫蘇為臣者減半。每年熱病。改為小丸。救人甚妙。
這段文字描述了大青丸的用藥原則,強調了不同年份需要調整主藥的用量。
- 乙庚年,以黃芩為主藥,用量比其他藥材多一倍。
- 丁壬年,以山梔子為主藥,用量比其他藥材多一倍。
- 丙辛年,以黃柏為主藥,用量比其他藥材多一倍。
- 戊癸年,以黃連為主藥,用量比其他藥材多一倍。
- 甲巳年,以甘草梢為主藥,用量比其他藥材多一倍。
其他藥材(薄荷、連翹、大黃、白龍骨粉)以及香附、紫蘇的用量則減半。每年遇到熱病時,可以將藥丸改為小丸服用,效果更好。
大青丸
薄荷,山梔子,黃芩,黃連(各三錢),連翹(六錢),甘草(三錢),大黃,白龍骨粉(各八分)
這段文字列出了大青丸的藥材組成和用量:
- 薄荷、山梔子、黃芩、黃連各用三錢。
- 連翹用六錢。
- 甘草用三錢。
- 大黃、白龍骨粉各用八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大青丸方劑的古代文字描述,實際使用時應遵照專業醫師的指導,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用藥。
上為末。用青蒿自然汁為丸。綠豆大。雄黃為衣。每服十丸。白湯送下。
二黃丸,治大頭時疫。
黃連(酒炒),黃芩(酒炒),生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稍溫徐徐呷之。
救急解毒丸
甘草,桔梗(各二兩),荊芥,防風,連翹,酒黃芩,酒大黃,薄荷,酒黃連,升麻(各一兩),殭蠶,蒲黃,青黛,盆消,射干(各五錢)
白話文:
二黃丸
- 組成:使用青蒿的自然汁液製成丸狀,大小類似綠豆,並以雄黃覆蓋。每次服用十粒,用水加熱後溫和飲用。
- 功效:專治大頭病及時疫。
救急解毒丸
- 組成:
- 甘草
- 桔梗(各二兩)
- 荊芥
- 防風
- 連翹
- 酒炒黃芩
- 酒炒大黃
- 薄荷
- 酒炒黃連
- 升麻(各一兩)
- 僭蠆
- 蒲黃
- 青黛
- 盆消
- 射乾(各五錢)
- 功效:緊急治療解毒。
上十五味。共為極細末。羅淨。以烏梅湯調柿霜和丸。如圓眼大噙化。煎湯亦可。
神授香蘇散,治瘟疫。昔有城中大疫。一白髮老人教富人合此藥施病者。皆愈。疫鬼相顧曰。此老教三人矣。遂遁。
紫蘇,香附(各二兩醋製),陳皮(一兩去白),甘草(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
凡遇天行時氣。恐其傳染。須遲出早入。腹中常飽。身佩靈符。時焚椒、蘭、芷、術清烈之香。鼻孔塗雄黃最良。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等方。皆一派辛熱燥烈有毒之藥。全無扶正驅邪逐穢解毒之品。不知醫書。何以列之疫條。必系後人偽託。學者慎勿徇名妄用。害人非淺。虞天民辨之最詳。不可不考。
白話文:
將十五種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過篩淨化。用烏梅湯調和柿霜,製成如圓眼大小的藥丸,含服或煎湯服用。
香蘇散是神醫傳授的方子,可以治療瘟疫。從前,城裡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一位白髮老人教導富人用此藥救治病人,都治癒了。瘟疫鬼相互看著說:「這個老人已經治好了三個人了」,於是就逃走了。
紫蘇、香附(各二兩,用醋製備),陳皮(一兩,去掉白色外皮),甘草(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半水煎煮,七分溫熱時服用。
遇到流行病時,要小心傳染,應晚點出門早點回家,肚子要吃飽,身上佩戴靈符,時常焚燒辣椒、蘭草、芷草、白術等清香的香料,鼻孔塗抹雄黃是最好的方法。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等方子,都是辛熱燥烈的毒藥,完全沒有扶正驅邪、逐穢解毒的藥材,不懂醫術的人,為何將這些方子列在瘟疫條目中?一定是後人偽造的,學習者要謹慎,不要為了名聲而胡亂使用,害人非淺。虞天民對此辨析得最為詳細,不可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