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暑疫全書》~ 卷二·熱病方論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熱病方論 (3)

1. 卷二·熱病方論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周注:渴而小便不利,本當用豬苓湯,然汗多在所禁也。此與傷寒入腑,不令溲數同意。蓋邪出陽明,已劫其津,汗出復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幾,尚可下奪耶?當以白虎加人參去其熱,則小便之不利者,津回而自利矣。

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吐下後至七八日不解,知誤治而熱邪不為吐下少衰,反因吐下轉甚。時惡風者,陽外虛也;舌燥而煩渴,飲水至數升者,陰內亡也。舍人參白虎,將何以解其表裡,補其津液耶?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桂枝辛熱藥也。熱病本汗,或疑為風,飲以此湯,不更益其熱,而大汗淋漓乎?如是則津液益傷,煩渴益甚,洪大轉增,當與本湯加人參也審矣。

白話文:

陽明病患者,如果出汗很多又口渴,就不能服用豬苓湯。因為汗出太多導致胃中乾燥,而豬苓湯又會利尿,所以不能用。

周氏註解:如果口渴但小便不利,本來應該用豬苓湯,但是因為汗出太多,所以禁忌使用。這和傷寒入腑後,不讓小便頻繁的道理相同。因為邪氣已經從陽明經排出,耗傷了津液,如果再大量出汗,就會更加耗損津液。津液已經很少了,還能再用利尿的藥物嗎?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清熱,這樣小便不利的情況,津液恢復後就會自然好轉。

傷寒病患者,如果經過嘔吐或下瀉治療後,七到八天病情沒有好轉,體內熱邪鬱結,表裡都發熱,時常惡風,非常口渴,舌頭乾燥煩躁,想喝很多水,那就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周氏註解:嘔吐或下瀉治療後七到八天症狀沒有改善,就知道是治療方法錯誤,熱邪沒有因為嘔吐下瀉而減輕,反而因為嘔吐下瀉而加重。時常惡風,是因為陽氣外虛;舌燥煩渴,想喝大量的水,是因為陰液內虛。除了白虎加人參湯,還能用什麼方法來解表裡之熱,補充津液呢?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但煩渴的症狀沒有好轉,脈搏洪大,那就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周氏註解:桂枝是辛熱的藥物,熱病本身就已經出汗了,或許誤以為是風寒,服用桂枝湯,豈不是更增加了體內的熱邪,導致大量出汗嗎?這樣會更加損傷津液,煩渴的症狀會更嚴重,脈搏也會更加洪大。所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