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溫熱暑疫全書》~ 卷三·暑病方論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暑病方論 (4)

1. 乾霍亂

更有吐瀉無物。亦有上下關閉。竟不吐瀉者。為乾霍亂。惟心腹絞痛。令人立斃。急以炒鹽湯或二陳湯探吐之。通則可救。即定後周時。勿進粒米。得食復發。慎之慎之。集論曰。中暑一證。不過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補真氣而已。即脈來虛弱。重者伏匿。喘促逆冷。卒然昏暈。

不可用溫。此熱傷陰氣。用溫則助陽耗陰。且冬月脈浮緊浮緩。分中風傷寒。夏月弦緊傷風。弦緩中暑。表疏自汗則脈緩。表致無汗則脈緊耳。世俗不明。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為必用之藥。夫陰非寒也。陽外而陰內耳。丹溪云。伏陰在內。陰字有虛之義。作陰冷則誤矣。火令之時。

爍石流金。何陰冷之有。孫真人用生脈散。氣虛可知也。古人用大順。非謂伏陰。本治冰果所傷。冷香飲子。治陽氣大虛。多欲厥逆。漿水散治汗多亡陽。脈微欲絕。其餘不過清暑益氣湯消暑十全散十味香薷飲之類足矣。

薛氏曰。若中暍者。乃陰寒之證。法當補陽為主。先哲多用薑、桂、附子。或云暍字當作暑字看。然何不竟用暑字。而滋後人之惑耶。

周禹載曰,薛氏本東垣大順散而有此說。其乖謬不可勝言。草菅人命。難逃作俑之罪。

2. 服藥總法

傷寒傷暑。溫涼諸證。皆邪氣欺正氣也。用藥如對敵。藥入則邪漸退。藥力盡則邪復熾。必一服周時。即詳勢診脈。藥對則日夜連進三五服。以邪退病安為主。此法惟張長沙傷寒論。孫思邈千金方中載之。孫云。夏月日五夜三服。冬月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後止。如禦敵者。

愈驅逐愈加精銳。蕩平而後班師。此萬全之勝算也。自宋以後不傳。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予用此法。屢獲神效。

3. 李東垣暑傷胃氣論

刺志論云。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熱傷氣故也。痿論云。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則陽氣內伐。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陽明。時當長夏。濕熱大勝。

蒸蒸而熾。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溏而頻。或利出黃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

病雖互換少瘥。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內經云。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炅則氣泄。今暑邪干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耆人參甘溫補之為君。甘草橘皮當歸甘辛微溫。補中益氣為臣。蒼朮白朮澤瀉。滲利而除濕。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

濕勝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以黃柏苦辛寒。借其氣味。瀉熱補水。虛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於庚金為佐。名曰清暑益氣湯

4. 王宇泰復立清暑益氣變證加減法

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發。陽氣伏於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當歸和血。少用黃柏以益真陰。

如脾胃不足之證。須少用升麻。蓋升麻乃足陽明太陰引經之藥也。使行陽道。自脾胃中左遷。少陽行春令。生萬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諸經右遷。生髮陰陽之氣。以滋春之和氣也。

如脾虛緣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氣受邪。為熱所傷。必用黃耆最多。甘草次之。人參又次之。三者皆甘溫陽藥也。蓋脾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之甘溫。以益皮毛之氣。而閉腠理。不令自汗而損元氣也。上喘氣短懶言語。須用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用炙甘草以瀉火熱。

而補脾胃中元氣。然甘草最少者。恐滋滿也。若脾胃之急痛。並脾胃大虛。腹中急縮。腹皮急縮者。卻宜多用。經曰急者緩之之義也。若從權治。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遷之邪堅盛。卒不肯退。反致項上及臀尻肉添而行陰道。故引之以行陽道。使清氣出地。右遷而上行。以和陰陽之氣也。

若中滿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參。口乾嗌乾者加乾葛。

如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伏於地中。陰火熾盛。日漸煎熬。血氣虧少。且心胞絡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是由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亂於胸中。使周身血氣逆行而亂。經曰。

從下上者。引而去之。故當加辛溫甘溫之劑生陽。陽生而陰長也。或曰。甘溫何能生血。又非血藥也。曰。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也。更加當歸和血。又宜稍加黃柏。以救腎水。蓋甘寒瀉熱火。火減則心氣得平而安也。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

蓋將補腎水。使腎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陽氣也。

如氣浮心亂。則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以防瀉陽氣之反陷也。如心中痞。亦少加黃連。氣亂於胸。為清濁相干。故以陳皮理之。能助陽氣之升而分滯氣。又助諸甘辛為用。故長夏濕土。客邪火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散消其濕熱之氣。濕氣大盛。

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穀味。加炒曲以消之。更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此三伏中長夏正旺之時之藥也。

按東垣意見精密。立方中和。清暑益氣湯。近世多宗之。然氣血虛弱之人。用之最宜。如遇強壯者。不能取效。且助濕火。不可不斟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