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溫熱暑疫全書》~ 卷三·暑病方論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暑病方論 (1)

1. 卷三·暑病方論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趙注。此證屬陰陽俱虛。脈弦細者陽虛也。芤遲者陰虛也。所以溫針復損其陰。汗之復傷其陽。惟宜甘藥補之。以解其熱耳。即靈樞所謂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補陰則陽脫。可以甘藥。因是知白虎湯石膏之甘寒。粳米、甘草之輔正。人參之益元。為的對之藥矣。雖知母之苦寒。為除足陽明及手太陰氣分之熱。並可益腎。以除煩躁耳。舍此其誰與歸。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見前)

周注。趙氏引成注一段。因表裡不明。足以惑疑後人。故刪之。趙雲。此證為令火之氣酷其金。肺主氣者也。肺傷則氣虛。然太陽膀胱屬水主表。肺金之子也。母虛而子亦不足。衛虛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熱惡寒。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膈消則渴也。皆相火傷肺之所致。

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雖能除三焦火熱。然仲景名白虎者。為石膏功獨多於清肺。退金中之火。是用為君。知母亦就肺中瀉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液。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滋金為佐也。愚按冬月有寒。則能傷人名中寒。夏月有熱。亦能傷人名中熱。此是外來之熱。

故曰中。非即伏寒發出。夏必病熱之熱也。然而同用白虎者。總以所傷在氣。則所主在金。所病在熱。生金者土。金生者水。金病則我母我子俱病。故與伏氣之在少陰發出之由陽明者無異。要皆並主一湯。全不因冬月之伏。與夏月之中。為二義也。又全不以伏氣之渴與今病之渴為稍異。

而必主人參也。嗚呼。聖人於此。有意立方。無心表異。以千古之前。自有此理。萬世之下。自有此悟。不意今之學者。不知冬月伏氣。與暑月中熱。同治之旨。反當以此湯治傷寒。每至投而輒斃。光與盞落。反疑聖人有未盡善者。何可勝悼。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熱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一物瓜蒂湯

瓜蒂(二七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

周注。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今身熱脈微弱者暍也。身體疼痛者水也。夏因暑熱。以水灌洗而得。一物瓜蒂湯吐之。常觀仲景。暍病惟出三證。豈偶然哉。舉其端為萬世準繩。一者明其表裡俱虛。一者言其暍中表之熱。而此言水邪郁令火而成中暍也。若邪郁令火。比類而推。

其因殆有不可勝言。如取風涼者。感霧露者。食生冷者。素有積熱者。陰血素虛。不勝大熱者。宿邪感而動者。處陰地者。凡此之類。皆足以郁其令火。為中暍之由。或輕或重。或表或里。或虛或實。隨證發現。若論治邪退熱。較量權衡。何可一言盡哉。諸集類方論。徒多其證。

聚其方。未有明言其脈證。屬於何因。害於何經。用何藥為君以主之。何藥為臣以佐之。苟不潛心仲景書者。吾未信其泛然方證。果切病情否也。瓜蒂本草謂其主胸腹邪氣。皆吐下之。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而皮中者豈非屬表。何乃用是藥去胸中之水乎。蓋形寒飲冷則傷肺。

皮乃肺之合。胸中又肺之部。內外相應。且瓜蒂又治四肢浮腫。下水而冷。水之在皮中者。不惟灌洗得散。而飲冷所傷者。亦得散於皮中。故兩者皆得而用之。

喻嘉言合論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云。金匱治暍病。止出二方。一以白虎加人參專治其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以瓜蒂湯專治其濕。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

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而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湯之制。以治上焦濕熱而清肺金。

則絕無一方矣。抑知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於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

2. 脈理

周禹載曰。夏日暑濕交蒸。人多中暑。證與熱病相似。首宜以脈辨之。夫熱病之脈必盛。中暑之脈必虛。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暑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然又有弦細芤遲之脈者何也。人當暑月必多汗。汗多則脈虛。此其常也。守真曰。熱為陽中之至陽。以熱傷氣。

則汗自出。病雖為熱。脈不能實。而反虛弱也。若汗出當風。閉其汗孔。則風與汗濕留泊肌腠。脈故弦細。或虛風不作鬱熱。表虛仍自汗出者。脈必芤遲也。統而言之曰虛。分而言之曰弦細芤遲。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之中。稱為暑病之脈也。

張鳳逵曰。劉復真云。暑脈虛而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弦細芤遲。皆暑脈也。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中暍。脈虛而微者是也。寒病傳經。故脈日變。溫熱不傳經。故脈不變。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細無力者難治。無脈者不治。若溫熱則不然。溫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

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絕無也。於病無妨。攻之亦易。醫人一切驚走不知。照經用辛寒藥。火散而脈起。脈起而病愈。徒駭何益乎。要在辨之詳耳。蓋溫熱病發在一二經。始終止在此一二經。更不傳遞別經者。其一二經或洪數。則別經弱且伏。依經絡調之。則洪者平。伏者起。

乃愈徵也。昔在萬曆丁未三月間。予寓京師。備員太倉庫瘥。忽一日吏部同鄉劉蒲亭馳報曰。病劇求救。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諸公環守之。已備後事。譫語捻衣。不寐者已七八日。御醫院吳思泉名醫也。偕醫數人治之。予診其脈。止關脈洪大。其餘皆伏。乃書方竹葉石膏湯

諸公皆驚曰。吳等已煎附子理中湯。何冰炭如是。予詰之。吳曰。陽證陰脈。故用附子。予曰。兩關洪大。此陽脈也。其餘經為火所伏。非陰脈也。吳厲聲相爭。予亦動色自任。諸公從之。一劑甫時。即止譫語。就寐片時。予視其脈已洪者乎。而伏者起。諸公相視曰。此真張仲景也。

又用辛涼藥調理痊愈。脈證有相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難知。脈明而後可以辨證。證真而後可以施藥。要在虛心細察。不可執已見。而以百藥嘗試。令命在反掌間也。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