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食治》~ 菜蔬第三(五十八條) (3)

回本書目錄

菜蔬第三(五十八條) (3)

1. 菜蔬第三(五十八條)

胡荽子:味酸、平,無毒。消穀,能復食味。葉不可久食,令人多忘。華佗云:「胡荽菜,患胡臭人,患口氣臭,䘌齒人食之加劇;腹內患邪氣者彌不得食,食之發宿病,金瘡尤忌」。

海藻:咸、寒、滑、無毒。主癭瘤結氣,散頸下鞭核痛者,腸內上下雷鳴,下十二水腫,利小便,起男子陰氣。

昆布:味鹹、寒、滑、無毒。下十二水腫,癭瘤結氣,瘻瘡,破積聚。

茼蒿:味辛、平,無毒。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

白蒿:味苦、辛、平,無毒。養五臟,補中益氣,長毛髮。久食不死,白兔食之仙。

吳葵:一名蜀葵。味甘、微寒、滑、無毒。花:定心氣;葉:除客熱,利腸胃。不可久食,鈍人志性。若食之,被狗齧者,瘡永不瘥。

藿:味鹹、寒、澀,無毒。宜腎,主大小便數,去煩熱。

香薷:味辛、微溫。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煩心,去熱。

甜瓠:味甘、平、滑,無毒。主消渴、惡瘡,鼻、口中肉爛痛。其葉:味甘、平,主耐飢。扁鵲云:「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其患永不除。」

蓴:味甘、寒、滑,無毒。主消渴、熱痹。多食動痔病。

落葵:味酸、寒、無毒。滑中、散熱實,悅澤人面。一名天葵,一名蘩露。

蘩蔞:味酸、平、無毒。主積年惡瘡、痔不愈者。五月五日日中採之,即名滋草,一名雞腸草,干之燒作焦灰用。扁鵲云:「丈夫患惡瘡,陰頭及莖作瘡膿爛,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瘥者,以灰一分,蚯蚓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緩如煎餅面,以泥瘡上,干則易之。禁酒、面、五辛並熱食等。

」黃帝云:「蘩蔞合䱇鮓食之,發消渴病,令人多忘。」別有一種近水渠中溫濕處,冬生,其狀類胡荽,亦名雞腸菜,可以療痔病,一名天胡荽。

蕺:味辛、微溫、有小毒。主蠼螋尿瘡。多食令人氣喘,不利人腳,多食腳痛。

葫:味辛、溫,有毒。辛歸五臟,散癱疽,治䘌瘡,除風邪,殺蠱毒氣,獨子者最良。黃帝云:「生葫合青魚鮓食之,令人腹內生瘡,腸中腫,又成疝瘕。多食生葫,行房傷肝氣,令人面無色。四月、八月勿食葫,傷人神,損膽氣,令人喘悸,脅肋氣急,口味多爽。」

小蒜:味辛、溫,無毒。辛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氣,溫中,除邪痹毒氣。五月五日採,曝乾。葉:主心煩痛,解諸毒,小兒丹𤺋。不可久食,損人心力。黃帝云:「食小蒜啖生魚,令人奪氣,陰核疼求死。三月勿食小蒜,傷人志性。」

茗葉:味苦鹹、酸、冷,無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悅志,微動氣。黃帝云:「不可共韭食,令人身重」。

蕃荷葉:味苦、辛、溫、無毒。可久食,卻腎氣,令人口氣香絜。主辟邪毒,除勞弊。形瘦疲倦者不可久食,動消渴病。

白話文:

菜蔬第三(五十八條)

芫荽子:味道酸、性平,無毒。能促進消化,恢復食慾。但葉子不宜久食,容易讓人健忘。華佗說:「芫荽,有狐臭、口臭或牙齒疾病的人吃了會加重病情;腹內有邪氣的人更不能吃,吃了會誘發宿疾,尤其金傷更應忌食。」

海藻:味鹹、性寒、質滑,無毒。主治甲狀腺腫瘤、氣鬱結塊,以及頸部淋巴結腫痛,腸鳴腹脹,下肢水腫,能利尿,壯陽。

昆布:味鹹、性寒、質滑,無毒。主治下肢水腫、甲狀腺腫瘤、氣鬱結塊、廔管和積聚。

茼蒿:味辛、性平,無毒。能安心寧神,滋養脾胃,消除痰飲。

白蒿:味苦辛、性平,無毒。能滋養五臟,補益中氣,促進毛髮生長。長期食用也不會致死,傳說白兔吃了可以成仙。

蜀葵(吳葵):味甘、微寒、質滑,無毒。花能安心寧神;葉能清熱解暑,通利腸胃。不宜久食,會使人遲鈍。若食用後被狗咬傷,傷口不易癒合。

藿:味鹹、性寒、澀,無毒。益腎,主治尿頻、小便次數多,能去除煩熱。

香薷:味辛、微溫。主治霍亂、腹痛、嘔吐、腹瀉;能消水腫,治療煩躁不安、發熱。

甜瓠:味甘、性平、質滑,無毒。主治消渴症、惡瘡、以及鼻、口腔潰瘍疼痛。其葉味甘、性平,能耐飢餓。扁鵲說:「腳氣腫脹的人,不能吃它,否則病情永不痊癒。」

蓴菜:味甘、性寒、質滑,無毒。主治消渴症、熱痹。多吃容易引起痔瘡。

落葵:味酸、性寒,無毒。能潤滑腸道、散熱消腫,使面色紅潤。又名天葵、蘩露。

蘩蔞:味酸、性平,無毒。主治多年惡瘡、久治不癒的痔瘡。五月五日正午採摘,稱為滋草或雞腸草,曬乾燒成灰使用。扁鵲說:「男子患有惡瘡,陰莖及陰部潰爛疼痛難忍,久治不癒者,可用其灰一分,蚯蚓新鮮糞便二分,加少量水研磨,像煎餅一樣的濃稠度,敷於患處,乾了就換藥。忌酒、麵食、辛辣食物及熱食。」黃帝說:「蘩蔞和魚鮓一起食用,會誘發消渴症,讓人健忘。」還有一種生長在靠近水渠溫濕處,冬天生長的植物,形狀像芫荽,也叫雞腸菜,可以治療痔瘡,又名天胡荽。

魚腥草(蕺):味辛、微溫,有小毒。主治蠼螋咬傷引起的瘡瘍。多吃會讓人氣喘,不利於腳部健康,多吃會腳痛。

葫蘆:味辛、溫,有毒。能通五臟,散治癰疽,治療牙齦腫痛,去除風邪,殺滅蠱毒,獨子葫蘆效果最佳。黃帝說:「生葫蘆和青魚鮓一起食用,會使人腹內生瘡,腸子腫脹,還會導致疝氣。多吃生葫蘆,房事過度會傷肝氣,讓人面色蒼白。四月、八月不要吃葫蘆,會傷神損膽,讓人氣喘心悸,脅肋疼痛,口味變差。」

小蒜:味辛、溫,無毒。辛味走脾腎經。主治霍亂,腹中不適,促進消化,調理胃氣,溫中,去除邪氣痺毒。五月五日採摘,曬乾。葉子能治療心煩痛,解毒,治療小兒丹毒。不宜久食,會損傷人的精力。黃帝說:「吃小蒜再吃生魚,會讓人氣短,陰部疼痛,想死。三月不要吃小蒜,會傷人志性。」

茶葉(茗葉):味苦鹹酸,性冷,無毒。可以久食,讓人精力充沛,心情舒暢,稍微促進氣血循環。黃帝說:「不能和韭菜一起吃,會讓人身體沉重。」

荷葉(蕃荷葉):味苦辛溫,無毒。可以久食,補腎,使口氣清新。能辟邪解毒,消除疲勞。身體消瘦疲倦的人不宜久食,容易誘發消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