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法圓通》~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心病不安

(俗云:心跳心慌)

按心病不安一證,有心血不足為病者,有心氣不足為病者。

心血不足為病者,(血不足則火必旺。)其人多煩,小便短赤而咽中干,肌膚枯槁憔悴,而神不大衰,甚則狂妄喜笑,脈必細數,或洪大,喜食甘涼、清淡、油潤之品者是也。

白話文:

當心血不足而致病時,(血不足必會導致火氣旺盛。)病人通常會煩躁不安,小便顏色發黃發紅且咽喉乾燥,皮膚粗糙憔悴,但精神並不特別萎靡,嚴重時會出現狂妄喜笑的情況,脈象必定細微且頻快,或呈現洪大的狀態,喜歡吃甘涼、清淡、油潤食物的人屬於這種類型。

心氣不足為病者,(氣,陽也。氣衰則血必旺。)其人少神,喜臥懶言,小便清長,或多言多勞力、多用心一刻,心中便潮熱而自汗出。(言者,心之聲也。汗者,血之液也。多言、勞力及用心太過,則心氣耗。氣耗則不能統血,故自汗者。[眉批]心氣即心陽,所謂神也。

白話文:

心氣不足的人容易生病,(心氣指陽氣。陽氣衰弱,血氣就會旺盛。)這樣的人精神不振,喜歡躺著懶得說話,小便清澈且量多,或者說話太多、勞累過度、用心過度,那麼心中就會感到潮熱,並自發出汗。(說話是心靈的聲音。汗液是血液的液體。說話太多、勞累過度和用心過度,都會耗損心氣。心氣耗損就無法統攝血液,所以會自發出汗。[眉批]心氣也就是心陽,所謂的精神。)

神傷則精散,精散則不能統血,氣液脫而為潮熱、自汗,此是陽不能統陰,陰無所制,陰證蜂起,正本澄源,立法親切,於治此病乎何有?)甚至發嘔欲吐,(心陽一衰,陰氣上僭,故發嘔。)脈必細微,抑或浮空,喜食辛辣煎炒極熱之品者是也。

白話文:

精神受損就會導致精氣分散,精氣分散就無法控制血液,氣液就會逸散出來,表現為潮熱、自汗等症狀。這是因為陽氣無法控制陰氣,陰氣不受約束,因此出現各種陰證。要治療這種病,就要從根本上入手,對症下藥。所以,治療這種病有什麼難的?

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的感覺(心陽衰弱,陰氣上沖,所以會噁心嘔吐)。脈搏一定會細小微弱,或者浮而無力,喜歡吃辛辣煎炒、極熱食物的人多見這種症狀。

目下市習,不辨陰陽,聽說心不安寧,一味重在心血不足一邊,故治之有效、有不效。其所用藥品,無非人參、酸棗、茯神遠志琥珀龍骨硃砂、地黃、當歸、元肉之類,與夫天王補心、定志寧神諸方。然此等方藥,全在養血,果繫心血不足甚宜。若繫心陽衰敗則不當。此屬當世混淆莫察之弊,不忍坐視不言,姑酌一治心陽虛方,以補市習之漏。

白話文:

目前的醫界常見以下錯誤:不辨別陰陽,只聽說心神不寧,就一味地著重在心血不足的治療,因此有時候治療有效,有時候無效。所使用的藥物不外乎人參、酸棗、茯神、遠志、琥珀、龍骨、硃砂、地黃、當歸、元肉等,還有天王補心、定志寧神等方劑。然而,這些方劑完全著重於補血,如果真的是心血不足,使用這些確實很適合。但是如果是心陽衰敗導致的,就不適用了。這是一種時下常見的混淆不清的弊病,我不忍心坐視不管,所以提供一個治療心陽虛的方劑,以彌補醫界目前的不足。

補坎益離丹,附子(八錢),桂心(八錢),蛤粉(五錢),炙甘草(四錢),生薑(五片)

白話文:

補坎益離丹

材料:

  • 附子:8錢
  • 桂心:8錢
  • 蛤粉:5錢
  • 炙甘草:4錢
  • 生薑:5片

用藥意解:夫曰:補坎益離者,補先天之火,以壯君火也。真火與君火本同一氣,真火旺則君火始能旺,真火衰則君火亦即衰。真火藏於水中,二氣渾為一團,故曰一元。([眉批]造化機緘,陰陽根柢,露於腕下,作一幅活太極圖觀之,便得醫之真實際也。)真火上騰,(真火,天體也。

白話文:

用藥的意圖:我說:補坎益離,就是補先天之火,以壯強君火。真火與君火本為同氣,真火旺盛,君火才能旺盛;真火衰弱,君火也會衰弱。真火藏於水中,二氣混為一體,所以稱為「一元」。(眉批:天地造化機運的奧妙,陰陽的根基,就在腕脈之下,像一幅活靈活現的太極圖,觀察它就能洞悉醫道的真諦。)真火上騰(真火,就是天體)。

其性發,用故在上。)必載真水上升,又交於心,故曰離中含陰。又曰:氣行血隨,水既上升,又必復降下。(水,地體也。隨氣而上至離宮,則水氣旺極,極則復降下也。)水下降,君火即與之下降,故曰陰中含陽。又曰:血行氣附,主宰神明,即寓於渾然一氣之中,晝則出而聽政以從陽,陽在上也,曰離。夜則入而休息以從陰,陰在下也,曰坎。

白話文:

它的屬性為上升,因此作用在上面。)必然帶動真水向上升,並交會於心,所以說離中含有陰。又說:氣運行,血跟隨,水分上升後,必然又會下降。(水,是地之精華。隨著氣向上到離宮,則水氣旺盛到極點,極盛則會下降。)水下降,君火也就跟著下降,所以說陰中含有陽。又說:血行氣附,主宰神明,即寄居於渾然一體的氣之中,白天則出來執政,遵循陽氣,陽氣在上,也就是離。夜晚則進去休息,遵循陰氣,陰氣在下,也就是坎。

此人身立命指歸,醫家宜亟講也。今病人不安寧,既服養血之品而不愈者,明是心陽不足也。心陽不足,固宜真補其心陽。而又曰補坎者,蓋以火之根在下也。予意心血不足與心陽不足,皆宜專在下求之,何也?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也。真火旺則君火自旺,心陽不足自可愈,真氣升則真水亦升,心血不足亦能療。

白話文:

養生保健和養生之道,是醫學家的當務之急。如今病人不能安寧,既服用了補血的藥物也不見好轉,顯然是心陽不足了。心陽不足,理應正補其心陽。又說要補坎,那是因為火的根源在下。我的看法是,心血不足和心陽不足,都應著重從下求得。為什麼呢?水火互為根本,它們的根源都在坎中。真火旺盛,君火自然旺盛,心陽不足自然能得到改善。真氣上升,真水也上升,心血不足也能有所療治。

其所以服參、棗等味而不愈者,是未知得火衰而水不上升也。方用附、桂之大辛大熱為君,以補坎中之真陽。(細查坎陽,乃先天乾金真氣所化,故曰金生水。後人見不及此,一味補土生金、補金生水,著重在後天脾肺,不知坎無真氣上騰,五臟六腑皆是死物。前賢叫人補脾者,先天賴後天以輔也,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白話文:

服用人參、紅棗等補品卻治不好的原因,是不知道腎陽虛衰,所以體內的水液無法上升。這個方劑使用附子、桂枝等辛熱之物為主,以補充腎中真陽。

腎陽又稱為坎陽,是由先天腎精所化,因此有「金生水」之說。後人誤解了這個概念,只知道補脾、補肺就能夠生金、生水,重視的是後天的脾肺功能。但如果腎中真陽不充足,即使脾肺再好,體內的水液也無法上升,五臟六腑都會變得虛弱無力。

前人之所以會提倡補脾,是因為先天腎陽需要後天脾肺來輔助。先天腎陽是根本,後天脾肺是作用。

故《經》云:無先天而後天不立,無後天而先天亦不生。教人補金,是教人補先天真金所化之真氣也。道家稱取坎填離,即是盜取坎中一點金氣也。予恆曰:人活一口氣,即此。考桂、附大辛大熱,辛即金之味,熱即純陽之性也。仲景深通造化,知桂、附力能回陽,故立白通、四逆回陽諸方,起死回生,其功迅速,實非淺見可測。[眉批]乾分一氣,落於坤中而成坎,乾即金也,坎即水也。

白話文:

因此《黃帝內經》說:沒有先天,後天就不能存在;沒有後天,先天也不能產生。教導人們補金,就是教導人們補先天真金所轉化的真氣。道家稱之為「取坎填離」,也就是從坎中盜取一點金氣。我常說:人靠一口氣而活,說的正是這個。考究桂枝、附子的大辛大熱,辛味就是金的滋味,熱性就是純陽的性質。張仲景深通造化,知道桂枝、附子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所以制定了白通湯、四逆湯等方劑,效果神奇迅速,不是淺薄的眼光所能估測的。(眉批:乾分出一股氣息,落在坤卦之中形成坎卦,乾就是金,坎就是水。)

坤中得陽即是火,火曰炎上,故能啟水上升而交於心。心屬火為離,離中得水,水曰潤下,又能燮火而下降,全是一金為之斡旋。桂、附辛歸金而熱歸火,大能升水降火,交接心腎。先生獨得仲景之秘,不惜金針暗度,知非再表而彰之,俾醫門悉知仲景之微理,大膽用附、桂以起死回生,病家放心,服桂、附以療生而救死,孰謂病風不可挽。)復取蛤粉之咸以補腎,腎得補而陽有所依,自然合一矣。

白話文:

當陰中得到陽氣,也就是火,火性往上燃燒,所以能使水上升,交會於心。心屬火而歸離卦,離卦中得到水,水性向下,又能調和火性並使之下降,全部都是由金來斡旋調控。肉桂、附子辛味歸金而熱性歸火,能有力地上升水氣、下降火氣,交接心腎。張仲景獨得了仲景的祕訣,不惜用隱蔽的手段施治,明知不可再用錶面方法來彰顯,讓醫家都明白仲景的微妙道理,大膽地使用附子、肉桂來起死回生,讓患者放心,服用肉桂、附子來治療疾病而挽救生命,誰說風病無法挽救?

此外,再取蛤粉的鹹味來補充腎臟,腎臟得到補充,陽氣就有依託,自然而然地就能合一了。

(附、桂補坎中之陽。陽,氣也。蛤粉補坎中之陰。陰,血也。氣行血隨,血行氣附,陰陽合一,升降不乖,何心病之不能治乎。此方功用最多,凡一切陽虛諸症,皆能奏功,不獨此耳。)況又加薑、草調中,最能交通上下,故曰中也者,調和上下之樞機也。此方藥品雖少,而三氣同調,學者務在藥之性味與人身之氣機,何品從陽,何品從陰,(從陰、從陽,皆歸不一,有從元陰、元陽者,坎離之說也。有從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明、劂陰者,六步之謂也。

白話文:

桂枝補養腎水中的陽氣。陽氣就是元氣。蛤粉補養腎水中的陰血。陰血就是血液。元氣運行,血液就會跟著走;血液運行,元氣就會附著其上。陰陽結合為一體,升降運作調和,還有什麼心臟疾病不能治癒的?這個方劑的功效非常全面,凡是一切陽氣虛弱的疾病,都能有效治理,不只這些。況且又加入生薑、艾草調味,它們最能貫通上下,所以說「中」,就是調和上下樞紐的意思。這個方劑的藥物雖然不多,但是三種元氣共同調和。學習這個方劑的人,一定要深入瞭解藥物的性味與人體的氣機,明白哪些藥物屬於陽氣,哪些藥物屬於陰血。(屬於陰血、陽氣的歸類不只一種,有的根據元陰、元陽來說,就是坎離之說;有的根據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明、厥陰來說,就是六步之謂。)

其中之淺淺深深,藥性各有專主,須要明白。)如何為順,如何為逆,(順者,是順其氣機之流行。逆者,逆其氣機之欲往。)把這病之陰陽實據,與夫藥性之陰陽實據,握之在手,隨拈一二味,皆能獲效。匪彝所思,子閱之久矣。([眉批]從陰從陽,順往逆來,是用藥調氣機之手眼,亦醫門講理法治病之權衡。

白話文:

草藥的藥性深淺不一,各有其專門主治的病症,必須要清楚瞭解。如何為順,如何為逆(順就是順應氣機的運行,逆就是逆著氣機的流向)。掌握患者的陰陽虛實,以及藥物的陰陽虛實,就能靈活運用,隨手拈取一兩味藥,都能收到療效。這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你(讀者)長期以來所見證的事實。([眉批]根據陰陽,順應氣機,逆轉病氣,這是用藥調節氣機的方法,也是醫學中講究原理和法度的治病準則。

夫人自出母腹,元陰元陽變為坎離,其根落在坤中,由是氣傳子母,應天度而化生,六經上下往來,表裡雌雄相輸應,二六不停。水火者,氣液也,隨呼吸而有升降,布五行而有部分,醫能明此,號曰上工。

白話文:

人從一出生,元陰元陽就化為坎(水)和離(火),其根本隱藏在坤(土)中。氣由坤傳遞給後代,順應天時而產生生命,六經(手三陰三陽和足三陰三陽經脈)氣血上下往來,表裡雌雄經脈互相連接和感應,永不停息。水火,是指氣和液,隨著呼吸而升降,分佈於五臟六腑,有其特定的作用部位。醫生能明白這些道理,纔可以稱之為高明的醫者。

,欽安酌此一方,名曰補坎益離丹,,以治心陽虛證,深得太陽與少陰為表裡之機關,窺見岐黃根柢,從桂枝變化而出,直透仲景之心法,且不憚煩勞,於辨證用藥中,剖明陰陽大旨。學者入理深談已有把握。知非更拈出仲景治少陰、太陰兩大法門,真武何以用附子而不用幹姜,理中何以用乾薑而不用附子,其四逆附子、乾薑並用,何以又獨稱為救里,而治無專經。此間陰陽奧妙,進退出入,包含氣機不少,如何用藥認證,以合氣機。

白話文:

欽安大夫參酌此方,取名為「補坎益離丹」,用來治療心陽虛證,深刻理解了太陽經與少陰經表裡相成的機理,洞察了岐黃醫學的根基,從桂枝湯變化而來,直達仲景醫法的精髓。他不辭勞苦,在辨證用藥中,剖析陰陽的大義。學者深入探討此理,已有所領悟。知非又指出,仲景治療少陰、太陰兩大病門時,真武湯為何用附子而不使用乾薑,理中湯為何用乾薑而不使用附子,四逆湯同時使用附子和乾薑,為何獨稱「救裏」,而治療範圍不限於特定的經絡。其中的陰陽玄妙,進退出入,涵蓋的氣機錯綜複雜,如何用藥辨證,以符合氣機的變化,值得深入探討。

此皆六步之中,亦有從陰從陽之淺深,藥性亦各有專主,均可變化推衍,增減隨宜。知非不能明辨,願以俟學者之深參而有得焉。)

白話文:

這些都屬於六種脈象,它們也分為陰脈和陽脈的深淺程度,藥性也有各自專門主治的疾病,都可以靈活變化和推演,隨機應變。我並非不能明確區分,願意等待學者們深入探討,從中有所收穫。

奈世人沉溺莫挽,深為可慨。茲特再即此方之理推之,與仲景之白通湯同法也,桂枝龍骨牡蠣湯同法也,大、小建中湯同法也,即與後賢之參附湯、卦髓丹、陽八味皆同法也。古人立方,皆是握定上中下三部之陰陽,而知藥性之淺深功用,故隨手輒效,得以名方。今人只徒口誦心記,而不識至理攸關,無怪乎為方藥所囿矣。

白話文:

遺憾的是,世人往往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令人惋惜。因此,我特別針對此方原理進一步闡述,它與仲景的白通湯、桂枝龍骨牡蠣湯、大、小建中湯等方劑有相同之處,甚至後世的參附湯、卦髓丹、陽八味等也屬於同一體系。古人在制定方劑時,都緊扣上中下三部的陰陽平衡,並深入理解藥性的深淺和功效,因此能夠隨手奏效,成為著名的方劑。而如今的人們只是單純地背誦藥方,卻不知其背後深奧的道理,難怪會被方劑桎梏住。

更可鄙者,甘草僅用數分,全不知古人立法立方,其方皆有升降,皆用甘草,誠以陰陽之妙,交會中宮,調燮之機,專推國老。何今之不察,而此風之莫轉也。

白話文:

更可恥的是,他們只用幾分的甘草,完全不懂得古人制定藥方的原則和用法。這些藥方中都有升降加減,都用甘草,那是因為陰陽的微妙變化,交會在人體的中宮(脾胃),調和的作用,專門推舉甘草這類藥物。為什麼現在的人不明白,這種歪風邪氣卻無法扭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