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宗三昧》~ 序
序
1. 序
夫人身猶天地也。天地失和。則宇宙為殃。人身失和。則四體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故心為君主。君失其治。則宇宙災困。心失其養。則四體疾疢。其弭災困。惟相之調和燮理。治疾疢。亦惟醫之調和燮理。故曰。不為良相。即為良醫。然相失政則殘民。
醫誤治則殘命。相之與醫。豈易言哉。蓋天地之九州。人身為九竅。天地之九野。人身為九臟。又石為之骨。土為之肉。江河為血液。草木為毫髮。道路為脈絡。風為氣。雨為汗。雷為聲。凡此則人身無不合於天地者。天地有災。莫不載聞道路。人身有疾。莫不見諸脈絡。故治疾猶要於測脈也。
白話文:
女人的身體就像天地一樣,天地失衡,就會造成宇宙的災禍;人體失衡,就會導致四肢生病。所以主導天地的是君主,主導人體的是心臟,因此心臟是君主。君主治理失誤,就會導致宇宙災難;心臟失養,就會導致四肢疾病。要弭平災難,唯有靠宰相調和治理;要治療疾病,也唯有靠醫生調和治理。所以說,不做好的宰相,就做好的醫生。然而宰相失政就會殘害百姓,醫生誤治就會殘害生命。宰相和醫生,怎麼能輕易談論呢?
天地有九州,人體有九竅;天地有九野,人體有九臟。又石頭是骨頭,泥土是肉,江河是血液,草木是毛髮,道路是脈絡,風是氣,雨是汗,雷是聲音。凡此種種,人體無一不與天地相合。天地有災禍,一定會傳到道路上;人體有疾病,一定會顯現在脈絡上。所以治療疾病,更要依靠測量脈搏。
予當治邑江城。署多奇疾。遘識張路玉先生。其察脈辨證。輔虛祛實。應如鼓桴。因問之曰。人身脈絡眾多。取病何獨決兩腕。云。兩寸為心肺之關隘。一身之所主。猶君相之都邑。天下之總會。故天下災無不肇于都邑。一身病無不形於兩腕也。人之六脈。猶廷之六部。天下刑賞與罰。
莫不由此。然其昂藏磊落。風論卓絕。迥越常識。其能運天時於指掌。決生死於須臾。又非泛泛可及知。無經天緯地之才者。不可與言醫也。以之為良相。又誰曰不可。後以脈學一書索序。曰診宗三昧。予雖不知醫。觀其論天地陰陽之常變。山川草木之脈理。靈機獨發。無不貫通造化。
白話文:
我曾被派往江城治理地方。當地疾病奇特繁多,我偶然遇到張路玉先生。他精通脈診,辨證論治,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精準有效,如同敲擊鼓面,應答如響。我便向他請教,人體脈絡眾多,為何診斷疾病只取兩腕?他回答說,兩寸脈為心肺之要隘,是全身氣血的匯聚之處,猶如君王所居之都邑,天下之樞紐。天下災禍皆源於都邑,同樣地,人體疾病也必會顯現於兩腕。人體的六脈就如同朝廷的六部,天下刑罰賞罰都由此而發。
張先生風度不凡,胸懷坦蕩,醫術高超,獨到精闢,超越常理。他能夠運用天時於指尖,判別生死於瞬間,非泛泛之輩所能及。沒有卓越的天賦,無法與他論醫。以他之才,若為良相,又何嘗不可? 後來他寫成脈學一書,讓我為之作序。書中稱為「診宗三昧」,我雖然不懂醫術,但觀其論天地陰陽之變化,山川草木之脈理,靈機獨發,無不貫通天地造化。
予所云為良相。信然。時因取召赴都。碌碌未遑諾就。今於職務瘁勞。嗽疾復生。思良醫不可得。因述數語。郵寄以志仰云。
康熙己巳即墨通家弟郭琇撰
白話文:
我之前說過要做個好宰相,這句話是對的。當時因為被徵召去京城做官,忙忙碌碌沒有時間承擔這個角色。現在我在工作中感到疲憊不堪,咳嗽病又發作了,想找一個好的醫生卻找不到,因此寫下這些話,用郵件的方式寄出去表達我的敬意。 ——康熙年間即墨縣兄弟郭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