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診宗三昧》~ 色脈 (2)

回本書目錄

色脈 (2)

1. 色脈

情性之剛柔。形體之勞逸。服食之精粗。病苦之逆順。皆瞭然心目矣。復問五色之應五臟。愚所共知。余皆學人未諳。願卒聞之。以啟蒙昧。曰。某所謂色脈者。倉公五色診也。乃玉機不刊之秘。知者絕罕。其間奧妙。全在資稟色澤。以參脈證。如影隨形。守一勿失。靈樞所謂粗守形上守神者。

即此義也。夫神者色也。形者質也。假令黃屬脾胃。若黃而肥盛。胃中有痰濕也。黃而枯癯。胃中有火也。黃而色淡。胃氣本虛也。黃而色黯。津液久耗也。黃為中央之色。其虛實寒熱之機。又當以飲食便溺消息之。色白屬肺。白而淖澤。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綿軟。氣虛有痰也。

白而消瘦。爪甲鮮赤。氣虛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澤。爪甲色淡。肺胃虛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脈。氣虛不能統血也。若兼爪甲色青。則為陰寒之證矣。白為氣虛之象。縱有失血發熱。皆為虛火。斷無實熱之理。蒼黑屬肝與腎。蒼而理粗。筋骨勞勩也。蒼而枯槁。營血之涸也。

黑而肥澤。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陰火內戕也。蒼黑為下焦氣旺。雖犯客寒。亦必蘊為邪熱。絕無虛寒之候也。赤屬心。主三焦。深赤色堅。素稟多火也。赤而䐃堅。營血之充也。微赤而鮮。氣虛有火也。赤而索澤。血虛火旺也。赤為火炎之色。只慮津枯血竭。亦無虛寒之患。

大抵火形人。從未有肥盛多濕者。即有痰嗽。亦燥氣耳。若夫肌之滑澀。以徵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徵營衛之強弱。肉之堅軟。以徵胃氣之虛實。筋之粗細。以徵肝血之充餒。骨之大小。以徵腎氣之勇怯。爪之剛柔。以徵膽液之淳清。指之肥瘦。以徵經氣之榮枯。掌之厚薄。

以徵臟氣之豐歉。尺之寒熱。以徵表裡之陰陽。論疾診尺云。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斯皆千古秘密。一旦豁然。詢是臨機應用。信手拈來。頭頭是道底第一義。稔須著眼。

白話文:

色脈

人的情性剛柔、形體勞逸、飲食精粗、疾病的輕重緩急,都能從觀察中清楚地了解。你又問到五種顏色與五臟的關係,這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其他的內容,學習者都不太明白,希望我詳細說明,以解除你的疑惑。

我所說的色脈,就是倉公(淳于意)的五色診斷法,這是《玉機微義》中不變的秘訣,知道的人非常少。其中的奧妙,全部在於觀察人的先天稟賦和膚色,再參照脈象,如同影子隨形一般,要把握住根本,不可遺漏。靈樞經中所說的「粗守形上守神」,就是這個意思。神是指膚色,形是指體質。

假設黃色屬於脾胃。如果膚色發黃且肥胖,說明胃中有痰濕;黃而消瘦,說明胃中有火;黃而顏色淡薄,說明胃氣本虛;黃而顏色暗淡,說明津液長期耗損。黃色是中央的顏色,它虛實寒熱的變化,還要根據飲食和大小便的情況來判斷。白色屬於肺。白色而潤澤,說明肺胃充實;肥白而按壓柔軟,說明氣虛有痰;白色而消瘦,指甲鮮紅,說明氣虛有火;白色而乾燥不潤澤,指甲顏色淡白,說明肺胃虛寒;白色而略帶青色,或手臂上有很多青筋,說明氣虛不能統攝血液。如果同時指甲也呈青色,就是陰寒的證候。白色是氣虛的象徵,即使出現失血發熱的情況,也是虛火,絕對沒有實熱的道理。

青黑色屬於肝和腎。青黑色而粗糙,說明筋骨勞損;青黑色而枯萎,說明營血不足;黑色而潤澤,說明骨髓充實;黑色而消瘦,說明陰火內傷。青黑色是下焦氣盛的表現,即使遇到外感寒邪,也必然會化為邪熱,絕對沒有虛寒的可能。紅色屬於心,主宰三焦。顏色深紅而堅實,說明先天稟賦火氣旺盛;紅色而堅實,說明營血充盈;顏色微紅而鮮明,說明氣虛有火;紅色而乾燥,說明血虛火旺。紅色是火熱的顏色,只要擔心津液枯竭、血液耗盡,沒有虛寒的危險。

總的來說,火形體質的人,從來沒有肥胖多濕的。即使有痰嗽,也是燥熱之氣。至於皮膚的滑澀,用來判斷津液的盛衰;皮膚紋理的疏密,用來判斷營衛的強弱;肌肉的堅軟,用來判斷胃氣的虛實;筋腱的粗細,用來判斷肝血的充盈;骨骼的大小,用來判斷腎氣的強弱;指甲的剛柔,用來判斷膽液的純淨;手指的肥瘦,用來判斷經氣的盛衰;手掌的厚薄,用來判斷臟腑之氣的充盈;手腕尺脈的寒熱,用來判斷表裡陰陽。

診斷疾病時說到尺脈,尺膚很熱,脈象盛而躁動,是溫病;脈象盛而滑,病情將要好轉;尺膚寒冷,脈象微弱,是氣血虧虛。這些都是千古以來的秘密,一旦明白,就能臨機應變,運用自如,條條都符合道理,這就是診斷的第一要義,必須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