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4)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4)
1.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吐沫。息、兼呼吸而言。息之吸氣。從口鼻而入。先由肺管。而遍歷肺葉之小竅。復還胸中。而下歷肝腎。以應命門之伏機。伏機者。真息之吸也。命門之伏機鼓還。則息之吸氣。乃應鼓動之機。而送出為呼氣。
呼氣由胸中而歷肺竅者亦如之。命門伏機之鼓還者。真息之呼也。然必胸中之陽氣充滿。則如晴明太空。高遠無暨。而息道裕如矣。倘胸中之陽氣虧損。而下焦肝腎之陰氣上乘。則心下痞塞甚而心中遂堅息搖肩者。氣道狹而氣機滯。假搖動以行之也。故知之。心中非有形之物可堅。
舊注謂邪實。誤甚。息引胸中上氣。謂氣粗而有聲也。肺性喜溫喜燥。肝腎中有寒濕之氣上衝者。則肺管不清。而氣粗有聲矣。肺管不清。故知其必咳也。肺為呼吸之門戶。門戶堅固。則出入細而長且遠矣。今張口短氣。是肺無關鎖之權。譬之吹竹筒者。竅大則吹短。故知肺痿而不為息道用也。
肺得干溫之養。而展布之化始成。然後行其津液於臟腑。今肺痿。故並知其津液上浮而吐涎沫也。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中焦胃腑。為息道之所經。呼不數。則鼓動之真呼無病。且無搖肩上氣等候。則肺與肝腎又無病。而吸獨微數。是吸為中焦所經之胃腑。熱入而不容下引之故。故知下之而愈。蓋胃實去。而氣機相安於下引也。虛者。即指胃不實而言。吸微數而胃不實。是命門鼓伏之機。伏氣偏短。
元陰大損之診。故不治也。上焦吸促。謂呼長於吸。伏機不能引氣歸根。下焦吸遠。謂吸長於呼。鼓力不能載氣報息。挽回上絕下脫之候。十中不得二三。故曰皆難治。呼吸動搖至振振者。經所謂以肩息者死。喘而其動應衣者死。故不治。此與上條。又合言望聞二診。以為上工也。
但上條兼言呼吸之病在上焦者皆生。此條單言吸氣之病在中焦者易愈。吸氣之單病在上下二焦者多死。呼吸之兼病在上下二焦者。萬不得生也。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此言色脈之互詞也。先言脈以互色。次言色以互脈。故結則合言色脈也。寸口。指手太陰之三部而言。動、非動搖之謂。指春弦、夏鉤、秋浮、冬營、因時而變動之義。寸口脈動。古醫經之文。仲景解之曰。寸口脈之變動。各有其時。上工因其王時。而察其變動之色脈。則病情見矣。
夫色與脈之變動相同。言色而脈即可概見。假如春月。肝木氣王。色宜青如翠羽。如蒼璧之澤。如以縞裹絳。並其脈之變動。宜應青而弦。弦者。濡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也。春肝之色脈如此。推而至於夏月。心火氣王。色宜赤如雞冠。如以縞裹朱。並其脈之變動。宜應赤而鉤。
白話文: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老師說:呼吸時肩膀晃動的,是心臟堵塞;呼吸時氣往上衝到胸中的,是咳嗽;呼吸時張口、氣短的,是肺痿,會吐口水。呼吸,包含吸氣和呼氣。吸氣,從口鼻進入,先經過肺管,遍布肺葉的小孔,再回到胸中,往下經過肝腎,以應合命門的伏藏之機。伏藏之機,是真氣吸入的過程。命門的伏藏之機鼓動回歸,那麼吸氣,就應合了鼓動的機制,然後送出成為呼氣。
呼氣從胸中經過肺竅的過程也一樣。命門伏藏之機鼓動回歸,是真氣呼出的過程。但是,必須胸中的陽氣充足,才能像晴朗的天空一樣,高遠無極,呼吸通暢。如果胸中陽氣不足,而下焦肝腎的陰氣上升,就會胸悶,甚至心臟堵塞,呼吸時肩膀晃動,這是因為氣道狹窄,氣機滯塞,只好藉由晃動來疏通。所以知道,心臟並不是有形之物可以堵塞。
舊注說這是邪氣實證,大錯特錯。呼吸時氣往上衝到胸中,是指呼吸粗重並有聲音。肺的特性喜歡溫暖乾燥,如果肝腎有寒濕之氣上衝,就會導致肺管不通暢,而呼吸粗重並有聲音。肺管不通暢,所以就知道一定會咳嗽。肺是呼吸的門戶,門戶堅固,則出入的氣息細長而綿遠。現在張口氣短,是肺失去了關閉的功能,就像吹竹筒一樣,孔大則氣短,所以知道是肺痿,不能正常運作。
肺得到乾燥溫暖的滋養,才能舒展佈散,然後運送津液到各個臟腑。現在肺痿,所以也知道津液上浮而吐口水。
老師說:吸氣微弱而次數少,病在中焦,是實證,應該瀉下,就會好轉;虛證則不治。病在上焦,吸氣急促;在下焦,吸氣深長,這些都很難治療。呼吸動搖,很厲害的,不治。
中焦的胃腑,是呼吸的通道。呼氣次數不多,則鼓動的真氣呼氣沒有病,而且也沒有肩膀晃動、氣往上衝等症狀,則肺和肝腎也沒有病。而單獨吸氣微弱而次數少,是吸氣經過中焦的胃腑,熱邪入侵,不能向下引導,所以知道瀉下就會好轉。因為胃實去除,氣機就能順暢向下引導。虛證,是指胃不實。吸氣微弱而次數少而胃不實,是命門鼓動伏藏之機,伏藏之氣不足。
元陰大損的症狀,所以不治。上焦吸氣急促,是指呼氣長於吸氣,伏藏之機不能將氣引導回歸;下焦吸氣深長,是指吸氣長於呼氣,鼓動的力量不能承載氣息,挽回上焦虛脫下焦衰敗的症狀。十個病人中,能治好的一兩個都沒有,所以說都很難治療。呼吸動搖很厲害的,經書上說:呼吸時用肩膀的力量呼吸的會死,喘息時動靜都能影響到衣服的也會死,所以不治。這與上一條,又結合了望診和聞診,是高明的醫生。
但是上一條兼言呼吸的疾病在上焦的都會死亡,這一條單獨說吸氣的疾病在中焦的容易治癒,吸氣的單獨疾病在上、下二焦的則多數會死,呼吸的兼病在上、下二焦的,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老師說:寸口脈搏動的,是因為它在旺盛的時候而動。例如肝旺時顏色青,四季都依循其顏色。肝顏色青而反而是白色,不是它那個時候的顏色和脈象,都屬於生病。
這是說顏色和脈象相互應證。先說脈象以應證顏色,其次說顏色以應證脈象,所以總結就是說顏色和脈象。寸口,是指手太陰經的三個部位而言。動,不是動搖的意思,是指春弦、夏鉤、秋浮、冬營,隨著季節而變動的意思。寸口脈搏動,是古代醫書上的話,仲景解釋說:寸口脈的變動,各有其時間,高明的醫生,根據它旺盛的時候,觀察它的變動的顏色和脈象,則病情就清楚了。
顏色和脈象的變動是一致的,說顏色,脈象就可以推測出來。例如春月,肝木氣旺,顏色應該像翠羽一樣青綠,像碧玉一樣光澤,像用白色裹著紅色一樣,並且其脈象的變動,應該應合青色而弦。弦,是指濡弱、輕虛、而滑,端直、而長。春天的肝的顏色和脈象如此。推而至於夏月,心火氣旺,顏色應該像雞冠一樣紅,像用白色裹著紅色一樣,並且其脈象的變動,應該應合紅色而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