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戴起宗撰,明‧汪機補訂

《脈訣刊誤》~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分合偶比類說

經曰知者一言而終。不知者流散無窮。脈之為說。前已論辨於各脈之下。今又以分合偶比類五字。以經綸錯綜之。庶無惑矣。

分,有脈之形。分謂脈各有形狀。當先明辨。便了然不疑。大小浮沉滑澀。可以指別。迥然各異。辨之於毫釐之間。使其形不相混。如舉有按無為浮。按有舉無為沉之類。

有脈之證。分。謂脈之一字獨見為證。如寸浮。中風頭痛之類。不雜他脈。獨為證。今脈訣歌在各脈之後者。是也。或獨見一部。或通見三部。或兩手俱現。

合,有合眾脈之形為一脈者。謂如似沉似伏。實大長弦之合。為牢。極軟浮細之合。為濡。之類。有合眾脈之形為一證者。謂浮緩為不仁。浮滑為飲。浮洪大而長為風眩癲疾。有二脈合者。有三四脈合者。大抵脈獨見為證者鮮。參合眾脈為證者多。今脈訣獨取平三關一脈論證。

而遺其合眾脈以論證者。今各補註於後。以全其脈證。(此條補註節抄不及備錄)且一脈雖獨見。而為證亦不一。如浮。為風。又為虛。又為氣。各不同。此又一脈之證合也。必備論之。以證相參。而考脈。則思過半矣。潔古張元素醫學啟源云。右寸大腸。肺脈之所出也。先以輕手得之。

是大腸屬表。後以重手得之。是肺屬裡。肺合皮毛。肺脈尋皮毛而行。持脈。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為浮。稍稍加力。脈道不利為澀。又稍加力。脈道縮入關中。上半指不動。下半指微動。為短。此乃浮澀而短。肺不病之脈也。肺脈本部。在於皮毛之上。見於膚表。

是其浮也。入於皮毛之下。見於血脈肌肉之分。是其沉也。六部仿此。此診之定法。可以合眾脈之形矣。

偶,脈合陰陽。必有偶對。經曰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

浮沉者。脈之升降也。浮升在上。沉降在下。為諸脈之根本。為陰陽之定位。為表裡之定診。浮法天。有輕清在上之象。沉法地。有重濁在下之象。浮為風為虛。體高而氣浮也。沉為中堅。為內蘊。體聚而不散也。論諸脈者。必先此二脈。

遲數者。脈之緊慢也。脈以四五至為平。減一至為三至曰遲。增一至為六至曰數。難經曰。遲陰為在臟。數陽為在腑。遲則為寒。數則為熱。亦偶言之也。中藏經曰。數在上。陽中之陽。在下。陰中之陽。遲在上。陽中之陰。在下。陰中之陰。數在中則中熱。遲在中則中寒。

寒用熱助。熱用寒助。本乎陰陽也。虛實者。脈之剛柔也。按之浮中沉。皆有力。為實。遲大而軟。按之豁豁然空。為虛。虛實之由。皆以有餘不足占之。故以按而知。經曰其氣來實強。為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血實脈實。血虛脈虛。亦皆偶而言之。論表裡虛實。

必以此二脈。中藏經曰。脈舉之滑。按之微。看在何部。以斷其臟。又按之沉小弱微短澀軟濡。俱為臟虛。其脈舉按皆盛者實也。又長浮數疾洪緊弦大。俱曰臟實。其脈浮而實大者。腑實也。輕手按之滑。重手按之平者。腑虛也。左右寸口。沉結實大者。上實也。左右寸弱而微者。

上虛也。左右尺脈伏而澀者。下實也。尺中脈滑而濡者。下虛也。尺中微澀短小者。俱屬下虛也。許叔微曰。浮緩為表虛。傷風解肌。浮緊澀有力為表實。傷寒發汗。脈沉無力為裡虛。可溫。沉而有力緊實為裡實。可下。此論傷寒表裡虛實。凡此皆非單論脈虛實之理。長短者。

脈之盈縮也。脈盈過於本位曰長。脈縮不及本位曰短。長有見於尺寸。有通見於三部。短只見於尺寸。蓋必質於中。而後知過於中為長。不及於中為短。經曰長則氣治。短則氣病。脈有三陰三陽。而長短在其中。是亦偶而言之。又曰人長脈長。人短脈短。又因人形體而別。滑澀者。

脈之通滯也。脈通則流利無礙曰滑。脈滯則蹇澀不流曰澀。內經曰滑者陰氣有餘。澀者陽氣有餘。難經三陰三陽。滑澀對舉。千金曰。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多氣少血。皆偶言也。以二義考之。陰氣有餘者血多也。血多則氣少。脈者血之府也。營行脈中。今血多故流利圓滑。陽氣有餘者氣多也。

氣多則血少。故艱澀而散。一止復來。先明氣血之多少。斯知滑澀之理。洪微者。脈之盛衰也。血熱而盛。氣隨以溢。滿指洪大。沖湧有餘。洪為脈之盛也。氣虛而寒。血隨而澀。應指微細。欲絕非絕。微為脈之衰也。緊緩者。脈之急慢也。緊為傷寒。寒則傷營。營受寒邪。

脈絡激搏。若風起水湧。既如切繩。又如轉索。緩為風結。皮膚不仁。營血不流。衛氣獨行。不能疾速。血虛頑痹。脈為緩慢。營受寒邪則脈緊。營血蹇澀則脈緩。二脈由營而見。沉氏曰緊為陰。陰主寒。寒則物斂。而有拘變之象。又主痛。諸痛皆原於寒。又主宿食。由胃虛挾寒。

不能腐化故也。緩為陽熱主血虛。血虛則脈體弱。又主氣虛。氣虛則脈體無力。又主風。風者陽邪。主舒啟縱弛故也。

動伏者。脈之出處也。出見於外。故數見關上。如豆大。出類而異於三部者動也。處藏於內。不見其形。脈行筋下者伏也。二者猶人物之出處也。

結促者。因止以別陰陽之盛也。陽盛則促。脈疾而時止。陰盛則結。脈徐而時止。雖有止非死脈也。代則死脈也。促結為偶。而代無對。脈不可以偶對言者。不敢鑿也。三因方盡為偶名。而以弦弱、芤微、濡革、散代、亦為偶。非一陰一陽也。因知其不可盡以偶言也。必一陰一陽而後可偶。

然又有脈偶而同見者。如大小緩急疾徐疏數之類。經曰前大後小。前小後大。來疾去徐。來徐去疾。去不盛來反盛。去盛來不盛。乍大乍小。乍短乍長。乍疏乍數。是二脈偶見也。亦有兩手偶見者。如左大右小。左小右大之類。

比,比者所以明相類之脈。比其類而合之。因其疑也。辨其異而分之。決其疑也。內經曰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似腎。此皆三者之所亂也。然從容得之。以知其比類也。注云以三臟相近。故脈象參差而相類。是以三惑亂為治之過失矣。必從容比類而得三臟之形狀。

故浮緩曰脾。浮短曰肺。浮而滑曰心。急緊而散曰肝。搏沉而滑曰腎。不能比類。則疑惑彌甚。是以脈經立相類之脈。今立比字為綱。使從容比類。先明於未診之先。免交疑於持脈之際。脈經曰浮與芤相類。一曰與洪相類。弦與緊相類。滑與數。沉與伏。微與澀。軟與弱。緩與遲。

革與實。千金云牢與實。今細詳之。有弦細。有芤虛。有濡芤。有洪散。有牢伏。有數脈同類者。洪散俱大也。而散無力。濡弱同極軟而細也。有浮沉之異。微細俱小也。而微無力。芤類浮也。按之邊有中無。濡類芤也。按之如無。沉伏牢同居下也。按有餘曰沉。按實大長弦曰牢。

按不見脈行筋下曰伏。弦細同直長之形。同收斂之義也。亦有大小之分。弦如弦之直。細如線之細。遲緩同慢也。有三至四至之異。大慢小衰之別。澀微易識也。何疑乎相類。牢與實。革與實。非相類也。脈賦云。洪與實形同彷彿。是相類也。洪實同有力而大也。洪分沉浮之異。

實合浮沉而皆有力。弦與緊之異。弦左右無。而中直如弦。緊左右彈。而有如轉索。雖相類而甚相遠也。又有數脈之相類。如澀促結代。同一止也。而全不同。他如濡弱遲。如芤虛。如微細濡弱澀。已辨於各脈條下。

類,易曰方以類聚。又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內經曰脈合陰陽。又曰察之有紀。從陰陽始。眾脈陰陽。各以類從。知乎此。則七表八里九道之非。不膠固於先入之言矣。旨哉蔡西山之論也。曰凡平脈。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澀。應手中和。

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為胃氣。其太過為大為長為實為堅為強為浮為芤為滑為洪為急為促者。皆陽也。其不及為細為短為虛為軟為沉為結為伏為澀為微者。皆陰也。陽搏陰為弦。陰搏陽為緊。陰陽相搏為動。寒虛相搏為革。陰陽分離為散。陰陽不續為代。

難經曰。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數則為熱。遲則為寒。浮為表。沉為里。三因方云。博則二十四字。不濫絲毫。約則浮沉遲數。總括綱紀。故知浮為風為虛。沉為濕為實。遲為寒為冷。數為熱為燥。風濕寒熱屬外。虛實冷燥屬內。內外既分。三因頓別。三點劉立之亦以浮沉遲數四字為綱。

以教學者。浮風沉氣。遲冷數熱。分別三部為證。此誠初學入門。然必搏學反約。然後能知脈之妙。若遽以此自足。則今汝畫矣。故述此於分合比偶類五字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