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戴起宗撰,明‧汪機補訂

《脈訣刊誤》~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九道

通真子曰。七表八里為陰陽正脈。外有九種脈相通而見者。經所謂脈來浮滑而長。沉澀而短。浮大而牢之類。是也。以愚觀之。脈無正不正之定名也。為邪為病而見。則二十四字皆不正之脈。因時而旺。隨臟而應。則皆正脈也。脈合陰陽。難以七表八里為陰陽正脈。難經曰浮滑長皆陽脈。

沉澀短皆陰脈。非別以長短為陰陽正脈之外也。是長短與浮沉滑澀。同為陰陽也。又曰外有九種脈相通而見。故曰九道。且脈之相通。乃眾脈參互為一。以示證也。二十四字。除浮沉結促代伏。居於上下。止於緩急。不能相通。其他皆相通。難經曰一陽一陰。謂浮而澀。是八里通乎七表也。

白話文:

通真子曰:

七表八里,本為陰陽正脈。但外在九種脈相通而見,經書中所言「脈來浮滑而長,沉澀而短,浮大而牢」之類,皆是也。

以我愚見,脈本身並無固定的正不正之名。若因邪氣入侵、患病而出現,則二十四字皆屬不正之脈。但若隨時間而旺盛,應隨臟腑而變,則皆為正脈。

脈本身需合乎陰陽之理,難以單憑七表八里就斷定為陰陽正脈。難經曰:「浮滑長皆陽脈,沉澀短皆陰脈。」並非以長短來區分陰陽正脈。而是長短與浮沉滑澀,同為陰陽之象。

又曰:「外有九種脈相通而見。」故稱為「九道」。且脈相通,乃眾脈相互交織而成一體,以此顯現病情。二十四字中,除「浮沉結促代伏」、「居於上下」、「止於緩急」這幾種無法相通外,其他皆互相連通。

難經曰:「一陽一陰」,意指「浮而澀」,即八里通於七表。

一陰一陽。謂沉而滑。是七表通乎八里也。內經所載。仲景所論。多通眾脈而言病。脈經二十四字。有散數。無短長。脈訣去散數。增長短。亦以足二十四字。脈經論。二十四字通為一處。亦無次序之定。蓋脈隨變而見。但宜以陽脈從陽類。陰脈從陰類。不可以一浮二芤為定序。

且三至為遲。六至為數。遲陰在臟。數陽在腑。經文皆對言也。今取遲去數。其可乎。是知脈不可以二十四字為定數也。亦不可立表裡道之異名也。陳氏沈氏並用散數為九道。用脈訣九道之名數。而不取短長。亦非也。今增散數二脈於後。以足脈經之所論。而不去長短者。脈之所當述者也。

白話文:

一陰一陽,指的是沉脈和滑脈。這七表通於八里,是《內經》記載,仲景論述,多以通暢眾脈來描述疾病。脈經二十四字,有散數,沒有長短之分。脈訣去掉了散數,增加了長短,也因此湊足了二十四字。脈經論述二十四字,雖然都歸屬於同一處,但並沒有固定的順序。因為脈象隨著變化而出現,所以應該以陽脈從陽類,陰脈從陰類來推斷,不能只以一浮二芤作為固定的順序。

而且三至為遲,六至為數。遲脈在臟,數脈在腑。經文都是相對而言的。現在去掉遲脈,加上數脈,這樣可以嗎?由此可知,脈象不能以二十四字作為固定的數目,也不能用表裡道來區分名稱。陳氏和沈氏都使用散數作為九道,用脈訣九道的名稱和數量,卻沒有考慮長短,這也不正確。現在我在後面增加了散數兩脈,以符合脈經的論述,也沒有去掉長短,這才是脈象應該記載的內容。

既不拘於表裡道二十四字之數。則脈之以一字立名。皆詳論可也。或曰子既辨表裡道之非。不刪而述其舊文何也。曰此朱文公作孝經刊誤。程子述大學親民之例也。不刪者存其舊也。用墨圈者當刪者也。辨其下者。使人皆知其非。不復為舊文所惑。不刪之刪也。

〔一〕長者陽也。,指下尋之。三〔關〕(部)如持竿之狀。舉之有餘曰長。過於本位。亦曰長。主渾身壯熱。坐臥不安。

從尺至關。連寸口。直過如橫竿之狀。此三部之長脈。過於本位。謂或尺或關或寸。過於一指之外。此各部之長脈。欲知其病。則必於浮沉遲數大小之間求之。若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則氣自治而無病。經曰。長則氣治是也。大概平人病人。脈長為吉。深且長。壽脈也。

白話文:

[一] 長者陽也。

,指的是從下往上尋摸,三關(部)如同持竿的樣子,舉起時還有餘地,稱為長。超過本位也稱為長。主渾身發熱,坐臥不安。

尺脈長。根深蒂固。心脈長。神氣有餘。內經心脈搏堅而長。病舌卷不能言。至腎脈搏堅而長。病折腰。此六脈者非以長為病。以搏堅相合而病也。春肝脈。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肝脈。如循長竿末梢曰平。如循長竿曰病。有餘而過。故也。

長脈迢迢度三關。指下來時又卻還。

通真子曰。此云來時又卻還者。似一陰三陽之脈。愚曰非也。來而還。只可謂脈之來去。然諸脈皆如是。若不能自還。則代而死矣。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是四脈共見也。

陽毒在臟三焦熱。徐徐發汗始能安。

潔古曰。此陽明脈。尺寸俱長。當汗。陽化氣也。今按假使是陽明證。亦難專於發汗。正陽陽明當下。太陽陽明當汗。少陽陽明隨證解利。當依表裡分汗下。

白話文:

尺脈長,表示根基深厚穩固。心脈長,則神氣充足有餘。內經記載,心脈搏動有力且長,若出現此情況,患者可能舌頭捲曲,無法說話。而腎脈搏動有力且長,則患者可能會腰痛。這六種脈象,並非單純以脈長為病,而是與脈搏有力堅實相結合才會致病。春季肝脈,摸起來柔軟虛弱、滑動輕盈,且脈象直而長。肝脈如同沿著長竿的末梢探測,則屬正常。如果如同沿著長竿探測,則為病,這是因為肝氣過盛,有餘而過。

脈象長長地跨越三關,手指探查下去,脈搏又縮回來。

通真子說,這句「來時又卻還」就像一陰三陽的脈象。愚蠢的我認為不是這樣。脈象來而還,只能說脈象的來來去去,所有的脈象都是如此。如果不能自然縮回,就將會代而死。一陰三陽指的是脈象來時浮滑而長,然後沉下去,這是四種脈象共同出現的現象。

陽毒入侵臟腑,三焦都處於炎熱狀態,只有慢慢發汗才能緩解。

潔古說,這是陽明脈,寸口脈和尺脈都長,應該發汗,因為陽氣化為汗。現在按理說,即使是陽明證,也不能單獨用發汗。正陽陽明當瀉下,太陽陽明當發汗,少陽陽明則根據症狀解表利濕,應該根據表裡分清,分別用汗法和下法。

〔二〕短者陰也。,指下尋之。不及本位曰短。主體虛惡寒。腹中冷氣。(作生氣非)宿食不消。

寸口尺中皆退促。附近關中見一半。如龜縮頭曳尾之狀。以其陰陽不及本位。故曰短。若關中短。上、為寸脈。下不至關。下、為尺脈。上不至關。是陰陽絕脈。此皆不治決死。故關中不以短脈為診。脈經曰。短脈之象。應指而回。不能滿部。浮而短者榮衛不行。沉而短者臟腑痞塞。短與長對。知長則知短矣。

短脈陰中有伏陽。氣壅三焦不得昌。臟中宿食生寒氣。大瀉通腸必得康。

通真子曰。脈訣以一陽三陰。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乃云有伏陽耳。今按脈訣單論短。為陰中伏陽。蓋以短為陰。脈短為氣病。氣不得舒暢。則陽氣鬱伏於內。非論沉澀短浮四脈共見也。內經曰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今曰大瀉通腸。亦當隨病淺深用藥可也。

白話文:

脈象短,代表陰氣盛,陽氣不足。這種脈象摸起來短促,摸不到脈搏的正常位置,說明身體虛弱,容易感到寒冷,肚子也經常感到冷氣,宿食難以消化。在寸口和尺中摸到的脈搏都短促,靠近關中部位只摸到一半,就像烏龜縮頭縮尾的樣子。因為陰陽氣血沒有到達正常位置,所以稱之為短脈。如果關中部位的脈搏短,上面寸脈摸不到關中,下面尺脈也摸不到關中,說明陰陽氣血已經斷絕,是無法治療的絕症。因此,在診斷時不會以短脈判斷關中部位。脈經說,短脈摸起來很快收回,無法充滿整個手指,浮而短的脈象說明榮衛氣血不流通,沉而短的脈象則說明臟腑阻塞。短與長相對,只要知道長脈,就能了解短脈的含義。

短脈雖然是陰氣盛,但其中還隱藏著陽氣,氣血阻塞在三焦,無法順暢運行,導致臟腑積存宿食,產生寒氣。只有通過瀉下通便,才能恢復健康。

《通真子》說,脈訣中講究一陽三陰,脈象沉澀而短,有時又浮起來,就說明有陽氣隱藏在裡面。現在單獨論述短脈,認為是陰中伏陽,是因為短脈代表陰氣,脈短代表氣病,氣血不暢,陽氣就鬱積在體內。這並非指沉澀、短、浮四種脈象同時出現。內經說,要疏通氣血,使其流通順暢,達到平和狀態。現在說瀉下通便,也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選用適當的藥物。

〔三〕虛者陰也。,〔指下尋之不足舉之亦然〕(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曰虛。主少力多驚。

虛脈。因按而知其虛。其診法與芤同。皆以按而見。浮大而軟。按之中無旁有為芤。遲大而軟。按之隱指。豁豁然空為虛。內經曰脈虛血虛二脈。皆因血而見。失血則中無。血虛則中空。脈訣言尋之不足。舉指亦然。乃微濡之脈。非所以形容虛也。虛與實對。實於中為實。故浮中沉皆有力。內不足為虛。故按之豁豁然空。

恍惚心中多愕驚。〔三關定息脈難成〕(按之無力脈虛輕。)血〔生〕(虛)臟腑生〔寒熱〕(煩熱。)補益三焦便得寧。

白話文:

虛脈是陰性的脈象。它表現為脈搏遲緩而寬大,觸摸時柔軟無力,按下去感覺指尖空虛,像是裡面空無一物。這種脈象說明身體虛弱,容易疲乏無力,並且容易驚慌失措。虛脈的診斷方法與芤脈相同,都是通過按壓脈搏來判斷。芤脈是浮大而軟,按下去感覺中間有空隙,而虛脈則是遲緩而寬大,按下去感覺指尖空虛。內經中提到,虛脈和血虛脈都是因血不足而出現的。失血則脈中無血,血虛則脈中空虛。脈訣中說,虛脈觸摸時感覺不足,舉起手指也感覺不足,這是一種非常微弱的脈象,並不適合用來描述虛脈。虛與實相對,實脈是因為體內充實,所以無論浮沉都有力;虛脈是因為體內不足,所以按壓時感覺空虛。 虛脈的人容易感到恍惚,心中多驚恐,三關脈搏微弱難以成形,按壓時無力,血虛,臟腑容易出現寒熱症狀,需要補益三焦才能恢復健康。

〔四〕促者陽也。,指下尋之。極數。並居寸口。(又曰來去數。時一止復來。)曰促。漸加則死。漸退則生。

促脈。尺微關細。寸口獨實而滑數。並居於上。或來去數。時一止復來。黎氏曰促脈雖盛疾。必時一止復來者。如趨之蹶也。故徐疾不常。

促脈前來已出關。並居寸口〔血成斑〕(證危難。),

血成斑非促脈證。

忽然漸退人生也。若或加時命在天。

〔五〕結者陰也。,指下尋之。〔或來或去聚而卻還〕(脈來緩。時一止復來。無常數。又曰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曰結。主四肢。氣悶。連痛。時來。

白話文:

「促」指的是陽氣,用手指探查脈搏,發現脈搏跳動頻率很快,而且集中在寸口的位置,有時快有時慢,停一下又再跳起來,這就是「促脈」。如果脈搏越來越快,病人就會死亡;如果脈搏逐漸減慢,病人就會活下來。

促脈的表現是尺脈微弱,關脈細小,只有寸脈有力且滑數,並且集中在上部。或者脈搏有時快有時慢,停一下又再跳起來。黎氏說,促脈雖然強勁有力,但必須要時而停止,時而再跳起來,就像走路時突然跌倒一樣,所以脈搏的快慢並不穩定。

促脈如果已經超過關脈,並且集中在寸口,就表示病情危急。

血成斑並不是促脈的症狀。

如果促脈突然減弱,病人就會活下來。如果脈搏加快,則命運掌握在老天爺手中。

「結」指的是陰氣,用手指探查脈搏,發現脈搏跳動緩慢,有時停一下又再跳起來,沒有固定的節奏,這就是「結脈」。結脈主要表現為四肢沉重、氣悶、身體連續疼痛,並且脈搏時而跳動。

遲而小駛為緩。應指暫歇為止。緩而止為結。通真子曰據經謂往來緩。時一止復來。為結。其言是也。此云或來或往。聚而卻還。與之稍異。來去者脈之常也。聚而還。何以見脈之結。今依仲景所論改之。脈經只云來緩。時一止。難經又云無常數。今依難經增之。蓋止而復來。

數至。間或三兩至。或又一止。無常數。若有常數。如五動一止。又五動一止。依數而止。則為死脈。可依止數。剋死期矣。詳見下代脈辨。仲景曰。藹藹如車蓋。曰陽結。乃陽氣鬱結於外。不與陰氣和雜也。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乃陰氣鬱結於內。不與陽氣和雜也。又曰脈浮數。

白話文:

脈象緩慢而輕微,稱為緩脈。應當暫停休息,才算止脈。緩慢且停止的脈象,稱為結脈。通真子說,根據經書,脈象緩慢,時而停止,時而復來,就叫做結脈。他的說法是正確的。這裡說的或是來,或是去,聚而復還,與之略有不同。來去是脈象的常態,聚而復還,怎麼能看出脈象的結呢?現在根據仲景的論述修改一下。脈經只說來緩,時而停止,難經又說沒有固定次數。現在根據難經增加一下,意思是停止後又復來,數次才到,有時三兩次才到,有時又停止一次,沒有固定次數。如果有固定次數,例如五次跳動一次停止,再五次跳動一次停止,按次數停止,就是死脈。可以根據停止的次數,推算死亡日期,詳細內容請看下代脈辨。仲景說,脈象如車蓋般緩慢,稱為陽結,是陽氣鬱結於外,沒有與陰氣交融。脈象如循長竿般累累,稱為陰結,是陰氣鬱結於內,沒有與陽氣交融。又說脈象浮而數,......

能食。不大便。此為實。曰陽結。脈沉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曰陰結。亦以陰陽氣偏結。因兼證而分之。不以脈止為結也。內經曰結陽者腫四肢。四肢者諸陽之本也。結陰者便血。陰主血也。二陽結謂之消。謂大腸胃熱。三陽結謂之隔。謂小腸膀胱熱。三陰結謂之水。

謂脾肺寒。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謂心主三焦熱。是亦分陰陽之結也。王氏脈經蓋因仲景之文。於脈緩止卻為結陽。數止卻為結陰。誤甚。詳述在代脈下。其實脈訣之結脈為陰。與促脈為陽相對。非若內經與仲景所言。有陰陽之分也。若必論陰陽。結則緩而止為結陰。數而止為結陽。

白話文:

能吃卻不大便,這是實證,稱為陽結,脈象沉遲。不能吃,身體沉重,反而大便硬,稱為陰結。這兩種都是因為陰陽氣偏於一側而造成的結滯,根據不同的症狀來區分,不能單憑脈象來判斷是否為結。

《內經》中提到,陽結會導致四肢腫脹,因為四肢是諸陽之本;陰結會導致便血,因為陰主血。兩種陽結稱為消,是指大腸胃熱;三陽結稱為隔,是指小腸膀胱熱;三陰結稱為水,是指脾肺寒。一陰一陽結稱為喉痹,是指心主三焦熱。這些都是陰陽結的不同表現形式。

王氏脈經根據仲景的說法,認為脈緩而止是陽結,脈數而止是陰結,這是錯誤的。詳細的說明在代脈部分。實際上,脈訣中的結脈屬陰,與促脈屬陽相對,並非如同《內經》和仲景所言,有陰陽之分。如果一定要論陰陽,那麼結而緩止是陰結,結而數止是陽結。

方允當。

積氣生於脾臟旁。大腸疼痛卒難當。漸宜稍瀉三焦火。莫謾多方立紀綱。

〔六〕代者陰也。,指下尋之。〔動而復起冉冉不能自還〕(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

代者。此脈已絕。他脈代其至之義。一臟氣絕。而他臟之氣代而至也。代與止異者。止者按之。覺於指下而中止。代者忽還尺中。停久方來。則是歇至。數動。止而復來。因其呼吸陰陽相引乃復動也。今脈訣曰動而復起。則不代矣。是不明動而中止為代也。冉冉不能自還之下。

卻不言因而復動。是不能自還之後。脈絕不來矣。今以仲景原文改之。內經曰代則氣衰。脾脈代。注云耎弱也。仲景曰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皆不以代為死脈也。王氏脈經始曰脈結者生。代者死。仲景言結代脈曰。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又脈來。

白話文:

方允當。

積氣生於脾臟旁。大腸疼痛卒難當。漸宜稍瀉三焦火。莫謾多方立紀綱。

【六】代者陰也,指下尋之。【動而復起冉冉不能自還】(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

代者,此脈已絕,他脈代其至之義。一臟氣絕,而他臟之氣代而至也。代與止異者,止者按之,覺於指下而中止;代者忽還尺中,停久方來,則是歇至,數動,止而復來,因其呼吸陰陽相引乃復動也。今脈訣曰動而復起,則不代矣,是不明動而中止為代也。【冉冉不能自還】之下,卻不言因而復動,是不能自還之後,脈絕不來矣。今以仲景原文改之,內經曰代則氣衰,脾脈代,注雲耎弱也。仲景曰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皆不以代為死脈也。王氏脈經始曰脈結者生,代者死。仲景言結代脈曰,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又脈來。

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王氏脈經述之。而與仲景本文有差。仲景兩明結脈。總曰陰也。脈經分前一論來緩。時一止。名曰結陽。多添一陽字於後。一論中有還者反動。改作不能自還。

舉之則動。卻依本文曰結陰也。以前為結陽。則脈緩非陽也。(此蓋脈訣所謂結脈)以後為結陰。則脈數乃陽也。(此蓋脈訣所謂促脈)且不能自還與代脈同。何以為結脈。且結代同。而中止皆同。自還為結。不能自還為代。正以分二脈之異。今混而同之不可也。代則血氣衰虛不能相續。

白話文:

脈搏跳動然後停止,之後又跳動但幅度很小。如果脈搏跳動後能夠回到正常狀態,就叫做「結脈」,屬於陰性脈象。如果脈搏跳動後停止,無法恢復正常,反而繼續跳動,就叫做「代脈」,也屬於陰性脈象。患有這種脈象的人,通常很難治癒。王氏脈經記載了這兩種脈象,但與仲景的《傷寒論》有所差異。《傷寒論》將「結脈」和「代脈」都歸類為陰性脈象。「王氏脈經」則將「結脈」分為兩種:一種是脈象緩慢,時而停止,稱為「結陽」,在「結」字後面多加了一個「陽」字;另一種是脈象跳動後能夠回到正常狀態,但改成了「不能自還」。

如果用手指按壓脈搏,脈搏會跳動,但放開後又停止,按照《傷寒論》的說法,這就是「結陰」。如果前面是「結陽」,那麼脈象緩慢就不是陽性脈象;如果後面是「結陰」,那麼脈象跳動頻率快就不是陽性脈象。這應該是脈訣中所說的「結脈」。「不能自還」與「代脈」相同,為何要歸類為「結脈」呢?而且「結脈」和「代脈」都屬於脈搏停止,只是「結脈」能夠恢復正常,「代脈」不能恢復正常,才將這兩種脈象區分開來。現在卻將這兩種脈象混為一談,是不對的。 「代脈」是因為氣血虛弱,無法連續跳動所致。

因其呼吸相引復動。此所以代為難治。活人書云。陰盛則結。主胸滿煩躁。陽盛則促。主積聚氣痞。憂思所成。大抵結促二脈。雖時一止。為病脈。非死脈也。代則真死矣。或曰死脈必代。而代脈未必皆死者。何也。人見其脈動搖來往。略有一止。便以為代。便以為死。鮮有不失者。

蓋代脈固以其有止。而有止者未可便以為代。何也。諸脈有止者四。澀促結代也。脈細而遲。往來難。時一止者。為澀。脈來數。時一止者為促。脈來緩。時一止者為結。凡此三者均謂之止。而其所以止者迥然不同。為病亦異。而皆非死脈也。甄別於此。毫髮不爽。見其所謂止者。

白話文:

因為呼吸牽引著脈象的起伏運動。這就是為什麼代脈難以治療的原因。

《活人書》中記載,陰盛則結,主要表現為胸部滿悶,煩躁不安;陽盛則促,主要表現為積聚氣滯,胸悶不暢。憂思過度也會導致脈象結促。 雖然脈象有時會暫停,但這只是病脈,並非死脈。而代脈則是真的死亡徵兆。

有人說,死脈一定會出現代脈,但代脈不一定都是死兆,這是為什麼呢?

人們看到脈象搖動來回,稍微有一點停頓,就認為是代脈,就認為是死兆,很少有人能正確判斷。

其實,代脈之所以稱為代脈,是因為它有停頓。但凡是出現停頓的脈象,不能直接就認定為代脈。

為什麼呢?因為脈象出現停頓的情況有四種:澀、促、結、代。

脈象細而遲,來回緩慢,有時停頓一下,稱為澀脈。

脈象來得快,有時停頓一下,稱為促脈。 脈象來得慢,有時停頓一下,稱為結脈。 這三種脈象都屬於停頓,但它們停頓的原因截然不同,所患疾病也不同,而且都不是死脈。 要仔細辨別,絲毫不差。 看到所謂的停頓,一定要仔細分析。

不過於澀促結中之止。則隨脈主病。真見其止如代中之止。然後斷之為死。則不失矣。代脈之止。其止有常數而不忒。如十動一止。則數十止皆見於十動之後。如二十動一止。則數十止皆見於二十動之後。及加進亦如是。方為代脈。王氏脈經於代脈依仲景。卻改脈來作來數。

則又混促脈之止。必全依仲景本文方是。

〔代脈時時動若來〕(動而中止不能還。)〔再而復動似還無〕(復動因為代脈看。)三元正氣隨風去。魂魄〔冥冥何所拘〕(升沉旦夕間。)

曰動若來。則不止也。一作動若浮。尤悖理。潔古亦隨繆解之。何也。曰似還無。於脈狀何似。故改之。

白話文:

如果脈象不至於過於急促、停留在脈搏中,就應該根據脈象的變化來判斷疾病。真正見到脈象停頓,就像代脈一樣的停頓,然後才能斷定為死亡,這樣就不會出錯了。代脈的停頓,其停頓有固定的次數,不會改變。例如,十次搏動後停頓一次,那麼接下來的幾次停頓也都會出現在十次搏動之後。如果二十次搏動後停頓一次,那麼接下來的幾次停頓也都會出現在二十次搏動之後,以此類推,這才是真正的代脈。王氏脈經中關於代脈的內容,雖然參考了仲景的理論,卻將脈象的變化改成以次數來判定。

因此,對於混淆促脈停頓的狀況,一定要完全依照仲景原本的文字來理解,才是正確的。

(代脈時時動著,好像脈象正在回來。)(脈象動了又停止,不能再回來。)(又動了又動,像是要回來,卻又沒有回來。)(這是因為代脈的特性。)三元正氣隨著風飄散而去,魂魄(不知飄到哪裡去。)(魂魄在白天晚上之間,不斷升降變化。)

書中說脈象動著好像要回來,意思是說脈象不會停頓。有人將「動若來」改成「動若浮」,這就非常不合理。潔古也隨之謬誤地解釋。為什麼呢?書中說「似還無」,與脈象的形狀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所以要將「動若浮」改回來。

〔七〕牢者陰也。,指下〔尋之則無按之則有〕(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曰牢。主骨間疼痛。氣居於表。

尋之則無。按之則有。則沉脈也。可以言牢脈所見之位。而失言牢脈之本狀。似沉似伏者。牢脈所居之位也。實大而長微弦者。牢脈之形也。脈經曰有似沉伏。沈氏分言似沉似伏。尤為明著。又曰低而不浮曰沉。按之極下曰伏。隱指逼逼曰實。滿指洪盛曰大。過於本位曰長。

緊而直曰弦。兼是數者為牢脈。黎氏曰牢者堅也。固圍之象。氣之鬱結故如此。柳氏曰牢實不轉移。主有積聚。主疼痛不移其處。得此一脈。病邪牢堅。其病難愈。沈氏曰。陰陽革否其氣沉伏在下。固結不移。其氣欲上出而不得。故曰革也。今按古今多以革與牢混論。素問云渾渾革至如湧泉。

白話文:

「牢」屬於陰脈。如果摸不到,按下去才摸得到,(感覺像是沉下去又浮起來,脈象又實又大又長,還帶點弦。)這就是「牢脈」。它代表骨頭之間的疼痛,氣滯留在體表的表現。

摸不到,按下去才摸得到,是沉脈的特徵。這句話可以說明牢脈的位置,卻沒有說明牢脈的本質。感覺像是沉下去又浮起來,是牢脈的位置特徵。實大而長微弦,則是牢脈的形狀特徵。《脈經》說「有似沉伏」,沈氏將「似沉」和「似伏」分開說明,更加清楚。又說「低而不浮曰沉」,「按之極下曰伏」,「隱指逼逼曰實」,「滿指洪盛曰大」,「過於本位曰長」,「緊而直曰弦」。將這些特徵都兼具,就是牢脈。黎氏說「牢者堅也」,是形容牢固圍繞的狀態,因為氣鬱結不通才會出現這種脈象。柳氏說「牢實不轉移」,代表有積聚,疼痛位置固定不會移動。只要摸到這種脈象,就代表病邪牢固,病情難以痊癒。沈氏說:「陰陽革否其氣沉伏在下,固結不移,其氣欲上出而不得,故曰革也。」現在醫學界多將「革」和「牢」混為一談。《素問》記載「渾渾革至如湧泉」。

綿綿其去如弦絕。死。曰革至如湧泉。流出之甚也。綿綿其去。流而不返義。如弦絕者。若弓弦琴瑟。絃斷絕不可再續。故云死。王貺曰革脈渾渾如湧泉。謂出而不返也。為陰氣隔陽。又為溢脈。溢脈。蓋自尺而出。上於魚際。離經無根本。又有覆脈。自寸口下退。過而入尺。

皆必死。此等脈見於兩手或一手。難以逐部求。或曰牢脈即黃帝之所謂革脈。千金翼亦以革為牢。是以革牢同一義。然內經渾渾革至如湧泉。則此革不與脈經沉伏之革同矣。然則牢革兩義也。難經曰牢而長者肝也。牢陰長陽。因沉而得。為肝之平脈。又曰脈之虛實。濡者為虛。

緊牢者為實。以邪氣之盛為實也。此牢也。仲景曰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此革也。(機按。牢主邪氣實。革主精血虛。)或又曰如撓鼓皮。鼓皮可以言革。而於實大弦長。難以取象。

白話文:

脈象綿綿地消失,如同琴絃斷裂,這是死亡的徵兆。又稱為「革脈」,其脈象如同湧泉般流出,流出的程度非常嚴重。綿綿地消失,表示氣血流失而不返,就像琴絃斷裂無法再接續一樣,因此稱為死亡。

王貺說革脈像湧泉般,是指氣血流失而不返。這是因為陰氣阻隔陽氣,也稱為「溢脈」。溢脈是指脈象從尺脈處流出,上至魚際,離開經絡,沒有根本。還有一種「覆脈」,是指脈象從寸口處向下退,經過尺脈。

這兩種脈象都必死。這些脈象出現在雙手或單手,難以逐一查找。有人說「牢脈」就是黃帝所說的「革脈」,《千金翼》也認為「革」和「牢」是同一種意思。但是《內經》中說「革脈渾渾如湧泉」,這裏的「革」和脈經中沉伏的「革」並不相同。所以,「牢」和「革」是兩個不同的意思。

《難經》說:「牢而長者肝也。」「牢」是陰氣,長是陽氣,因為沉而得,是肝臟的正常脈象。又說:「脈之虛實,濡者為虛,緊牢者為實。」以邪氣盛者為實。這就是「牢脈」。

仲景說:「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女則出現半產漏下,男子則出現亡血失精,這就是「革脈」。(註:牢脈代表邪氣實,革脈代表精血虛。)

也有人說革脈像撓鼓皮一樣。鼓皮可以用來形容革,但是對於實大弦長的脈象,難以取象。

脈經曰三部脈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兼病以斷也。難經曰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沉細。反得浮大而牢者死。脈病相違也。仲景曰寒則牢堅。脈書往往以牢革為一。有牢則無革。有革則無牢。究而言之。諸書所謂牢者堅也。緊牢為實。仲景所謂革者。虛寒相搏也。

脈形脈理。二者不同。不可混也。因牢論革及此。若內經渾渾革至云者。又別作一樣看可也。

〔脈入皮膚辨息難〕(實大弦長沉伏間。)

牢脈居沉伏之位。非入皮膚之浮部也。牢以脈形固結。鬱而在下。不與遲數辨息多少以立名。故改之。時時氣促在胸前。只緣水火相刑剋。若待痊除更問天。

白話文:

《脈經》說三部脈革,久病得之死,急病得之生,兼病則需判斷。 《難經》說,病人若吐血,又出現鼻衄,脈應該沉細,反而是浮大而牢的,就會死亡。脈病相違背。 張仲景說,寒則牢堅。《脈書》經常將牢革視為一體,有牢則無革,有革則無牢。究其根本,諸書所說的牢是指堅實,緊牢為實。仲景所說的革,是指虛寒相搏。

脈形與脈理,兩者不同,不可混淆。因牢論革,在此說明。若《內經》中提到渾渾革至,則需另作看待。

〔脈入皮膚辨息難〕(實大弦長沉伏間。)

牢脈位於沉伏部位,而非入皮膚的浮部。牢以脈形固結,鬱結在下,不與遲數辨息多少來命名。所以改之。時時氣促在胸前,只因水火相刑剋。若待痊癒,再問天。

牢脈亦難以為水火相刑之象。五行各有相刑。皆有死症。

〔八〕動者陰也。,指下〔尋之似有舉之還無再再尋之不離其處不往不來〕(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曰動。主體弱虛勞。崩中血痢。

仲景云。動脈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王氏脈經依仲景文。而去若數脈及上下五字。止云見於關上。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夫動必因數而後見。此五字不可除也。脈訣並不遵依。卻自云尋之似有。舉之還無。乃微弱沉之狀。動脈厥厥動搖。出於眾脈。

豈舉之還無乎。不離其處。果何處也。動見於關。不能如眾脈通三部而見。內經曰脈不往來者死。若不往不來。則脈定而死矣。眾書以動為陽。脈訣以動為陰。此脈居關上。陰陽相搏為動。當以陽動為陽。陰動為陰。方當。內經曰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謂手少陰俞。神門穴中脈動甚。

白話文:

牢固的脈象也不容易被認為是水火相刑的徵兆。五行中每種元素都有相刑的關係,而相刑都代表著死症。

「動」是指陰性。脈象像是在下面探尋時好像存在,但一抬起來就消失,反复探尋它始終停留在原處,既不往前也不往後(就像數條脈象出現在關脈上,上下沒有頭尾,像豆子一樣大小,而且一陣陣地顫動),這種脈象叫做「動」。它主要預示著體質虛弱、勞累、崩漏、血痢等病症。

仲景說:「動脈就像數條脈,出現在關脈上,上下沒有頭尾,像豆子一樣大小,一陣陣地顫動。」王氏脈經沿用了仲景的說法,但去掉了「若數脈」和「上下」兩個字,只說「見於關上,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動」必然要依賴「數」才能出現,這五個字不能去除。脈訣並沒有遵照這個說法,而是說「尋之似有,舉之還無」,這其實是微弱沉陷的脈象。動脈一陣陣地顫動,與其他脈象不同。

怎麼可能探尋時好像存在,一抬起來就消失呢?它始終停留在原處,究竟是什麼地方呢?動脈出現在關脈上,不像其他脈象可以通達三部而被感知。內經說:「脈象不往不來的,就會死亡。」如果脈象不往不來,那麼就代表著脈象停止,人就會死亡。許多書籍認為「動」是陽性,脈訣卻認為「動」是陰性。這種脈象位於關脈上,陰陽相互搏擊,產生了「動」。應該以陽性動脈為陽,陰性動脈為陰,這樣才合理。內經說:「手少陰脈動得很厲害的,就代表著懷孕。」指的是手少陰經的俞穴,也就是神門穴,這個穴位中的脈象如果跳動得很厲害,就代表著懷孕。

為有妊之兆。非言動脈之狀。言動脈始於仲景。曰陰陽柑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寒惡冷。此三焦傷也。成無己曰。方其陰陽相搏。而虛者則動。陽虛則陽動。故汗出。陰虛則陰動。故發熱。如不發熱汗出。而反形冷惡寒。為三焦傷。陽氣不通。龐安常曰。

關位佔六分。前三分為陽。後三分為陰。若當陽。連寸口動。而陰靜。法當有汗而解。素問曰陽加於陰謂之汗。若當陰。連尺動。而陽靜。則發熱。素問曰尺粗為熱中。若大汗後。形冷惡寒者。三焦傷。此是死證。動脈只在關上見。惟龐說分明。成氏又曰陽出陰入。以關為界。

關為陰陽之中也。若數脈見關上。無頭尾如豆大。動搖者。是陰陽之氣相搏也。厥厥動搖者。自為動搖。不與三部混也。如人在眾中。不與眾合。名之厥厥。沈氏曰。陽動者。陽不能衛於膚腠。故汗出也。陰動者。陰不能榮於肌肉。故發熱。又仲景云。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

白話文:

第一部分

  • 首先說明“動脈”的出現並不代表著動脈的病變,而是指脈象中的一種特殊表現,最早由張仲景提出。
  • 仲景認為,動脈是由於“陰陽相搏”造成的,而“動”是指脈象的跳動。
  • “陽動”則會導致汗出,“陰動”則會導致發熱,同時伴有形寒惡冷的症狀。這都是由於“三焦傷”所致。
  • 成無己進一步解釋,當陰陽相搏時,虛弱的一方會“動”。陽虛則陽動,故汗出;陰虛則陰動,故發熱。
  • 如果沒有汗出和發熱,反而出現形冷惡寒,則也屬於三焦傷,說明陽氣不通。
  • 龐安常則進一步說明關位在脈象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 關位佔六分,前三分為陽,後三分為陰。
  • 若脈象在陽關位置跳動,而陰關位置靜止,則應該會有汗出而解。
  • 《素問》中提到,陽氣加於陰氣則會導致汗出。
  • 若脈象在陰關位置跳動,而陽關位置靜止,則會發熱。
  • 《素問》中提到,尺脈粗大則屬於熱中。
  • 如果在大量出汗之後,出現形冷惡寒,則屬於三焦傷,此為死證。
  • 動脈只在關上位置出現,龐安常的解釋最為清晰明瞭。
  • 成氏還補充說明,陽氣從體表外發,陰氣從體表內入,以關位作為分界。

第三部分

  • 關位是陰陽交匯之處。
  • 如果在關上位置看到數個如豆大、沒有頭尾、上下跳動的脈象,則說明陰陽之氣正在相搏。
  • 這種跳動屬於“厥厥動搖”,與三部脈象無關。
  • 就像一個人身處人羣之中,卻與他人格格不入,這就是“厥厥”。
  • 沈氏認為,陽動是因為陽氣無法護衛肌膚,所以汗出。陰動是因為陰氣無法滋養肌肉,所以發熱。
  • 仲景也曾說,陽氣微弱則會惡寒,陰氣虛弱則會發熱。

總結

這段文字詳細描述了“動脈”脈象的病理變化,並結合多位醫家觀點,解釋了動脈與汗出、發熱、三焦傷等病症的關係。其中,關位作為陰陽之界,在判斷病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是也。

動脈〔根源氣主陰〕(陰陽相搏形。)〔三關指下礙沉沉〕(關中如豆動搖頻。)

動脈見關上。不見於三關。厥厥動搖。不沉沉礙指下也。池氏承訛謬解。故改之。

血出一倒經年月。〔智士名醫不可尋〕(為痛為驚載脈經。)

內經曰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脈不足。陽脈盛搏。則內崩。血流下。此動脈為血崩者。即仲景所謂陰動也。陰虛內損。動數見焉。豈陽搏乎。

〔九〕細者陰也。,指下尋之。細細如線。〔來往極微〕(小大於微。常有且細。)曰細。主足脛髓冷。乏力少氣。

脈經曰。細者陰也。直細而軟。若絲線之應指。主血少氣衰。有此症則順。非此而得之為逆。故吐衄血。得沉細則生。蓋血行脈中。血既減少。脈所以細也。然雖血少。未至於失血。故脈止於細。未至於無。血失脈亦失。故芤主失血。是知芤為失血。細為血少。今脈訣言細脈。乃云來往極微。則微之又微。非細矣。今改之。

白話文:

動脈〔根源氣主陰〕(陰陽相搏形。)〔三關指下礙沉沉〕(關中如豆動搖頻。)

意思是說,動脈的根源是氣,氣主陰,是由陰陽相搏而形成的。在三關(寸關尺)指下,摸到脈象沉沉礙指,且關中如豆子般動搖頻繁,這就是動脈的表現。

動脈見關上。不見於三關。厥厥動搖。不沉沉礙指下也。池氏承訛謬解。故改之。

如果動脈只在關上出現,而沒有在三關出現,並且脈象厥厥動搖,不沉沉礙指下,那麼就不是動脈的表現。池氏的解釋有錯誤,所以需要修改。

血出一倒經年月。〔智士名醫不可尋〕(為痛為驚載脈經。)

如果一個人出血不止,已經持續了一年甚至更久,就非常難找到智士名醫來治療。這種情況會讓人疼痛難忍,甚至驚恐萬分,正如脈經中所記載的。

內經曰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脈不足。陽脈盛搏。則內崩。血流下。此動脈為血崩者。即仲景所謂陰動也。陰虛內損。動數見焉。豈陽搏乎。

《內經》中說,陰虛陽搏就會導致血崩。當陰脈不足,陽脈旺盛而搏動,就會造成內出血,血流下體。這種動脈就是血崩的表現,也是仲景所說的陰動。陰虛內損,脈象就會表現得跳動頻繁,這怎麼能說是陽搏呢?

〔九〕細者陰也。,指下尋之。細細如線。〔來往極微〕(小大於微。常有且細。)曰細。主足脛髓冷。乏力少氣。

第九種脈象是細脈,屬於陰脈。在指下摸起來細細如線,來往極微,小於微脈,細而常有。這種脈象主要表現為足脛髓冷、乏力少氣。

脈經曰。細者陰也。直細而軟。若絲線之應指。主血少氣衰。有此症則順。非此而得之為逆。故吐衄血。得沉細則生。蓋血行脈中。血既減少。脈所以細也。然雖血少。未至於失血。故脈止於細。未至於無。血失脈亦失。故芤主失血。是知芤為失血。細為血少。今脈訣言細脈。乃雲來往極微。則微之又微。非細矣。今改之。

《脈經》中說,細脈屬於陰脈,脈象直細而軟,像絲線一樣應指,主血少氣衰。如果患者有這種脈象,並且出現其他相應的症狀,則屬於順證;如果沒有其他症狀,而出現這種脈象,則屬於逆證。例如,吐血或鼻衄,如果摸到脈象沉而細,則患者可以得救。因為血液在脈中運行,血量減少,所以脈象就會變細。但是,雖然血少,但還沒有到失血的地步,所以脈象只是細,並不會消失。如果血液完全流失,脈象也會消失,所以芤脈主失血。由此可知,芤脈是失血的表現,而細脈是血少的表現。現在脈訣中說細脈是來往極微,這就太過於微了,已經不是細脈了,所以需要修改。

乏力無精脛里酸。形容憔悴發毛干。如逢冬季經霜月。不療其疾必自痊。

冬季後陽氣生。或可復其生理耳。亦不可言不療自痊。今增散數二脈。以足脈經之本旨。

數者陽也。一息六至。又曰去來促急為數。

經曰數則為熱。必審其浮沉。知其熱在表裡。察其大小。知其熱之盛衰。亦有如數之脈。經曰脈至如數。令人暴驚。宜細詳之。沈氏曰以陰陽言。數為陽脈。以臟腑言。數為腑病。論邪則為熱。論病則為虛。若夫微數之脈。傷寒則謹不可汗。無病則謹不可勞。此先賢之格言。內經曰數為煩心。惟小兒之脈。一呼吸間八至。而細數者。為平耳。

白話文:

感到疲乏無力,腿部痠痛,形容憔悴,頭髮乾燥。就像冬季的霜月般,如果不治療疾病,可能自己會痊癒。

冬季之後,陽氣開始生長,或許可以恢復生理機能。但也不能說不治療就會痊癒。現在增加一些脈象的描述,根據足脈經的本意:

「數」代表陽氣。一息六至,又稱為去來促急,就是脈搏跳動頻繁。

經書說:「脈搏跳動頻繁,就是發熱。」必須仔細辨別脈象的浮沉,瞭解熱邪是在表層還是內在;觀察脈搏的大小,瞭解熱邪的盛衰。也有一些脈象像「數」一樣,經書說:「脈搏跳動頻繁,會讓人突然驚慌。」應該仔細分析。沈氏說:「從陰陽的角度來說,『數』是陽脈。從臟腑的角度來說,『數』是腑病。從邪氣的角度來說,『數』是熱邪。從疾病的角度來說,『數』是虛證。」至於微數的脈象,如果患有傷寒,就絕對不能發汗;如果沒有病,就絕對不能勞累。這是先賢的格言。《內經》說:「『數』是心煩的表現。」只有小孩子的脈搏,一呼吸間跳動八次,而且細而數,纔是正常的。

散者。大而散者是也。氣失血虛。有表無里。故脈散也。

沈氏曰散者不聚之名。仲景曰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也。若脈有邪氣。風也。難經曰浮而大散者心也。最畏散脈獨見。獨見則危矣。柳氏曰是散漫無統紀無拘束之義。指下見得來動。一二至中又至一至。更不曾來往整齊。或動來即動去。或來至多去至少。或去至多來至少。

是解散不收聚。精血走。作根本脫離。不佳之兆。若產婦得之則生子。孕婦得之為墮傷。尋常心脈及夏月。最不宜獨見此脈。

白話文:

散脈

散者,大而散者是也。氣失血虛,有表無裏,故脈散也。

散脈,指的是脈象大而散亂。這是因為氣虛血虧,表虛裏空,導致脈氣散而不聚。

沈氏曰:散者不聚之名。

沈氏認為,散脈就是脈氣不聚的意思。

仲景曰: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也。若脈有邪氣,風也。

仲景說,傷寒病人如果咳嗽、氣逆上衝,而且脈象散亂,就會危及生命。如果脈象中有邪氣,可能是風邪入侵。

難經曰:浮而大散者心也。

《難經》中提到,脈象浮而大散,屬於心氣虛弱的表現。

最畏散脈獨見。獨見則危矣。

最怕的是脈象單獨出現散脈,沒有其他脈象配合,因為這表示病情嚴重,十分危險。

柳氏曰:是散漫無統紀無拘束之義。指下見得來動,一二至中又至一至,更不曾來往整齊。或動來即動去,或來至多去至少,或去至多來至少。

柳氏解釋說,散脈是指脈象散漫無章,沒有規律,沒有約束。在手指下摸起來,脈搏忽快忽慢,忽強忽弱,時有時無,沒有規律可循。

是解散不收聚,精血走,作根本脫離,不佳之兆。

散脈意味着氣血散而不聚,精血流失,如同根基不穩,是一個不祥的徵兆。

若產婦得之則生子,孕婦得之為墮傷。尋常心脈及夏月,最不宜獨見此脈。

產婦如果出現散脈,可能導致難產或流產;孕婦如果出現散脈,容易流產。一般人,尤其在夏季,如果脈象單獨出現散脈,都是不好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