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刊誤》~ 卷上 (3)
卷上 (3)
1. 肺臟歌三
肺脈浮兼實。咽門燥又傷。大便難且澀。鼻內乏馨香。實大相兼滑。毛焦涕唾黏。更知咽有燥。火盛夏宜砭。沉緊相兼滑。仍聞咳嗽聲。微浮兼有散。肺脈本家形。溢出胸中滿。氣泄大腸鳴。弦冷腸中結。芤〔暴痛無成〕(為失血榮)。
暴痛無成。是不痛也。潔古解得之。解作痛者又非。改為失血為當。
沉細仍兼滑。應知是骨蒸。皮毛皆總澀。寒熱兩相承。
白話文:
肺臟歌三
肺脈浮而兼實,咽喉乾燥又受損傷,大便乾燥難解,鼻腔缺乏清香。脈象實大而兼滑,毛髮焦枯,涕唾黏稠,更可知咽喉乾燥,這是火盛,夏天宜用砭石療法。脈象沉緊而兼滑,並伴有咳嗽,脈象略浮而兼散,這是肺經本身的病症,胸中感到飽滿,氣機泄瀉導致腸鳴,脈象弦而冰冷,腸中結滯,脈象虛弱而突然疼痛但無實際病灶(這是失血所致)。
突然疼痛而無實際病灶,是指不痛的意思。潔古先生這樣解讀:「疼痛」并非指真正的疼痛,改為「失血」比較恰當。
脈象沉細而兼滑,應知是骨蒸病,皮膚和毛髮都乾燥粗糙,寒熱交替出現。
2. 腎臟歌一
腎臟對分之。膀胱共合宜。旺冬〔身〕(行)屬水。位北定無欺。兩耳通為竅。〔三焦附在斯〕二(陰竅附斯)。
三焦非腎所附。說見前篇。腎開竅於二陰。與兩耳。皆為腎竅。
味鹹歸藿豆。精志自相隨。沉滑當時〔本〕(脈)。浮〔攤〕(緩)厄在脾。色同烏羽吉。形似炭煤危。冷積多成唾。焦煩水易虧。奔豚臍下積。究竟骨將痿。實夢腰〔難〕(脊)解。
曰難解。是不解也。
虛行溺水湄。一斤餘一兩。〔脅下〕(腰脊)對相〔垂〕(依)。
難經曰。腎形如豇豆。相併而曲。附於脊膂。外與臍相對。脅下。肝之部位非腎位。亦不垂。
白話文:
腎臟歌一
腎臟左右各一個,與膀胱互相配合。腎臟功能旺盛在冬天,屬水,位於身體北部,這是正確無誤的。兩耳是腎臟的竅穴,與陰部(外生殖器)相通。
(原文中「三焦附在斯」有誤,三焦並非附著在腎臟上,詳見前文。)腎臟的竅穴開於陰部和兩耳,都是腎臟的通竅部位。
腎臟喜鹹味,飲食中宜多食豆類。腎精與精神狀態息息相關。脈象沉而滑利是腎氣正常的表現,浮緩的脈象則可能是脾胃出問題。腎氣充足則面色烏黑有光澤是好的,如果面色像煤炭一樣暗黑則預示著危險。如果體內寒邪積聚過多會導致唾液增多,腎陰虛則容易煩躁且水液不足。奔豚氣(一種腹部脹痛的症狀)積聚在下腹部,最終會導致骨骼痿弱。腎臟實證的病人常做與腰脊相關的夢,難以入睡(這裡「難解」是指睡眠困難)。
腎虛則小便量多,可能達到一斤多一點。腰部兩側與腎臟的部位相對應。
《難經》記載:腎臟形狀像豇豆,兩個腎臟並排彎曲著,附著在脊柱兩旁,外側與肚臍相對,位於腰部兩側。肝臟的部位並非腎臟的部位,也不在腰部下垂。
3. 腎臟歌二
三部俱遲腎藏寒。皮膚燥澀發毛干。忽夢鬼神時入水。覺來情思即無歡。
白話文:
腎臟的三個功能都遲緩了,說明腎臟虛寒。皮膚乾燥粗糙,頭髮乾枯。經常夢見鬼神,或者夢見自己在水中。醒來後就提不起精神,沒有快樂的感覺。
4. 腎臟歌三
腎散腰間氣。尿多更滑精。(別本作澀滑並者非)軟為膝脛痛。陰汗豈無憑。(別本作其中有聚散聚散且無憑者非)實滑小便澀。淋痛澀騂騂。脈澀精頻漏。恍惚夢魂多。小腸疝氣逐。夢裡涉江河。實大膀胱熱。小便澀難通。滑弦腰腳痛。沉緊病還同。〔單〕(平)勻無病憊。浮緊耳應聾。
白話文:
腎臟的氣息散佈於腰部。尿液增多且精液滑泄。(另有一種版本寫作澀與滑並存,那是錯誤的)腰膝酸軟疼痛。陰汗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另有一種版本寫作陰汗時聚時散,沒有根據,那是錯誤的)腎氣實則小便澀滯;小便不通,伴隨淋痛、澀痛;脈象澀滯,精液頻頻泄漏;神志恍惚,多夢;小腸疝氣作痛;夢中涉水過河。膀胱實熱,小便澀滯不通;腰腿疼痛,脈象滑數,症狀與腎臟實證相同。脈象平穩有力,則無病痛;脈象浮緊,則可能耳聾。
5. 左右手分診五臟四時脈歌
左右須候四時脈。四十五動為一息(日三氣畢)。
難經曰:脈不滿五十動一止,一臟無氣。脈訣生死歌云: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病。正本難經,今此乃曰四十五動為一息,及六部脈歌,皆以四十五動為準,乖於內經,謬於名數。今於後六歌,皆當改作五十動為是。且一息者一呼一吸也,四十五動,非止一息也。若以息為止息,
則脈經所謂五十動不止者,五臟六腑皆受氣,即無病。五十動一止五歲死,五動一止五日死。四十五動,除去五動,而不及五十,不知何意。今詳此句,想因四時脈而言,或本於內經,冬至夏至各四十五日,為陰陽上下之期。一時六氣九十日,三氣得四十五日,今改為四十五日,
以合內經。李晞範脈髓,作四十五動圖說,亦巧而未敢信。通真子潔古諸解穿鑿,皆非。蓋脈之流行,如環無端,無一息之停,未嘗以五十動一止為限。但止即為病,依數而止,期以歲死。不依數而止,則為結促代三病脈矣。
指下弦浮急洪緊數時,便是有風兼熱極。忽然匿匿慢沉細,冷疾纏身兼患氣。賊脈頻來問五行,屋漏雀啄終不治。
白話文:
左右手診脈要配合四季的變化。一次呼吸(脈搏跳動)約45下(一天三次呼吸完成)。
《難經》說:脈搏跳動若未滿50下就停止一次,則某個臟腑氣血不足。而《脈訣生死歌》則說:脈搏若50下不止,則身體無病;脈搏跳動次數中若有停頓,就表示有病。正本《難經》及現今的六部脈歌,都以45下為一次呼吸的標準,這與《內經》不符,在數字上也有錯誤。因此,後面的六首脈歌,都應該改為以50下為一次呼吸的標準。而且,一次呼吸是指一次呼氣和一次吸氣,45下脈搏跳動,並非僅僅是一次呼吸。如果以一次呼吸為一個停頓,那麼《脈經》中說的50下脈搏跳動不停頓,就表示五臟六腑都得到氣血滋養,沒有疾病。50下脈搏跳動後停頓一次,則預示五年內死亡;5下脈搏跳動後停頓一次,則預示五天內死亡。45下脈搏跳動,減去5下,還不到50下,其含義不明。現在仔細推敲這句話,可能是因為考慮到四季脈象,或者本於《內經》中冬至夏至各45天的說法,為陰陽交替的時節。一個季節六氣共90天,三氣則為45天,所以改為45天,以符合《內經》。李晞範在《脈髓》中作了45下脈搏跳動圖說,雖然巧妙,但也不敢輕易相信。通真子、潔古等人的解釋都是牽強附會,並非正確。因為脈搏的運行就像圓環一樣沒有盡頭,沒有任何停頓,從來沒有以50下脈搏跳動後停頓一次為界限。但是脈搏停頓就表示有病,依據脈搏停頓次數,可以推測死亡時間。不是按照這個規律停頓的,則屬於結代促三種病脈。
如果摸到脈象弦而浮,急而洪,緊而數,就表示有風熱之邪。如果脈象突然變得細微、遲緩、沉弱,則表示身體寒冷,並且伴有氣虛。經常出現異常的脈象,要考慮五行相生相剋,房屋漏雨、麻雀啄屋,最終都無法治愈。
6. 左手寸口心脈歌
左手頭指〔火〕(木之子)。〔四十五動〕(五十動脈)無他事。
左手者。病人之手。頭指者。醫者按脈。初下第一部之指。下准此。心火為木之子。
三十一動忽然沉。頓飯忽來還復此。春中候得夏須憂。夏若得之秋絕體。秋脈如斯又准前。冬若候之春必死。
脈沉頓飯之久然後來。乃絕止之脈。見於三十一動之間。三十動一止。應在三年死。今云在三月一時之後。是以月為年也。此下六歌之非皆然。當以在後生死候歌為正。
白話文:
左手寸口心脈歌:
用左手大拇指(屬火,木的兒子)診脈,在寸口脈的第一個部位按壓,如果脈搏在四十五次(或五十次,脈搏次數略有出入)上下跳動,沒有其他異常。
這是從病人左手診脈,用醫生的大拇指按在寸口脈的第一個位置。大拇指屬火,而火為木之子。
如果脈搏在三十一下跳動時突然沉下去,然後又突然恢復正常,春天出現這種脈象,夏天就要擔心;夏天出現這種脈象,秋天就會危及生命;秋天出現這種脈象,情況和前面一樣;冬天出現這種脈象,春天就會死亡。
脈搏沉下去然後又恢復,這是一種將要死亡的徵兆,出現在脈搏跳動三十一下的時候。如果脈搏在跳動三十次後停止,大概三年內會死亡。這裡說的是「三月」,是以月代年。但以下六首歌訣的判斷不一定都準確,應以後面關於生死預後的歌訣為準。
7. 左手關部肝脈歌
左手中指木相連。脈候還須〔來一息〕(足五十)。二十六動沉卻來。〔肝臟有風兼熱極〕(克在二年為死日)。
曰沉卻來。即是止脈。不可為風熱之診。此歌蓋傳誤。大抵止脈。皆不吉之兆。諸家穿鑿以求符合。皆非。今直據診生死候歌斷之。二十動一止。二歲死。下仿此。不再論。
三十九動澀匿匿。木臟及筋終絕塞。一十九動便沉沉。肝絕未曾人救得。
白話文:
左手無名指與肝經相關。診脈時,如果脈搏在五十次(一息)後出現二十六次沉而緩慢的脈象,表示肝臟有風熱極盛,可能在兩年內死亡。
脈象沉而緩慢,也就是脈搏停止的意思。不能單憑此判斷為風熱症。這首歌訣可能傳抄有誤。總之,脈搏停止都不是好兆頭,很多醫家牽強附會去解釋,都是錯誤的。現在直接根據診斷生死歌訣來判斷:脈搏跳動二十次後停止,則兩歲內死亡;以此類推,不再贅述。
如果脈搏跳動三十九次後,出現澀滯微弱的脈象,表示肝臟和筋脈功能衰竭;如果脈搏跳動十九次就出現沉緩的脈象,表示肝臟已經衰竭,無法救治。
8. 左手尺部腎脈歌
左手腎脈指第三。〔四十五動〕(五十動足)無疾咎。指下急急動〔弦〕(數)時。便是熱風之脈候。忽然來往慢慢極。腎臟敗時須且救。此病多從冷變來。療之開破千金口。二十五動沉卻來。腎絕醫人無好手。努力黃泉在眼前。縱在也應終不久。
白話文:
左手小指(尺部)是腎經的脈象所在。脈搏跳動四十五次(以五十次為標準),則無病。如果小指下脈搏跳動很快,且呈現弦數的脈象,便是熱風邪氣侵犯腎經的徵兆。如果脈搏跳動忽快忽慢,極其緩弱,則表示腎臟已衰敗,必須立即治療。這種疾病大多由受寒引起,治療方法需要精湛的醫術才能奏效。如果脈搏跳動只有二十五次,且按壓下去感覺沉弱,則代表腎氣衰竭,即使是名醫也束手無策,病情危急,生命垂危。
9. 右手寸口肺脈歌
右手頭指肺相連。〔四十五動〕(五十動足)無憂慮。極急明知是中風。更看二十餘七度。忽然指下來往慢。肺冷莫言無大故。一朝肺絕脈沉沉。染病臥床思此語。十二動而又不來。咳嗽唾濃兼難補。〔髮直如麻只片時〕(毛折皮枯喘不休。)扁鵲也應難救護。
髮直如麻。小腸絕也。改作毛折皮枯。以合難經手太陰脈絕之證。仲景云。若汗發潤。喘不休者。肺先絕。
白話文:
右手寸口脈診肺部,大拇指所在的部位與肺經相連。脈搏跳動四十五次(五十次則過於強健),表示肺部無恙。如果脈搏跳動極快,則很可能是中風。再觀察二十七次脈搏跳動的情況,如果突然指下脈搏跳動變慢,說明肺部可能受寒,切不可掉以輕心。一旦肺部疾病嚴重到脈搏微弱沉伏,病人臥床不起,回想這首歌訣,若脈搏只有十二次,甚至摸不到脈搏,伴隨咳嗽、痰液濃稠且難以治療,此時頭髮直立如麻(或毛髮脫落、皮膚枯萎),即使扁鵲在世也難以治療。
10. 右手關上脾脈歌
右手第二指連脾。〔四十五動〕(五十動足)無諸疑。急動名為脾熱極。食不能消定若斯。欲知病患多為冷。指下尋之慢極遲。吐逆不定經旬日。胃氣衝心得幾時。
白話文:
右手食指與脾經相關。脈象正常搏動次數約為四十五次(五十次也屬正常範圍),則無大礙。如果脈搏跳動很快,則表示脾熱過盛,患者會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如果想判斷病情是否屬脾虛寒,則需仔細觀察食指脈搏跳動是否緩慢遲滯。如果出現嘔吐不止、持續十多天等症狀,則可能是胃氣上逆,衝擊心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