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刊誤》~ 附錄 (3)
附錄 (3)
1. 四時平脈
凡診脈,須先要識時脈、胃脈,與臟腑平脈,然後及於病脈。
(時脈,謂春三月六部中俱帶弦;夏三月俱帶洪;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沉。胃脈,謂中按得之脈和緩。臟腑平脈已見前章。凡人臟腑脈既平,胃脈和,又應時脈,乃無病者也,反此為病。又曰三部之內,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尺寸陰陽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強弱相應,四時之脈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內,獨大獨小,偏遲偏疾,左右強弱之相反,四時男女之相背,皆病脈也。凡脈見在上,曰上病;在下,曰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左脈不和,為病在表,為陽,主四肢;右脈不和,為病在裡,為陰,主腹臟,以次推之。)
白話文:
四時平脈
診脈時,必須先了解季節脈象、胃脈及臟腑的正常脈象,才能判斷病脈。所謂季節脈象,是指春季三個月脈象都略帶弦性,夏季三個月都略帶洪大,秋季三個月都略帶浮滑,冬季三個月都略帶沉緩。胃脈是指按壓中指部位,感覺脈象平和緩慢。臟腑的正常脈象已在前文說明。一般來說,臟腑脈象正常、胃脈平和,又符合季節脈象,就是健康之人。反之,就是生病了。
另外,三部脈象(寸、關、尺)的大小、浮沉、遲速都應相同;左右手的脈象強度也應相符;男女脈象的強弱也應符合其性別特徵;四個季節的脈象也不應相違背。符合這些條件的,稱為正常脈象。如果其中一部份脈象過大或過小,過遲或過速;左右手脈象強度相反;或與季節、性別特徵相違背,那就是病脈。
一般來說,上部脈象異常,表示上半身有病;下部脈象異常,表示下半身有病;左部脈象異常,表示左側有病;右部脈象異常,表示右側有病。左脈不和,表示病在體表,屬陽,主要影響四肢;右脈不和,表示病在內臟,屬陰,主要影響腹部臟器。以此類推。
2. 三部所主
(附九候)
診脈之時,人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寸為陽,為上部(主頭項以下至心胸之分)。關為陰陽之中,為中部(主臍腹胠脅之分)。尺為陰,為下部(主腰足脛股之分)。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為九候也。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取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腑也,亦心肺之應也。所謂浮按消息是也。重手取之,脈附於肉下者,陰也、臟也,亦腎肝之應也。所謂沉按消息是也。不輕不重,中而取之,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中和之應,脾胃之候也。所謂中按消息是也。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所謂推而內之是也。三部皆然。
一說:左寸:浮候左頭角;中候左脅;沉候少陰心。左關:浮候小腸膽;中候左脅;沉候厥陰肝。左尺:浮候膀胱;中候左腰;沉候腎。右寸:浮候右頭角;中候兩耳目;沉候肺。右關:浮候胃;中候胸中;沉候脾。右尺:浮候三焦;中候右腰;沉候命門。
診候推移指法。
推而外之,消息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消息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消息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消息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右關:外以候胃,內以候脾。兩尺:外以候腎,里以候腹中。是以有推而內、推而外、消息之法也。
一說:左寸:推而上之,上而不下,頭項痛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胸脅痛也;推而內之,內而不外,心腹積也;推而外之,外而不內,眼目昏也。左關: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腸胃痛也;推而內之,內而不外,筋骨痛也;推而外之,外而不內,主身有熱也。左尺: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小腸痛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足脛痛也;推而內之,內而不外,小便濁也;推而外之,外而不內,腰足痛也。右寸:推而上之,上而不下,氣喘急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胸中痛也;推而內之,內而不外,咽喉痛也;推而外之,外而不內,背脊痛也。右關: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吐逆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主下血也;推而內之,內而不外,腹有蟲也;推而外之,外而不內,肌肉痛也。右尺: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小腹脹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足脛痛也;推而內之,內而不外,疝瘕也;推而外之,外而不內,小便秘也。
機按。消息,謂詳細審察也。推,謂以指挪移於部之上下而診之,以脈有長短之類也;又以指挪移於部之內外而診之,以脈有雙弦單絃之類也;又以指推開其筋而診之。
白話文:
三部所主
診脈時,手臂長則手指放得疏鬆些,手臂短則手指放得緊密些。寸關尺三部,寸脈屬陽,在上部,主要診斷頭項到心胸的分界處;關脈屬陰陽之間,在中部,主要診斷肚臍、腹部、脅肋的分界處;尺脈屬陰,在下部,主要診斷腰部、足脛、大腿的分界處。這三部脈象,各有浮、中、沉三種候,三部各有三個候,合稱九候。
診脈要領有三:一曰舉、二曰按、三曰尋。(輕輕按脈叫作舉;用力按脈叫作按;不輕不重,仔細探察叫作尋。)起初診脈,輕輕觸摸,脈象在皮膚表面出現的,屬陽,屬腑,也與心肺相關,這就是所謂的浮按消息。用力按脈,脈象在肌肉下方的,屬陰,屬臟,也與腎肝相關,這就是所謂的沉按消息。不輕不重,適中按脈,脈象在血肉之間出現的,是陰陽調和,與脾胃相關,這就是所謂的中按消息。如果浮、中、沉三種脈象都不明顯,就要仔細探察;如果若隱若現,則是陰陽隱伏的脈象,這就是所謂的推而內之。三部皆如此。
一種說法是:左寸脈,浮則診斷左邊頭角;中則診斷左邊脅肋;沉則診斷少陰心經。左關脈,浮則診斷小腸、膽經;中則診斷左邊脅肋;沉則診斷厥陰肝經。左尺脈,浮則診斷膀胱經;中則診斷左腰;沉則診斷腎經。右寸脈,浮則診斷右邊頭角;中則診斷兩耳目;沉則診斷肺經。右關脈,浮則診斷胃經;中則診斷胸中;沉則診斷脾經。右尺脈,浮則診斷三焦經;中則診斷右腰;沉則診斷命門。
診斷時推移手指的用法:(向外推動,仔細探察,如果向內而不向外,則有心腹積聚的病症;向內推動,仔細探察,如果向外而不向內,則身體有熱;向上推動,仔細探察,如果向上而不向下,則腰足清冷;向下推動,仔細探察,如果向下而不向上,則頭項疼痛。)左寸脈,向外推則診斷心經,向內推則診斷膻中;左關脈,向外推則診斷肝經,向內推則診斷膈;右寸脈,向外推則診斷肺經,向內推則診斷胸中;右關脈,向外推則診斷胃經,向內推則診斷脾經;左右尺脈,向外推則診斷腎經,向內推則診斷腹部。所以有向內推、向外推,仔細探察的診斷方法。另一種說法是:左寸脈,向上推動,向上而不向下,則診斷頭項疼痛;向下推動,向下而不向上,則診斷胸脅疼痛;向內推動,向內而不向外,則診斷心腹積聚;向外推動,向外而不向內,則診斷眼目昏花。左關脈,向上推動,向上而不向下,則診斷腰足清冷;向下推動,向下而不向上,則診斷腸胃疼痛;向內推動,向內而不向外,則診斷筋骨疼痛;向外推動,向外而不向內,則診斷身體有熱。左尺脈,向上推動,向上而不向下,則診斷小腸疼痛;向下推動,向下而不向上,則診斷足脛疼痛;向內推動,向內而不向外,則診斷小便渾濁;向外推動,向外而不向內,則診斷腰足疼痛。右寸脈,向上推動,向上而不向下,則診斷氣喘氣急;向下推動,向下而不向上,則診斷胸中疼痛;向內推動,向內而不向外,則診斷咽喉疼痛;向外推動,向外而不向內,則診斷背脊疼痛。右關脈,向上推動,向上而不向下,則診斷嘔吐;向下推動,向下而不向上,則診斷下血;向內推動,向內而不向外,則診斷腹部有蟲;向外推動,向外而不向內,則診斷肌肉疼痛。右尺脈,向上推動,向上而不向下,則診斷小腹脹滿;向下推動,向下而不向上,則診斷足脛疼痛;向內推動,向內而不向外,則診斷疝氣;向外推動,向外而不向內,則診斷小便不通。機按消息,指的是詳細審察;推,指的是用手指在脈象部位上下移動診斷,以辨別脈象的長短;又指用手指在脈象部位內外移動診斷,以辨別脈象的單弦雙弦;又指用手指推開筋絡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