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脈理求真》~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沉脈

沉則輕取不應,重按乃得。凡細小實伏牢弱,皆屬沉類。不似實脈之舉指逼逼,伏脈之隱於筋骨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水行潤下脈來沉,筋骨之間軟滑勻;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時號此為和平。相類詩曰:沉幫筋骨自調勻,伏則推筋著骨尋;沉細如綿真弱脈,弦長實大是牢形。

)沉為痰寒不振,水氣內伏,停飲不化,宿食不消,氣逆不通,洞泄不閉,故見內沉。若使沉而兼細,則為少氣;沉而兼遲,則為痼冷;沉而兼滑,則為宿食;沉而兼伏,則為霍亂絞痛;沉而兼數,則為內熱;沉弦而緊,則為心腹疼痛。然總不越有力無力,以為辨別。蓋沉實有力,宜消宜攻;沉虛無力,宜溫宜補。

(然亦有有力宜溫,無力宜攻,另有義詳於後,當細互參。)若使沉緊而數,又兼頭痛發熱惡寒,雖曰脈沉,仍屬寒蔽,當作表治。豈可概認為里,而不用以升發乎。(張璐曰:脈顯陰象而沉者,則按久愈微。若陽氣鬱伏,不能浮應衛氣於外,脈反伏匿而沉者,則按久不衰。

陰陽寒熱之機,在乎纖微之辨。傷寒以尺寸俱沉,為少陰受病。故於沉脈之中,辨別陰陽為第一關捩。林之翰曰:沉脈須知主表。如寒閉腠理,衛氣不通,經氣澀滯,脈不見浮而沉;氣鬱脈閉;下手便見,而脈亦沉;真陰久虛,真陽衰憊,外邪乘虛直入,而脈亦沉;是沉仍屬表症。)

白話文:

沉脈

沉脈是指輕輕按壓時感覺不到,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摸到的脈象。凡是細小、隱伏、牢實、微弱的脈象,都屬於沉脈的範疇。它不像實脈那樣按壓時明顯有力,也不像伏脈那樣隱沒在筋骨之中。 女性的沉脈在寸口,男性的沉脈在尺口,四季都以這種脈象為平和的狀態。沉脈的表現如同筋骨自行調節般勻稱,而伏脈則需要用力推按才能摸到。沉細如棉絮般的脈象是真正的弱脈,而弦長且實大的脈象則是牢固的脈象。

沉脈常因痰飲寒邪停滯不化,水氣內伏,宿食不消,氣逆不通,腸胃泄瀉或閉塞等原因導致脈氣內陷。如果沉脈同時細弱,則表示氣虛;如果沉脈同時遲緩,則表示寒邪積久;如果沉脈同時滑利,則表示宿食;如果沉脈同時隱伏,則表示霍亂絞痛;如果沉脈同時脈率加快,則表示內有熱邪;如果沉脈同時弦緊,則表示心腹疼痛。但是,總體來說,沉脈的辨別關鍵在於脈象是否有力。沉脈有力,則應當採取消散或攻邪的治療方法;沉脈無力,則應當採取溫補的方法。

(但也有一些情況,有力脈需要溫補,無力脈需要攻邪,其原因詳見後文,需要仔細參照。)如果沉脈同時緊數,並伴有頭痛、發熱、惡寒等症狀,即使脈象沉,也仍然屬於表證,應該採用表證的治療方法,不能簡單地認為是裡證而只用溫補升發的藥物。脈象雖然呈現陰虛的狀態,但是按壓久了卻能感覺到脈象越來越微弱,這是因為陽氣鬱結在內,不能浮現於外,導致脈象反而隱伏而沉,按壓久了也不會消失。

陰陽寒熱的辨別,往往在細微之處。傷寒病症中,如果寸口和尺口脈象都沉,表示少陰經受病。因此,在辨別沉脈時,區分陰陽屬性至關重要。沉脈必須注意辨別表裡。例如,寒邪閉阻肌膚腠理,衛氣不通,經氣運行不暢,脈象就會不浮現而下沉;氣機鬱結,脈道閉塞,雖然按壓就能觸摸到脈搏,但脈象仍然是沉的;真陰久虛,真陽衰竭,外邪乘虛而入,脈象也往往是沉的;這些情況下的沉脈,都屬於表證。

2. 數脈

數則呼吸定息每見五至六至,應指甚速。凡滑動緊促(四脈)皆屬數類。不似滑脈之往來流利,動脈之厥厥動搖,疾脈之過於急疾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數脈息間常六至,陰微陽盛必狂煩;浮沉表裡分虛實,惟有童兒作吉看。又相類詩曰:數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數似彈繩;數而時止名為促,數見關中動脈形。

又曰:七至為極為疾,八至為脫,九至為絕。)數為寒熱內搏,風火沖激。是以人見數脈,多作熱治。詎知脈有真假,數有虛實,仍須察其兼症兼脈(眼意周到),及脈有力無力,以為分耳。若使數兼洪滑,且極有力,或是內熱蒸騰,伏火發動,當作實看。如系細小強滑細數綿軟,縱有身熱,須宜溫治。

或引陽歸陰,其數自平;或補精化氣,其數自除;或溫中發表,其氣自舒;或宣壅去滯,其數自消。矧有並無熱候,症有虛寒,脈見虛數,溫補尚恐不及,其可以數為熱,妄用苦寒之味乎。(景岳曰:里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症,陰陽俱困,氣血張皇,多有是候。

林之翰曰:數脈須知主寒。如脈浮數大而無力,按之豁然而空,此陰盛逼陽外浮,是寒焰也。醫家竟不審病新久,有力無力,鼓與不鼓,一概混投寒劑,遽絕胃氣,可不畏哉。)

白話文:

數脈的脈搏跳動次數,每分鐘通常在五到六次之間,此時手指觸摸脈搏會感覺非常快速。凡是滑利、動搖、緊促的脈象(四種脈象),都屬於數脈的範疇。但數脈和滑脈的暢順流利、動脈的輕微震顫、疾脈的極度快速,有所不同。 (張璐語。瀕湖脈診詩也說:數脈每分鐘通常跳動六下,陰虛陽盛者必然狂躁煩亂;浮沉、表裡可區分虛實,只有孩童的數脈才算吉利。另一首類似的詩曰:數脈比常人每分鐘多跳一下,緊促如數珠般快速跳動;數脈時停時動稱為促脈,在關元穴處能見到動脈的數脈形態。

七次脈搏跳動為極度快速,八次為脫症,九次則為危急之兆。)數脈多由寒熱內在搏鬥,或風火衝擊所致。因此,人們見到數脈,往往用清熱的方法治療。但脈象有真假,數脈也有虛實之分,還需仔細觀察伴隨的症狀和其它脈象(要周全考慮),以及脈象有力還是無力,才能作出判斷。如果數脈兼具洪大而滑利,而且有力,可能是內熱蒸騰,伏火上升,應當視為實證。如果脈象細小而有力,滑利但數目少且綿軟,即使有發熱,也應該溫和治療。

有時通過引導陽氣歸於陰陽,數脈自然會恢復正常;有時通過補益精氣,轉化為氣血,數脈也會消失;有時通過溫暖中焦,發表解表,氣機自然舒暢;有時通過宣通壅塞,去除瘀滯,數脈也會自行消除。更有一些情況,並無發熱症狀,反而有虛寒的病症,脈象呈現虛數,即使溫補治療都可能嫌慢,怎麼能單憑數脈就判斷為熱證,而妄用苦寒的藥物呢?(景岳說:裡證的數脈代表熱證,但真正的熱證不一定都是數脈。凡是虛損的病症,陰陽俱虛,氣血紊亂,往往也會出現數脈。

林之翰說:數脈必須知道它主要和寒邪有關。如果脈象浮大而數,但無力,按壓時感覺空虛豁然,這是陰盛陽衰,陽氣被逼到體表浮動,是寒邪的表現。很多醫生不仔細分辨病情的新舊,脈象有力還是無力,脈搏有力還是虛弱,就一概使用寒涼藥物,導致胃氣受損,難道不值得警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