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正眼》~ 卷一 (9)
卷一 (9)
1. 死候
(增補)
屍臭。(肉絕。)舌卷及囊縮。(肝絕。)口不合。(脾絕)肌腫唇反。(胃絕。)髮直齒枯。(骨絕。)遺尿。(腎絕)毛焦。(肺絕。)
面黑直視。目瞑不見。(陰絕。)目眶陷,目系傾。汗出如珠。(陽絕。)手撒戴眼。(太陽絕。)病後喘瀉。(脾肺將絕。)目正圓,痙。(不治。)
吐沫面赤。面青黑。唇青,人中滿。發與眉衝起。爪甲下肉黑。手掌無紋。臍突。足趺腫。聲如鼾睡。脈浮無根。面青伏眠,目盲。汗出如油。(以上肝絕,八日死。)眉傾。(膽絕。)手足爪甲青,或脫落,呼罵不休。(筋絕,八日死。)肩息回視(心絕,立死。)髮直如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
(小腸絕,六日死。)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無時。(脾絕,五日死。)脊骨疼腫,身重不可轉側。(胃絕,五日死。)耳干舌腫,溺血,大便赤泄。(肉絕,九日死。)口張,氣出不反(肺絕,三日死。)泄利無度。(大腸絕。)齒乾枯,面黑目黃,腰欲折,自汗。(腎絕。
)
白話文:
死候:
屍體發出臭味,肌肉腐爛。舌頭捲曲,陰囊收縮。嘴巴閉不上。肌肉腫脹,嘴唇翻起。頭髮直立,牙齒乾枯。尿失禁。毛髮焦枯。
臉色發黑,眼睛直視,或眼睛閉合看不見。眼窩凹陷,眼球下垂,汗如珠狀湧出。手腳冰冷,眼睛半睜。病後呼吸急促,腹瀉。眼睛圓睜,抽搐。
吐口水,臉色發紅或青黑,嘴唇發青,人中飽滿,頭髮和眉毛豎立,指甲下皮膚發黑,手掌無紋路,肚臍突出,腳背腫脹,呼吸聲如鼾睡,脈搏浮弱無力,臉色青白昏睡,眼睛失明,汗如油脂般湧出。以上症狀表示肝臟功能衰竭,八日內死亡。眉毛傾斜。手腳指甲發青或脫落,不斷呼喊謾罵。肩膀聳起,眼睛回視。頭髮直硬如麻,無法彎曲伸展,不停地出汗。
口冷腳腫,腹部發熱脹滿,腹瀉不止。脊椎疼痛腫脹,身體沉重無法翻身。耳朵乾燥,舌頭腫脹,尿血,大便帶血腹瀉。嘴巴張開,氣息排出不返。腹瀉不止。牙齒乾枯,臉色發黑眼黃,腰部疼痛欲折,不停出汗。
2. 臟腑分配於面部
(增補)
《靈樞》曰:五臟六腑,各有部分;能別部分,萬舉萬當。庭者,首面也。(庭,天庭也,謂之首面。)闕上者,(眉間上分。)咽喉也。闕中者,(眉之中。)肺也。下極者,(印堂。)心也。直下者,(山根。)肝也。肝左者,(山根之左。)膽也。下者,(胃之下。)脾也。
方上者,(方始上於脾。)胃也。中央者,(脾之下,壽之上。)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腎有兩,故挾大腸也。)當腎者,臍也。(腎與大腸、臍,俱在壽上。)面王以上者,(面王,準頭也。鼻為面之王。)小腸也。(準頭上色黃,小便難。)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
(準頭之部,又分上下,男小腹痛,卵痛;女子主膀胱子處病。)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耳旁為繩,臂背為外,膺乳為內,故在目內眥。)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居股脛之中。)膝以下者,脛也。
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大也。上下牙床大分處以候股。牙床司開合,亦如股里之任屈伸也。)巨屈者,膝臏也。(上下唇交接處是地倉穴,以唇口大為屈轉,以候膝臏。又唇為言語飲食之門戶,亦如膝臏為屈伸奔走之關節,俱動而不休,故應候焉。)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分也。
【按】《靈樞》此文,雷公問,黃帝答者。細繹經旨,自首面而至膀胱子處十四部,配於明堂者也。自顴至膝臏十一部,配顴之左右及顴之下也。由此觀之,明堂為內,兩顴為外,一部之分,而有內外。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此三者立內部。
「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此二者別外部。又按五官之辨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於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前後互觀,臟腑配於明堂,肢體列於兩顴,上下左右,不更彰彰乎!
白話文:
臟腑分配於面部
《靈樞經》記載:五臟六腑,各自對應著身體的特定部位;能分辨這些部位的對應關係,就能夠準確診斷疾病。額頭(天庭)是頭面部。眉間上方對應咽喉。眉間中央對應肺。印堂穴對應心臟。山根對應肝臟。山根左側對應膽囊。胃部下方對應脾臟。
脾臟上方對應胃部。脾臟下方,人中穴上方對應大腸。靠近大腸的部位對應腎臟(腎臟左右各一,所以靠近大腸)。腎臟、大腸和肚臍都位於人中穴上方。鼻樑(準頭)上方對應小腸。(準頭部位發黃,則小便排泄困難。)鼻樑下方對應膀胱。
(鼻樑部位又可分上、下,男性此處反應小腹、睾丸疼痛;女性則反應膀胱疾病。)顴骨對應肩膀。顴骨後方對應手臂。手臂下方對應手掌。眼睛內眥(眼角)上方對應胸部。耳旁往上延伸的部位對應背部。(耳旁為界線,手臂和背部在外側,胸部在內側,所以對應眼睛內眥。)牙齒咬合處往下對應大腿。大腿中間對應膝蓋。(膝蓋位於大腿和小腿中間。)膝蓋下方對應小腿。上下牙床分開較大的部位對應大腿內側。(上下牙床如同大腿內側一樣,負責開合與屈伸。)上下嘴唇交接處(地倉穴)對應膝蓋骨。(嘴唇是言語飲食的門戶,如同膝蓋骨是屈伸運動的關節,都持續活動,所以互相對應。)這些是五臟六腑與肢體部位的對應關係。
【註釋】《靈樞經》這段文字,是雷公向黃帝請教的內容。仔細推敲經文的意思,從頭面到膀胱部位的十四個部位,都對應著面部的特定區域。從顴骨到膝蓋骨的十一部分,則對應顴骨及其周圍部位。由此可見,面部中央區域(明堂)為內,兩顴骨為外,各部位的劃分,都各有內外之分。黃帝說:「明堂是鼻子。闕是眉間。庭是臉。」這三者構成面部的內部區域。
「蕃是臉頰兩側。蔽是耳門。」這兩個部位則屬於面部的外部區域。此外,根據五官的解剖特點:「明堂(鼻子)的骨骼高聳挺拔,平直端正,五臟位於中央,六腑位於兩側,頭面部位於眉間和額頭之間,鼻樑位於印堂穴下方。」前後相互參照,五臟對應面部中央區域,四肢對應顴骨兩側,上下左右,其對應關係一目了然!
3. 診脈要訣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切脈之道,貴於精誠,嫌其擾亂,故必心虛而無他想,身靜而不言動,然後可以察脈之微而不失病情也。保者,不失也。若躁動不安,瞻視不定,輕言談笑,亂說是非,不惟不能得脈中之巧,適足為旁觀者鄙且笑也。)
白話文:
診脈要訣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把脈有訣竅,心神平靜是關鍵。」(切脈的技巧,在於專注認真,最忌諱心神不寧,所以必須心神虛靜,摒除雜念,身體安靜不動,這樣才能察覺到細微的脈象而不會錯失病情。 保,指的就是不遺漏病情。如果躁動不安,眼神不定,輕浮說話嬉笑,胡亂議論是非,不僅不能掌握切脈的技巧,反而會讓旁觀者輕蔑嘲笑。)
4. 決死生
黃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身形肥盛,而脈形細弱,且少氣而不足以呼吸,則外有餘而內不足,枝葉盛而根本拔也。故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身形瘦削,而脈形洪大,且胸中多氣者,陰不足而陽有餘也。
孤陽不生,故知必死。)形氣相得者生。(形盛者脈亦盛,形小者脈亦小,則形與脈相得矣。相得者,相合也。)參伍不調者病。(參伍者,數目也。言其至數不勻,往來無常度,故知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皆相失者,如應浮而沉,應小而大,違四時之度,失五臟之常者矣。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上下左右,即兩手之三部九候也。參舂者,實大有力,如杵之舂,故曰病甚。若失其常度,至於急數而不可數,即八九至之絕脈也,安得不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眾部雖調,而中部獨不及者,為根本敗壞,安得生乎!)
白話文:
決死生
黃帝問道:「如何判斷生死?」岐伯回答:「身形肥胖,脈搏卻細弱,呼吸微弱的人很危險。(這是因為外在充盈,內在卻虛弱,就像枝葉茂盛而根部卻被拔掉一樣,所以說,呼吸微弱的人很危險。)身形消瘦,脈搏卻洪大有力,胸中氣盛的人會死。(這是因為陰虛陽盛,孤陽無根,所以知道必然會死。)身形與氣息相調和的人則會活。(身形豐滿,脈搏也強盛;身形瘦弱,脈搏也細弱,這就是形與脈相協調。相得,就是相符的意思。)脈象參差不齊的人會生病。(參伍指的是脈象的數量,意思是脈象數量不均勻,往來無常,所以知道必然會生病。)三部九候都錯亂的人會死。(都錯亂,指的是脈象應該浮卻沉,應該細卻粗,違背四季之常,失卻五臟之常。)上下左右的脈象相應,如同舂米的杵聲一樣有力,病情很嚴重。上下左右的脈象錯亂,無法計數的人會死。(上下左右指的是兩手的三部九候。參舂,指的是脈象有力而有力,如同杵舂米一樣,所以說病情很嚴重。如果失去正常的節律,脈象急促而無法計數,這就是接近死亡的絕脈,怎麼能不死呢!)中部的脈象減弱的人會死。(其他部位的脈象雖然調和,但中部的脈象卻減弱,這是根本敗壞,怎麼能活呢!)
5. 辨七表八里九道之非
謝縉翁曰:「《脈經》論脈二十四種,初無表裡九道之目。其言芤脈為陰,《脈訣》乃以芤為七表之陽。仲景辨脈云:『浮大動數滑,陽也。沉澀弱弦微,陰也。』《脈訣》九道以動為陰,七表以弦為陽。似此之類頗多。」
吳草廬曰:「脈之浮沉、虛實、緊緩、數遲、滑澀、長短之相反配匹,自不容易,況有難辨。如洪散俱大而洪有力,微細俱小而微無力。芤類浮而邊有中無,伏類沉而邊無中有。似豆粒而搖搖不定者動也,似鼓皮之如如不動者革也。俱對待也。又有促、結、代皆有止之脈,促疾結緩,故為可對,代則無對。總二十七脈,不止於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脈也。」
戴同父曰:「脈不可以表裡定名也。軒岐越人叔和皆不言表裡,《脈訣》竊叔和之名而立七表八里九道,為世大惑。脈之變化,從陰陽生,但可以陰陽對待而言,各從其類,豈可以一浮二芤為定序,而分七八九名之乎!廬山劉立云以浮沉遲數為綱而教學者,雖似為捷徑,然必博而反約,乃能入妙,若以此為足,亦自畫矣。」
李時珍曰:「《脈經》論脈只有二十四種,無長短二脈。《脈訣》之歌亦止二十四種,增長短而去數散,皆非也。《素》《難》仲景論脈,止別陰陽,初無定數。如《素問》之鼓搏喘橫,仲景之惵卑高章剛損縱橫逆順之類是也。後世失傳,無所依准,因立名為之指歸耳。今之學者,按圖索驥,猶若望洋,而況舉其全旨乎!此草廬公之獨得要領也。」
滑伯仁曰:「脈之陰陽表裡,俱以對待而言。高陽生之七表八里九道,蓋穿鑿矣。求脈之明,反為脈之晦。」
白話文:
謝縉認為,《脈經》記載的二十四種脈象中,並無七表、八里、九道之說。《脈訣》將芤脈定為七表之陽,與《脈經》和張仲景的觀點相違背,例如《脈訣》以脈動為陰,《脈經》則以弦脈為陽,諸如此類的矛盾很多。
吳草廬認為,脈象的浮沉、虛實、緊緩、數遲、滑澀、長短等特性,本身就難以辨別,更何況要強行套用七表八里九道。他舉例說明,洪脈和散脈、微脈等脈象的區別,以及芤脈和伏脈的特徵,都是相對而言的。此外,還有促脈、結脈、代脈等脈象,其中促脈和結脈可以相對應,但代脈則無相對應的脈象,總計超過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脈的範圍。
戴同父認為,不應以表裡來命名脈象。古代醫學典籍如《軒岐》、《越人》、《叔和》等,都沒有提到表裡之說。《脈訣》借用叔和的名義,提出七表八里九道,誤導後世。脈象的變化,源於陰陽,應該從陰陽的相對性來理解,而非以浮脈、芤脈等特定脈象來強行劃分等級。他批評以浮沉遲數來教學,雖然看似簡便,但若不融會貫通,反而會限制理解,難以深入脈象的奧妙。
李時珍認為,《脈經》只有二十四種脈象,並無長短脈;《脈訣》也只有二十四種脈象,增減脈象都是錯誤的。《素問》、《難經》以及張仲景的脈診,主要區分陰陽,並無固定的數量。後世因為缺乏依據,才創造出七表八里九道等說法,用以指引脈象的辨別。現代學者如同盲人摸象,難以理解脈診的精髓,只有吳草廬真正掌握了脈診的要領。
滑伯仁認為,脈象的陰陽表裡,都是相對而言的,七表八里九道的說法是牽強附會的,反而會阻礙對脈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