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診家正眼》~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脈分四時六氣

十二月大寒至二月春分,為初之氣,厥陰風木主令。經曰:「厥陰之至其脈弦。」

春分至小滿,為二之氣,少陰君火主令。經曰:「少陰之至其脈鉤。」小滿至六月大暑,為三之氣,少陽相火主令。經曰:「少陽之至大而浮。」大暑至八月秋分,為四之氣,太陰濕土主令。經曰:「太陰之至其脈沉。」秋分至十月小雪,為五之氣,陽明燥金主令。經曰:「陽明之至短而澀。

」小雪至十二月大寒,為六之氣,太陽寒水主令。經曰:「太陽之至大而長。」

2. 脈分四方

東極之地,四時皆春,其氣暄和,民脈多緩。

南極之地,四時皆夏,其氣蒸炎,民脈多軟。

西極之地,四時皆秋,其氣清肅,民脈多勁。

北極之地,四時皆冬,其氣凜冽,民脈多石。

東南卑濕,其脈軟緩,居於高巔,亦西北也;西北高燥,其脈剛勁,居於汙澤,亦東南也。南人北脈,取氣必剛;北人南脈,取氣必柔。東西不齊,可以類剖。

3. 脈分五臟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

4. 五臟平脈

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招招,猶迢迢也。揭,高舉也。高揭長竿,梢必和緩,乃弦長而兼和緩柔軟之象也。)

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連珠琅玕,皆狀其盛滿流行,而無太過不及之弊也。)

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和柔者,悠悠揚揚也。相離者,不模糊也。如雞踐地,喻其緩而不迫,胃氣之妙也。)

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厭厭聶聶,澀之象也。如落榆莢,毛之象也。輕浮和緩,為和平之象。)

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喘喘、累累、如鉤,此三者,皆心脈之陽也;而濟之以沉石,則陰陽和平也。)

5. 五臟病脈

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盈實而滑,弦之太過也。長竿無梢,則失其和緩之意,此弦多胃少,故肝病。)

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喘喘連屬,急數之象。其中微曲,則尚未至於全曲,鉤多胃少之象也。)

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實而盈數,如雞之舉足,雖不能如踐地之和,亦不至如鳥距之疾,弱多胃少之象也。)

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不上不下,澀之象也。如循雞羽,浮之象也。毛多胃少,肺金之病將見也。)

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引葛者,牽連引蔓之象也。按之益堅,則石多胃少,腎病將見也。)

6. 五臟死脈

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曰勁曰急,強急不和,比之新張弓弦,絕無胃氣矣,安得不死。)

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前曲者,輕舉而堅大也。後居者,重按而牢實也。操帶鉤者,狀其彈指之象也。但鉤無胃者,其死必矣。)

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鳥喙者,狀其硬也。鳥距者,狀其急也。屋漏者,亂也。水流者,散也。沖和之氣全無,中州之官已絕矣。)

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如物之浮,則無根矣。如風吹毛,則散亂矣。但毛無胃,則肺氣絕矣。)

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索而曰奪,則互引而疾急矣。石而曰彈,則堅勁而無倫矣。但石無胃,故曰腎死。

【按】《難經·十五難》與《內經》不同,或《內經》有而《難經》缺,或《難經》有而《內經》無。然《難經》本以《內經》為宗,不知何以異同乃爾。學者惟當以《內經》為主,無多岐之惑也。

7. 五臟真脈

(真脈,真臟脈也,即死脈也。文有異同,義無差別,總之不見胃氣之脈,乃名真臟脈。)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

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膚。

真腎脈至,搏而絕,如彈石狀辟辟然。

【按】凡持真臟脈者,肝至懸絕,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8. 脈以胃氣為本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

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弱無胃曰死。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

蔡氏曰:「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不滑不澀,不浮不沉,不疾不遲,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胃氣脈也。」

9. 脈貴有神

東垣曰:「有病之脈,當求其神。如六數七極,熱也。脈中有力,即有神矣。為泄其熱。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即有神矣。為去其寒。若數極遲敗,脈中不復有力,為無神也。而遽泄之去之,神將何依耶!故經曰,脈者,氣血之先;氣血者,人之神也。」(按王宗正曰:「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腎肝俱沉,脾在中州。

」即王氏之言,而知東垣所謂「脈中有力」之中,蓋指中央戊己土,正在中候也。胃氣未散,雖數不至於極,遲不至於敗,尚可圖也。故東垣之所謂有神,即《內經》之所謂有胃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