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診家正眼》~ 卷一 (2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1)

1. 望色

舌青苔滑,無熱不渴者,陰毒寒極,宜急溫。舌紫黑者陰寒,赤紫者陽熱。舌硬,舌腫,舌卷,舌短,舌強囊縮者,難治。若語言不清,神昏脈脫者,死。陰陽易,舌出數寸死。夏令熱病,苔黑燥渴者,可治,不在必死之例。若黑苔刮不去,及去易生刺裂者,必死。冬月黑苔者,必死。

婦人難產,唇舌俱青者,母子俱死;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子活母死。面黃而淡,脾胃有傷,四肢痿弱,腹脹,面黃而濁如熏,濕盛黃疸。黃如橘色多熱。黃兼青紫,脈芤者,瘀血在胃,或脅必有塊。面上白點,是蟲積。面色青黃白不常,及有如蟹爪路,一黃一白者,主食積。

目黑頰赤,主痰熱。目胞黑者,痰也。眼黑行走呻吟者,骨節痠痛,痰入骨也。眼黑麵黃,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傷寒眼下青色,主挾陰。面黃目青,為傷酒。目睛黃,酒疸。面黃白,及腫連眼胞者,谷疸,其人必心下痞。目色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黑在腎;黃在脾;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面黃目青,及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者,皆死。面目有黃色,是有胃氣,為吉。病人鼻準明,山根亮,目眥黃光,為有起色。目黃心煩,脈和者,病將愈。平人忽見黑氣,起於口鼻耳目邊者,凶。明堂眼下青色,多欲勞傷精神;不爾,即夜未睡。

黑而瘦,陰虛火旺。臂多青脈,是脫血。心病傳肺,肝病傳脾,脾病傳腎,腎病傳心,肺病傳肝,俱死。五臟已奪,神明不守。五臟氣絕,大小便不禁,手足不仁。三陰氣絕,則目眩轉,目矇;目矇為失志,失志則目矇者,死。三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白話文:

望色

舌苔青滑,不感到熱也不渴,這是陰寒極度衰竭,應該趕緊溫暖身體。舌頭紫黑色是陰寒,舌頭赤紫色是陽熱。舌頭僵硬、腫脹、捲曲、短縮、強直內縮,都很難治癒。如果說話不清、神志昏迷、脈搏微弱,就會死亡。陰陽失調,舌頭伸出數寸也會死亡。夏季患熱病,舌苔黑色乾燥且口渴,是可以治療的,不一定是必死的。但如果黑苔刮不掉,或者刮掉後容易再次裂開,則必死無疑。冬天出現黑苔也必死。

婦女難產,嘴唇和舌頭都發青,則母子都會死亡;臉紅舌青,孩子死亡母親活;臉青舌紅,孩子活母親死。臉色發黃且暗淡,是脾胃受損,四肢萎弱,腹部脹滿;臉色發黃且渾濁像被煙燻過一樣,是濕邪過盛引起的黃疸;黃色像橘子一樣,多是熱證;黃色夾雜青紫色,脈象洪大,是瘀血停滯在胃部,或者脅肋部一定有腫塊。臉上出現白色斑點,是蟲積。臉色青黃白不正常,或像蟹爪一樣,一黃一白,是食物積滯。

眼睛發黑臉頰發紅,是痰熱;眼瞼發黑,也是痰證;眼睛發黑行走時呻吟,是痰邪入骨引起的骨節痠痛;眼睛發黑臉色發黃,四肢萎軟麻痺,屈伸不便,是風痰。傷寒病眼下出現青色,是陰邪夾雜。臉黃眼青,是傷酒;眼白發黃,是酒疸;臉色發黃發白,並且腫脹連到眼瞼,是谷疸,患者心下必定痞悶。眼睛發紅,病在心;發白在肺;發青在肝;發黑在腎;發黃在脾;黃色難以形容,病在胸腔。

臉黃眼青、臉黃眼紅、臉黃眼白、臉黃眼黑,都不會死。臉紅眼白、臉青眼黑、臉黑眼白、臉紅眼青,都會死。臉上出現黃色,是有胃氣,是吉兆。病人的鼻樑明亮,山根部位明亮,眼角有黃光,表示病情好轉。眼睛發黃心煩,脈象平和,病情將要痊癒。健康的人突然出現黑色氣息,從口鼻耳目周圍出現,是不祥之兆。明堂(眼下)青色,多是勞累傷神;如果不是,就是夜裡沒睡好。

身體消瘦發黑,是陰虛火旺。胳膊上青筋暴露,是失血。心臟病傳到肺臟,肝臟病傳到脾臟,脾臟病傳到腎臟,腎臟病傳到心臟,肺臟病傳到肝臟,都會死亡。五臟功能衰竭,神志不清醒。五臟氣息衰竭,大小便失禁,手腳麻木。三陰氣息衰竭,則會頭暈目眩,視力模糊;視力模糊是意志消沉,意志消沉則視力模糊,會死亡。三陽氣息衰竭,則陰陽分離;陰陽分離,則肌膚腠理疏鬆,大量汗液排出,像串珠一樣,流不下去,早上預兆晚上死,晚上預兆早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