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診家正眼》~ 卷一 (2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0)

1. 望色

散者,如雲撤散而不聚,其色漸漸而散,先濃後淡,先定後行也,主病色漸退之兆,即經所謂「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可見以色之聚散以為驗。摶者,如物摶聚而不散,其色漸漸而聚,先淡後濃,先行後定也,主病氣方來之機,即經所謂「散為痛,摶為聚,左右內外各如其形色耳」。氣色散者,為痛而不至成聚。

若摶聚不散,則成聚而不止於痛。由此觀之,病氣方來,霍然之期尚遠;病氣漸退,痊愈之日已近。夫如是,重病色逆,若兼撤散之形,未可即決其凶;輕病而色順,如兼摶聚之形,未可即言其吉。然不明不澤之色,雖非吉兆,乃不致沉夭,亦非必死,故曰其病不甚也。

此皆軒岐言外之義,若不體認會悟其微,而決吉凶,一有不驗,言望色難憑,咎將誰歸?所云「各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又將各部而察之,其條分縷析,如江海之通眾流,豈能以紙上之言盡者哉!

黃帝曰:「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膚不仁。」又曰:「黃赤為熱。色貴明潤,不欲沉夭。夭然色不澤,其脈空虛,為奪血。」

鼻位中央,屬土,主脾;通呼吸,兼主肺,為肺之官也。鼻色黃者,小便難。獨鼻尖青黃者,其人必為淋也。青者腹中痛。微黑者有水氣。白者亡血。黃白無澤,氣虛有痰。紫濁時病。赤為熱。鮮紅有留飲。鼻孔乾燥,必衄血。鼻燥如煙煤,屬陽毒熱極;及鼻孔冷滑而黑,屬陰毒冷極。

皆危。鼻塞濁涕是風熱。鼻流清涕是肺寒。鼻孔痔脹,屬肺熱有風。顴色赤者,心病。顴與顏黃黑者,腎病。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病雖小愈,必卒死。傷寒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顴見青氣者死。面白顴赤,火剋金也,為賊邪,其病不治。肝熱病者,左頰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耳間青脈起掣病。耳痛,耳腫,耳聾,及耳前紅腫,皆系少陽之熱。人中平滿主有水,土敗唇反,甲篤乙死。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脾病者唇黃。唇見五色者,病在脾。唇色如紅蓮光澤者,無病。舌乾唇燥為脾熱,燥而紅者吉,燥而黑者凶。腫赤者熱極,青黑者寒極。黃者血虛,白者失血。

口苦膽熱,甜者脾熱,淡亦脾熱。口燥咽乾者,腎熱。舌乾口燥者,心熱。口噤咬牙者,痙病。唇口生瘡聲啞者,狐惑。齒燥無津,陽明熱極。齒燥脈虛是中暑。唇舌苔上有斷紋者,難治。唇青舌卷,環口黧黑,口張氣直,唇口顫搖者,死。舌短顴赤者,心病。少陰氣上逆,厥則齧舌。

舌色鮮紅潤澤者吉,黑者凶。濕滑者吉,燥澀者凶。白苔者,胸中有寒,丹田有熱。苔白而滑,邪未入府,在半表半裡,宜和解,苔黃者,邪入胃,宜下。苔燥黑生芒刺者,難治,法宜急下。身不熱,口不渴,苔黑而滑者,屬陰寒,法宜急溫。舌卷焦黑而燥者,陽毒熱極,宜急下。

白話文:

望色

氣色散開如同雲霧消散,顏色漸漸散去,先濃後淡,先穩定後移動,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正如經書所說:「顏色散開,像馬駒一樣沒有聚集,病情散開而氣血疼痛,凝聚尚未形成」,可見以顏色的聚散來判斷病情。氣色凝聚如同物體聚集而不散開,顏色漸漸聚集,先淡後濃,先移動後穩定,這是病氣將至的徵兆,正如經書所說:「散開為疼痛,凝聚為聚集,左右內外都根據其形色」。氣色散開者,為疼痛但尚未凝聚。

如果凝聚而不散,則形成聚集,不止於疼痛。由此看來,病氣將至,病情危急的時期尚遠;病氣漸退,痊癒的日子已近。然而,重病顏色反常,如果兼有散開的現象,也不能立即斷定為凶險;輕病而顏色正常,如果兼有凝聚的現象,也不能立即說它吉利。然而不明不澤的顏色,雖然不是吉兆,卻不至於迅速死亡,也不是一定會死,所以說病情並不嚴重。

這些都是軒轅黃帝和岐伯言論中的深層含義,如果不體會領悟其微妙之處,就判斷吉凶,一旦有不準確的地方,說望診難以憑藉,責任又該歸咎於誰呢?所謂「各種顏色在各自的部位呈現,觀察其浮沉,以了解淺深」,還要觀察各個部位,其條理分明,如同江海匯聚眾多河流,豈能僅憑紙上之言就能完全闡述呢!

黃帝說:「黃赤色為風邪,青黑色為疼痛,白色為寒邪。黃色而油潤為膿,紅色很重為出血,疼痛很重為肌肉痙攣,寒冷很重為皮膚感覺遲鈍。」又說:「黃赤色為熱邪。顏色貴在明亮潤澤,不希望顏色晦暗。顏色晦暗不澤,脈象空虛,是失血。」

鼻位居中央,屬土,主脾;通呼吸,兼主肺,是肺的官竅。鼻子黃色者,小便困難。只有鼻尖青黃者,此人一定患有淋病。青色者腹中疼痛。微黑色者有水腫。白色者失血。黃白色不澤,氣虛有痰。紫濁色為疾病纏綿。紅色為熱邪。鮮紅色有水飲停滯。鼻孔乾燥,必流鼻血。鼻乾燥像煙煤一樣,屬陽毒熱極;鼻孔冰冷滑膩而發黑,屬陰毒寒極,都非常危險。鼻子阻塞,鼻涕渾濁是風熱。鼻涕清澈是肺寒。鼻孔腫脹,屬肺熱夾雜風邪。顴骨顏色紅者,心臟病。顴骨和面部黃黑色者,腎臟病。紅色出現在兩顴,大如拇指,病情雖然小好,卻必將猝死。傷寒發汗不出,顴骨發紅,呃逆者死亡;顴骨出現青色者死亡。面色白而顴骨紅,火克金,是賊邪,此病難治。肝熱病者,左臉頰先發紅。肺熱病者,右臉頰先發紅。

耳際青色血管突出疼痛。耳痛、耳腫、耳聾,以及耳前紅腫,都是少陽經的熱邪。人中飽滿主有水腫,嘴唇反轉,甲篤乙死(指某種疾病)。嘴唇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本。脾臟有病者嘴唇黃。嘴唇出現五種顏色者,病在脾臟。嘴唇顏色像紅蓮花一樣光澤者,沒有疾病。舌乾唇燥為脾熱,乾燥而紅色者吉利,乾燥而黑色者凶險。腫脹發紅者熱極,青黑色者寒極。黃色者血虛,白色者失血。

口苦為膽熱,口甜為脾熱,口淡也為脾熱。口乾咽燥為腎熱。舌乾口燥為心熱。口噤咬牙為痙攣病。嘴唇口角生瘡聲音嘶啞為狐惑病。牙齒乾燥無津液為陽明經熱極。牙齒乾燥脈象虛弱為中暑。嘴唇舌苔上有斷紋者,難治。嘴唇青紫舌頭捲曲,圍繞嘴唇發黑,張口氣息直上,嘴唇口角顫抖者,將死。舌頭短小顴骨紅者,心臟病。少陰經之氣逆上,厥逆則咬舌。

舌頭顏色鮮紅潤澤者吉利,黑色者凶險。濕潤滑利者吉利,乾燥粗糙者凶險。舌苔白色者,胸中有寒邪,丹田有熱邪。舌苔白色而滑利,邪氣尚未深入臟腑,在半表半裡,宜用和解的方法治療,舌苔黃色者,邪氣入胃,宜用下法治療。舌苔乾燥發黑生出芒刺者,難治,方法宜急用下法。身體不熱,口不渴,舌苔黑色而滑利者,屬陰寒,方法宜急用溫法治療。舌頭捲曲焦黑而乾燥者,陽毒熱極,宜急用下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