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正眼》~ 卷二 (7)
卷二 (7)
1. 牢脈(陰中之陽)
體象,牢在沉分,大而弦實;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主病,牢主堅積,病在乎內。左寸之牢,伏梁為病。右寸之牢,息賁可定。左關見牢,肝家血積。右關見牢,陰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按】牢有二義,堅牢固實之義,又深居在內之義。故樹木以根深為牢,蓋深入於下者也。監獄以禁囚為牢,深藏於內者也。仲景曰:「寒則牢固」,又有堅固之義也。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所主之症,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屬陰寒;以其形弦實也,故咸為堅積。
若夫失血亡精之人,則內虛,而當得革脈,乃為正象;若反得牢脈,是脈與症相反,可以卜死期矣。」偽訣云:「尋之則無,按之則有」,但依稀彷彿,卻不言實大弦長之形象,是沉脈而非牢脈矣。又曰:「脈入皮膚辨息難」,更以牢為死亡之脈矣,其謬可勝言哉!叔和《脈經》云:「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可謂明盡其狀。
白話文:
【體象】這段文字描述的是脈象的特徵,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脈象的部位(沈、浮、中),二是脈象的形態(大、弦、實)。其中,「沈分」指的是脈象在脈動的深部,「大」指的是脈動的強度,「弦」指的是脈動的形狀如繩索般,「實」指的是脈動的質地堅硬。
【主病】接著,這段文字開始討論脈象與疾病的關係。根據脈象的不同部位及形態,可以推測出可能的疾病。例如,「牢主堅積,病在乎內」表示脈象堅實,可能暗示著內部的疾病或積滯。
【左寸之牢,伏梁為病;右寸之牢,息賁可定;左關見牢,肝家血積;右關見牢,陰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這部分詳細地列出了不同脈象部位與可能對應的疾病,例如左寸的牢脈可能與胸骨下的疾病(伏梁)相關,右寸的牢脈可能與心臟的疾病(息賁)有關,左關的牢脈可能與肝臟的血液積滯有關,右關的牢脈可能與陰寒、痞癖等疾病有關,左尺的牢脈可能與奔豚病相關,右尺的牢脈可能與疝氣、癥瘕等疼痛性疾病相關。
【按】這裡對「牢」這個詞進行瞭解釋,它有兩個意思:一是堅實、牢固的意思,另一個是深深埋藏在內部的意思。因此,脈象中的「牢」既可能代表根深蒂固的疾病,也可能代表深藏在體內的問題。這段文字還提到,如果一個人失血或失去精液,身體虛弱,本應出現的脈象是革脈,但如果出現了牢脈,那麼脈象和症狀就相互矛盾,可能預示著生命危機。
【偽訣雲:「尋之則無,按之則有」,但依稀徬彿,卻不言實大弦長之形象,是沈脈而非牢脈矣。又曰:「脈入皮膚辨息難」,更以牢為死亡之脈矣,其謬可勝言哉!】這部分批評了一些錯誤的理解或解讀方式,指出「尋之則無,按之則有」只描述了脈象的模糊現象,並沒有提及牢脈特有的「實大弦長」的特徵,這樣的描述其實是在混淆脈象的種類。同時,把牢脈視為「死亡之脈」的說法也是錯誤的,因為脈象只是診斷的工具之一,不能單純用來預測生死。叔和的《脈經》對於牢脈的描述則較為準確,包括了「似沈似伏」、「實大而長」、「微弦」等特點,這樣才能明確地區分出牢脈與其他脈象。
至伏脈雖重按之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乃見其形,而牢脈既實大弦長,才重按之,便滿指有力矣,又何以謂之似伏乎?脈之義幽而難明,非字字推敲,展轉審辨,能無遺後學之疑惑哉!
白話文:
當伏脈很沈時,即使用力按下也看不到它的形狀,必須把肌肉推向骨骼才能看到它。然而,當牢脈已經變得強壯、粗大且有彈性時,只要稍微按下就會感到整個手指都有力了,那為什麼還會被稱為像伏脈呢? 脈象的意思深奧而又不易理解,如果不對每個詞語進行仔細的研究和反覆地分析,就無法避免讓後世學習者產生疑問啊!
2. 散脈
體象,散脈浮亂,有表無里;中候漸空,按則絕矣。
主病,散為本傷,見則危殆。左寸見散,怔忡不寐。右寸見散,自汗淋漓。左關之散,當有溢飲。右關之散,脹滿蠱疾。左尺見散,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陽消命絕。
【按】散有二義,自有漸無之象,亦散亂不整之象也。當浮候之,儼然大而成其為脈也;及中候之,頓覺無力而減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見矣。漸重漸無,漸輕漸有。明乎此八字,而散字之義得,散脈之形確著矣。故叔和云:「散脈大而散,有表無里」,字字斟酌,毫不苟且者也。
崔氏云:「渙漫不收」,蓋渙漫即浮大之義,而不收即無根之義;雖得其大意,而未能言之鑿鑿也。柳氏云:「無統紀,無拘束,至數不齊,或來多去少,或去多來少,渙散不收,如楊花散漫之象。」夫楊花散漫,即輕飄而無根之說也。其言至數不齊,多少不一,則散亂而不整齊嚴肅之象也。
白話文:
脈象散亂浮動,表面虛浮,內裡空虛;病情逐漸加重,按壓脈搏時幾乎摸不到。這是一種非常危重的病症,散脈是根本的病因,一旦出現就預示著病情十分凶險。左寸脈散,患者會心慌失眠;右寸脈散,患者會出汗不止。左關脈散,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右關脈散,患者可能會腹脹積聚毒素。左尺脈散,預示著北方水源枯竭;右尺脈散,則代表著陽氣衰竭,生命垂危。
此又補叔和未備之旨,深得散脈之神者也。戴同父云:「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皆平脈也。心脈軟散而怔忡,肺脈軟散為汗出,肝脈軟散為溢飲,脾脈軟散為胻腫,皆病脈也。腎脈軟散,諸病脈見散,皆死脈也。」古人以代散為必死者,蓋散為腎敗之徵,代為脾絕之候也。
腎脈本沉,而散脈按之不可得見,是先天資始之根本絕也。脾脈主信,而代脈歇至不愆其期,是後天資生之根本絕也。故二脈獨見,均為危殆之候;而二脈交見,尤為必死之符。
白話文:
這段文字補充了叔和論述中未提及的內容,深刻地闡明瞭脈象散亂的病理機制。戴同父說:「心脈浮大而散亂,肺脈短澀而散亂,都是正常的脈象。心脈軟弱散亂而心慌,肺脈軟弱散亂導致出汗,肝脈軟弱散亂導致水腫,脾脈軟弱散亂導致肢體腫脹,這些都是病態的脈象。腎脈軟弱散亂,其他病態脈象也呈現散亂,都是死兆。」古人認為脈象散亂且代脈出現,是必死之兆,因為散亂是腎臟衰敗的徵兆,代脈是脾臟衰竭的跡象。
腎脈本應該沉潛,而散亂的脈象按壓後卻無法觸摸到,說明先天之根本已經斷絕。脾脈主宰運化,而代脈間歇且不按時出現,說明後天之根本已經斷絕。因此,這兩種脈象單獨出現,都預示著危急的病況;而兩種脈象同時出現,更是必死之徵。
3. 芤脈(陽中之陰)
體象,芤乃草名,絕類慈蔥;浮沉俱有,中候獨空。
主病,芤脈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喪血。右寸呈芤,相傅陰傷。芤入左關,肝血不藏。芤現右關,脾血不攝。左尺如芤,便紅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按】芤之為義,兩邊俱有,中央獨空之象也。芤乃草名,其狀與蔥無以異也。假令以指候蔥,浮候之著上面之蔥皮,中候之正當蔥之空處,沉候之又著下面之蔥皮,以是審察,則芤脈之名象,昭然於心目之間,確乎無可疑矣。劉三點云:「芤脈何似,絕類慈蔥。指下成窟,有邊無中。
」叔和云:「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二家之言,其於芤脈已無遺蘊矣。戴同父云:「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偽訣云:「兩頭有,中間無。」以頭字易《脈經》之邊字,未明中候獨空之旨,則是上下之脈劃然中斷,而成陰絕陽絕之診矣。又云:「寸芤積血在胸中,關裡逢芤腸胃癰。
白話文:
芤脈是一種脈象,形狀如同蔥,中間空洞,兩邊實,像蔥的兩端一樣。芤脈代表失血,左寸芤代表心血虧損,右寸芤代表陰虛,左關芤代表肝血不足,右關芤代表脾血虧虛,左尺芤代表血熱,右尺芤代表腎精虧損。
」是以芤為蓄血積聚之實脈,非失血虛家之空脈矣。以李時珍之博洽明通,亦祖述其言為主病之歌,豈非千慮之一失乎?偽訣又云:「芤主淋瀝,氣入小腸。」與失血之候,有何干涉!種種邪訛,誤人不小,不得不詳為之辨也。即叔和《脈經》云:「三部脈芤,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然暴失血者脈多芤,而謂卒病得之死可乎?其言亦不能無疵也。至劉肖齋所引諸家論芤脈者,多出附會,不可盡信。
白話文:
「所以芤脈是蓄血積聚的實脈,並不是失血虛弱的空脈。李時珍博學多才,卻也沿襲了這種說法,在他的《本草綱目》中把它作為主病之歌,難道不是千慮之一失嗎?偽訣又說:「芤脈主淋瀝,氣入小腸。」這與失血的症候,有什麼關係!種種錯誤,誤導人不少,不得不詳細地辨明。即使是叔和的《脈經》中也說:「三部脈芤,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然而,突然失血的人脈多半是芤脈,難道可以說卒病得之死嗎?他的說法也難免有瑕疵。至於劉肖齋所引用的諸家論芤脈的說法,大多是牽強附會,不可盡信。」
4. 伏脈(陰)
體象,伏為隱伏,更下於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主病,伏脈為陰,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鬱之症。伏居右寸,氣鬱之疴。左關值伏,肝血在腹。右關值伏,寒凝水穀。左尺伏見,疝瘕可驗。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按】伏之為義,隱伏而不見之謂也。浮中二候,絕無影晌,雖至沉候,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見耳。故其主病,多在沉陰之分,隱深之處,非輕淺之劑所能破其藩垣也。在《傷寒論》中,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症見陰脈為例也。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故脈伏者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
白話文:
體象
脈象伏,指的是脈搏隱伏在深處,比沉脈更深;要用力推按經脈直到骨頭,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主病
伏脈屬於陰脈,疾病深入體內。
- 伏脈位於左寸,表示血瘀的症狀。
- 伏脈位於右寸,表示氣鬱的病症。
- 伏脈位於左關,說明肝血積聚在腹部。
- 伏脈位於右關,說明寒氣凝結在脾胃。
- 伏脈位於左尺,可以預測疝氣和瘕塊。
- 伏脈位於右尺,表示陽氣不足,火衰消亡。
按語
伏脈的意思是隱藏而不易察覺的脈搏。在浮脈和中脈的兩個階段,完全看不到伏脈的影子;即使到了沉脈階段,也難以直接感覺到。必須用力推按經脈到骨頭,才能感受到伏脈的存在。因此,伏脈主治的疾病大多位於陰寒深處,需要用強力的藥物才能攻破病邪。
在《傷寒論》中,單手出現伏脈稱為單伏,雙手都出現伏脈稱為雙伏。不可把陽證出現陰脈當作伏脈的例子。火邪鬱結在體內,無法發散出去,就會表現出陽極似陰的現象,因此伏脈的病人往往會大量出汗才能解表。這就好比久旱將雨,必須先出現陰晦的景象,才能下一場雨,滋潤萬物。
又有陰症傷寒,先有伏陰在內,而外復感寒邪,陰氣壯盛,陽氣衰微,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陽乃復回,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則必死無疑。劉玄賓云:「伏脈不可發汗,為其非表脈也,亦為其將自有汗也。」乃偽訣云:「徐徐發汗」,而潔古欲以附子細辛麻黃湯發之,皆非伏脈所宜也。
偽訣論形象則妄曰:「尋之似有,定息全無」,是於中候見形矣,在伏之名義何居乎!
白話文:
又有一種陰症傷寒,患者體內原本就存在著潛伏的陰邪,而後又接觸到外來的寒邪,導致陰氣旺盛,陽氣衰弱。患者會出現四肢冰冷、脈象沉伏等症狀,需要使用生薑、附子並灸關元穴,才能恢復陽氣,使脈象重新出現。如果太溪穴、衝陽穴都摸不到脈象,那病人就一定會死亡。
劉玄賓說:「潛伏的脈象不能發汗,因為它不是表面的脈象,而且它會自行出汗。」這是一些偽訣所說的,他們主張「徐徐發汗」。而潔古想要用附子、細辛、麻黃湯來發汗,這些方法都不適合潛伏的脈象。
那些偽訣只憑外觀臆測,妄言「尋之似有,定息全無」,這是看到症狀卻沒有真正理解病理,與潛伏脈象的名稱有何相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