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診家正眼》~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牢脈(陰中之陽)

體象,牢在沉分,大而弦實;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主病,牢主堅積,病在乎內。左寸之牢,伏梁為病。右寸之牢,息賁可定。左關見牢,肝家血積。右關見牢,陰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按】牢有二義,堅牢固實之義,又深居在內之義。故樹木以根深為牢,蓋深入於下者也。監獄以禁囚為牢,深藏於內者也。仲景曰:「寒則牢固」,又有堅固之義也。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所主之症,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屬陰寒;以其形弦實也,故咸為堅積。

若夫失血亡精之人,則內虛,而當得革脈,乃為正象;若反得牢脈,是脈與症相反,可以卜死期矣。」偽訣云:「尋之則無,按之則有」,但依稀彷彿,卻不言實大弦長之形象,是沉脈而非牢脈矣。又曰:「脈入皮膚辨息難」,更以牢為死亡之脈矣,其謬可勝言哉!叔和《脈經》云:「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可謂明盡其狀。

至伏脈雖重按之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乃見其形,而牢脈既實大弦長,才重按之,便滿指有力矣,又何以謂之似伏乎?脈之義幽而難明,非字字推敲,展轉審辨,能無遺後學之疑惑哉!

白話文:

牢脈(陰中之陽)

牢脈位於沉取的部位,脈象大而弦實;在浮取的部位,則摸不到。

牢脈主要反映堅實的積聚,疾病在內臟。左寸出現牢脈,表示膈肌病變;右寸出現牢脈,則可判斷為胃氣虛弱。左關出現牢脈,代表肝臟有血瘀積聚;右關出現牢脈,則為陰寒導致的痞塊。左尺出現牢脈,預示著奔豚病(一種腹部脹痛的病症);右尺出現牢脈,則表示疝氣疼痛加劇。

牢脈有兩種含義:一是堅固牢實,二是深藏於內。如同樹木的根扎得深才穩固,監獄深藏於內才能禁錮囚犯。張仲景說:「寒則牢固」,也說明牢脈有堅固的含義。沈氏認為:「似沉似伏,為牢脈的位置;實大弦長,為牢脈的形態。」牢脈所主之症,由於位於沉取的部位,所以都屬於陰寒性質;由於其脈象弦實,所以都屬於堅實的積聚。

如果失血或精氣虧損的人,由於身體虛弱,應該出現革脈,這才是正常的脈象;如果反而出現牢脈,則脈象與病情相反,預示著不久於人世。一些偽造的脈訣說:「尋之則無,按之則有」,只是隱約感覺,並沒有說明實大弦長的脈象,這屬於沉脈而非牢脈。還有一些說法認為:「脈入皮膚辨息難」,更將牢脈視為死亡的徵兆,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王叔和的《脈經》說:「牢脈似沉似伏,脈體大而長,略微弦」,這才完整地描述了牢脈的形態。

伏脈即使重按也摸不到,必須用力推動筋骨才能看到脈象。而牢脈由於脈象實大弦長,輕輕重按就能感覺到滿指有力,怎麼還能說它像伏脈呢?脈象的含義深奧難懂,如果不仔細推敲,反覆辨別,就難免會讓後學產生疑惑。

2. 散脈

體象,散脈浮亂,有表無里;中候漸空,按則絕矣。

主病,散為本傷,見則危殆。左寸見散,怔忡不寐。右寸見散,自汗淋漓。左關之散,當有溢飲。右關之散,脹滿蠱疾。左尺見散,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陽消命絕。

【按】散有二義,自有漸無之象,亦散亂不整之象也。當浮候之,儼然大而成其為脈也;及中候之,頓覺無力而減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見矣。漸重漸無,漸輕漸有。明乎此八字,而散字之義得,散脈之形確著矣。故叔和云:「散脈大而散,有表無里」,字字斟酌,毫不苟且者也。

崔氏云:「渙漫不收」,蓋渙漫即浮大之義,而不收即無根之義;雖得其大意,而未能言之鑿鑿也。柳氏云:「無統紀,無拘束,至數不齊,或來多去少,或去多來少,渙散不收,如楊花散漫之象。」夫楊花散漫,即輕飄而無根之說也。其言至數不齊,多少不一,則散亂而不整齊嚴肅之象也。

此又補叔和未備之旨,深得散脈之神者也。戴同父云:「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皆平脈也。心脈軟散而怔忡,肺脈軟散為汗出,肝脈軟散為溢飲,脾脈軟散為胻腫,皆病脈也。腎脈軟散,諸病脈見散,皆死脈也。」古人以代散為必死者,蓋散為腎敗之徵,代為脾絕之候也。

腎脈本沉,而散脈按之不可得見,是先天資始之根本絕也。脾脈主信,而代脈歇至不愆其期,是後天資生之根本絕也。故二脈獨見,均為危殆之候;而二脈交見,尤為必死之符。

白話文:

散脈

脈象散亂浮動,有表證而無裡證;中間部位的脈象逐漸虛弱,按壓則完全消失。

主要病症,散脈是根本受損的徵兆,出現此脈象則病情危急。左寸脈散亂,則會心悸失眠;右寸脈散亂,則會自汗淋漓;左關脈散亂,則可能有溢飲(水液代謝異常);右關脈散亂,則可能有腹脹滿及蠱疾(消化系統疾病);左尺脈散亂,則如同北方乾旱缺水;右尺脈散亂,則陽氣衰竭,性命危殆。

【按語】散脈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脈象逐漸消失;另一種是指脈象散亂不規律。浮脈時,脈象看似很大;但到中間部位,則感覺力量減弱,只剩下二三成;再深按時,則完全摸不到。脈象漸重漸無,漸輕漸有。明白了這八個字,就能理解散脈的含義,掌握散脈的形態特徵。因此,叔和說:「散脈大而散,有表無里」,每個字都經過仔細推敲,沒有絲毫馬虎。

崔氏說:「渙漫不收」,「渙漫」就是浮大之意,「不收」就是無根之意;雖然理解了大意,但未能精確地描述。柳氏說:「沒有規律,沒有約束,脈搏次數不齊,有時來得多去得少,有時去得多來得少,渙散不收,像蒲公英種子隨風飄散的樣子。」蒲公英種子隨風飄散,就是輕浮無根的意思。他說脈搏次數不齊,多少不一,指的是散亂不規律的樣子。

這補充了叔和未盡之意,深刻地把握了散脈的精髓。戴同父說:「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都是平脈;心脈柔軟散亂則心悸,肺脈柔軟散亂則汗出,肝脈柔軟散亂則溢飲,脾脈柔軟散亂則水腫,都是病脈;腎脈柔軟散亂,各種病脈出現散脈,都是死脈。」古人認為脈象散亂必定死亡,因為散脈是腎臟衰竭的徵兆,代脈消失是脾臟衰竭的徵兆。

腎脈本就沉,而散脈按之不可得見,是先天禀賦根本衰竭;脾脈主運化,而代脈消失,是後天之氣根本衰竭。因此,單獨出現這兩種脈象都預示病情危急;兩種脈象同時出現,則更是必死的徵兆。

3. 芤脈(陽中之陰)

體象,芤乃草名,絕類慈蔥;浮沉俱有,中候獨空。

主病,芤脈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喪血。右寸呈芤,相傅陰傷。芤入左關,肝血不藏。芤現右關,脾血不攝。左尺如芤,便紅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按】芤之為義,兩邊俱有,中央獨空之象也。芤乃草名,其狀與蔥無以異也。假令以指候蔥,浮候之著上面之蔥皮,中候之正當蔥之空處,沉候之又著下面之蔥皮,以是審察,則芤脈之名象,昭然於心目之間,確乎無可疑矣。劉三點云:「芤脈何似,絕類慈蔥。指下成窟,有邊無中。

」叔和云:「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二家之言,其於芤脈已無遺蘊矣。戴同父云:「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偽訣云:「兩頭有,中間無。」以頭字易《脈經》之邊字,未明中候獨空之旨,則是上下之脈劃然中斷,而成陰絕陽絕之診矣。又云:「寸芤積血在胸中,關裡逢芤腸胃癰。

」是以芤為蓄血積聚之實脈,非失血虛家之空脈矣。以李時珍之博洽明通,亦祖述其言為主病之歌,豈非千慮之一失乎?偽訣又云:「芤主淋瀝,氣入小腸。」與失血之候,有何干涉!種種邪訛,誤人不小,不得不詳為之辨也。即叔和《脈經》云:「三部脈芤,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然暴失血者脈多芤,而謂卒病得之死可乎?其言亦不能無疵也。至劉肖齋所引諸家論芤脈者,多出附會,不可盡信。

白話文:

芤脈(陽中之陰)

芤脈的形狀如同空心的蔥,按壓時,脈搏浮於表面和沉於深處都能感覺到,但中間卻是空虛的。

芤脈因其中間空虛,主要反映失血的病症。左寸脈芤,表示心臟喪失血液;右寸脈芤,說明心包經陰氣受損;左關脈芤,表示肝臟不能貯藏血液;右關脈芤,表示脾臟不能攝取血液;左尺脈芤,則可能會有便血;右尺脈芤,則可能會有精液流失。

芤脈指的是兩側充實,中間空虛的脈象,如同蔥的形狀,按壓蔥時,上面和下面都能感受到蔥皮,但中間卻是空心的,以此來理解芤脈的形狀。許多醫家對芤脈的描述都一致認為其兩側飽滿,中間空虛。戴同父認為芤脈中空是血液脫失的表現。但有些醫書則認為芤脈是血液瘀積的實證,而非失血的虛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還有一些醫書將芤脈與淋瀝等症狀聯繫起來,這也是錯誤的。 同樣,將三部脈都呈現芤脈與病情輕重直接聯繫起來的說法也缺乏嚴謹性。 許多關於芤脈的論述都存在附會之處,不可盡信。

4. 伏脈(陰)

體象,伏為隱伏,更下於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主病,伏脈為陰,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鬱之症。伏居右寸,氣鬱之疴。左關值伏,肝血在腹。右關值伏,寒凝水穀。左尺伏見,疝瘕可驗。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按】伏之為義,隱伏而不見之謂也。浮中二候,絕無影晌,雖至沉候,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見耳。故其主病,多在沉陰之分,隱深之處,非輕淺之劑所能破其藩垣也。在《傷寒論》中,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症見陰脈為例也。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故脈伏者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

又有陰症傷寒,先有伏陰在內,而外復感寒邪,陰氣壯盛,陽氣衰微,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陽乃復回,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則必死無疑。劉玄賓云:「伏脈不可發汗,為其非表脈也,亦為其將自有汗也。」乃偽訣云:「徐徐發汗」,而潔古欲以附子細辛麻黃湯發之,皆非伏脈所宜也。

偽訣論形象則妄曰:「尋之似有,定息全無」,是於中候見形矣,在伏之名義何居乎!

白話文:

伏脈(陰)

脈象隱伏於沉脈之下,必須用力按壓到骨頭才能感覺到。

主要病症:伏脈屬陰,表示病情深入臟腑。左寸脈伏,為血瘀;右寸脈伏,為氣鬱。左關脈伏,表示肝血瘀滯於腹部;右關脈伏,表示寒邪凝滯於水谷。左尺脈伏,疝氣和腹部腫塊可由此驗證;右尺脈伏,表示腎陽不足。

說明:伏脈是指隱伏而不易察覺的脈象。在浮脈和中脈的部位都感覺不到,即使在沉脈的部位,也難以觸摸到,必須用力按壓到骨頭才能感覺到。因此,伏脈所反映的病症多在臟腑深處,需用較強的藥力才能治療。傷寒論中,單手脈伏稱為單伏,雙手脈伏稱為雙伏。陽性症狀伴隨陰脈的情況,不能以此為例。火邪鬱積於內,無法宣洩,表現為陽盛似陰,所以伏脈患者往往會大汗淋漓後症狀減輕,如同久旱逢雨,雨前陰雲密佈,雨後萬物復甦。

另外,陰性症狀的傷寒,往往內有伏陰,再次感受寒邪,陰氣盛而陽氣衰,四肢厥冷,六脈沉伏,需要服用附子、乾薑,並灸關元穴,才能恢復陽氣,脈象才會重新出現。如果太谿穴和衝陽穴都摸不到脈,則必死無疑。劉玄賓說:「伏脈不宜發汗,因為它不是表證,而且患者將會自汗。」所謂「徐徐發汗」的說法是錯誤的,用附子、細辛、麻黃湯發汗也不適用於伏脈。

某些錯誤的論述將伏脈形容為「摸起來好像有,仔細一感覺卻沒有」,這是在中脈部位感覺到的脈象,與伏脈的定義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