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正眼》~ 卷一 (16)
卷一 (16)
1. 神門脈
兩手尺中,乃神門脈也。王叔和云:「神門訣斷,兩在關後;人無二脈,病死不救。」詳考其論腎之虛實,俱於尺中神門以後驗之。蓋水為天一之元,萬物賴以資始者也。故神門脈絕,先天之根本既絕,決無回生之日也。而《脈訣》謂為心脈者誤矣。彼因心經有穴名神門,正在掌後兌骨之端,故錯認耳。殊不知心在上焦,豈有候於尺中之理乎!
白話文:
神門脈位於手腕尺側(小指側)的中央。古人說:「如果神門脈的脈象斷絕,位於手腕關節後方,則表示只有一條脈象,這種情況無法治療,病人必死無疑。」仔細研究,腎臟的虛實都可以在尺側神門脈之後的位置驗證。因為水是先天之氣的根本,萬物生長都依靠它。所以,如果神門脈斷絕,先天之氣的根本就斷了,絕對沒有活命的機會。而有些醫書將其誤認為心脈,是因為心經上有一個穴位也叫神門,位於手掌後側小指根部,所以才弄錯了。其實,心臟位於上焦,怎麼可能在手腕尺側呢?
2. 反關脈
脈不行於寸口,由列缺絡入臂後,手陽明大腸經也。以其不正行於關上,故曰反關。必反其手而診之,乃可見也。
白話文:
脈搏不在寸口(手腕內側橈動脈搏動處)可以感覺到,而是從列缺穴(手部穴位)沿著經絡進入手臂後側,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循行路線。因為脈搏的運行方向與正常的關脈(手腕部位的脈象)相反,所以稱為反關脈。必須反過來診斷患者的另一隻手,才能觀察到這種脈象。
3. 衝陽太谿太衝
(增補)
衝陽者,胃脈也。(一曰趺陽,在足面大指間五寸,骨間動脈是也。)凡病勢危篤,當診衝陽以驗其胃氣之有無。蓋土為萬物之母,資生之本也。故經曰:「衝陽絕,死不治。」
太谿者,腎脈也。(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動脈是也。)凡病勢危篤,當候太谿以驗其腎氣之有無。蓋水為天一之元,資始之本也。故經曰:「太谿絕,死不治。」
太衝者,肝脈也。(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經曰:「診病人太衝脈有無,可以決死生。」(《難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
白話文:
衝陽穴是胃經的穴位。(也有人稱它為趺陽穴,位於腳背大拇指與第二個腳趾之間五寸,在骨頭之間,可以摸到跳動的動脈。)如果病人病情危急,就要診察衝陽穴來判斷胃氣是否衰竭。因為土是萬物的根本,是生命的基礎。所以經書上說:「衝陽穴的氣息消失,病人必死,無法治療。」
太谿穴是腎經的穴位。(位於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凹陷處,可以摸到跳動的動脈。)如果病人病情危急,就要觀察太谿穴來判斷腎氣是否衰竭。因為水是天地之氣的根本,是生命起始的基礎。所以經書上說:「太谿穴的氣息消失,病人必死,無法治療。」
太衝穴是肝經的穴位。(位於腳大拇指本節(指關節)後方二寸。)經書上說:「診斷病人太衝穴脈象的有無,可以判斷生死。」(《難經》上說:「上半身有脈搏,下半身沒有脈搏,病人會嘔吐;如果不嘔吐,就會死亡。」)
4. 男女脈異
(增補)
朱丹溪曰:「昔者軒轅使伶倫截嶰谷之竹,作黃鐘律管,以候天地之節氣。使岐伯取氣口,作脈法,以候人之動氣。故黃鐘之數九分,氣口之數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數始形。故脈之動也,陽得九分,陰得一寸,吻合於黃鐘。天不足西北,陽南而陰北,故男子寸盛而尺弱,肖乎天也。
地不滿於東南,陽北而陰南,故女子尺盛而寸弱,肖乎地也。黃鐘者,氣之先兆,故能測天地之節候。氣口者,脈之要會,故能知人命之死生。世之俗工,誦高陽生之偽訣,欲以治疾,其不殺人也幾希。」(參黃子曰:「男子陽為主,兩寸常旺於尺;女於陰為主,兩尺常旺於寸,乃其常也。
反之者病。」)按褚澄《尊生經》,男脈一如叔和。女則左手寸命門、三焦,關脾、胃,尺肺、大腸;右手寸腎、膀胱,關肝、膽,尺心、小腸。男尺常弱,初生微渺之氣也。女尺常強,太陽心火之位也。遍考諸家,褚論為精。男女陰陽之分,妊則男抱母,女背母;溺則男面覆,女面仰。
男命系腎,衰自下始,故小腹先垂;女命系乳,衰自上始,故乳房先槁。而男女尺寸盛弱,肖乎天地,越人以為男生於寅,女生於申,三陰從地長,三陽從天生,謬之甚也。獨丹溪惟本律法,混合天人而闢之,使千載之下,一旦昭然,豈不韙哉!《脈經》曰:「左大順男,右大順女。」
白話文:
男女脈象不同
朱丹溪說:「古代軒轅黃帝派伶倫砍伐嶰谷的竹子,製作黃鐘律管,用來觀察天地的節氣變化。又派岐伯根據氣口(脈搏)制定脈法,用來觀察人體氣機的盛衰。黃鐘的數值是九分,氣口(脈搏)的數值也是九分,律管製作完成後,寸口脈的數值才得以確定。所以脈象的搏動,陽氣佔九分,陰氣佔一分,這與黃鐘的比例相符。天在西北方向有所不足,陽氣偏南,陰氣偏北,所以男子的寸口脈強盛,尺脈較弱,這與天的特性相符合。
地則在東南方向有所不足,陽氣偏北,陰氣偏南,所以女子的尺脈強盛,寸脈較弱,這與地的特性相符合。黃鐘是氣的先兆,所以能測知天地的節氣變化;氣口(脈搏)是脈象的要害所在,所以能知道人體的生死。世上的庸醫,只學習高陽生等人的偽劣方法來治病,幾乎沒有不殺人害人的。」(參黃子說:「男子以陽氣為主,寸脈通常比尺脈強盛;女子以陰氣為主,尺脈通常比寸脈強盛,這是正常的現象。反之則為病。」)
根據褚澄的《尊生經》,男子的脈象如同叔和(古代醫家)所說。女子則左手寸脈反映命門、三焦,關脈反映脾、胃,尺脈反映肺、大腸;右手寸脈反映腎、膀胱,關脈反映肝、膽,尺脈反映心、小腸。男子的尺脈通常較弱,這是初生時微弱之氣的表現;女子的尺脈通常較強,這是太陽心火所在的位置。遍考諸家醫書,褚澄的論述最為精妙。男女陰陽之分的表現,懷孕時,男子胎兒朝向母親腹部,女子胎兒背向母親腹部;排尿時,男子面朝下,女子面朝上。
男子的生命依賴腎氣,衰老從下開始,所以小腹先下垂;女子的生命依賴乳房,衰老從上開始,所以乳房先萎縮。而男女寸口脈和尺脈的盛衰,與天地之氣相符應。越人認為男子出生於寅時(凌晨3-5點),女子出生於申時(下午3-5點),三陰從地生長,三陽從天生長,這種說法非常錯誤。只有朱丹溪遵循律管之法,將天地人三者結合起來,加以辨析,使千百年來醫學界長期困惑的問題得以澄清,豈不令人讚歎!《脈經》說:「左手脈大而有力者為男,右手脈大而有力者為女。」
5. 老少脈異
老弱之人,脈宜緩弱;若過旺者,病也。少壯之人,脈宜充實;若過弱者,病也。然又有說焉。老人脈旺而非躁者,此天稟之厚,引年之叟也,名曰壽脈;若脈躁疾,有表無里,則為孤陽,其死近矣。壯者脈細而和緩,三部同等,此天稟之靜,清逸之士也,名曰陰脈;若細小勁直,前後不等,可以決死期矣。
白話文:
老年人和體弱者,脈搏應該緩慢而微弱;如果脈搏過於強勁,就是生病了。年輕力壯的人,脈搏應該充實有力;如果脈搏過於微弱,也是生病了。但是也有不同的說法:老年人脈搏強勁卻不浮躁,這是天資優厚,長壽之人的特徵,稱為「壽脈」;如果脈搏浮躁而快速,有表證卻沒有裡證,這是「孤陽」的表現,生命將近結束了。年輕人脈搏細弱而平和,三部脈象(寸、關、尺)都差不多,這是天資平和,清逸之士的特徵,稱為「陰脈」;如果脈搏細小而緊張有力,而且寸、關、尺三部脈象不均衡,就可以預測死亡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