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診家正眼》~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結脈

體象,結為凝結,緩時一止;徐行而怠,頗得其旨。

主病,結屬陰寒,亦因凝積。左寸心寒,疼痛可決。右寸肺虛,氣寒凝結。左關結見,疝瘕必現。右關結形,痰滯食停。左尺結見,痿躄之疴。右尺見結,陰寒為楚。

【按】結之為義,結而不散,遲滯中時見一止也。古人譬之徐行而怠,偶羈一步,可為結脈傳神。大凡熱則流行,寒則停滯,理勢然也。夫陰寒之中,且挾凝結,喻如隆冬天氣嚴肅,流水冰堅也。少火衰弱,中氣虛寒,失其干健之運,則氣血痰食,互相糾纏,運行之機緘不利,故脈應之而成結也。越人云:「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浮結者外有痛積,伏結者內有積聚。」故知結而有力者,方為積聚;結而無力者,是真氣衰弱,違其運化之常,惟一味溫補為正治也。仲景云:「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王叔和云:「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曰結,主死。」夫是三者,雖同名為結,而義實有別。

浮分得之為陽結;沉分得之為陰結;止數頻多,參伍不調,為不治之症。由斯測之,則結之主症,未可以一端盡也。偽訣云,「或來或去,聚而卻還。」律以緩時一止之義,幾同寐語矣。

2. 代脈(陰)

體象,代為禪代,止有常數;不能自還,良久復動。

主病,代主臟衰,危惡之候。脾土敗壞,吐利為咎。中寒不食,腹疼難救。兩動一止,三四日死。四動一止,六七日死。次第推求,不失經旨。

【按】代者,禪代之義也。如四時之禪代,不愆其期也。結促之止,止無常數;代脈之止,止有常數。結促之止,一止即來;代脈之止,良久方還。《內經》以代脈一見,為臟氣衰微,脾氣脫絕之診也。惟傷寒心悸,懷胎三月,或七情太過,或跌打重傷,及風家痛症,俱不忌代脈,未可斷其必死耳。滑伯仁曰:「無病而羸瘦脈代者,危候也。

有病而氣血乍損,只為病脈。」此伯仁為暴病者言也。若久病得代脈而冀其回春者,萬不得一也。《內經》曰:「代則氣衰。」又曰:「代散者死。」夫代脈見而脾土衰,散脈見而腎水絕,二脈交見,雖在神聖,亦且望而卻走矣。大抵脈來一息五至,則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足也。

故五十動而不一止者,合大衍之數,謂之平脈。反此,則止乃見焉。腎氣不能至,則四十動一止;肝氣不能至,則三十動一止;脾氣不能至,則二十動一止;心氣不能至,則十動一止;肺氣不能至,則四五動一止。戴同父云:「三部九候,每候必滿五十動,出自《難經》,而偽訣五臟歌中,皆以四十五動為準,乖於經旨。」偽訣又云:「四十一止一臟絕,卻後四年多歿命。

」荒疵越理,莫此為甚。夫人豈有一臟既絕,尚活四年之理哉!

歷考《內經》,而知代脈之義,別自有說。如《宣明五氣篇》曰:「脾脈代。」《邪氣臟腑病形篇》云:「黃者其脈代。」皆言藏氣之常候,非謂代為止也。《平人氣象論》曰:「長夏胃微軟弱曰平,但代無胃曰死」者,蓋言無胃氣而死,亦非以代為止也。如雲「五十動而不一代」者,是乃至數之代也。

若脈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即《平人氣象論》所言者是也。若脾旺四季,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即《宣明五氣》等篇所云者是也。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謂之代,各因其變而察其情,庶足以窮其妙耳。善化縣黃桂岩,心疼奪食,脈三動一止,良久不能自還。

施笠澤云:「五臟之氣不至,法當旦夕死。」余曰:「古人謂痛甚者脈多代。周梅屋云:『少得代脈者死,老得代脈者生。』今桂岩春秋高矣,而胸腹負痛,雖有代脈,不足慮也。」果越兩旬而桂岩起矣。故醫非博覽,未易窮脈之變耳。

3. 革脈(陽中之陰)

體象,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渾如鼓革。

主病,革主表寒,亦屬中虛。左寸之革,心血虛痛。右寸之革,金衰氣壅。左關遇之,疝瘕為祟。右關遇之,土虛為疼。左尺之革,精空可必。右尺之革,殞命為憂。女人得之,半產漏下。

【按】革者,皮革之象也。表邪有餘,而內則不足也。恰如鼓皮,外則繃急,內則空虛也。浮舉之而弦大,非繃急之象乎?沉按之而豁然,非中空之象乎?惟表有寒邪,故弦急之象見焉;惟中虧氣血,故空虛之象顯焉。仲景曰:「革脈弦而芤,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

男子亡血失精,女人半產漏下。」王叔和云:「三部脈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李時珍云:「此芤弦二脈相合,故均主失血之候。諸家脈書皆以為即牢脈也,故或有革無牢,或有牢無革,溷淆莫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虛牢實,形與症皆異也。」《甲乙經》云:「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

」謂脈來渾濁革變,急如泉湧,出而不返也。觀其曰湧泉,則浮取之不止於弦大,而且數且搏且滑矣;曰弦絕,則重按之不止於豁然,而且絕無根蒂矣,故曰死也。王貺以為溢脈者,自寸而上貫於魚際,直衝而上,如水之沸而盈溢也,與革脈奚涉乎?丹溪曰:「如按鼓皮」,其於中空外急之義,最為親切之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