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診家正眼》~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滑脈(陽中之陰)

體象,滑脈替替,往來流利;盤珠之形,荷露之義。

主病,滑脈為陽,多主痰液。寸滑咳嗽,胸滿吐逆。關滑胃熱,壅氣傷食。尺滑病淋,或為痢積;男子溺血,婦人經郁。

兼脈,浮滑風痰,沉滑痰食。滑數痰火,滑短氣塞。滑而浮大,尿則陰痛。滑而浮散,中風癱緩。滑而沖和,娠孕可決。

【按】滑之為義,往來流利而不澀滯也。陰氣有餘,故脈來流利如水。夫脈者,血之府也。血盛則脈滑,故腎脈宜之。張仲景以翕奄沉為滑,而人莫能解。蓋翕者,浮也。奄者,忽也。謂忽焉而沉,摩寫往來流利之狀,極為曲至也。偽訣云:「按之即伏,三關如珠,不進不退」,與滑之名義,殊屬支離。

白話文:

體象

滑脈的脈象,脈搏跳動流暢,往來順利,如同珠子般圓潤,像荷葉上的露珠一樣輕盈。

主病

滑脈屬陽,多主痰濕。

  • 寸關脈滑,則可能咳嗽,胸悶氣短,嘔吐。
  • 關脈滑,則可能胃熱,氣機阻滯,消化不良。
  • 尺脈滑,則可能尿頻,或腹瀉,腹痛,便祕。男子可能出現血尿,女子可能出現月經不調。

兼脈

  • 脈象浮滑,可能為風痰。
  • 脈象沉滑,可能為痰食。
  • 脈象滑數,可能為痰火。
  • 脈象滑短,可能為氣塞。
  • 脈象滑而浮大,可能為尿道疼痛。
  • 脈象滑而浮散,可能為中風,癱瘓。
  • 脈象滑而沖和,可能為懷孕。

按語

滑脈的意義,是指脈搏往來流暢,沒有阻滯感。這是因為陰氣充足,所以脈搏流動如同水一樣順暢。脈象代表血氣的盛衰,血氣充盈則脈搏滑利,因此腎脈通常表現為滑脈。張仲景將滑脈描述為「翕奄沉」,但很多人無法理解。其中「翕」是指浮,「奄」是指突然,也就是說脈搏突然沉下去,這正是形容滑脈往來流利,忽隱忽現的狀態,非常精準。一些偽訣中記載:「按之即伏,三關如珠,不進不退」,這與滑脈的真正定義相去甚遠,並非真正的滑脈。

曰伏,曰不進不退,尤為怪誕。王叔和以關滑為胃家有熱,偽訣以關滑為胃家有寒,叔和以尺滑為下焦蓄血,偽訣以尺滑為臍下如冰,何相反悖謬一至此乎!又考叔和云:「與數相似」,則滑必兼數;而李時珍以滑為陰氣有餘,是何其不相合耶!或當以浮沉尺寸為辨耳。滑脈為陽中之陰,以其形兼數也,故為陽;以其形如水也,故為陽中之陰。

大抵兼浮者毗於陽,兼沉者毗於陰,是以或熱或寒,古無定稱也。衡之以浮沉,辨之以尺寸,庶無誤耳。

白話文:

有人說滑脈「伏」,「不進不退」,非常奇怪。王叔和認為關脈滑是胃部有熱,而偽訣卻說關脈滑是胃部有寒;叔和認為尺脈滑是下焦積血,偽訣則認為尺脈滑是臍下像冰一樣冷,為什麼會有如此相反的解釋呢?

再看王叔和說:「滑脈與數脈相似」,也就是滑脈一定兼具數脈的特點;而李時珍卻認為滑脈是陰氣過盛,這又怎麼解釋呢?

可能應該根據脈象的浮沉和寸尺來區分。滑脈屬於陽中之陰,因為它的形狀像數脈,所以屬陽;但又像水一樣流動,所以是陽中之陰。

總之,

脈象兼具浮沉的,偏向於陽;兼具沉浮的,偏向於陰。所以滑脈表現出的寒熱不同,古人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應該以浮沉來衡量,再用寸尺來辨別,這樣就不會出錯了。

2. 澀脈(陰)

體象,澀脈蹇滯,如刀刮竹;遲細而短,三象俱足。

主病,澀為血少,亦主精傷。寸澀心痛,或為怔忡。關澀陰虛,因而中熱。右關土虛;左關脅脹。尺澀遺淋,血痢可決;孕為胎病,無孕血竭。

兼脈,澀而堅大,為有實熱。澀而虛軟,虛火炎灼。

【按】澀者,不流利、不爽快之義也。《內經》曰:「參伍不調」,謂之凝滯而至數不和勻也。《脈訣》以輕刀刮竹為喻者,刀刮竹則阻滯而不滑也。通真子以如雨沾沙為喻者,謂雨沾金石,則滑而流利;雨沾沙土,則澀而不流也。李時珍以病蠶食葉為喻者,謂其遲慢而艱難也。

白話文:

脈象解讀:澀脈

脈象特徵: 澀脈摸起來像刀刮竹子般,感覺不順暢,脈搏遲緩、細小且短促,三種特徵皆具備。

主要病症: 澀脈主要反映血液不足,也可能表示精氣受損。寸口脈澀,可能伴隨心痛或心悸。關脈澀,表示陰虛體質,容易出現內熱。右關脈澀,可能反映脾胃虛弱;左關脈澀,可能反映脅肋脹滿。尺脈澀,可能導致遺尿、血痢,懷孕期間則可能出現胎兒疾病,甚至造成不孕。

合併脈象: 澀脈合併堅實有力,表示體內有實熱;澀脈合併虛弱無力,表示虛火旺盛,內熱灼傷。

脈象解讀: 澀脈是指脈搏不順暢、不流利,如同刀刮竹子般阻滯不滑。古代醫書中將澀脈比喻成雨沾沙土,流動不順暢,或是病蠶食葉,動作遲緩艱難。澀脈的根本原因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身體各部位機能失調。

偽訣云:「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則是微脈而非澀脈也。王叔和謂其一止復來,亦有疵病。蓋澀脈往來遲難,有類乎止,而實非止也。又曰:「細而遲,往來難。」且澀者,乃浮分多而沉分少,有類乎散而實非散也。須知極軟似有若無為微脈,浮而且細且軟為濡脈,沉而且細且軟為弱脈,三者之脈,皆指下模糊而不清爽,有似乎澀而確有分別也。肺之為臟,氣多血少,故右寸見之,為合度之診。

腎之為臟,專司精血,故左尺見之,為虛殘之候。不問男婦,凡尺中沉澀者,必艱於嗣,正血少精傷之症也。如懷子而得澀脈,則血不足以養胎。如無孕而得澀脈,將有陰衰髓竭之憂。

大抵一切世間之物,濡潤則必滑,枯槁則必澀;故滑為痰飲,澀主陰衰,理有固然,無足疑者。

白話文:

偽訣雲:「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則是微脈而非澀脈也。

古書中記載:「用手指探摸脈搏時,好像摸到了一些東西,但一抬起來就消失不見了」,這就是微脈,而不是澀脈。

王叔和謂其一止復來,亦有疵病。蓋澀脈往來遲難,有類乎止,而實非止也。

王叔和說,這種脈象一會兒消失,一會兒又出現,也是有病的徵兆。因為澀脈的脈搏來迴流動緩慢,像是停滯了一樣,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停止。

又曰:「細而遲,往來難。」且澀者,乃浮分多而沉分少,有類乎散而實非散也。

又說:「脈搏細小而且緩慢,來迴流動困難。」此外,澀脈的表現是浮脈比較多,沉脈比較少,看起來像是散脈,但實際上卻不是散脈。

須知極軟似有若無為微脈,浮而且細且軟為濡脈,沉而且細且軟為弱脈,三者之脈,皆指下模糊而不清爽,有似乎澀而確有分別也。

要知道,極度柔軟、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脈象,叫做微脈;浮脈且細小柔軟的脈象,叫做濡脈;沉脈且細小柔軟的脈象,叫做弱脈。這三種脈象在摸起來都感覺模糊不清,不爽快,看起來像澀脈,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

肺之為臟,氣多血少,故右寸見之,為合度之診。

肺臟是主氣的器官,氣多血少,所以用手指摸右寸脈時,如果發現是這種脈象,就代表身體狀況正常。

腎之為臟,專司精血,故左尺見之,為虛殘之候。不問男婦,凡尺中沉澀者,必艱於嗣,正血少精傷之症也。

腎臟是主管精血的器官,所以用手指摸左尺脈時,如果發現是這種脈象,就代表身體虛弱。不論男女,只要左尺脈沉澀,就一定不容易生育,這是由於血少精傷的病症。

如懷子而得澀脈,則血不足以養胎。如無孕而得澀脈,將有陰衰髓竭之憂。

如果懷孕了,卻出現了澀脈,就說明血不足以滋養胎兒。如果沒有懷孕,卻出現了澀脈,就可能會有陰氣衰竭、精髓枯竭的憂慮。

3. 虛脈(陰)

體象,虛合四形,浮大遲軟;及乎尋按,幾不可見。

主病,虛主血虛,又主傷暑。左寸心虧,驚悸怔忡。右寸肺虧,自汗氣怯。左關肝傷,血不營筋。右關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症蜂起。

【按】虛之為義,中空不足之象也,專以軟而無力得名也。叔和云:「虛脈遲大而軟,按之豁豁然空」,此言最為合義。雖不言浮字,而曰按之豁豁然空,則浮字之義已包含具足矣。崔紫虛以為形大力薄,其虛可知,但欠遲字之義耳。偽訣云:「尋之不足,舉之有餘」,是浮脈而非虛脈矣。

浮以有力得名,虛以無力取象。有餘二字,安可施之虛脈乎!楊仁齋曰:「狀為柳絮,散漫而遲。」滑氏曰:「散大而軟。」二家之言,俱是散脈而非虛脈矣。夫虛脈按之雖軟,猶可見也。散脈按之絕無,不可見也。虛之異於濡者,虛則遲大而無力,濡則細小而無力也。虛之異於芤者,虛則愈按而愈軟,芤則重按而仍見也。

白話文:

脈象虛合四形,浮大遲軟,輕輕一按,幾乎看不見。

主要反映的病症,虛脈主血虛,也主傷暑。左寸脈虛弱,心氣不足,會出現心悸、心慌、失眠等症狀。右寸脈虛弱,肺氣不足,會出現自汗、氣短、體虛等症狀。左關脈虛弱,肝氣不足,會出現血不養筋,肢體麻木等症狀。右關脈虛弱,脾氣不足,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左尺脈虛弱,腎氣不足,會出現腰膝酸軟、痿痹等症狀。右尺脈虛弱,命門火衰,會出現寒症等症狀。

虛脈指的是脈象空虛、無力,如同空洞無物。叔和說:「虛脈遲緩而大,柔軟無力,按之空虛鬆散」,這句話最符合虛脈的特性。雖然沒有明確提到浮字,但「按之豁豁然空」這句話已經包含了浮脈的特性。崔紫虛認為虛脈的表現是力量薄弱,由此可知其虛,但是缺少遲字的特性。偽訣說:「尋之不足,舉之有餘」,這指的是浮脈而不是虛脈。

浮脈以有力為名,虛脈以無力為象。有餘二字,怎麼能用在虛脈上呢!楊仁齋說:「虛脈像柳絮一樣,散漫而遲緩。」滑氏說:「虛脈散大而軟。」兩位醫家的說法,都是指的散脈而不是虛脈。虛脈雖然按之柔軟,但仍然可以看見。散脈按之則完全消失,看不見。虛脈與濡脈的區別在於,虛脈遲緩而無力,濡脈細小而無力。虛脈與芤脈的區別在於,虛脈按之越軟,芤脈重按仍可見。

王叔和曰:「血虛脈虛」,而獨不言氣虛者,何也?氣為陽,主浮分,血為陰,主沉分;今浮分大而沉分空,故獨主血虛耳。

夫虛脈兼遲,遲為寒象,大凡症之虛極者必挾寒,理勢然也。故虛脈行指下,則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可劃然決矣。更有浮取之而且大且軟,重按之而豁然似無,此名內真寒、外假熱,古人以附子理中湯冰冷與服,治以內真熱而外假寒之劑也。

白話文:

王叔和說:「血虛脈虛」,卻單獨不提氣虛,這是為什麼呢?氣屬陽,主宰浮分,血屬陰,主宰沉分;現在浮分充盈而沉分空虛,所以單獨講血虛而已。

虛脈又兼有遲緩,遲緩是寒象,一般來說,虛證極度虛弱時必定伴隨寒象,這是道理使然。所以虛脈在指下摸起來,就要用溫補的方法,以消除陰寒,這就可以明確判斷了。還有浮取時脈象又大又軟,重按時卻像消失一樣,這種情況叫做內真寒、外假熱,古人用附子理中湯冰冷的藥物來治療,用來治療內真熱而外假寒的症狀。

4. 實脈(陽)

體象,實脈有力,長大而堅;應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血實脈實,火熱壅結。左寸心勞,舌強氣湧。右寸肺病,嘔逆咽疼。左關見實,肝火脅痛。右關見實,中滿氣疼。左尺見實,便閉腹疼。右尺見實,相火亢逆。

兼脈,實而且緊,寒積稽留。實而且滑,痰凝為祟。

【按】實之為義,邪氣盛滿,堅勁有餘之象也。既大矣而且兼長,既長大矣而且有力,既長大有力矣,而且浮中沉三候皆然,則諸陽之象,莫不畢備焉。見此脈者,必有大邪大熱,大積大聚,故王叔和《脈經》云:「實脈浮沉皆得,脈大而長微弦,應指愊愊然。」又曰:「血實脈實。

白話文:

這個脈象表示身體內部熱氣和邪氣旺盛,血氣充盈,脈搏有力,而且又粗又長,堅實有力,按壓時有彈性。根據不同的脈位,可以推斷出不同的病症。例如,左寸脈實可能表示心氣勞累,舌頭強硬,氣逆上湧;右寸脈實可能表示肺部有病,出現嘔吐反胃,咽喉疼痛等症狀。

除此之外,脈象也可能伴隨一些其他的特徵,比如實而緊,說明體內可能積寒;實而滑,說明體內可能痰溼凝聚。

總而言之,這種脈象代表身體處於一種非常強烈的陽氣旺盛狀態,但也可能是由於邪氣入侵、熱氣積聚或其他病症引起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診斷和治療。

」又曰:「脈實者,水穀為病。」又曰:「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由是測之,則但主實熱,不主虛寒,較若列眉矣。故叔和有尺實則小便難之說。乃偽訣謬以尺實為小便不禁,奈何與叔和適相反耶!又妄謂如繩應指來,則是緊脈之形,而非實脈之象矣。夫緊脈之與實脈,雖相類而實相懸;蓋緊脈弦急如切繩,而左右彈人手,實脈則且大且長,三候皆有力也。

緊脈者熱為寒束,故其象繃急而不寬舒,實脈者邪為火迫,故其象堅滿而不和柔;以症合之,以理察之,便昭然於心目之間,而不可混淆矣。

又按:張潔古惑於偽訣實主虛寒之說,而遂以薑、附施治,此甚不可為訓也。或實脈而兼緊者,庶乎相當;苟非緊象,而大溫之劑施於大熱之人,其不立斃者幾希矣。以潔古之智,當必是兼緊之治無疑耳。

白話文:

有人說:「脈象實者,是水穀積聚引起的病。」還有人說:「氣力旺盛,脈象強勁,就是過度。」由此可知,實脈主要反映的是熱證,而非虛寒證,就像眉毛豎起一樣明顯。因此,叔和說尺脈實則小便困難。然而,那些偽訣卻錯誤地認為尺脈實則小便不禁,這與叔和的觀點完全相反!還有人胡說,像繩索一樣緊繃就是實脈,其實那是緊脈的形態,而非實脈的象徵。緊脈與實脈雖然相似,但實際上卻有很大差別。緊脈像繃緊的繩子一樣,弦急而彈性大,左右搖晃,而實脈則又大又長,三候皆有力。

緊脈是因為熱證被寒束,所以脈象繃緊而沒有舒展;實脈是因為邪氣火熱逼迫,所以脈象堅硬而缺乏柔順。根據病症和道理分析,這些區別一目了然,不可混淆。

另外,張潔古誤信偽訣實脈主虛寒的說法,用薑、附來治療,這是不可取的。如果實脈同時伴隨緊脈,那麼薑、附的治療或許適當;但如果沒有緊脈的象徵,卻用大溫藥物治療大熱病人,幾乎不可能不死。以張潔古的智慧,他一定是用來治療兼有緊脈的病症,這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