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瀕湖脈學》~ 濡(陰,即軟字)

回本書目錄

濡(陰,即軟字)

1. 濡(陰,即軟字)

濡脈,極軟而浮細,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脈經》),如水上浮漚。帛浮水中,重手按之,隨手而及之象。《脈訣》言:按之似有舉還無,是微脈,非濡也。

〔體狀詩〕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病後產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

白話文:

濡脈

濡脈極為柔軟而浮細,像絲綢浸在水中,輕按即可感受到,重按卻感覺不到(《脈經》)。它就像水面上漂浮的泡沫。

絲綢漂浮在水中,如果用重手按壓,它會隨著手勢移動,呈現出這種現象。《脈訣》中說:按壓時感覺好像有東西,但再按就消失了,這是小脈,不是濡脈。

〔相類詩〕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諸柔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於微。浮細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浮而極細如絕曰微,沉而極細不斷曰細。

白話文:

類似詩

浮起且細軟,稱作「濡」。 下沉且柔軟,表示「弱」。 稍稍浮起極細微,宛如欲斷。 細小下沉近似微,微弱之極。 浮起細軟如綿絮,便是「濡」。 沉下細軟如綿絮,稱為「弱」。 浮起極細若斷線,這就是「微」。 沉下極細不斷裂,稱之為「細」。

〔主病詩〕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侵脾。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疴。濡主血虛之病,又為傷濕。

白話文:

主病詩:

  • 「濡」主血虛陰虛之症,

  • 骨髓氣血虧虛不振。

  • 夜間出汗,濕氣滲入骨頭,

  • 血氣不足,脾臟受濕。

  • 「寸濡」脈象陽虛自汗多,

  • 「關」脈氣虛難以承受。

  • 「尺」脈脈象虛弱,精血不足,寒氣侵襲,

  • 溫補陰氣才能緩解。

結論:

「濡」脈主要反映血虛之病,同時也代表濕氣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