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瀕湖脈學》~ 洪(陽)

回本書目錄

洪(陽)

1. 洪(陽)

洪脈,指下極大(《脈經》)。來盛去衰(《素問》)。來大去長(《通真子》)。洪脈在卦為離,在時為夏,在人為心。《素問》謂之大,亦曰鉤。滑氏曰:來盛去衰,如鉤之曲,上而復下。應血脈來去之象,象萬物敷布下垂之狀。詹炎舉言如環珠者,非。《脈訣》云:季夏宜之,秋季、冬季,發汗通腸,俱非洪脈所宜,蓋謬也。

〔體狀詩〕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淹淹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陽散火莫狐疑。

〔相類詩〕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愊愊堅。(洪而有力為實,實而無力為洪)

〔主病詩〕脈洪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可愁如。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脈洪時金不堪。肝火胃虛肝內察,腎虛陰火尺中看。洪主陽盛陰虛之病,泄痢、失血、久嗽者忌之。《經》曰:形瘦脈大多氣者死。曰:脈大則病進。

白話文:

洪脈是指脈搏非常有力且大(《脈經》)。脈象洪大時有力,衰弱時則力量減弱(《素問》)。洪脈來時力量強盛,去時力量減弱,但脈搏持續時間較長(《通真子》)。洪脈在八卦中屬離卦,在一年四季中屬夏季,在人體臟腑中屬心臟。《素問》中稱洪脈為大脈,也稱鉤脈。滑伯仁說:洪脈來時有力,去時衰弱,像彎曲的鉤子一樣,向上彎起又向下垂落,反映了血液運行盛衰的景象,如同萬物生長繁茂後下垂的樣子。詹炎認為洪脈像環狀的珠子那樣,是不對的。《脈訣》說:洪脈適合在夏季出現,如果在秋季和冬季出現,而且還伴隨發汗、通便等情況,則不是真正的洪脈,這是不對的。

洪脈來時有力盛大,去時衰弱,充滿手指,應合夏季的氣候。如果在春秋冬三季出現,就要升發陽氣,瀉散心火,不要猶豫。

洪脈來時感覺撲撲的,去時衰弱,來時盛大,像波浪一樣起伏。想要知道脈象的虛實,就要參照脈搏的長短、堅實程度來判斷。(洪而有力為實脈,洪而無力為洪脈)

洪脈代表陽氣盛,但血液可能不足,常伴隨發熱的疾病。腹部脹滿、嘔吐等症狀需要及時治療,陰虛引起的泄瀉、痢疾也令人擔憂。寸口脈洪大,代表心火旺盛,上焦有炎症;肺脈洪大,則肺金受損;肝火旺盛、胃虛弱等,則需從肝臟方面檢查;腎虛、陰虛火旺,則需從尺脈觀察。總而言之,洪脈主要代表陽盛陰虛的疾病,而泄瀉、失血、久咳等病症則忌諱出現洪脈。《經書》上說:形體消瘦,而脈搏又很大,氣息又多的人,會死亡;脈搏很大,則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