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金匱玉函經二注》~ (1)

回本書目錄

(1)

1.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證二條方六首)

師曰。

瘧脈自弦。

弦數者多熱。

弦遲者多寒。

弦小緊者下之瘥。

弦遲者可溫之。

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

浮大者可吐之。

弦數者風發也。

以飲食消息止之。

〔衍義〕今觀此篇。

雖未盡內經諸篇論瘧之詳。

然亦取其一二立方以明其治。

此條敘脈。

固亦未盡瘧脈之變。

然舉其自弦。

則自之一字。

已該其脈之要。

何則。

弦者。

少陽甲木之象也。

瘧邪客於榮氣之間。

白話文:

證二條方六首

師曰:

瘧疾的脈象,如果呈現弦脈,則需注意以下情況:

  • 弦數者多熱:脈象弦數,多為熱證。
  • 弦遲者多寒:脈象弦遲,多為寒證。
  • 弦小緊者下之瘥:脈象弦小緊,可使用瀉下之法來治療,患者會逐漸康復。
  • 弦遲者可溫之:脈象弦遲,可使用溫補之法來治療。
  • 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脈象弦緊,可使用發汗、針灸的方法來治療。
  • 浮大者可吐之:脈象浮大,可使用吐法來治療。
  • 弦數者風發也:脈象弦數,多為風邪所致。
  • 以飲食消息止之:應通過調整飲食來緩解病情。

衍義

觀此篇章,雖然沒有像《內經》其他篇章那樣詳細論述瘧疾,但也摘取一二條方劑,以明其治療方法。此條敘述脈象,固然沒有涵蓋瘧疾脈象的全部變化,但僅舉「自弦」一詞,已概括了其脈象的要點。

何以如此說呢?

「弦」代表少陽甲木之象。瘧邪侵犯榮氣,導致脈象呈現弦脈。

與衛氣合而病作。

寒熱者。

正隸少陽半表半裡之分。

所以少陽為瘧之舍。

故弦乃瘧疾之本脈也。

於是少陽引邪退而就陰。

陰則寒。

寒則遲。

進而就陽。

陽則熱。

熱則數。

寒用溫而熱用涼可知矣。

此明表裡進退。

乘其虛實而調之者也。

復言小緊與弦緊汗下之者。

此又明表裡之有實邪而攻之者也。

浮大者。

以明病不在表裡而在上者也。

非若內經之謂瘧脈大虛者。

斯因其浮而用吐也。

弦數風發者。

白話文:

與衛氣相結合時,疾病會產生。

寒熱症狀,是因為正隸少陽在半表半裡的位置。

因此,少陽是瘧疾的藏身之所。

所以,弦脈是瘧疾的基本脈象。

於是,少陽引導邪氣退卻,進入陰部。

陰部會導致寒冷,寒冷則使心跳緩慢。

進而進入陽部,陽部會導致熱感,熱則心跳加速。

根據寒熱的特性,可以知道應該使用溫熱或涼涼的治療方法。

這說明瞭表裡之間的進退,根據虛實情況進行調理。

再次提到小緊脈和絃緊脈,需要出汗或下藥治療,

這進一步明確了當表裡有實邪時,應該進行攻擊性治療。

浮大脈,表明疾病不在表裡,而在於上部。

不像內經所說的瘧脈大虛,而是根據脈象浮動的特點,使用吐法來治療。

弦數脈,可能是風熱的表現。

非前多熱之所云。

乃更論其熱之變。

而木從火則風生。

風得火則旺。

旺則剋土。

火發木淫。

必先實脾。

實脾莫如資以飲食消息寒涼之味以止之。

此乃明其病在中者也。

仲景凡一言一字皆立準繩。

學者詳之。

嘉言云。

即梨汁蔗漿。

生津止渴之屬。

病瘧以月一日發。

當以十五日愈設不瘥。

當月盡解。

如其不瘥當云何。

師曰。

此結為癥瘕。

名曰瘧母。

急治之。

宜鱉甲煎丸。

白話文:

這不是說以前多熱才這樣。

而是進一步討論熱的變化。

木受火生則風生。

風得火則旺盛。

旺盛則克制土。

火過度生長,木氣過盛。

一定先要脾胃實。

要使脾胃實,最好是藉由飲食,供給寒涼的味道來止住它。

這就是明白病症在內在的原因。

仲景的每一句話都立下準則。

學習的人要仔細研究。

好的話說:

就像梨汁、蔗漿,

生津止渴之類。

患瘧疾,以月一日發病。

應該在十五日痊癒,如果沒有痊癒。

應該在月底解除。

如果沒有痊癒應該怎麼辦呢?

老師說:

這會結成癥瘕,

叫做瘧母。

要趕快治療。

適合用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方

鱉甲(十一分炙) 烏扇(三分燒) 黃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婦(三分熬) 乾薑(三分) 大黃(三分) 芍藥(五分) 桂枝(三分) 葶藶(一分熬) 石韋(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皮(五分) 瞿麥(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參(一分) 䗪蟲(五分熬) 阿膠(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蜋(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為末。

取煅灶下灰一斗。

清酒一斛五斗。

浸灰。

候酒盡一半。

著鱉甲於中。

煮令泛爛如膠漆。

白話文:

藥材

  • 鱉甲(十一分,用火炙烤)
  • 烏扇(三分,用火燒烤)
  • 黃芩(三分)
  • 柴胡(六分)
  • 鼠婦(三分,用火熬製)
  • 乾薑(三分)
  • 大黃(三分)
  • 芍藥(五分)
  • 桂枝(三分)
  • 葶藶(一分,用火熬製)
  • 石韋(三分,去毛)
  • 厚朴(三分)
  • 牡丹皮(五分)
  • 瞿麥(二分)
  • 紫葳(三分)
  • 半夏(一分)
  • 人參(一分)
  • 䗪蟲(五分,用火熬製)
  • 阿膠(三分,用火炙烤)
  • 蜂窠(四分,用火炙烤)
  • 赤硝(十二分)
  • 蜣蜋(六分,用火熬製)
  • 桃仁(二分)

製法

  1. 將以上二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
  2. 取用一斗煅燒過的竈灰。
  3. 用一斛五斗的清酒浸泡竈灰。
  4. 等待酒液減少至一半。
  5. 將鱉甲放入酒灰中。
  6. 用火煮沸,直到鱉甲煮爛,像膠漆一樣。

注釋

  • 斛:古代容量單位,約等於10鬥。
  • 鬥:古代容量單位,約等於10升。
  • 分:古代重量單位,約等於0.03克。
  • 炙:用火烤。
  • 燒:用火燒。
  • 熬:用火煮。
  • 煅:用火燒灼。

說明

絞取汁。

內諸藥。

煎為丸。

如梧子大。

空心服七丸。

日三服。

千金方用鱉甲十二片。

又有海藻三分。

大戟一分。

䗪蟲五分。

無鼠婦、赤硝二味。

以鱉甲煎和諸藥為丸。

〔衍義〕內經云。

天度者。

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者。

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五日為一候。

三候為一氣。

然人之三陰三陽。

上奉之而為之應焉。

是瘧有發於月一日者。

至十五日則一氣終。

人氣亦更。

白話文:

把藥材榨取汁液,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煎煮成丸,每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空腹服用七丸,每天服用三次。

《千金方》中使用鱉甲十二片,還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䗪蟲五分,沒有鼠婦和赤硝這兩種藥材。將鱉甲煎煮後與其他藥材混合製成丸。

《內經》說:「天度,用來控制日月運行。」「氣數,用來記錄化生運作。」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人的三陰三陽,上應天象,因此也會受到影響。所以瘧疾發作在月一日的人,到十五日就會結束一氣,人體的氣也跟著變化。

故瘧氣隨變而散。

設有未愈。

則至月盡又歷第二氣。

終其天之月。

以應人之血。

月再生魄。

血亦更新。

邪當從其更新而解矣。

若又不愈。

則是榮氣內著。

不得流行與日月度數相應。

而肝藏血。

血並其邪歸之於肝。

是以瘧母多結左脅下。

由是用柴胡行氣。

鱉甲破血為君。

餘二十一味。

佐之行血、補血、散結、導滯而已。

雖然。

天人氣候之相應者。

大法如是。

然人之稟質有強弱。

白話文:

所以瘧疾的氣息會隨著時間而消散。

如果病症還沒痊癒,

那麼到了月底,又會經歷第二次發作。

直到月圓之時,

應和人體的血液循環。

月圓時精氣重生,

血液也更新。

邪氣就應該隨著血液的更新而消解。

如果還是沒有痊癒,

那就是因為氣血內阻,

無法順暢流通,與日月運行的規律相應。

而肝臟主藏血,

血液和邪氣就會聚集在肝臟。

因此瘧疾的根源大多會在左脅下聚集。

所以要用柴胡疏肝行氣,

用鱉甲破血,作為主藥。

其他的二十一種藥材,

只是輔助行血、補血、散結、導滯而已。

雖然,

天人氣候相互應和的規律,

主要方法是這樣。

但是人的體質有強弱之分,

邪中有重輕。

質弱邪重。

雖不內結瘧母。

亦至連月者有之。

質強邪輕。

不待一候即瘥者。

亦有之。

然仲景此論。

補內經未言耳。

(二錢五分為一分)

師曰。

陰氣孤絕。

陽氣獨發。

則熱而少氣煩冤。

手足熱而欲嘔。

名曰癉瘧。

若但熱不寒者。

邪氣內藏於心。

外舍分肉之間。

令人消爍肌肉。

〔衍義〕內經云。

但熱而不寒者。

陰氣先絕。

陽氣獨發。

則熱而少氣煩冤。

白話文:

邪氣有輕有重。體質虛弱,邪氣重,即使不內結瘧母,也可能連續幾個月。體質強壯,邪氣輕,不需一個療程就能痊癒的,也有。不過仲景的這個論述,是補充《內經》沒有提到的部分。

(二錢五分為一分)

老師說:陰氣衰竭,陽氣獨盛,就會出現發熱、氣短、煩躁、手足發熱、想嘔吐等症狀,這叫做癉瘧。如果只是發熱不發冷,就是邪氣藏在心臟,外散到肌肉之間,會導致人消瘦,肌肉萎縮。

《內經》說:只有發熱不發冷,是陰氣先衰竭,陽氣獨盛,就會出現發熱、氣短、煩躁等症狀。

手足熱而欲嘔。

名曰癉瘧。

又云。

肺素有熱。

氣盛於身。

因又用力。

風寒舍於分肉之間而發。

發則陽氣盛。

盛而不衰。

其氣不及於陰。

故但熱而不寒。

氣內藏於心。

而外舍於分肉之間。

令人消爍肌肉。

故命曰癉瘧。

此二者。

一為先傷於風。

一為肺素有熱。

所感之邪雖不一。

然病是陽盛。

又內經之陽盛逢風。

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

少水不能制盛火。

而陽獨治。

白話文:

手腳發熱,想吐。

這叫做癉瘧。

另外有人說,

肺部本來就有熱,

身體的陽氣旺盛,

又因為過度勞累,

風寒之邪就停留在肌肉之間而發病。

發病時,陽氣就旺盛,

旺盛而不衰退,

陽氣沒有到達陰部,

所以只覺得熱而不覺得冷。

陽氣內藏於心,

而外在則停留在肌肉之間,

讓人消瘦肌肉,

所以叫做癉瘧。

這兩種說法,

一種是先受了風寒之邪,

一種是肺部本來就有熱,

雖然感受的邪氣不一樣,

但病症都是陽氣旺盛。

《內經》中說,陽氣旺盛遇到風寒之邪,

兩者互相影響,陰氣虛弱,

陰寒不足以制約旺盛的陽火,

所以只表現出陽氣旺盛的症狀。

此熱如火。

當爍肉也。

由是觀之。

瘧之寒熱更作。

因陰陽之氣。

互為爭並。

若陰衰少。

則離絕真陽。

先自退處。

不與之並。

而陽亦不並於陰。

故陽獨發。

但熱而已。

此總論二者之癉瘧。

其少氣煩冤。

肺主氣。

肺受火抑故也。

手足熱者。

陽主四肢。

陽盛則四肢熱也。

欲嘔者。

火邪上衝。

胃氣逆也。

內藏於心者。

心乃五臟陽火之主。

故陽盛則直隸而藏之。

白話文:

這股熱氣如同火焰一般,能灼燒肉體。

從這裡可以觀察到,瘧疾的寒熱交替發作,是由於陰陽之氣互相爭奪並戰所致。

如果陰氣衰弱,便會離開真陽,先自行退避,不再與陽氣並存。而陽氣也無法與陰氣並存,因此陽氣獨自發作,只表現出熱象。

以上是對瘧疾的總體論述。

患者感到氣短、心煩、胸悶,這是因為肺主氣,肺受到火氣的壓制所致。

手腳發熱是因為陽氣主宰四肢,陽氣盛則四肢發熱。

患者想要嘔吐,是因為火邪上衝,胃氣逆流所致。

內藏於心臟的熱氣,是因為心臟是五臟陽火的主人,所以陽氣盛則直通心臟並藏於其中。

外舍分肉之間也。

消爍肌肉者。

消萬物者莫甚於火。

火甚則肌肉爍矣。

然此條固無治法。

自後條除溫瘧者觀之。

亦可治此癉瘧也。

何則。

白虎湯。

退熱藥也。

分肉四肢。

肉屬脾胃。

非切於其所舍者乎。

又瀉肺火。

非救其少氣煩冤者乎。

設其別有兼證。

豈不可推加桂之例以加別藥乎。

仲景於此。

雖不言方治。

蓋可知矣。

凡立一法。

則足以比類用之。

雖然。

自其陰氣孤絕一語觀之。

白話文:

外舍指的是肌肉所在的地方。火能消融肌肉,因為火是消滅萬物的最強力量,火盛了就會導致肌肉消融。不過,這條病症本身沒有治療方法。可以參考後面的條目,治療溫瘧的辦法,也可以用來治這種癉瘧。為什麼呢?因為白虎湯是一種退熱藥,而肌肉屬於脾胃,白虎湯作用於肌肉所在的部位。而且白虎湯還能瀉肺火,這也正是治療少氣煩冤的良方。如果病人還有其他症狀,可以參考桂枝的用法,添加其他藥物。張仲景雖然沒有明說治療方法,但道理是可以推測出來的。只要掌握了一種治療方法,就能以此類推,用於其他類似病症。雖然如此,但從「陰氣孤絕」這句話可以看出……

又足有可論者。

夫陰陽之在身者。

血與氣也。

水與火也。

內屬乎心與腎也。

而寒本於陰。

熱本於陽以寒治熱。

固可退陽而回陰也。

然治病有輕重。

豈一法而盡哉。

小熱之氣。

涼以取之。

大熱之氣。

瀉之於內。

或反佐以取之。

取之不衰。

求其屬以衰之。

謂壯水之主。

以消陽光也。

溫瘧者。

其脈如平。

身無寒。

但熱。

骨節疼痛。

時嘔。

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這裏還有可以討論的地方。

人體內存在著陰陽,

陰陽分別對應著血與氣,

也對應著水與火,

在內部則歸屬於心與腎。

寒氣源於陰,

熱氣源於陽,因此用寒來治療熱,

的確可以退去陽氣,讓陰氣回歸。

然而治療疾病有輕重之分,

難道能用一種方法就解決所有問題嗎?

對於輕微的熱氣,

可以用涼性的方法來消除。

對於嚴重的熱氣,

就要瀉去體內的熱氣,

或者反過來輔助以涼性方法來消除。

如果熱氣未減,

就要找到它的根源,並消滅它。

這就如同用強大的水力,

來熄滅太陽的火焰一樣。

對於溫瘧患者,

脈象平穩,

身體不寒,

只有發熱,

骨節疼痛,

偶爾嘔吐,

可以用白虎加桂枝湯來治療。

白虎加桂枝湯方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三兩)

上銼末。

每五錢。

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

去滓。

溫服汗出愈。

〔衍義〕內經名溫瘧。

亦有二。

一者謂先傷風。

後傷寒。

風、陽也。

故先熱後寒。

一者為冬感風寒。

藏於骨髓之中。

至春夏邪與汗出。

故病藏於腎。

先從內出之外。

寒則氣復反入。

是亦先熱後寒。

二者之溫瘧。

則皆有陰陽往來寒熱之證。

白話文:

藥方: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炙過) 石膏(半斤)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

每次取五錢藥粉,用一盞半水煎煮,煮至八分,去渣,溫熱服下。汗出即可痊癒。

說明:

此方出自《傷寒論》,治療的病症在《內經》中稱為溫瘧。

溫瘧分為兩種:

  • **第一種:**先受風寒,後傷寒。風屬陽,所以先熱後寒。
  • **第二種:**冬天感受風寒,藏於骨髓之中,等到春夏時節,邪氣隨著汗液排出,導致病氣藏於腎臟,先從內部發作,後表現在外部。由於寒氣會使氣逆流回體內,所以也表現為先熱後寒。

這兩種溫瘧都有陰陽交替,寒熱往復的症狀。

註解:

  • **六兩、二兩、半斤、二合:**古代藥材計量單位,需換算成現代重量。
  • **炙過:**是指用火烤制甘草,以去除其寒性。
  • **去皮:**是指去掉桂枝的外皮,保留其有效成分。
  • **一盞半:**古代容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 250 毫升。
  • **八分:**指煎煮時間,約為現代的十分鐘左右。
  • **去滓:**指去除藥渣。
  • **溫服:**指溫熱服用。

而此之無寒但熱。

亦謂之溫瘧。

似與內經不侔。

然繹其義。

一皆以邪瘧為重而名之。

夫陰不與陽爭。

故無寒。

骨節皆痹。

不與陽通。

則疼痛。

火氣上逆則時嘔。

用白虎治其陽盛也。

加桂療骨節痹痛。

通血脈。

散瘧邪。

和陰陽以取汗也。

瘧多寒者。

名曰牡瘧。

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 雲母(燒二日夜) 龍骨(等分)

上三味。

杵為散。

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

白話文:

而此之無寒但熱。 亦謂之溫瘧。 似與內經不侔。 然繹其義。 一皆以邪瘧為重而名之。

這類病症沒有寒冷的症狀,只有發熱,也稱為溫瘧。這似乎與《內經》的說法不一致。但仔細推敲它的意思,其實都把邪瘧作為主要的病因而命名。

夫陰不與陽爭。 故無寒。 骨節皆痹。 不與陽通。 則疼痛。 火氣上逆則時嘔。

因為陰氣不與陽氣爭奪,所以沒有寒冷的症狀。四肢骨節都痹痛,因為陰氣不與陽氣相通,所以會疼痛。火氣上逆則會時常嘔吐。

用白虎治其陽盛也。 加桂療骨節痹痛。 通血脈。 散瘧邪。 和陰陽以取汗也。

用白虎湯治療陽氣盛的症狀。加入桂枝治療骨節痹痛,通暢血脈,散除瘧邪,調和陰陽,以達到發汗的目的。

瘧多寒者。 名曰牡瘧。 蜀漆散主之。

瘧疾以寒冷為主的,稱為牡瘧。可以用蜀漆散來治療。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味) 雲母(燒烤兩晝夜) 龍骨(三味等分)

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在瘧疾發作前,用漿水送服半錢匕。

溫瘧加蜀漆半分。

臨發時服一錢匕。

(一方雲母作雲實)

〔衍義〕心者牡臟也。

邪在心而成瘧。

故曰牡瘧。

何以言之。

心肺居上。

陽也。

而心乃陽中之陽。

今邪氣結伏心下。

則心虛。

內經曰。

心虛者熱收於內。

則陽氣不行於外。

故外寒。

積聚津液以成痰。

是以牡瘧反多寒也。

用蜀漆和漿水以吐所結痰邪。

龍骨以療氣伏心下者。

雲母安臟補虛。

以除內收之熱。

若夫溫瘧亦用是。

白話文:

溫瘧

這個病症,加蜀漆半錢。

發病的時候,服用一錢匕(約等於現代的1.5克)。

(有的人用雲母代替雲實

[衍義]

心臟是屬於陽性的臟器。

邪氣在心臟引起瘧疾,所以稱為牡瘧

為什麼呢?

因為心臟和肺臟都位於上焦,屬於陽性,而心臟又是陽中之陽。

現在邪氣積聚在心臟下方,則心臟虛弱。

《內經》說:心臟虛弱的人,熱氣會收縮在內,陽氣無法輸送到體表,所以外在表現為寒象,體內積聚津液形成痰。

所以牡瘧患者反而常常表現出寒症。

用蜀漆與漿水混合,可以將積聚的痰邪吐出。

用龍骨治療邪氣停留在心臟下方的情況。

用雲母安撫臟腑,補益虛弱,可以消除體內收縮的熱氣。

溫瘧也可以用這個藥方治療。

少加蜀漆治者。

亦為邪氣結伏在心下。

致傷氣而不入於陰。

反獨盛在外。

以成熱而不寒。

故亦以此去其所結也。

牡蠣湯治牡瘧方

牡蠣(四兩熬) 麻黃(去節四兩) 甘草(二兩) 蜀漆(三兩)

上四味。

以水八升。

先煮蜀漆、麻黃。

去上沫。

得六升。

內諸藥。

煮取二升。

溫服一升。

若吐則勿更服。

〔衍義〕此與前牡瘧名同。

故治亦同。

略以有初感寒邪為異。

牡蠣者。

能軟堅消結。

白話文:

材料

  • 牡蠣(四兩,熬製)
  • 麻黃(去節四兩)
  • 甘草(二兩)
  • 蜀漆(三兩)

製法

  1. 將以上四味藥材以八升水煮沸。
  2. 先煮蜀漆、麻黃,去除浮沫。
  3. 煮至剩六升。
  4. 加入所有藥材,繼續煮至剩二升。
  5. 溫服一升。
  6. 若服用後嘔吐,則停止服用。

除滯血。

今更佐之蜀漆。

以理心下所結之邪。

而甘草佐麻黃。

非獨散寒。

且可發越陽氣而通於外。

陽通結去。

其病即瘥。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治瘧病發渴者。

亦治勞瘧。

柴胡(八兩)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三兩) 栝蔞根(四兩) 生薑(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

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嘉言云。

渴雖陽明津竭。

而所以致陽明津竭者。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種中醫治療方法,主要針對的是心下(胸腹)積聚的邪氣,以及由此引起的發熱、口渴等症狀。

治療方法

首先要清除瘀血,然後用蜀漆來理順胸腹積聚的邪氣。同時,甘草配伍麻黃,不僅可以散寒,還可以發散陽氣,使之通達外圍。陽氣通暢,積聚的邪氣消除,疾病就會痊癒。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是治療瘧疾發熱口渴的方劑,也適用於勞瘧。方劑中柴胡、人參、黃芩、甘草、栝蔞根、生薑、大棗等藥材各取適量,煎煮服用。

最後,文中引用嘉言,指出口渴雖然是陽明經津液枯竭所致,但其根本原因還有待探究。

  • 現代醫學已不再沿用古代中醫的理論和治療方法。
  • 患有疾病,請務必尋求現代醫生的幫助。

全是少陽之邪。

故即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也。

〔衍義〕內經謂渴者刺足少陽。

此證胃土被木火之傷。

則津液涸而燥渴。

故用柴胡、黃芩治木火。

人參、甘草補胃。

栝蔞生津益燥。

薑棗發越榮衛。

若勞瘧由木火盛。

榮衛衰。

津液竭者。

亦治以此。

柴胡桂薑湯 治瘧寒多。

微有熱。

或但寒不熱。

服一劑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衍義]

《內經》說,口渴的人就刺足少陽經。

藥方

  • 柴胡(半斤)
  • 桂枝(三兩,去皮)
  • 乾薑(二兩)
  • 栝蔞根(四兩)
  • 黃芩(三兩)
  • 牡蠣(二兩,熬製)
  • 甘草(二兩,炙製)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

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初服微煩。

復服。

汗出便愈。

〔衍義〕是瘧也。

以寒多言之。

若與牡瘧相類。

以藥論之。

則非也。

牡瘧邪客心下。

此風寒濕痹於肌表。

肌表行陽以溫分肉。

痹則陽氣不得通於外。

遂鬱伏於榮血之間。

半表半裡之分也。

陽化氣熱。

血滯成瘀。

著於其處。

遇衛氣行陽二十五度及之則病作。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一種偏寒性的瘧疾。與熱性瘧疾不同,它不是邪氣侵犯心臟,而是風寒濕氣阻礙了肌膚表面的陽氣,導致陽氣無法溫暖血肉,進而鬱積在血管中,造成半表半裡的病症。 陽氣轉化為熱,血液停滯成瘀血,當衛氣運行到特定的位置時,與瘀血相遇,就會引發發病。 這個方子溫熱服用,可以驅散寒濕,使陽氣運行通暢,最終達到治癒效果。

其邪之入榮者。

既無外出之勢。

而榮之素痹者。

亦不出而與陽爭。

故少熱或無熱也。

是用柴胡為君。

發其鬱伏之陽。

佐以桂枝、乾薑。

散其肌表之痹。

栝蔞根、牡蠣為臣。

除留熱。

消瘀血。

佐以黃芩助柴胡。

治半表裡。

甘草以和諸藥。

調陰陽也。

得汗則痹邪散。

血熱行而病瘥耳。

白話文:

邪氣侵入人體的營氣,既沒有往外排出的趨勢,而營氣本身又已經痺阻不通,也無法外出與陽氣抗爭,因此症狀表現為少熱或無熱。所以用柴胡做君藥,發散鬱伏的陽氣;佐以桂枝、乾薑,散解肌表的痺阻;用栝蔞根、牡蠣做臣藥,清除留熱,消散瘀血;佐以黃芩幫助柴胡,治療半表半裡的症狀;甘草用來調和諸藥,調節陰陽。出汗後,痺邪散去,血熱消退,病症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