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金匱玉函經二注》~ 卷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5)

1.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衍義〕明理論。眩為眼黑。冒為昏冒。傷寒之冒眩。以陽虛。中風亦有眩冒。乃風之旋動也。原病式以昏冒。由氣熱衝心也。目暗黑。亦火熱之氣鬱。二論曰虛曰風曰火。各一其說。三者相因。未始相離。風火不由陽虛。則不旋動。陽虛不由風火。則不冒眩。蓋傷寒者以寒覆其陽。陽郁化火。火動風生故也。

〔衍義〕風火之動。散亂其陽。則陽虛。濕飲者。亦如傷寒之義。雖然。陽虛風火所致。然必各治其所主。寒者治寒。濕者治濕。察三者之輕重。以藥佐之。此乃支飲之在心者。阻其陽之升降。鬱而不行。上不充於頭目。久則化火。火動風生而作眩暈。故苦冒眩也。利小便以泄去支飲。和其中焦。則陽自升而風火自息矣。澤瀉能開胃關。去伏水。泄支飲。從小便出之。佐以白朮和中益氣。燥濕息風。藥不在品味之多。惟要中病耳。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厚朴大黃湯方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衍義〕凡仲景方。多一味。減一藥。與分兩之更重輕。則易其名。異其治。有如轉丸者。若此三味加芒硝。則謂之大承氣。治內熱腹實滿之甚。無芒硝。則謂之小承氣。治內熱之微甚。厚朴多。則謂之厚朴三物湯。治熱痛而閉。今三味以大黃多。名厚朴大黃湯。上三湯皆治實熱而用之。此支飲胸滿。何亦以是治之。倘胸滿之外。復有熱蓄之病。變遷不一。在上在下。通宜利之耶。胸滿者下之。然此水飲也。不有熱證。況胸滿未為心下實堅。且胸中痞硬。脈浮。氣上衝咽喉者。則半表半裡和解之。至有醫誤下。為心下硬痛。名結胸者。以大陷胸湯下之。不甚痛。猶不可下。以小陷胸利之。今支飲之胸滿。遽用治中焦實熱之重劑乎。是必有說。姑闕之。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方見肺癰中)

〔衍義〕支飲留結。氣塞胸中。故不得息。葶藶能治結利飲。大棗通肺氣補中。此雖與肺癰異。而方相通者。蓋支飲之與氣。未嘗相離。支飲以津液所聚。氣行則液行。氣停則液聚而氣亦結。氣陽也。結亦化熱。所以與肺癰熱結者同治。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衍義〕嘔家為有痰飲動中而欲出也。飲去盡而欲解矣。反不渴。是積飲所留。由氣不暢。結聚津液而成耳。半夏之味辛。其性燥。辛可散結。燥可勝濕。用生薑以制其悍。孫真人云生薑嘔家之聖藥。嘔為氣逆不散。故用生薑以散之。

白話文: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心下有積聚的痰飲,患者經常感到頭暈目眩,用澤瀉湯治療。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將以上兩味藥材,用水二升,煎煮至一升,分次溫服。

澤瀉湯的原理:眩暈是指眼前發黑,冒眩則是指頭昏眼花。傷寒導致的頭暈目眩,是因為陽氣虛弱;中風也會出現眩暈,是風邪在體內旋轉造成的。本病的眩暈,是由於氣熱衝擊心臟所致,眼睛昏暗也是由於火熱之氣鬱結。古籍中有陽虛、風邪、火熱三種說法,各有道理,三者相互影響,並非完全獨立存在。風火之邪若非因陽氣虛弱,便不會旋轉;陽氣虛弱若非因風火之邪,也不會出現頭暈目眩。傷寒是因為寒邪覆蓋陽氣,陽氣鬱結化火,火動則生風,所以才會出現眩暈。

風火之邪的活動會散亂陽氣,導致陽氣虛弱;濕痰飲也是如此。雖然陽虛、風火都是致病因素,但治療時必須針對病因,寒者治寒,濕者治濕,根據三者的輕重程度,選用藥物輔助治療。這是因為心下積聚的痰飲阻礙了陽氣的升降,使陽氣鬱結不通,不能充分供給頭目,時間久了就會化火,火動生風,導致眩暈,所以患者會感到頭暈目眩。通過利尿排出痰飲,調和中焦,則陽氣自然上升,風火自然平息。澤瀉可以開通胃氣,去除伏水,排出痰飲,從小便排出;白朮可以和中益氣,燥濕息風。用藥不在於種類多,而在於能治癒疾病。

支飲導致胸部滿悶,用厚朴大黃湯治療。

厚朴大黃湯方: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五升,煎煮至二升,分次溫服。

厚朴大黃湯的原理:仲景方的藥物組成,常會增減藥物或調整劑量,從而改變藥方的名稱和功效。例如,如果在這個方子中加入芒硝,就稱為大承氣湯,治療內熱腹脹滿的重症;如果不加芒硝,就稱為小承氣湯,治療內熱較輕的症狀;如果增加厚朴的劑量,就稱為厚朴三物湯,治療熱痛閉塞。現在這個方子中大黃的劑量較大,因此稱為厚朴大黃湯。以上三種湯劑都是用來治療實熱的。支飲導致胸部滿悶,為何也用這種治療實熱的方劑呢?如果除了胸部滿悶之外,還有熱邪蓄積的症狀,病情變化多端,在上在下,都需要使用通利之法。胸部滿悶的症狀應該從下焦入手治療。但是,這屬於水飲,並沒有熱證,況且胸部滿悶並不等於心下堅實。如果胸中痞硬,脈浮,氣上衝咽喉,則應該採用半表半裡的和解方法治療。有些醫生誤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導致心下堅硬疼痛,稱為結胸,則需要用大陷胸湯治療;如果疼痛不嚴重,則可以使用小陷胸湯治療。現在支飲導致胸部滿悶,卻使用治療中焦實熱的重劑,其中必有原因,暫且擱置不論。

支飲導致呼吸困難,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方劑見肺癰篇)

葶藶大棗瀉肺湯的原理:支飲停滯積聚,氣體阻塞胸中,所以呼吸困難。葶藶可以治療積聚的痰飲,大棗可以通利肺氣,補益中焦。雖然這與肺癰不同,但方劑相似,這是因為支飲和氣息息相關。支飲是由津液聚積而成,氣機通暢則津液運行,氣機阻滯則津液聚積,氣機也會阻塞。氣屬陽,阻塞也會化熱,所以與肺癰的熱邪阻塞有共同的治療方法。

嘔吐,但卻不渴,這是因為心下有痰飲積聚,用小半夏湯治療。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將以上二味藥材,用水七升,煎煮至一升半,分次溫服。

小半夏湯的原理:嘔吐是因為痰飲在中焦活動,想要排出。如果痰飲排出,症狀就會減輕。但現在卻不渴,這是因為積聚的痰飲,由於氣機不暢,導致津液聚積。半夏味辛,性燥,辛味可以散結,燥性可以勝濕;用生薑來緩和半夏的峻烈之性。孫真人說,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良藥。嘔吐是氣逆不散,所以用生薑來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