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經二注》~ (2)

回本書目錄

(2)

1.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 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補註〕按嘉言云:肺癰之脈,既云滑數,此復云微數者,非脈之有不同也。滑數者,已成之脈;微數者,初起之因也。初起左右三部脈微,知其衛中於風而自汗;左右三部脈數,知為榮吸其熱而畏寒。然風初入衛,尚隨呼氣而出,不能深入;所傷者不過在於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風由所合,以漸舍於肺俞,而咳唾振寒。茲時從外入者,從外出之易易者。若夫熱過於榮,即隨吸氣所入,不出而傷其血脈矣。衛中之風得榮中之熱,留戀固結於肺葉之間,乃致血為凝滯,以漸結為癰膿。是則有形之敗濁,必從瀉法而下驅之。使其邪毒隨驅下移,入胃入腹入腸,再一驅,即盡去不留矣。安在始萌不救,聽其膿成而腐敗耶?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補註〕肺為氣之總司,主呼吸者也。今云上氣至於面浮腫,至為肩息,是其肺氣壅逆,而肩為動搖矣。何也?肺之所畏者,火也。設中焦邪實,阻其升降,而炎上之性有加無已,則所呼之氣,邪有以助之,而所吸之氣不復下達,遂使出入息肩矣。加以脈浮大,火勢方張,本體既衰,而邪削更甚。又何法可令其內還而下趨乎?故不治也。然猶有可圖者,庶幾中土尚培,生氣未絕耳。若加利為尤甚也。

上氣喘而燥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補註〕同一上氣也,此則作喘而不息肩者。正以皮毛乃肺之合,為邪所蔽,遂令肺氣不得外達。故寒傷營者,亦作喘也。彼燥,陰也。上氣何以復燥?肺氣既塞,遂令下流不化;水既不化,又令木氣不疏。此皆以母病而兼及於子也。一發其汗,則塞者得以外通矣;逆者得以下達矣。故曰愈也。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補註〕嘉言云:肺熱,則膀胱之氣化亦熱,小便必赤澀而不能多。若肺痿之候,但吐涎沫而不咳,復不渴,反遺尿而小便數者,何其與本病相反也?必其人上虛不能制下,以故小便無所收攝爾。此為肺中冷,陰氣上巔,侮其陽氣,故必眩。陰寒之氣凝滯津液,故多涎唾。若始先不渴,服溫藥即轉渴者,明是消渴飲一溲二之證,更當消息之矣。

白話文: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問:病人咳嗽逆氣,從脈象如何判斷是肺癰,而且會有膿血,吐出膿血就會死亡?脈象是什麼樣的?

答:寸口脈微弱而頻數。微弱代表風邪,頻數代表熱邪。脈象微弱則病人會出汗,頻數則病人會惡寒。風邪侵犯衛氣,導致呼氣不順;熱邪過於榮氣,導致吸氣困難。風邪傷及皮毛,熱邪傷及血脈。風邪停留在肺部,病人就會咳嗽、口乾、胸悶、咽喉乾燥但不渴、唾液多且濁白、時常發冷。熱邪所到之處,血液凝滯,形成癰膿,吐出的膿液像米粥一樣。疾病初期可以治療,膿液形成就危及生命了。

補註:按《嘉言》所說,肺癰的脈象是滑數,這裡卻說是微數,這不是脈象不同,而是階段不同。滑數是疾病已成形的脈象,微數是疾病初起的脈象。初期,左右三部脈象微弱,說明衛氣受風邪侵犯而自汗;左右三部脈象頻數,說明榮氣受熱邪侵犯而畏寒。風邪剛開始侵犯衛氣,還隨著呼氣排出,不能深入,所以只傷及皮毛,皮毛是肺的表裡相合之處。風邪從表裡相合處漸漸侵入肺俞穴,導致咳嗽、吐痰、發冷。此時,邪氣容易從外進入,也容易從外排出。但是熱邪侵入榮氣,隨著吸氣進入,不能排出,就會傷及血脈。衛氣中的風邪和榮氣中的熱邪互相作用,停留在肺葉之間,導致血液凝滯,逐漸形成癰膿,這是已經形成的有形敗濁之物,必須用瀉法驅除,使邪毒隨藥力向下移動,進入胃、腹、腸,再繼續驅除,才能徹底清除。怎麼能說初期不能治療,等到膿液形成腐敗呢?

上氣,面部浮腫,呼吸困難如喘息,脈象浮大,此症不治。如果還有腹瀉,病情會更加嚴重。

補註:肺是氣的總樞紐,主司呼吸。現在出現上氣,面部浮腫,呼吸困難如喘息,說明肺氣壅塞逆亂,肩部也會因呼吸困難而搖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肺最怕火邪。如果中焦邪氣積聚,阻礙氣機升降,則內熱向上,更加厲害,呼出的氣受到邪氣的助長,吸入的氣則不能到達下焦,導致呼吸困難,以至於肩部也會因呼吸困難而震動。加上脈象浮大,火勢正盛,肺的本氣已衰,邪氣更盛,還能用什麼方法讓它內收向下嗎?所以不治。但是,如果中焦脾胃功能尚可,生機未絕,或許還有希望。如果再加上腹瀉,則病情會更加嚴重。

上氣,呼吸困難而乾燥,屬於肺脹,如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可以痊癒。

補註:也是上氣,但這裡是呼吸困難,而不是呼吸困難如喘息,這是因為皮毛是肺的表裡相合之處,被邪氣阻塞,導致肺氣不能外達。寒邪傷及營氣也會導致呼吸困難。這裡為什麼又說乾燥呢?因為肺氣阻塞,導致下焦津液不能化生,水液不能化生,又會影響木氣的疏通,這都是母臟生病而連累子臟。一旦發汗,阻塞之氣可以外達,逆亂之氣可以下行,所以可以痊癒。

肺痿,吐出涎沫但不咳嗽,病人不渴,一定會遺尿,小便頻數。這是因為上焦虛弱不能制約下焦的緣故。這是肺中寒冷,病人一定會頭暈眼花,唾液很多。用甘草乾薑湯溫中。如果服藥後感到渴,屬於消渴症。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烤) 乾薑(二兩,炮製)

以上二味藥,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五合,過濾藥渣,分次溫服。

補註:按《嘉言》所說,肺熱,則膀胱氣化也熱,小便一定會赤澀而量少。但是肺痿的症狀是吐涎沫但不咳嗽,而且不渴,反而遺尿,小便頻數,這和本病相反。這是因為上焦虛弱不能制約下焦,所以小便不能收攝。這是肺中寒冷,陰氣上逆,損傷陽氣,所以頭暈眼花;陰寒之氣凝滯津液,所以唾液很多。如果一開始不渴,服溫藥後就感到渴,說明這是消渴症,應該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