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金匱玉函經二注》~ (1)

回本書目錄

(1)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第十七

(論一首脈證二十七條方二十三首)

夫嘔家有癰膿。

不可治嘔。

膿儘自愈。

〔衍義〕上卷肺癰證。

必先咳而久久吐膿如米粥。

桔梗湯白散皆主之。

而此不言癰之所在。

知其非肺癰可知。

經曰。

熱聚於胃口而不行。

胃脘為壅。

胃脘屬陽明經。

陽明氣逆則嘔。

故膿不自咳出。

從嘔而出。

膿亦不似肺癰之如米粥者也。

出胃脘。

從濕化而聚結。

若如結痰蛤肉者。

謂不可治。

不必治其嘔。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嘔吐,而且體內有膿包,但是不是肺部感染導致的,而是胃部濕氣凝聚形成的,那麼就不要治療嘔吐,等膿自然排出來就會好了。因為這種情況不是肺癰,而是胃部的問題,治療嘔吐反而會加重病情。

嘔自膿之瘀。

熏蒸穀氣。

故嘔。

若膿出則嘔自愈。

夫癰之在胃脘上口者則然。

若過半中。

在肺之下者。

膿則不從嘔出。

而從大便出矣。

先嘔卻渴者。

此為欲解。

先渴卻嘔者。

為水停心下。

此屬飲家。

嘔家本渴。

今反不渴者。

以心下有支飲故也。

此屬支飲。

〔衍義〕傷寒言嘔多有因。

因熱因寒因水因飲。

皆屬胃家病。

此獨以水飲者。

分三節言之。

初一段先嘔卻渴者。

白話文:

嘔吐是因為膿液積聚在體內,像熏蒸穀氣一樣,所以才會嘔吐。如果膿液排出體外,嘔吐就會自然停止。

如果膿瘡長在胃脘附近靠近口腔的地方,就會這樣。如果膿瘡長在身體中間偏下,靠近肺部的位置,膿液就不會從口中吐出,而是會從大便中排出。

如果先嘔吐再口渴,這是想要痊癒的表現。如果先口渴再嘔吐,則是水液停留在心臟下方,屬於水飲症。

嘔吐的人本來就口渴,現在卻不口渴,是因為心臟下方有支飲,屬於支飲症。

傷寒病中,嘔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熱、寒、水、飲,都是屬於胃病。這段文字特別針對水飲症,分為三個部分來講。

第一部分講的是先嘔吐再口渴的人。

為飲而嘔。

嘔則飲去。

飲去則陽氣回。

津液猶未布。

故渴耳。

雖渴。

終以邪去正回而必解也。

第二段先渴卻嘔者。

即前痰飲條中。

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第三段本渴。

今反不渴。

亦痰飲條中。

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問曰。

病人脈數。

數為熱。

當消穀引食。

而反吐者何也。

師曰。

以發其汗。

令陽微。

膈氣虛。

脈乃數。

數為客熱。

不能消穀。

白話文:

因為喝水而嘔吐。嘔吐了,水就吐掉了。水吐掉了,陽氣就會恢復。津液還沒有散佈開來,所以會口渴。雖然口渴,但最終邪氣退去,正氣恢復,病症就一定會痊癒。

第二種情況是先口渴,然後才嘔吐的。這屬於之前提到的痰飲症狀,可以用小半夏茯苓湯來治療。

第三種情況是原本口渴,現在反而不渴了。這也屬於痰飲症狀,可以用小半夏茯苓湯來治療。

問:病人脈搏跳動很快,脈象數為熱,應該能消化食物,但為什麼反而會嘔吐呢?

師:這是因為他發了汗,陽氣虛弱,導致膈肌氣虛,脈搏才會跳得快。這種數脈是外來的熱邪引起的,所以不能消化食物。

胃中虛冷故也。

脈弦者虛也。

胃氣無餘。

朝食暮吐。

變為胃反。

寒在於上。

醫反下。

今脈反弦。

故名曰虛。

〔衍義〕凡脈以候病。

陽盛則數。

陰盛則遲。

今言陽微而脈數。

數而復胃中冷。

其理安在。

蓋脈病不可以概論也。

此數由藥之遺熱所客。

胃中冷。

由陽不足而致。

何也。

中焦者陰陽之界。

汗劑必用辛溫發散。

不當汗而汗。

損其中脘陽分。

致令陽微。

白話文:

胃部虛寒,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脈象弦緊,代表虛弱。

胃氣不足。

早上吃下去的食物,晚上就吐出來了。

這就變成了胃反。

寒氣在上半身。

醫生卻用下瀉的藥方治療。

現在脈象卻是弦緊,

因此叫做虛弱。

[衍義]

總之,脈象可以用來判斷疾病。

陽氣旺盛,脈象就會快。

陰氣旺盛,脈象就會慢。

現在明明是陽氣不足,脈象卻很快。

脈象快,但胃部又很冷,

這其中的道理在哪裡呢?

因為脈象和疾病不能一概而論。

這快速的脈象,是藥物殘留的熱氣所導致的。

胃部寒冷,

是因為陽氣不足造成的。

為什麼呢?

中焦是陰陽交界的地方。

發汗的藥物一定要用辛溫發散的藥性。

不該出汗卻出汗了,

會損傷中脘的陽氣。

導致陽氣微弱。

膈氣虛。

藥之遺熱。

從陰分而變。

遂成數脈。

古云客熱。

非陽盛也。

雖有客熱。

胃中之陽氣不足。

故曰胃中虛冷也。

醫反以寒劑瀉之。

復損陰分之陽。

故脈變弦。

上下之陽俱不足。

雖當日暮行陰之時。

陽亦不能入於下。

則糟粕不能輸。

大小腸不能輸將。

亦不能安於中。

必吐而復出也。

故曰胃氣無餘。

朝入而暮吐也。

寸口脈微而數。

微則無氣。

無氣則榮虛。

白話文:

膈氣虛,藥之遺熱,從陰分而變,遂成數脈。

意思是,病人膈膜氣虛,是藥物留下的熱氣,從陰分轉化而來,最終導致脈搏變得數而細。

古云客熱,非陽盛也。雖有客熱,胃中之陽氣不足,故曰胃中虛冷也。

古人說有客熱,並不是指陽氣旺盛,雖然有外來的熱氣,但胃中的陽氣不足,所以說胃中是虛寒的。

醫反以寒劑瀉之,復損陰分之陽,故脈變弦。

醫生反而用寒涼的藥物瀉火,進一步損傷陰分中的陽氣,所以脈搏變得弦緊。

上下之陽俱不足,雖當日暮行陰之時,陽亦不能入於下,則糟粕不能輸,大小腸不能輸將,亦不能安於中,必吐而復出也。

上下部位的陽氣都不足,即使在傍晚陽氣漸弱的時候,陽氣也無法下降到下焦,因此食物殘渣無法被輸送到下,大小腸也無法運化,也不能安穩地留在胃中,最終只能嘔吐出來。

故曰胃氣無餘,朝入而暮吐也。

所以說,胃氣不足,早上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就吐出來了。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

寸口脈微弱而數,微弱表示氣不足,氣不足則營氣虛弱。

榮虛則血不足。

血不足則胸中冷。

〔衍義〕此條敘脈不敘證何也。

上條以脈數為客熱。

此獨言氣血虛又何也。

亦承上條而言也。

上條以汗下之過而致病脈之若是。

此條以上焦榮衛之不逮。

亦致反胃之證。

故不復敘。

惟言脈之本象。

陽脈動而健。

陰脈靜而翕。

兩者和合。

不剛不柔。

不疾不遲。

今微而數。

微乃失陽之象。

數乃失陰之體。

奚止客熱而已。

胸中。

榮衛之海。

白話文:

胸中是榮衛氣血匯聚之處,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氣血不足與脈象的關係。

  • 首先,說明瞭氣血不足導致胸中寒冷的現象。
  • 然後解釋了為何只講脈象,不講證狀:因爲脈象是氣血狀況的直接體現,也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
  • 接着,解釋了爲什麼這一條要單獨提氣血虛弱:是因爲它承接了上一條汗出過多導致氣血不足的論述,並進一步說明氣血不足也會導致反胃等症狀。
  • 最後,詳細闡述了正常脈象的特徵,以及微弱數快的脈象代表着陽氣不足和陰氣不足的現象。

整段文字強調了氣血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以及脈象診斷在中醫診病中的關鍵作用。

榮衛虛而不充於中。

故胸中冷矣。

夫榮衛之氣。

出入臟腑。

健運周身。

本生於穀。

復消其谷。

榮衛非谷不實。

谷非榮衛不化。

所以胸中冷者。

亦必致胃不納穀也。

王冰釋內經曰。

食入反出。

是無火也。

雖然謂之冷。

當以正氣不足論之。

正氣者。

陰陽之精。

非寒非熱。

沖和純粹。

不宜以之為冷。

與寒邪同治。

若以熱治寒。

不惟反助客熱。

且復耗其氣。

白話文:

人體的榮衛之氣虛弱而不能充實內部,因此胸腔就會感到寒冷。

榮衛之氣出入臟腑,使身體各部位運作正常。

榮衛之氣源於食物,又消化食物。

榮衛之氣沒有食物就不充實,食物沒有榮衛之氣就不能消化。

所以胸腔寒冷,必定導致胃無法正常吸收食物。

王冰在《內經》的註解中說:

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表示沒有消化之火。

雖然說胸中冷,應該用正氣不足來解釋。

正氣是陰陽之精,不寒不熱,純粹和諧,不應該把它當作寒邪來治療。

如果用熱來治寒,不僅會反而助長客邪的熱氣,還會耗損自身的正氣。

損其陽矣。

所謂客熱者。

不獨以上條藥之所遺。

若五臟厥陽之火。

乘克於中土者。

皆足以客之。

況多得於七情郁發之所致歟。

夫膏粱之變。

皆足成客熱。

安可復投之以熱乎。

籲世人治是病。

非丁、附則薑、桂。

孰知正氣果何如則復也哉。

趺陽脈浮而澀。

浮則為虛。

澀則傷脾。

脾傷則不能磨。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宿穀不化。

名曰胃反。

脈緊而澀。

其病難治。

白話文:

這就是陽氣受損了。

所謂客熱,不只是上面所列藥物遺漏的病因,

像是五臟厥陽之火,

克制中土(脾胃)的,

都能夠造成客熱。

何況更多是由七情鬱結而發作的呢?

膏粱厚味,

都足以造成客熱,

怎麼能再用熱性藥物治療呢?

唉,世人治療這種病,

不論是丁香、附子,還是生薑、桂枝,

誰知道真正的方法是什麼才能恢復呢?

趺陽脈浮而澀,

浮則虛,

澀則傷脾,

脾胃受損就無法磨化食物,

早上吃的晚上吐,

晚上吃的早上吐,

宿食不化,

叫做胃反。

脈象緊澀,

這種病難以治療。

〔衍義〕趺陽者。

胃脈之所過。

故候胃脈必於是焉。

脾與胃以膜相連。

皆屬於土。

土有陰陽。

胃為陽土。

脾為陰土。

陽主氣。

主動。

陰主血。

主靜。

今謂脾傷不能磨。

何哉。

此陰陽互為體用之義也。

蓋陽參於陰。

則陰能動而不為凝結。

陰參於陽。

則陽能固而不為飛揚。

斯脾動則脈不澀。

胃固則脈不浮。

若浮則胃家虛。

而谷不能腐熟。

澀則脾血傷。

白話文:

衍義:趺陽

趺陽,指的是胃脈經過的地方。所以,要觀察胃脈的狀況,就必須觀察趺陽。

脾臟和胃臟以薄膜相連,都屬於「土」的範疇。而「土」也有陰陽之分,胃屬於陽土,脾屬於陰土。

陽主氣,主動作;陰主血,主靜止。現在說脾臟受損,不能磨化食物,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陰陽互為體用之義:陽氣參於陰血,陰血就能活動而不凝結;陰血參於陽氣,陽氣就能固守而不飛揚。

因此,脾臟活動,脈象就不會澀滯;胃氣固守,脈象就不會浮動。

如果脈象浮動,就代表胃氣虛弱,食物無法在胃中消化腐熟。如果脈象澀滯,就代表脾血受損。

而谷不得消磨。

所以在朝當陽時食入者。

至暮行陰時反出。

在暮當陰時食入者。

至陽時亦出。

以其兩虛不能參合。

莫得轉輸於大小腸也。

河間云。

趺陽脈緊為難治。

胃之上脘血亡。

則並膈間皆澀不利。

食不下入。

脾統血。

血亡。

並大小腸皆枯。

而糟粕不化。

食雖入。

必反出也。

病人慾吐者。

不可下之。

〔衍義〕欲吐。

以其邪在陽也。

若下。

不惟逆其治陽。

白話文:

食物在胃中無法消化,所以早上陽氣旺盛時吃進去的食物,到了晚上陰氣盛行時就會吐出來;而晚上陰氣旺盛時吃進去的食物,到了白天陽氣旺盛時也會吐出來。這是因為陽氣和陰氣都虛弱,無法互相融合,因此食物無法被消化運送到大小腸。

河間先生說:趺陽脈緊緊的,很難治療。胃的上脘部位失血,就會導致隔膜之間澀滯不暢,食物無法進入胃中。脾臟主導血液,失血後,大小腸都會枯萎,食物殘渣也無法消化。即使食物吃進去了,也會吐出來。

病人想吐,不能用瀉藥。因為病邪在陽氣部位,如果用瀉藥,不僅是逆著治療陽氣,還會加重病情。

註釋

  • 谷:食物
  • 消磨:消化
  • 朝:早上
  • 暮:晚上
  • 陽:陽氣
  • 陰:陰氣
  • 虛:虛弱
  • 參合:融合
  • 轉輸:運輸
  • 趺陽脈:足背部的陽脈
  • 上脘:胃的上部
  • 膈間:隔膜之間
  • 澀不利:澀滯不暢
  • 統:主導
  • 糟粕:食物殘渣
  • 下之:用瀉藥
  • 邪:病邪

簡要說明

這段文字描述了食物消化不良的情況,並分析了其原因。文中指出,陽氣和陰氣的虛弱是導致食物無法消化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提到了胃失血、隔膜澀滯等問題會加重病情。最後,文中強調了病人想吐時,不可用瀉藥的道理,因為瀉藥會加重病情。

又反傷其無過之陰。

豈獨反胃而已。

其為害可勝言哉。

噦而腹滿。

視其前後。

知何部不利。

利之則愈。

〔補註〕噦者。

無物有聲之謂也。

腹滿為實。

實則氣上逆而作噦。

故必審其證。

視其前後何部以利之。

則滿去而噦自止矣。

嘔而胸滿者。

茱萸湯主之。

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白話文:

並且反過來傷害它本無過失的陰氣。

難道只會反胃而已嗎?

它的危害能說得盡嗎?

噁心反胃而且腹部脹滿。

觀察它的前後狀況。

就知道哪個部位不順利。

順利了就會痊癒。

〔補註〕噁心反胃是指。

沒有東西卻有聲音的現象。

腹部脹滿是實證。

實證就會使氣上逆而造成噁心反胃。

所以一定要仔細辨別它的症狀。

觀察它的前後狀況,哪個部位不順利就針對它調理。

那麼脹滿就會消失,噁心反胃自然就會停止了。

嘔吐而且胸部脹滿的,可以用茱萸湯治療。

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淨)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五升。

煮到剩下三升。

溫熱服用一升。

每天服用三次。

〔衍義〕傷寒以是方治食谷欲嘔陽明證。

以中焦反寒也。

吳茱萸能治內寒降逆。

人參補益陽氣。

大棗緩脾。

生薑發越胃氣。

且散逆止嘔。

逆氣降。

胃之陽行。

則腹痛消矣。

此脾臟陰盛逆胃。

與夫腎肝下焦之寒。

上逆於中焦而致者。

即用是方治之。

若不於中焦。

其臟久寒者。

則以本臟藥化之。

如厥陰手足厥冷。

脈細欲絕。

內有久寒者。

於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是也。

乾嘔吐涎沫。

白話文:

傷寒病症中,如果出現吃東西想吐的陽明證,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這是因為中焦出現寒症。

吳茱萸可以治療內寒、降逆。

人參可以補益陽氣。

大棗可以緩和脾胃。

生薑可以發散胃氣,並且散寒止嘔。

逆氣下降,胃的陽氣運行,腹痛就會消除。

這種情況是因為脾臟陰氣過盛,逆犯胃部,以及腎臟、肝臟和下焦的寒氣上逆到中焦所致。

所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如果寒症不在中焦,而是臟腑長期寒冷,就要用針對那個臟腑的藥物來治療。

比如厥陰手足冰冷,脈搏細微欲絕,體內有長期寒症的,就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

乾嘔吐出涎沫。

頭痛者茱萸湯主之。

〔衍義〕此證傷寒厥陰證中。

成注乾嘔吐涎沫者。

裡寒是也。

頭痛者。

寒氣上攻也。

用是溫里散寒。

與上條嘔而腹滿者。

病異藥同。

蓋同是厥陰乘於土故也。

嘔而腸鳴。

心下痞者。

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 黃連(一兩) 人參(三兩) 乾薑 甘草(各三兩) 黃芩(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衍義〕傷寒論。

白話文:

治療頭痛的藥方是茱萸湯。

這種頭痛屬於傷寒病中的厥陰症。

症狀是乾嘔、吐口水,這是因為體內寒氣造成的。

頭痛是因為寒氣上衝所致。

所以要使用溫裡散寒的藥物來治療。

與上一條中「嘔吐且腹部脹滿」的病症,雖然病症不同,但使用的藥物相同。

這是因為都是厥陰症導致脾土受損的緣故。

治療嘔吐、腸鳴、心下痞的藥方是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的藥方如下:

半夏半升、黃連一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黃芩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水六升,煮到剩下三升,溫溫地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這些內容出自《傷寒論》。

嘔而心下痞者。

有屬半表半裡。

亦有屬裡。

半表半裡者。

瀉心湯治屬裡者。

則以十棗湯大柴胡湯。

如心下痞。

腹中鳴。

有水氣不利。

則以生薑瀉心湯治。

有下利完穀不化。

則以甘草瀉心湯治。

治痞惡寒汗出者。

用附子。

關上脈浮者。

用大黃。

心下痞又不獨瀉心湯治。

或用解表。

或用和里。

或吐或下。

或調虛氣。

隨所宜而施治。

自今觀之。

是證由陰陽不分。

白話文:

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治療方法。

自今觀之。

綜觀上述情況。

是證由陰陽不分。

這類病症,是由陰陽失衡所導致的。

塞而不通。

留結心下為痞。

於是胃中空虛。

客氣上逆為嘔。

下走則為腸鳴。

故用是湯分陰陽。

水升火降。

而留者去。

虛者實。

成注。

是方連、芩之苦寒入心。

以降陽而升陰也。

半夏、乾薑之辛熱。

以走氣而分陰行陽也。

甘草、參、棗之甘溫。

補中而交陰陽。

通上下也。

乾嘔而利者。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甘草 芍藥(各二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當身體氣機不通暢,滯塞不通時,就會停留在心下,形成痞塊。

這導致胃部空虛,氣逆上衝,引發嘔吐。

氣向下走就會造成腸鳴。

所以要用這個湯藥來調理陰陽。

讓水氣上升,火氣下降。

讓滯留的氣機消散,虛弱的體質得到滋補,使陰陽平衡。

這個方子中,黃連、黃芩性苦寒,入心經,可以下降陽氣,提升陰氣。

半夏、乾薑性辛熱,可以驅散氣機,分開陰陽。

甘草、人參、大棗性甘溫,可以補益中氣,調和陰陽,使上下氣機暢通。

對於乾嘔且身體虛弱的人,可以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來治療。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藥方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

芍藥(二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

水六升。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衍義〕傷寒論。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

若嘔。

有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成注。

太陽陽明合病。

自下利。

為在表。

與葛根湯發汗。

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

為在裡。

可與承氣湯下之。

太陽少陽合病。

為半表半裡。

則以是湯和解之。

論方藥主治。

則曰黃芩之苦。

芍藥之酸。

以斂腸胃之氣。

甘草、大棗之甘。

白話文:

服用上六味藥,水六升,煮到剩下三升,溫溫地喝下一升,每天喝三次。

這是《傷寒論》中記載的方劑,用於治療太陽與少陽經同時生病,導致腹瀉的情況。如果患者還伴有嘔吐,可以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來治療。

成注解釋說,太陽與陽明經同時生病,導致腹瀉,屬於表證,可以服用葛根湯發汗。而陽明與少陽經同時生病,導致腹瀉,屬於裡證,可以用承氣湯瀉下。太陽與少陽經同時生病,屬於半表半裡證,因此可以用這個方劑來和解。

這個方劑中,黃芩的苦味,芍藥的酸味,可以收斂腸胃之氣;甘草、大棗的甜味,可以調和脾胃,促進消化。

以補腸胃之弱。

半夏、生薑散逆也。

諸嘔吐。

谷不得下者。

小半夏湯主之。

〔衍義〕嘔吐谷不得下者。

有寒有熱不可概論也。

屬熱者。

王冰所謂谷不得入。

是有火也。

此則非寒非熱。

由中焦停飲氣結而逆。

故用小半夏湯。

嘔吐而病在膈上。

後思水者解。

急與之。

思水者。

豬苓散主之。

豬苓散方

豬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

杵為散。

飲服方寸匕。

日三服。

白話文:

此方用來補益腸胃虛弱。

半夏、生薑能散解逆氣。

各種嘔吐,

食物無法順利下行,

可用小半夏湯治療。

〔衍義〕

嘔吐、食物無法下行的症狀,

有寒證也有熱證,不能一概而論。

屬於熱證的,

正如王冰所說「谷不得入」,

這是由於胃中火盛所致。

而這裡所說的症狀,既非寒證也非熱證,

是由於中焦停滯了水飲,氣機鬱結而逆上所致。

所以要用小半夏湯來治療。

如果嘔吐症狀屬於膈上病變,

後來感到口渴,

就應立即給予治療。

感到口渴的,

可以用豬苓散治療。

豬苓散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以上三味藥材,

搗碎成散劑。

每次服用一匙,

一天服用三次。

〔衍義〕傷寒論。

太陽病。

發汗後。

胃中干。

欲得水者。

少少與之。

令胃中和則愈。

若小便不利。

微熱消渴者。

不可與。

以汗多胃中燥。

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蓋嘔吐猶汗之走津液。

膈上猶表也。

何用藥不同。

蓋二方以邪內連下焦。

故不用澤瀉、滑石、阿膠、豬苓之味淡。

從膈上肺部滲其積飲。

又防水入停腹。

白朮和中益津。

使水精四布。

去故就新。

奚必味多。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太陽病患者發汗後,胃中感到乾燥,想要喝水,可以少量給予,讓胃中和緩,就能痊癒。如果患者小便不暢,伴隨輕微發熱和口渴,則不可給予水,因為發汗過多導致胃中乾燥,而豬苓湯可以利尿,所以不適合給予。

嘔吐就像汗液流失津液一樣,膈上部位如同人體的表層。為何治療方法不同呢?因為這兩種病症都是邪氣入侵下焦,所以不用澤瀉、滑石、阿膠、豬苓等味淡的藥物,而是從膈上肺部滲出積液,並防止水停留在腹中。白朮可以和胃益津,讓水精四處流通,排除舊有積液,更新體內津液。為何需要多種藥物呢?因為這些藥物各有作用,可以針對不同的病症,起到治療效果。

但用之得其當爾。

嘔而脈弱。

小便複利。

身有微熱。

見厥者難治。

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衍義〕谷入於胃。

長養於陽。

脈道乃行。

今胃不安於谷。

以致嘔。

故其氣不充於脈。

則脈弱。

下焦虛。

則小便自利。

迫陽於表則微熱。

白話文:

但用之得其當爾。

但要使用得當。

嘔而脈弱。

嘔吐且脈搏虛弱。

小便複利。

小便頻頻且量多。

身有微熱。

身體略微發熱。

見厥者難治。

昏厥者難以治療。

四逆湯主之。

以四逆湯來治療。

附子(一枚生用)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炙)

上述三味藥材。

以水三升。

用三升水。

煮取一升二合。

煮沸至剩下一升二合。

去滓。

去掉藥渣。

分溫再服。

分成幾次,溫熱服下。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體質強健者,可用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乾薑用三兩。

〔衍義〕谷入於胃。

穀物進入胃中。

長養於陽。

滋養陽氣。

脈道乃行。

脈絡才能流通。

今胃不安於谷。

現在胃不能很好地消化穀物。

以致嘔。

因此導致嘔吐。

故其氣不充於脈。

所以氣血不能充盈脈絡。

則脈弱。

因此脈搏虛弱。

下焦虛。

下焦虛寒。

則小便自利。

所以小便頻頻且量多。

迫陽於表則微熱。

陽氣被逼到體表,所以略微發熱。

經脈虛則寒厥。

夫陽者。

一身之主。

內外三焦虛寒如此。

誠難治矣。

苟有可回之意。

必以四逆回陽卻陰也。

嘔而發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

〔衍義〕傷寒論。

出太陽證。

又出厥陰證。

小柴胡湯。

本少陽半表半裡藥也。

何為太陽厥陰亦治之。

蓋太陽傳裡而未盡入。

厥陰受傳而未盡受。

二者俱在半表半裡之間。

故嘔而發熱。

病同方亦同也。

自此而言。

病之半表半裡。

豈獨傷寒有哉。

白話文:

經脈虛弱就會感到寒冷發僵。陽氣是人體的主宰,內外三焦虛寒,這樣的情況真的難以治療。如果想要恢復健康,就必須用四逆湯來回陽氣、驅寒邪。嘔吐伴隨發熱,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傷寒論》中提到太陽病證和厥陰病證,小柴胡湯屬於少陽半表半裡藥。為什麼太陽病和厥陰病也能用小柴胡湯治療呢?因為太陽病傳入裡,但尚未完全進入裡,厥陰病接受傳入,但尚未完全接受,兩者都在半表半裡之間,所以會出現嘔吐發熱的症狀。疾病相同,治療方法也相同。

從這裡可以看出,半表半裡的疾病,不只是傷寒病才會出現。

故更集要略。

胃反嘔吐者。

大半夏湯主之。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洗)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右三味。

以水一斗二升。

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

煮取二升半。

分溫再服。

〔衍義〕陽明燥金也。

與太陰濕土為合。

腑臟不和。

則濕自內聚。

為痰為飲。

燥自外款。

為胃脘癰。

玄府幹涸。

而胃之上脘尤燥。

故食難入。

雖食亦反出也。

半夏解濕飲之聚結。

分陰陽。

散氣逆。

白話文:

大半夏湯方

  • 半夏(二升,洗淨)
  • 人參(三兩)
  • 白蜜(一升)

以上三味

  • 用水一斗二升。
  • 將蜜和藥材一起攪拌二百四十遍。
  • 煮至剩下二升半。
  • 分成幾份,溫熱服用。

〔衍義〕

陽明屬燥金,與太陰濕土相合。腑臟失調,則濕氣在內凝聚,形成痰飲;燥氣由外而入,則導致胃脘癰。玄府(指胃)乾燥枯竭,胃的上脘尤為乾燥,因此飲食難以入口,即使吃了也會反吐出來。半夏可以解開濕飲的凝聚,分開陰陽,散去氣逆。

人參補正。

蜜潤燥。

以揚水之者。

內經云。

清上補下。

治之以緩。

水性走下。

故揚以緩之。

佐蜜以潤上脘之燥也。

食已即吐者。

大黃甘草湯主之。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分溫再服。

論曰。

胃氣生熱。

其陽則絕。

蓋胃強則與脾陰相絕。

絕則無轉運之機。

故食入即吐也。

用大黃瀉大熱。

甘草和中耳。

白話文:

人參可以補益正氣。蜂蜜可以潤燥。

《內經》中說:「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治療方法應當以緩慢為宜。 因為水的特性是向下流動,所以用緩慢的方法來引導水分下降。

用蜂蜜來潤澤上腹部乾燥的部位。

如果吃飯後就吐,可以用大黃甘草湯來治療。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兩次服用。

論述

胃氣生熱,其陽氣就會衰竭。

因為胃氣強盛,就會與脾臟的陰氣相隔絕。

陰陽隔絕,就會失去轉運食物的機制,所以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吐出來。

用大黃瀉去胃部的熱氣,甘草則可以調和脾胃。

王宇泰先生曰。

病人慾吐者。

不可下之。

又用大黃、甘草。

治食已即吐何也。

曰欲吐者。

其病在上。

因而越之可也。

而逆之使下。

則必抑塞憤亂而益以甚。

故禁之。

若既已吐矣。

吐而不已。

有升無降。

則當逆而折之。

引令下行。

無速於大黃。

故取之也。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茯苓澤瀉湯主之。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白朮(三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生薑(四兩)

白話文:

王宇泰先生說:

病人想要嘔吐的,

不可用下瀉藥。

又問,為何用大黃、甘草治療食積之後的嘔吐呢?

答曰:想要嘔吐的病人,

其病症在上焦。

因此往下瀉可以治療。

而用下瀉藥使之往下走,

則必會造成氣機鬱滯,加重病情。

所以要禁止使用下瀉藥。

如果已經嘔吐了,

而且嘔吐不止,

氣往上衝而往下不順,

則應逆其氣機,使其往下走。

沒有比大黃更能快速引導氣機往下走的藥物了,

所以就選用大黃。

如果胃反覆嘔吐,口渴想喝水,

則用茯苓澤瀉湯來治療。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白朮(三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生薑(四兩)

上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內澤瀉再煮。

去滓。

二升半。

溫服八合。

日三服。

〔衍義〕胃反吐。

津液竭而渴矣。

斯欲飲水以潤之。

更無小便不利。

而用此湯何哉。

蓋陽絕者。

水雖入而不散於脈。

何以滋潤表寒解其燥郁乎。

惟茯苓之淡行其上。

澤瀉之咸行其下。

白朮、甘草之甘和其中。

桂枝、生薑之辛通其氣。

用布水精於諸經。

開陽存陰。

而洽榮衛也。

白話文:

六味湯方

藥方:

  • 上六味:茯苓、澤瀉、白朮、甘草、桂枝、生薑
  • 水一斗:使用一斗水(約10升)
  • 煮取三升:煮至剩三升
  • 內澤瀉再煮:加入澤瀉,繼續煮
  • 去滓:去渣滓
  • 二升半:煮好後剩二升半
  • 溫服八合:溫熱服用,每次八合(約100毫升)
  • 日三服:一天服用三次

衍義:

胃反吐,津液耗竭而口渴,想要喝水滋潤。又無小便不利,為何使用此湯?

這是因為陽氣衰絕,水雖進入體內,卻不能散佈到經脈中,如何滋潤表寒,解除燥鬱?

唯有茯苓之淡味上行,澤瀉之鹹味下行,白朮、甘草之甘味調和其中,桂枝、生薑之辛味通達氣機。

利用布水精華於各經絡,開陽氣存陰精,使榮衛之氣調和。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

文蛤湯主之。

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 麻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石膏(五兩) 杏仁(五十枚)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溫服一升。

汗出即愈。

〔衍義〕是湯即大青龍去桂枝加文蛤也。

大青龍主發散風寒兩受。

此證初無外邪而用之何哉。

夫天地之氣。

人之飲食之氣。

分之雖殊。

合之總屬風寒濕熱之氣化耳。

足太陽膀胱。

本寒水之經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在嘔吐之後感到口渴,並且很想喝水,那就應該服用文蛤湯來治療。

文蛤湯還可以治療輕微的風寒頭痛。

文蛤湯的配方如下:

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薑(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枚)、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味藥材,用水六升煮,煮到剩下二升,溫溫地喝下一升,就會出汗,病也就好了。

(衍義)這個湯其實就是大青龍湯去掉了桂枝,然後加入了文蛤。

大青龍湯主要用於發散風寒。

但是這個病症一開始並沒有外邪,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湯藥呢?

因為天地之氣和人體飲食之氣,雖然來源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風寒濕熱之氣的變化。

足太陽膀胱經,本就屬於寒水的經絡。

先因胃熱而吐。

用竭其津。

遂渴欲飲水。

飲多則水氣內凝。

其寒外應。

而腠理閉矣。

故將文蛤散水寒。

麻黃、杏仁開腠理。

利肺氣。

甘草、薑、棗發榮衛。

石膏解肌表內外之鬱熱也。

而又謂主微風脈緊頭痛者何。

蓋風熱循膀胱。

上入巔。

覆其清陽。

則為頭痛。

而腎邪亦從而泛溢。

故同一主治也。

乾嘔吐逆。

吐涎沫。

半夏乾薑散主之。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 乾薑(等分)

白話文:

起初是因為胃火旺盛而導致嘔吐,由於嘔吐耗損了體內的津液,病人感到口渴,便大量喝水。然而,喝水太多會使水氣在體內積聚,形成寒氣,寒氣外散,導致毛孔閉塞。

因此,用文蛤散去體內的水寒,麻黃、杏仁則可以打開毛孔,利潤肺氣,甘草、薑、棗可以發散表面的寒氣,而石膏則能解表裏鬱熱。

有些人會問,為何這個藥方還能治療微風脈緊頭痛呢?這是因為風熱之氣會沿着膀胱經向上蔓延,到達頭頂,阻礙清陽之氣上升,因此導致頭痛。同時,腎臟的邪氣也會趁機外溢,所以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對於乾嘔吐逆、吐出唾沫的症狀,可以用半夏乾薑散治療。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乾薑(等量)

上二味杵為散。

取方寸匕。

漿水一升半。

煮取七合。

頓服之。

〔衍義〕乾嘔吐涎沫者。

由客邪逆於肺。

肺主收引。

津液不布。

遂聚為涎沫也。

用半夏乾薑之辛熱。

溫中燥濕。

漿水之寒。

收而行之。

以下其逆。

則其病自愈矣。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嘔不嘔。

似噦不噦。

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

生薑半夏湯主之。

生薑半夏湯方

生薑汁(一升) 半夏(半升)

上二味。

白話文:

製法

  1. 將生薑和半夏研磨成粉末。
  2. 取一寸長的勺子,舀取半升的半夏粉末。
  3. 加入一升半的米湯,煮沸至剩七合。
  4. 趁熱一次喝下。

功效

此方用於治療乾嘔吐涎沫的症狀。

病因分析

乾嘔吐涎沫是由於外邪侵犯肺部,肺主收引,導致津液不能正常運布,積聚成涎沫所致。

藥理分析

半夏和乾薑性辛熱,溫中燥濕;米湯性寒,可以收斂藥性,使其運行通暢。

藥效原理

利用半夏和乾薑的辛熱之性,溫暖脾胃,燥濕化痰,配合米湯的寒性,收斂藥性,使其向下運行,驅除外邪,從而達到治療乾嘔吐涎沫的目的。

適用症狀

適用於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煩悶,無力等症狀。

藥方

  • 生薑汁(一升)
  • 半夏(半升)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即可使用。

以水三升。

煮半夏取二升。

內生薑。

煮取一升半。

小冷。

分四服。

日三夜一。

嘔止停後服。

〔衍義〕夫陽受氣於胸中。

布氣息為呼吸。

胸中心肺之分。

清氣之道也。

陰邪閉之。

則阻其呼吸往來。

令氣或促或搏或逆。

有似喘嘔與噦也。

且心舍神者也。

聚飲停痰。

則神不寧。

故徹心憒憒然無奈也。

用半夏之辛溫燥其濕飲。

生薑之辛熱散寒折逆。

則陽得以布。

氣得以調。

白話文:

取三升水,煮半夏直到剩下二升,加入生薑,繼續煮到剩下半升半。稍稍冷卻後,分四份,一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嘔吐停止後再服用。

陽氣在胸中吸收氣息,並將氣息散布到身體,成為呼吸。胸部是心肺所在之處,是清氣運行的通道。陰邪阻礙了清氣,就會阻礙呼吸的往來,導致氣息急促、跳動或逆流,表現為喘息、嘔吐和噦。

心是容納神明的器官,聚積飲邪和痰濕就會導致神明不安寧,因此會讓人感到心神恍惚,無力無助。用半夏辛溫燥熱來化解濕邪和飲邪,用生薑辛熱散寒折逆,這樣陽氣就能順利散布,氣息就能得到調節。

斯病可愈耳。

○按此方與小半夏湯相同。

而取意少別。

小半夏湯宣陽明之氣上達。

故用半夏為君。

生薑為佐。

半夏湯通陽明之經。

故用薑汁為君。

半夏為佐。

取其行於經絡。

故用汁也。

乾嘔噦。

若手足厥者。

橘皮湯主之。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二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下咽即愈。

噦逆者。

橘皮竹茹湯主之。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薑(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白話文:

橘皮湯方

  • 橘皮 (四兩)
  • 生薑 (半斤)

橘皮竹茹湯方

  • 橘皮 (二升)
  • 竹茹 (二升)
  • 大棗 (三十枚)
  • 生薑 (半斤)
  • 甘草 (五兩)
  • 人參 (一兩)

上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衍義〕中焦者。

脾胃也。

土虛則在下之木得以乘之。

而穀氣因之不宣。

變為噦逆。

用橘皮理中氣而升降之。

人參、甘草。

補土之不足。

生薑、大棗。

宣發穀氣。

更散其逆。

竹茹性涼。

得金之正。

用之以降膽木之風熱耳。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

手足寒。

上氣腳縮。

五臟氣絕於內者。

利不禁。

下甚者。

白話文:

取六味藥材。

用一斗水,

煮到剩下三升。

溫熱後服用一升。

一天服用三次。

脾胃是中焦部位,

土虛弱,就會讓下面的木氣乘機而上,

導致穀氣不能正常運行,

出現呃逆症狀。

用橘皮理順中焦之氣,使其升降正常。

人參、甘草,

補益脾胃之虛。

生薑、大棗,

宣發穀氣,

並消除逆氣。

竹茹性涼,

得金氣之正,

用它來降膽木之風熱。

六腑之氣外泄,

會導致手腳冰冷,

呼吸急促,腳趾蜷縮。

五臟之氣內傷,

會造成大小便失禁,

排泄過多。

手足不仁。

〔衍義〕六腑主表為陽。

五臟主裡為陰。

陽為衛。

陰為榮。

六腑絕。

衛先不行於外。

故手足寒。

陽主升、在息為呼。

外絕則氣上出。

出而不返。

則下絕。

下絕則筋急。

故腳蜷縮也。

五臟絕。

榮先不行於內。

則陰氣去。

大便屬陰。

故下利不禁。

甚則血離於外。

故手足不仁。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

脈大者為未止。

脈微弱數者。

為欲自止。

白話文:

[衍義]

  • 六腑主管表層,屬陽性。
  • 五臟主管內裡,屬陰性。
  • 陽氣為衛氣,負責保護身體。
  • 陰氣為榮氣,滋養身體。

當六腑功能衰竭時,

  • 衛氣首先不能到達體表,導致手腳冰冷。
  • 陽氣主升,在呼吸中表現為呼氣。外氣不通,氣往上走,呼出而無法回到體內。
  • 下行之氣因此阻塞,導致筋脈緊縮,腳部蜷縮。

當五臟功能衰竭時,

  • 榮氣首先無法滋養內臟,導致陰氣不足。
  • 大便屬陰,因此出現腹瀉不止。
  • 嚴重時,血氣外泄,導致手腳麻木不仁。

根據脈象判斷

  • 脈沉而弦,表示下焦虛寒,排泄物積聚。
  • 脈大而有力,表示腹瀉尚未停止。
  • 脈微弱而數,表示腹瀉將要自行停止。

雖發熱不死。

〔衍義〕仲景傷寒論厥陰證中注云。

沉為在裡。

弦為拘急。

裡氣不足主下重。

脈大則病進。

為利未止。

脈弱數者。

邪氣微而陽氣復。

為欲自止。

雖發熱。

正由陽勝。

非邪逆也。

成注如此。

然弱陰不敵所回之陽。

發熱甚者。

亦必治之。

但不死而已。

恐亦不宜大熱。

內經曰。

下利發熱者死。

雖然。

不惟厥陰。

少陰下利亦然。

傷寒論謂脈緊下利。

白話文:

雖然發燒,但不會致命。

【衍義】仲景《傷寒論》中厥陰證的註解說:

沉脈,代表病邪在裡。

弦脈,代表病症拘急。

裡氣不足,則會導致下墜感。

脈搏有力,代表病情加重。

如果出現腹瀉,代表病邪未完全消退。

脈搏微弱而數,代表邪氣微弱,陽氣回升,病情趨於穩定,想要自癒。

雖然發熱,但這是因為陽氣旺盛,而不是邪氣反攻。

成注就是這樣解釋的。

但是,如果陰氣虛弱,無法抵擋回升的陽氣,發熱嚴重的話,還是必須治療。

雖然不至於致命,但也不宜過於燥熱。

《內經》說,腹瀉發熱者會死亡。

雖然這主要是指厥陰證,但少陰證導致的腹瀉發熱也是一樣的。

《傷寒論》中也提到,脈搏緊,腹瀉者,病情嚴重。

脈暴微。

手足溫。

利自愈。

又謂下利手足不逆冷。

反發熱者不死。

是皆少陰下利者說也。

非滯下之利。

滯下則多熱。

若更發熱。

必難治。

下利手足厥冷。

無脈者。

灸之不溫。

若脈不還。

反微喘者死。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衍義〕手足諸陽之本。

十二經脈之所由起也。

論曰。

脈者血之府。

氣主煦之。

血主濡之。

是氣司脈之動息。

血充脈之形體也。

白話文:

脈搏微弱,手腳溫暖,腹瀉自行痊癒。 又說腹瀉時手腳不反常發冷,反而發熱的,就不會死。 這些都是少陰經引起的腹瀉的表現。

不是因為食物停滯在腸道導致的腹瀉,如果是食物停滯引起的腹瀉,就會發熱。 如果再發熱,就一定難治。 腹瀉伴隨手腳冰冷,沒有脈搏,灸艾灸也不溫暖。 如果脈搏不回來,反而出現微喘,就會死亡。 少陰經依靠足陽明經,這是順應自然規律。

衍義:

手腳是諸陽經的根本,十二經脈都從這裡起源。

論述:

脈絡是血液的倉庫。 氣負責溫暖它,血液負責滋潤它。 因此,氣掌管著脈絡的運動和休息,血液充盈著脈絡的形體。

血不自至。

必氣以運之。

氣即陽也。

火也。

若陰寒之氣盛。

則陽火之氣衰。

不能布散通於經脈。

津液亦不行。

聚而下利。

所以脈無而手足冷矣。

若殘陽尚根於中。

未竭於臟者。

則以艾灸接引孤宿之火。

布散經脈。

手足溫則生。

其陽已絕於臟。

止息呼吸之息。

用艾灸之。

無根之陽。

反從艾火上炎。

奔迫為喘而脫矣。

故死。

夫趺陽胃脈。

土也。

少陰腎脈。

白話文:

血液無法自行到達目的地,必須靠氣來運送。氣就是陽氣,也就是火氣。如果陰寒之氣旺盛,陽火之氣就會衰弱,無法散布到經脈,津液也無法運行,就會積聚而導致腹瀉。因此脈象消失,手腳冰冷。

如果還有殘餘的陽氣存在於臟腑之中,尚未完全消失,就可以用艾灸來引導這微弱的陽氣,使其散布到經脈,手腳溫暖,生命就會得以延續。如果陽氣已經完全消失於臟腑之中,呼吸停止,再使用艾灸,就如同無根之火,反而會因艾火的燃燒而向上蔓延,導致喘息而死亡。

所以,死亡的原因是陽氣衰竭。足陽明胃經屬土,少陰腎經屬水。

水也。

負者。

克也。

若少陰受負於趺陽。

是後天之陽尚存。

陰寒猶可回也。

仲景謂下利脈不出者屬少陰。

灸少陰穴。

此雖不言所灸之處。

系厥陰證中。

則必當灸厥陰之穴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

脈弱者令自愈。

〔衍義〕此條亦在厥陰證中。

以上條發熱下利觀之。

若同而異。

以脈弱數為陽復而陽勝。

惟言不死耳。

此脈獨弱。

乃陰退陽復。

在表作微熱。

在裡作渴。

終不與熱甚更勝者同。

白話文:

水也。

這指的是水。

負者。

指承受、負擔。

克也。

指剋制、抑制。

若少陰受負於趺陽。

如果少陰經受到趺陽經的負擔。

是後天之陽尚存。

說明後天之陽氣還存在。

陰寒猶可回也。

陰寒之氣尚可恢復。

仲景謂下利脈不出者屬少陰。

仲景說,腹瀉脈象不顯者屬於少陰經。

灸少陰穴。

應該灸灼少陰經的穴位。

此雖不言所灸之處。

雖然沒有明說要灸灼的穴位。

系厥陰證中。

但它是在厥陰經的證候中。

則必當灸厥陰之穴也。

所以必然要灸灼厥陰經的穴位。

下利有微熱而渴。

腹瀉伴隨輕微發熱和口渴。

脈弱者令自愈。

脈象虛弱者可以自愈。

〔衍義〕此條亦在厥陰證中。

(衍義)這段文字也是在厥陰經的證候中。

以上條發熱下利觀之。

以上幾段文字都是關於發熱腹瀉的。

若同而異。

雖然症狀相同,但病因卻有差異。

以脈弱數為陽復而陽勝。

因為脈象虛弱而數,說明陽氣已經恢復,而且陽氣較強。

惟言不死耳。

只是說不會死亡而已。

此脈獨弱。

這裡的脈象只是單純虛弱。

乃陰退陽復。

這是陰氣退卻,陽氣恢復的現象。

在表作微熱。

在表層表現為輕微發熱。

在裡作渴。

在裡邊表現為口渴。

終不與熱甚更勝者同。

最終不會和發熱更厲害的症狀一樣。

故曰自愈。

雖然。

病在乎審察毫釐。

不惟熱有微甚。

渴亦不可一途論也。

如少陰傷寒五六日。

自利而渴。

小便白者。

則為腎虛。

引水自救。

病之變端。

豈一言可盡乎。

下利脈數。

有微熱汗出。

令自愈。

設脈緊。

為未解。

〔衍義〕厥陰證中。

注謂下利陰證也。

脈數陽病也。

陰病見陽脈者生。

微熱汗出。

陰氣得通也。

雖然。

本經亦自有陰陽退復之義。

白話文:

所以說能自我痊癒。

雖然,

疾病需要仔細觀察細微之處。

不只是發燒有輕重之分,

口渴也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少陰傷寒五六天,

腹瀉並且口渴,

小便顏色發白,

這就是腎虛,

身體自行引水來救治。

疾病變化無常,

怎麼可能只用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呢?

腹瀉脈搏跳得快,

稍微發熱並且出汗,

就能夠讓身體自我恢復。

假如脈象緊,

就表示病情尚未解除。

(衍義)厥陰證,

指的是腹瀉的陰證。

脈搏跳得快屬於陽證。

陰證出現陽脈的人就會活下來。

稍微發熱並且出汗,

表示陰氣已經通暢。

雖然,

《傷寒論》本身也有陰陽消長退復的道理。

何也。

內經曰。

厥陰之下。

中見少陰厥陰者。

兩陰交盡而陽乃復。

陰是其本。

陽是其標。

從本則寒。

從標則熱。

所以厥陰不治標本。

從乎中治。

此下利者。

是其本之陰寒過也。

微熱是其標之陽火復也。

復則內之陰邪。

從而之表。

發熱汗出而散。

散則標本和。

不治自愈。

設脈緊。

為寒勝。

故未解。

下利脈數而渴者。

令自愈。

設不瘥。

必圊膿血。

白話文:

何也?

《內經》說:

厥陰之下,

中間見到少陰厥陰者,

兩陰交盡而陽氣才復。

陰是其根本,

陽是其表徵。

從根本下手則治寒,

從表徵下手則治熱。

所以厥陰不治標本,

從中間治。

此下利者,

是其根本的陰寒過度。

微熱是其表徵的陽火復起。

陽火復起,則內部的陰邪,

從而向外發散。

發熱汗出而散去寒邪。

寒邪散去,則標本和諧。

不治自愈。

如果脈象緊,

是寒氣勝過陽氣。

所以未解。

下利脈數而口渴者,

讓其自然痊癒。

如果病況未癒,

必然會出現膿血。

以有熱故也。

〔衍義〕仲景少陰證中下利便膿血者。

悉屬虛寒。

以桃花湯主治。

留聚者刺之。

此厥陰圊膿血者何。

蓋為脈數而有熱也。

少陰桃花主者。

脈必不數也。

此數非先有熱。

初因陰盛而後陽復勝之。

故數。

脈數而渴。

令自愈。

以陽復而可退其陰寒也。

更不瘥。

則是復之過。

更勝其陰。

逐陽熱而圊膿血也。

非若上條微熱而渴。

脈弱者。

脈弱則熱不甚。

不甚則不能更勝。

白話文:

因為有熱症的緣故。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少陰證出現下痢並伴隨膿血者,都是屬於虛寒的症狀。

用桃花湯治療。

如果留滯不散,就用針刺。

那麼,這個厥陰症的膿血又是怎麼來的呢?

那是因為脈象數而有熱症。

少陰證用桃花湯治療的,脈象一定不數。

這個脈象數不是先有熱症,

而是因為陰氣盛而後陽氣復勝,

所以脈象數。

脈象數而口渴,

讓它自然痊癒。

這是因為陽氣回升,可以退去陰寒之氣。

如果病症反覆發作,沒有痊癒,

那就表示陽氣回升過度,

又超過陰氣,

驅逐陽熱而導致下痢膿血。

這不像上條所述,只有輕微的熱症,口渴,脈象虛弱的情況。

脈象虛弱,熱症就不嚴重,

不嚴重,就無法超過陰氣。

惟與陰和而已。

脈數下利又不止。

故成協熱也。

下利脈反弦。

發熱身汗者自愈。

〔衍義〕此脈初不弦。

後乃弦。

故曰脈反弦。

弦者。

必輕虛。

春脈也。

見少陽之氣升發矣。

陽氣久為陰寒所覆。

下陷聚液成利。

一旦得升發之。

攻其陰邪。

從而之表。

發汗而散。

故利自愈。

與上條脈數微熱汗出不同。

其自表而解之義則同也。

下利氣者。

當利其小便。

〔衍義〕下利氣者。

白話文:

只有與陰氣相合而已。

脈搏數而且腹瀉不止。

所以就形成了協熱症。

腹瀉時脈搏反而弦急。

發熱且出汗的人會自行痊癒。

這條脈一開始不弦急。

後來才弦急。

所以說脈搏反而弦急。

弦急的脈搏。

必然虛弱。

是春季的脈象。

見到少陽之氣上升發散了。

陽氣長期被陰寒所覆蓋。

下降積聚成液體而導致腹瀉。

一旦得到上升發散的機會。

就會攻擊陰邪。

從而表散。

出汗而散去。

所以腹瀉會自行痊癒。

與上一條脈搏數微熱出汗不同。

但它們自行表散而解除的道理相同。

腹瀉是因為氣虛的。

應該要讓小便通暢。

腹瀉是因為氣虛的。

氣與邪俱下也。

由氣不化。

以致水穀不分。

並於下焦而成利。

然陰前通則陽氣行。

氣行則水穀分而利止矣。

下利寸脈反浮數。

尺中自澀者。

必圊膿血。

〔衍義〕此證傷寒厥陰篇中雲。

寸以候陽。

尺以候陰。

陽為氣。

陰為血。

下利本屬陰寒之病。

當脈沉。

今反寸脈浮數。

則是陽盛於上。

而下不與陰和。

陰血也。

血不得與氣和。

則不榮經。

不藏於肝。

則散入腸胃。

白話文:

氣與邪氣一起向下走,導致氣機不化,水穀無法分開,在下方焦灼部位形成腹瀉。

但如果陰氣通道暢通,陽氣就能運行。陽氣運行後,水穀就能分開,腹瀉就會停止。

腹瀉時,寸脈卻浮而數,尺脈則澀滯,這表示一定會出現膿血便。

衍義

《傷寒論》厥陰篇中提到:寸脈診斷陽氣,尺脈診斷陰氣,陽氣屬氣,陰氣屬血。

腹瀉原本屬於陰寒的病症,脈象應當沉沉。現在寸脈反而浮而數,表示陽氣過盛在上,而不能與下方的陰氣相合。

陰氣是血,血無法與氣相和,就不能滋養經絡,不能藏在肝臟,就會散佈到腸胃。

故尺脈澀。

血積為膿也。

須用利而出之。

下利清穀。

不可攻其表。

汗出必脹滿。

〔衍義〕成注下利者。

屬胃虛也。

胃為津液之府。

發汗亡液。

故胃愈虛。

必脹滿。

固也。

何仲景不敘陽明太陽病中。

而敘於厥陰證。

蓋有說焉。

清穀非飧泄歟。

內經曰。

清氣在下。

則生飧泄。

清陽之氣。

即蒼天之氣。

自肝木而生。

少陽主生氣者也。

其氣當升發於上。

白話文:

故尺脈澀。 血積為膿也。 須用利而出之。

因此尺脈摸起來會澀。 這是因為血積聚成膿,必須用藥物利導排出。

下利清穀。 不可攻其表。 汗出必脹滿。

腹瀉排出了食物中的雜質,不可用藥攻治表症,因為出汗會導致腹脹。

解釋:

這種持續腹瀉的現象,是因為胃虛弱所導致。 胃是儲存津液的地方,出汗會流失體液,因此胃會更加虛弱,導致腹脹。這是合理的推論。

何仲景不敘陽明太陽病中。 而敘於厥陰證。 蓋有說焉。

為什麼張仲景沒有將這種情況列在陽明、太陽病中,而是在厥陰證中論述呢? 這裡面是有原因的。

清穀非飧泄歟。 內經曰。 清氣在下。 則生飧泄。 清陽之氣。 即蒼天之氣。 自肝木而生。 少陽主生氣者也。 其氣當升發於上。

這種排泄雜質的腹瀉,是否就是《內經》中提到的「飧泄」呢? 《內經》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清陽之氣,也就是來自天地的陽氣,它從肝木中產生。 少陽主生氣,它的氣應該向上升發。

若反入於下。

則穀氣升轉不得舉矣。

故食入則完出。

清陽下陷。

即少陽伏於厥陰之中。

今不從厥陰起其少陽。

乃反攻無辜之表。

強發胃中谷氣之津液。

故虛其胃而作脹滿也。

〔補辯〕厥陰下利。

與竟下利有別。

何以名厥陰。

以邪傳是經耳。

經何以下利。

以厥陰經雖非藏。

由里行。

故厥陰必下利也。

厥陰下利。

有本經現證。

何謂不敘於太陽陽明病中。

如二陽經亦有下利。

此為協熱。

白話文:

【補辯】

厥陰下利,與其他部位的下利有所不同,為何稱之為厥陰下利?因為邪氣傳入厥陰經脈。

何以說厥陰經會導致下利?因為雖然厥陰經非主要藏腑,但其氣血循行路線由裏而外,因此厥陰經必然會導致下利。

厥陰下利,有本經出現的病症,為何不歸類於太陽陽明經的病症呢?因為雖然二陽經也可能出現下利,但那是因為熱邪相合而導致的協熱下利。

乃先救里之說在。

何先生亦昧此。

下利脈沉而遲。

其人面少赤。

身有微熱。

下利清穀者。

必鬱冒汗出而解。

病人必微厥。

所以然者。

其面戴陽。

下虛故也。

〔衍義〕成注。

下利清穀。

脈沉而遲。

里有寒也。

面少赤。

身有微熱。

表未解也。

病人以下虛漸厥。

表邪欲解。

臨汗之時。

以裡氣先虛。

必鬱冒然後汗出而解。

以余觀之。

仲景敘六經形證。

白話文:

何先生亦昧此。

這正是先要救治裡證的道理,何先生卻也忽略了這點。

下利清穀者。

病人腹瀉,脈象沉而遲,面色略微發紅,身體微熱,瀉出的都是未消化的食物。

病人必微厥。

這種情況下,病人必然會發汗解表,但由於身體虛弱,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昏厥。

下虛故也。

這是因為患者面部發紅,是陽氣外浮的表現,而腹瀉導致下焦虛寒,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

裏有寒也。

腹瀉排出未消化食物,脈象沉而遲,這是裡證寒邪的表現。

表未解也。

面色略微發紅,身體微熱,表明表證尚未完全解除。

必鬱冒然後汗出而解。

由於病人下焦虛寒,在表邪將要解表,臨近發汗之時,由於裡氣先虛,所以必須先發汗解表,然後才能使汗液順利排出。

仲景敘六經形證。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所描述的六經病證,正是如此。

未嘗不由表而入里。

豈可便以身微熱為表邪未解乎。

寧知不因邪入厥陰也。

厥陰氣化為裡寒。

格陽於外而然也。

裡寒則下利清穀。

必微厥。

陽格於外。

則身微熱。

格於上則面赤。

故曰面戴陽而下虛。

下虛者。

為下無陽也。

然陽欲復。

必深入與陰爭。

陰雖不得拒格。

然猶散走發其陽。

而陽不得宣通。

怫熱神昏。

故為鬱冒。

鬱冒然後陽勝。

而陰出為汗矣。

下利後脈絕。

白話文:

病邪的入侵,從來都是先從體表進入,然後再深入到內裡。

怎麼可以單憑身體微熱就認為表邪沒有解除呢?

難道你不知道這是因為邪氣侵入厥陰經脈嗎?

厥陰經的氣化成裡寒,這是因為陽氣被格擋在體表而造成的。

裡寒就會導致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

一定會有輕微的厥逆現象。

陽氣被格擋在體表,就會導致身體微熱。

如果陽氣格擋在上焦,就會臉色發紅。

所以說「面戴陽而下虛」,下虛指的是下面沒有陽氣。

但是陽氣想要恢復,必須深入到內裡與陰氣爭鬥。

雖然陰氣無法阻擋陽氣,但仍然會散發出去,發散陽氣。

陽氣不能順利宣洩,就會導致身體怫熱神昏。

這就是鬱冒的病理。

只有在鬱冒之後陽氣才能戰勝陰氣,陰氣才會外散成汗。

腹瀉之後,脈象就會消失。

手足厥冷。

晬時脈還。

手足溫者生。

脈不還者死。

〔衍義〕亦在厥陰證中。

脈者氣血之候。

下利脈絕。

不惟無陽。

亦且無陰。

氣血養神者也。

氣血亡。

其脈亦絕。

晬時復還。

手足溫。

此可見氣血暫息耳。

故生。

脈不還。

則亡矣。

故死。

所謂生者非不治自生。

救其氣血。

止其利也。

如前條無脈而厥。

灸之者。

亦是治之而生。

又少陰下利清穀。

白話文:

手腳冰冷。

嬰兒滿月時脈搏恢復。

手腳溫暖的,就活了。

脈搏沒有恢復的,就死了。

這也屬於厥陰證。

脈搏是氣血的徵兆。

下痢脈搏消失,

不僅沒有陽氣,

也沒有陰氣。

氣血是滋養神明的,

氣血消失,

脈搏也消失了。

嬰兒滿月時脈搏恢復,

手腳溫暖,

這可以看出氣血暫時停滯。

所以能活。

脈搏沒有恢復,

就消失了。

所以死了。

所謂活,不是不治療自己就活了。

要救治氣血,

止住下痢。

就像前面提到,沒有脈搏卻厥冷,

灸治的,

也是治療之後才活的。

還有少陰下痢清穀。

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者。

以通脈四逆治。

利止脈不出。

加人參補正。

以救其亡血。

病有二經之異。

然厥而無脈則一。

此證利止。

手足溫。

脈還。

始可治。

下利腹脹滿。

身體疼痛者。

先溫其里。

乃攻其表。

溫里宜四逆湯。

攻表宜桂枝。

〔衍義〕出厥陰證中。

蓋內有虛寒。

故下利腹脹滿。

表邪未解。

故身體疼痛。

以下利為重。

先治其里。

後治其表者。

白話文:

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的治療

症狀: 手腳冰冷,脈搏微弱幾乎消失。

治療方案: 使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注意事項: 如果通脈四逆湯服用後脈搏仍未恢復,則加人參補正,以防止患者失血而亡。

病因分析: 雖然病因可能涉及兩個經絡,但手腳冰冷且無脈搏這一症狀是共通的。

治療原則: 此症狀必須先恢復手足溫暖,脈搏回歸正常纔可進行其他治療。

其他症狀: 除了手足厥逆外,還可能伴隨腹瀉、腹脹、身體疼痛等症狀。

治療方法: 先溫暖患者的內部,再治療外在的病症。

具體藥方: 溫暖內部使用四逆湯,治療外症使用桂枝湯。

病因解釋: 此病症屬於厥陰證,患者內部虛寒,因此出現腹瀉、腹脹等症狀。同時,患者表邪未解,因此身體疼痛。

治療策略: 由於腹瀉是主要症狀,因此需要先治療內部的虛寒,再治療外在的病邪。

解釋: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中醫病症,主要表現爲手腳冰冷、脈搏微弱,甚至消失,並可能伴隨腹瀉、腹脹、身體疼痛等症狀。

這段文字詳細解釋了這種病症的治療方案,強調了先暖內裏、後治外表的治療順序,並推薦了具體的藥方:四逆湯和桂枝湯。

文字還分析了病因,認爲是內虛寒導致腹瀉、腹脹等症狀,而表邪未解則導致身體疼痛。因此,治療策略應以暖內爲主,再治外邪。

最後,文字提到了“厥陰證”,這是一箇中醫學的術語,代表着一種特定類型的疾病,其特點是陰氣不足,導致寒邪入侵。

若傷寒論。

太陽證。

以醫下之。

續得下利清穀身疼痛者。

當先以四逆治其里。

清便自調。

然後以桂枝救其表。

即此意。

下利三部脈皆平。

按之心下堅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衍義〕傷寒論。

堅作硬。

注曰。

下利脈當微。

今反和者。

此為內實也。

下利三部脈平。

此非和平之平。

氣下泄矣。

或有宿食寒熱結於中焦。

故硬則邪甚也。

宜大承氣下之。

白話文:

這是關於傷寒的論述。

患者出現太陽證(傷寒初期),已經用下瀉的方法治療。

後來又出現腹瀉、消化不良、全身疼痛的症狀。

首先應該用四逆湯來治療裏寒(內寒),

等到腹瀉症狀自行緩解,

再用桂枝湯治療表寒(外寒)。

這就是治療的思路。

如果患者出現腹瀉,三部脈(寸、關、尺)都平緩,

按壓心下(心窩部位)卻堅硬,

就應該立刻使用下瀉的方法,

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衍義

傷寒論中,堅硬可以用“硬”字代替。

註解說:

腹瀉時,脈象應該微弱。

但現在卻是平緩的脈象,

這是因為患者內部實證(體內有積聚的邪氣)。

腹瀉時,三部脈平緩,

這不是指和平的狀態,而是指氣機下泄。

可能是因爲患者體內有宿食、寒邪、熱邪積聚在中焦(脾胃部位),

所以腹部纔會硬,說明邪氣很重。

應該使用大承氣湯來下瀉。

下利脈遲而滑者。

實也。

利未欲止。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行義〕成注。

脈遲者。

食乾物得之。

滑者穀氣實。

脾胃不消水穀。

以致下利者。

與大承氣去宿食。

利自止矣。

下利脈反滑者。

當有所去。

下乃愈。

宜大承氣湯。

〔衍義〕下利、虛證也。

脈滑、實證也。

以下利而反見滑脈者。

當有所去也。

上章以內實而阻經氣。

故兼遲。

此乃滑動而欲去。

故惟見滑。

白話文:

[行義] 成注。

脈遲者,食乾物得之。滑者穀氣實,脾胃不消水穀,以致下痢者。與大承氣去宿食,利自止矣。

[衍義] 下利,虛證也。脈滑,實證也。

以下痢而反見滑脈者,當有所去也。

上章以內實而阻經氣,故兼遲。此乃滑動而欲去,故惟見滑。

解釋: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腹瀉伴隨脈象異常的病症,並提供了治療方法。

1. 下痢脈遲而滑者,實也。

  • 下痢:指腹瀉。
  • 脈遲:指脈搏跳動緩慢。
  • 滑:指脈搏跳動滑利,不沉滯。
  • 實:指實證,即身體內部積聚了過多的物質,導致氣血流通不暢。

2. 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 利未欲止:指腹瀉不止。
  • 急下之:指需要立即使用瀉藥。
  • 大承氣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瀉熱通便、去積化瘀的作用。

3. [行義] 成注。

  • 行義:指對上述治療方法的解釋說明。
  • 成注:指古籍中的註解。

4. 脈遲者,食乾物得之。滑者穀氣實,脾胃不消水穀,以致下痢者。與大承氣去宿食,利自止矣。

  • 脈遲者,食乾物得之:指脈搏緩慢是因為吃過多的乾燥食物造成的。
  • 滑者穀氣實:指脈搏滑利是因為脾胃積聚了過多的食物殘渣,氣血流通不暢造成的。
  • 脾胃不消水穀:指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消化水穀,導致食物殘渣積聚。
  • 與大承氣去宿食:指使用大承氣湯清除腸胃中的積食。
  • 利自止矣:指腹瀉自然會停止。

5.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 下利脈反滑者:指腹瀉時脈搏反而滑利。
  • 當有所去:指病症的根源需要去除。
  • 下乃愈:指腹瀉停止後才會痊癒。
  • 宜大承氣湯:指仍然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

6. [衍義] 下利,虛證也。脈滑,實證也。

  • 下利:指腹瀉,通常屬於虛證,即身體虛弱,元氣不足。
  • 脈滑:指脈搏滑利,通常屬於實證,即身體內部積聚了過多的物質,導致氣血流通不暢。

7. 以下痢而反見滑脈者,當有所去也。

  • 以下痢而反見滑脈者:指腹瀉時出現滑脈,這是反常現象。
  • 當有所去也:指這種情況需要去除導致滑脈的病因。

8. 上章以內實而阻經氣,故兼遲。此乃滑動而欲去,故惟見滑。

  • 上章以內實而阻經氣,故兼遲:指之前的描述中,脈搏遲緩是因為體內實證阻塞了經氣流通。
  • 此乃滑動而欲去,故惟見滑:指現在出現的滑脈是因為體內積聚的物質想要排出,所以脈搏滑利。

總結: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腹瀉伴隨脈象異常的病症,病因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調,導致食物殘渣積聚,氣血流通不暢。治療方法是使用大承氣湯去除積食,恢復脾胃功能,使腹瀉停止。

然皆有形之實證。

故並用大承氣。

下利已瘥。

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

以病不盡故也。

當下之。

宜大承氣湯。

〔衍義〕因四時之氣所感而為積者。

必有所合之臟蓄之。

病下利已。

去不盡。

非其時。

則所感之臟氣不旺。

故積伏而不動。

再遇其時。

則乘旺而動。

動則下利自作。

腸胃病積聚不盡。

故當下之。

下利譫語者。

有燥屎也。

小承氣湯主之。

〔衍義〕傷寒論。

白話文:

但是這些都是有形的實證。

因此就用大承氣湯。

瀉下去之後病就好了。

如果到了年月日時又復發了,

是因為病沒有治好徹底的緣故。

應該再瀉下去。

適合用大承氣湯。

(衍義)由於受到四時之氣的影響而形成積聚,

一定會在某個臟腑中積存起來。

病瀉下去之後,

卻沒有治好徹底。

如果沒有到那個季節,

那麼受到影響的臟腑氣機就不旺盛。

所以積聚在那裡不會動。

等到再次遇到那個季節,

就會乘著旺盛的氣機而動。

動了就會自己瀉下去。

腸胃病積聚沒有治好徹底,

因此應該再瀉下去。

瀉下去之後神志不清的,

是腸道裡有乾硬的糞便。

小承氣湯可以治療。

(衍義)出自《傷寒論》。

凡譫語燥屎。

悉在陽明。

此獨出厥陰病。

成注譫語燥屎為胃實。

下利為腸虛。

不言厥陰之由何也。

嘗考陽明證無下利論。

惟與少陽合病者有之。

少陽木剋土而下利也。

若自利。

則為陽陷下。

必死。

然則傷寒以陽明無下利者。

陽明乃兩陽合明屬熱。

其手經更屬之燥金。

經主合。

於是燥熱易於閉結。

津液易於耗竭。

更遇邪熱入腑。

熱甚為譫語。

燥甚為屎結。

故陽明無下利病也。

白話文:

凡是出現譫語和燥屎的症狀,都屬於陽明經病變。

這其中只有一種情況是屬於厥陰經病變。

古籍中注釋,譫語和燥屎代表胃實,下利則代表腸虛。

但是,卻沒有解釋為什麼會有厥陰經病變。

我曾經仔細研究過陽明經的症狀,並沒有記載下利的情況。

只有當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時,才會出現下利。

這是因為少陽經屬木,剋制陽明經屬土,導致下利。

如果患者自己出現下利,就屬於陽氣下陷,必死無疑。

因此,傷寒病中,陽明經發病而沒有下利,這是因為陽明經屬兩陽合明,偏向熱性。

而且陽明經的手經又屬金,主合,因此燥熱容易導致閉結,津液容易耗竭。

再加上邪熱入侵腑臟,熱氣過盛導致譫語,燥熱過盛導致屎結。

所以,陽明經病變不會出現下利。

今下利多出厥陰者。

乃兩陰交盡之極而復升。

如邪熱傳入於陰。

屈而未得伸者。

遂從其陰降而為下利矣。

故下利證多少陰厥陰也。

蓋陽明燥金屈其木。

不得升。

遂為厥陰下利之證。

厥陰盡而變升者。

又是蒼天之氣清淨。

清氣貴乎發越。

內經清氣在下。

則飧泄也。

在傷寒邪熱所傳言之。

陽明無下利證。

若經氣可屬者言之。

則陽明病下利亦多矣。

陽明與太陰為表裡。

盡屬於濕。

經曰。

白話文:

現在腹瀉,排出物多屬於厥陰經的,這是因為兩陰經的氣血交匯到極點後又回升,就像邪熱之氣傳入陰經,受到阻礙而無法伸展,於是就沿著陰經下行而導致腹瀉。所以腹瀉的症狀多少都與陰經和厥陰經有關。

這是因為陽明經的燥金之氣壓制了厥陰經的木氣,使它無法上升,於是就形成了厥陰經的腹瀉症狀。當厥陰經的氣血耗盡而回升時,這又是由於天氣清淨的原因。清氣最重要的是發散,根據《內經》,清氣在下就會導致食積泄瀉。

這是在傷寒邪熱傳入體內時所說的。陽明經本身並無腹瀉症狀。但如果從經氣可屬的角度來看,陽明經的病症也會出現腹瀉。因為陽明經與太陰經為表裡,都屬於濕,經書上說:

濕勝則濡泄。

陽明又屬燥金。

一臟一腑。

亦常更勝。

太陰勝則內外俱濕。

故身重而瀉。

陽明勝則燥熱鬱甚。

亦宜有燥屎焉。

不必外之傳熱而後有也。

故宜下。

豈獨傷寒已哉。

下利便膿血者。

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半篩半銼)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

以水七升。

煮米熟去渣。

內方寸匕。

日三服。

一服愈。

止後服。

〔衍義〕此少陰證。

少陰腎水也。

白話文:

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身體水腫、排泄失調。陽明經屬金,性燥。身體中的五臟六腑,也常會互相影響,一方過盛就會抑制另一方。太陰經主濕,太陰經過盛就會導致身體內外都濕潤。因此,身體會感到沉重,容易腹瀉。陽明經過盛則會導致燥熱、鬱結加重,也會出現便秘、大便乾硬的現象。這些現象並不一定要由外界的熱氣傳入才會發生。因此,需要服用具有清熱瀉下的藥物來治療。難道只有傷寒才會引起這些症狀嗎?如果出現腹瀉、排出膿血的症狀,可以用桃花湯來治療。

桃花湯的配方如下:

赤石脂(一斤半,篩去雜質,然後切成細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煮至米熟,去除藥渣,然後服用。每次服用一匙,一天服用三次。服用一次後症狀就痊癒,就不需要再服用了。

這屬於少陰經證,少陰經屬腎,主水。

腎寒則水盛。

與血相搏。

滲入腸間。

積久化腐。

遂成便膿。

成注。

下焦不約而裡寒。

用赤石脂寸匕。

日三服。

一服愈。

即止。

澀以固腸胃虛脫。

乾薑散寒。

粳米補胃。

然赤石脂在血理血。

在水理水。

在脫則固。

在澀則行。

所以知其行泣也。

本草用治難產。

胎衣不下。

乾薑非惟散寒。

且能益寒止血。

欲諸藥入腸胃。

必粳米引之也。

雖然。

白話文:

腎臟寒冷,就會導致水分過盛,與血液交融,滲透到腸道之間,時間久了就會腐敗,最終形成便膿。

這種情況下,下焦(指腹部以下)失調,內部寒冷,可以用赤石脂一小匙,每天服用三次,一劑見效即可停止。

赤石脂可以收斂固腸,治療胃腸虛脫;乾薑可以散寒;粳米可以補益胃氣。

赤石脂在血液中能止血,在水中能止水,在虛脫時能收斂固護,在澀滯時能通暢。因此,可以知道它可以治療漏下(指尿失禁或便溏等)的疾病。

本草書中記載,赤石脂可以治療難產,胎盤不下降的情況。乾薑不僅能散寒,还能增强寒气止血。

如果想讓藥物進入腸胃,必須用粳米引導。

雖然如此,……

有不可固者。

如雲便膿血者可利。

利非行氣血乎。

然氣血欲行者不可溫。

溫者不可行。

二者實相反。

仲景兩出之。

後人不可不審也。

若成注陽明下利便膿血者。

協熱也。

豈陰經病盡屬臟寒。

而不有其邪熱蓄之者乎。

病邪相乘。

不可一言窮矣。

仲景不過互相舉例。

以俟後人之消息處治耳。

熱利下重者。

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

白話文:

有些病症不能固守,像是像雲一樣排出膿血的,就可以用利的方法治療。利,不就是讓氣血流通嗎?但是氣血想要流通,就不能用溫的方法。溫則不能行,兩者互相矛盾。張仲景在書中兩次提到這個觀點,後人不可不仔細思考。

如果說陽明經的腹瀉排出膿血是屬於熱證,那麼怎麼解釋陰經的病症都屬於寒證呢?難道沒有邪熱蓄積在陰經的可能性嗎?疾病的邪氣互相影響,不可單憑一句話就概括。張仲景只是舉了一些例子,希望後人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對於熱症引起的腹瀉,而且下腹沉重的,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白頭翁湯的配方: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以上四味藥材,一起煎煮服用。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不愈再服。

〔衍義〕此亦厥陰證中。

成注。

熱傷氣。

氣虛不利。

則後重。

下焦虛。

以絕苦之味堅之。

雖然。

後重不可概論。

前條有下利沉弦者。

下重。

為氣虛寒不能升舉也。

然亦有熱傷為氣滯閉塞者。

有血虛者。

有血泣者。

大孔痛亦然。

不獨氣虛不能升也。

大率皆固燥氣外郁束斂所致。

劉河間謂下利。

由燥郁腸胃之外。

白話文:

用七升水,煮沸至剩下三升,去掉藥渣,溫熱後服用一升,若效果不佳,可再服一次。

〔衍義〕

這也是厥陰證的表現。

成注

熱傷氣,氣虛無力,就會導致肛門墜脹,下焦虛弱。可以用苦味藥物來固本。

然而,肛門墜脹不能一概而論。前文中提到的下利脈沉弦,是氣虛寒不能升舉所致。但也有可能是熱傷導致氣滯閉塞,或者是血虛、血泣,以及肛門疼痛。

這些病症不僅僅是氣虛不能升舉所致,大多是由於燥熱鬱結於氣機,導致氣機外鬱、束縛收斂所致。

劉河間說下利是因為燥熱鬱結在腸胃之外。

濕聚腸胃之內。

又謂血行則糞自止。

氣行則後重除。

解燥郁必分寒熱之微甚。

熱微用辛溫以行氣。

熱甚用苦寒以治熱。

張子和歌曰。

休治風。

休治燥。

治得火時風燥了。

血虛補之。

泣者行之。

血調則氣和。

氣和則鬱解。

用苦寒以治燥。

寧獨堅其下焦之虛乎。

要略。

於下利一證。

獨引傷寒少陰厥陰二論為多。

然其論中又先指何經。

今則去其經與各部所病之原。

將謂傷寒有傳變之故。

白話文:

濕氣聚集在腸胃裡。

另外,說血氣循環暢通,大便就會自然停止。

氣機運行順暢,就會消除肛門墜脹的感覺。

要治療燥熱,一定要辨別寒熱的輕重程度。

如果燥熱輕微,就用辛溫的藥物來行氣。

如果燥熱嚴重,就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

張子和在歌中說:

不要治療風寒。

不要治療燥熱。

治療到火氣消除時,風寒燥熱自然就消失了。

血虛就補血。

流淚的人,就應該多走動。

血液調和,氣血就會和順。

氣血和順,鬱結就會消除。

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燥熱。

難道就應該單純地補益下焦的虛損嗎?

要點:

關於下利這一症狀,

多引用傷寒論中少陰厥陰兩篇的內容。

但是論述中又首先指明是哪條經脈受損。

現在就去除經脈和各部位病因。

將認為傷寒有傳變的原因。

雜病則不問其傳否。

隨所病處而云故耳。

產後下利虛極。

亦用白頭翁湯者。

可概見矣。

下利後更煩。

按之心下濡者。

為虛煩也。

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梔子湯二升半。

內豉。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二服。

進一服。

得吐則止。

〔衍義〕傷寒論。

太陽病。

用藥下後而虛煩者。

仍敘太陽證中。

此必自下利虛煩。

白話文:

雜病則不問其傳否。隨所病處而云故耳。

各種雜病,不用去追究它是否傳染,只要根據病人所患的部位,依據病症來描述就好。

產後下利虛極。亦用白頭翁湯者。可概見矣。

產婦生產後出現腹瀉,虛弱極了,也可以用白頭翁湯,這一點已經很明顯了。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腹瀉之後更加煩躁,用手按壓心窩處,感覺潮濕,這是虛煩,用梔子豉湯治療。

梔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綿裹)

以上兩種藥材。

以水四升。先煮梔子湯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進一服。得吐則止。

用四升水,先煮梔子湯至二升半,再放入香豉,煮至一升半,過濾藥渣,分兩次服用。服用一次後,如果嘔吐就停止。

〔衍義〕傷寒論。太陽病。用藥下後而虛煩者。仍敘太陽證中。此必自下利虛煩。

《傷寒論》中,太陽病用藥瀉下後出現虛煩的,仍然屬於太陽證。這裡一定是因為腹瀉導致虛煩。

不由他故。

注故敘厥陰證中。

雖有二經之異。

然熱乘虛入客。

病煩則一。

皆用梔豉湯之苦。

吐其客熱也。

下利清穀。

裡寒外熱。

汗出而厥者。

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 乾薑(三兩) 附子(一枚生用) 蔥白(四莖)

上四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衍義〕裡寒外熱。

格陽於外也。

陽不得內和。

故下利清穀。

陰不得外和。

白話文:

這不是因為其他原因。

在描述厥陰證時,雖然兩經有差異,但熱邪乘虛而入,導致煩躁的病症卻是相同的。

因此,都用梔豉湯的苦味,吐出客熱。

如果出現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的症狀,就用通脈四逆湯來治療。

通脈四逆湯的藥方如下:

甘草二兩、乾薑三兩、附子一枚(生用)、蔥白四莖。

以上四味藥材,用三升水煎煮,煮到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兩次服用。

內裡寒冷,外邊卻發熱,是因為陽氣被阻隔在外,陽氣無法在內部調和,所以才會下利清穀,陰氣也無法在外部調和。

故發身熱。

凡汗出於陰。

陽氣和則熱解。

此出於相格。

故熱不去而陽氣反虛。

不能布於手足。

而厥不止者死。

發熱汗不止者亦死。

此二證兼之。

猶可治者。

為其厥未至陽絕。

汗未至陰脫也。

方見解明理論矣。

然尚有可言者。

附子之熱。

走而不止。

通行經脈。

自里達表。

以至手足。

汗止治厥也。

乾薑之熱。

止而不走。

內守腑臟。

消穀養正。

溫補中氣。

白話文:

故發身熱。

所以身體就會發熱。

凡汗出於陰。

所有的汗都是從陰氣中發出的。

陽氣和則熱解。

陽氣調和,熱症就會消退。

此出於相格。

這是由於體內陰陽失調所致。

故熱不去而陽氣反虛。

所以熱症不消,反而陽氣虛弱。

不能布於手足。

無法將陽氣輸送到手足。

而厥不止者死。

如果手足厥冷持續不斷,就會死亡。

發熱汗不止者亦死。

如果發熱並且汗出不止,也會死亡。

此二證兼之。

這兩種症狀同時出現。

猶可治者。

仍然可以治療。

為其厥未至陽絕。

因為手足厥冷尚未發展到陽氣完全消失。

汗未至陰脫也。

汗出尚未發展到陰氣耗竭。

方見解明理論矣。

方纔見解明瞭的理論。

然尚有可言者。

但是,還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

附子之熱。

附子藥性溫熱。

走而不止。

會在體內不斷運行。

通行經脈。

通行於全身經脈。

自裏達表。

從內而外,直到肌膚表面。

以至手足。

最終到達手足。

汗止治厥也。

可以止汗治療手足厥冷。

乾薑之熱。

乾薑藥性溫熱。

止而不走。

會停留在體內,不向外運行。

內守腑臟。

留守在內臟之中。

消穀養正。

幫助消化,滋養正氣。

溫補中氣。

溫暖和滋補體內的陽氣。

以和陰陽。

解其拒格。

更調二藥之走止。

合適其用也。

下利肺痛。

紫參湯主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二味。

以水五升。

先煮紫參取二升。

內甘草。

煮取一升半。

分溫三服。

〔衍義〕下利。

腸胃病也。

乃云肺病何哉。

此大腸與肺合故也。

大抵腸中積聚。

則肺氣不行。

肺有所積。

大腸亦不固。

二害互為病。

大腸病。

而氣塞於肺者痛。

白話文:

要調和陰陽,才能解除病氣的阻礙,進而調整藥物的運行方向,使其發揮作用。

治療腹瀉、肺痛的藥方是紫參湯。

紫參湯的藥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將這兩種藥材用水五升,先煮紫參至二升,再加入甘草,繼續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溫服。

腹瀉是一種腸胃病,為什麼說它也和肺有關呢?因為大腸與肺互相影響。

一般來說,腸胃積聚了穢物,就會影響肺氣的運行;反之,肺部有積聚,也會導致大腸不固。這兩種毛病互相影響,互為病因。

因此,當大腸有病,導致氣滯於肺,就會引起肺痛。

肺有積者亦痛。

痛必通用。

紫參。

本草謂主心腹積聚。

療腸胃中熱積。

九竅可通。

大小腸可利。

逐其陳。

開其道。

佐以甘草。

和其中外。

氣通則愈。

積去則利止。

注云非仲景方。

以紫參非仲景常用也。

氣利。

訶黎勒散主之。

訶黎勒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

粥飲和,頓服。

〔衍義〕治病有輕重。

前言氣利。

惟通小便。

此乃通大便。

蓋氣結處。

白話文:

肺部如果有積聚就會疼痛。疼痛必定會影響全身。紫參,本草書上說它可以治療心腹積聚。治療腸胃中的熱積,可以通九竅,可以幫助大小腸通暢,排除積聚,打開通道。可以用甘草輔助,調和內外,氣通則病癒,積聚去除則腹瀉止住。註解說這不是仲景的方子,因為紫參不是仲景常用的藥材。氣利,訶黎勒散可以治療。

訶黎勒散的配方:

訶黎勒(十枚,煨過)

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用粥湯調和,一次服下。

〔衍義〕治療疾病有輕重之分。前面說氣利是指通小便,而這個方子是通大便。因為氣結的地方,就如同堵塞了一般。

陰陽不同。

舉此二者為例。

六經皆得結而為利。

各有陰陽也。

訶黎勒有通有澀。

通以下涎。

消宿食。

破結氣。

澀以固腸脫。

佐以粥飲引腸胃。

更補虛也。

白話文:

陰陽是不同的。

舉這兩種事物為例,六經都可以互相結合而產生功效。

每一樣事物都包含陰陽的特性。

訶黎勒具有通利和收澀的功效。

通利可以幫助排泄唾液。

消除宿食。

化解積聚的氣體。

收澀可以固腸止瀉。

輔以粥飲引導腸胃功能。

並且可以補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