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金匱玉函經二注》~ 卷十六 (1)

卷十六 (1)

1. 卷十六

None

2.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第十六

(脈證十二條方五首)

寸口脈動而弱。
動即為驚。
弱則為悸。

〔衍義〕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不役形。
不勞心。
則精氣全而神明安其宅。
苟有所傷。
則氣虛而脈動。
動則心悸神惕。
精虛則脈弱。
弱則怔忡恐悸。
蓋驚自外物觸入而動。
屬陽。
陽變則脈動。
悸自內恐而生。
屬陰。
陰耗則脈弱。
是病宜和平之劑。
補其精氣。
鎮其神靈。
尤當處之以靜也。

師曰。
尺脈浮。
目睛暈黃。
衄未止。
暈黃去。
目睛慧了。
知衄今止。

〔衍義〕尺以候腎。
屬水。
土克之。
則合相火。
逼其陰血從膀胱而升。
故脈浮也。
腎之精上榮瞳子。
膀胱之脈上額中而作衄。
故暈黃退而血亦降。
所以知衄止也。
明理論。
腎主陰。
血統屬之。
傷寒衄者。
責邪在表。
經絡熱盛壅出。
雜病衄者。
責邪在裡也。
心主血。
肝藏血。
肺主氣。
開竅於鼻。
血得熱則散。
隨氣上逆。
從鼻中出。
則為衄。
此云尺浮。
不云寸口浮。
知為腎虛血逆。
非外邪也。

又曰。
從春至夏。
衄者太陽。
從秋至冬。
衄者陽明。

〔衍義〕內經太陽為開。
陽明為合。
春夏氣主發生。
以開者應之。
故邪氣逼血從升發衝出。
秋冬主收藏。
以合者應之。
故邪郁內極而後發出。
衄為陽盛。
獨不言少陽。
以太陽陽明二經。
皆上交額中故也。

衄家不可發汗。
汗出必額上陷。
脈緊急。
直視不能眴。
不得眠。

〔衍義〕足太陽經主表。
上巔入額。
貫目睛。
衄在上。
絡脈之血已脫。
若更發汗。
是重竭津液。
津液竭則脈枯。
故額上陷。
脈緊急。
牽引其目。
視不能合也。
無血陰虛。
故不得眠。
然亦有當汗。
傷寒論云。
脈浮緊。
不發汗。
因致衄者。
宜麻黃。
又云。
太陽病。
脈浮緊。
發熱身無汗。
自衄者愈。
經中之邪散。
不待桂枝麻黃髮之也。
明理論衄者但頭汗出。
無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

病人面無血色。
無寒熱。
脈沉弦者衄。
脈浮弱。
手按之絕者下血。
煩咳者必吐血。

〔衍義〕面色者。
血之華也。
血充則華鮮。
若有寒熱。
則損其血。
致面無色也。
今無寒熱。
則自上下去血而然矣。
夫脈浮以候陽。
沉以候陰。
只見沉弦。
浮之絕不見者。
是無陽也。
無陽知血之上脫。
脈止見浮弱。
按之絕無者。
是無陰也。
無陰知血之下脫。
煩咳吐血者。
心以血安其神。
若火擾亂。
則血湧神煩。
上動於膈則咳。
所湧之血。
因咳而上越也。
然則沉之無浮。
浮之無沉。
何便見脫血之證乎。
以其面無色而脈弦弱也。
衄血陽固脫矣。
然陰亦損。
所以浮之亦弱。
經曰。
弱者血虛。
脈者血之府。
宜其脫血之處則無脈。
血損之處則脈弦弱也。

夫吐血。
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
不得臥者死。

〔衍義〕此金水之臟不足故也。
外不足則火浮焰。
浮焰則金傷。
夫陰血之安養於內者。
腎水主之。
水虛不能安靜。
被火逼逐而血溢出矣。
血出則陽光益熾。
有升無降。
炎爍肺金。
金受其害。
因咳逆而上氣。
金水子母也。
子衰不能救母。
母亦受害。
不能生子。
二者之陰。
有絕而無復。
脈動身熱。
陽獨勝也。
不能臥。
陰已絕也。
陰絕。
陽豈獨生乎。
故曰死也。
若得臥者。
如內經於司天與陽明厥逆諸條。
悉有喘咳身熱嘔吐血等證。
未常言死。
蓋陰未絕也。

夫酒客咳者。
必致吐血。
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衍義〕酒性太熱。
客焉不散。
則肝氣不清。
胃氣不守。
亂於胸中。
中焦之血。
不布於經絡。
聚而洶洶。
因熱射肺為咳。
從其咳逆之氣溢出也。
此傷胃致吐血者。
寸口脈弦而大。
弦則為減。
大則為芤。
減則為寒。
芤則為虛。
寒虛相擊。
此名曰革。
婦人則半產漏下。
男子則亡血。

〔衍義〕成無己謂減為寒者。
謂陽氣少也。
芤為虛者。
謂陰血少也。
所謂革者。
既寒且虛。
則氣虛血乖。
不循常度。
男子得之為真陽衰而不能內固。
故主亡血。
女子得之為陰血虛而不能滋養。
故主半產漏下。
此條出第二卷婦人證有旋覆花湯。

亡血不可發其表。
汗出則寒慄而振。

〔衍義〕亡血則已傷榮。
不可發汗以傷衛。
若汗則榮衛兩傷。
榮行脈中。
衛行脈外。
榮虛則經脈空而為之振。
衛虛則不溫腠理而寒慄。

〔補註〕傷寒云亡血。
即亡陰也。
陰亡則陽氣孤而無偶。
才一發汗。
其陽必從汗盡越。
所以寒慄有加。
陰陽兩竭也。
大法宜小建中湯。

病人胸滿唇痿。
舌青口燥。
但欲漱水不欲咽。
無寒熱。
脈微大來遲。
腹不滿。
其人言胸滿。
為有瘀血。

〔衍義〕是證瘀血。
何邪致之耶。
內經有墮恐惡血留內。
腹中滿脹。
不得前後。
又謂大怒則血菀於上。
是知內外諸邪。
凡有所搏積而不行者。
即為瘀血也。
唇者脾之外候。
舌者心之苗。
脾脈散舌下。
胃脈環口旁。
心主血。
脾養血。
積則津液不布。
是以唇痿舌青也。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
熱不在內。
故但欲漱以潤其燥耳。
脈大為熱。
遲為寒。
今無寒熱之病而微大者。
乃氣並於上。
故胸滿也。
遲者血積膈下也。
積在陰經之隧道。
不似氣積於陽之盲膜。
然陽道顯。
陰道隱。
氣在盲膜者。
則壅脹顯於外。
血積隧道。
惟閉塞而已。
故腹不滿。
因閉塞。
自覺其滿。
所以知瘀血使然也。

病者如熱狀。
煩滿。
口乾燥而渴。
其脈反無熱。
此為陰伏。
是瘀血也。
當下之。

〔衍義〕血、陰也。
配於陽。
神得之以安。
氣得之以和。
咽得之以潤。
經脈得之以行。
身形之中。
不須臾離也。
今因血積。
神無以養則煩。
氣無以和則滿。
口無以潤則燥。
腸胃無以澤則渴。
是皆陽失所配。
榮衛不行。
津液不化。
而為是病也。
非陽之自強而生熱者。
故曰如熱狀。

火邪者。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牡蠣(五兩熬) 大棗(十二枚)

〔衍義〕此但言火邪。
不言何證。
考之即傷寒證脈浮。
醫以火逼劫之亡陽。
必驚狂起臥不安者。
成無己注是方曰。
汗者心之液。
亡陽則心氣虛。
心惡熱。
邪內迫則心神浮越。
故驚狂臥起不安。
與桂枝解未盡表邪。
芍藥益陰。
非亡陽所宜。
故去之。
火邪錯逆。
加蜀漆之辛以散之。
陽氣亡脫。
加龍骨牡蠣之澀以固之。

心下悸者。
半夏麻黃丸主之。

半夏麻黃丸方

半夏 麻黃

上二味。
末之。
煉蜜和丸。
如小豆大。
飲服三丸。
日三服。

〔衍義〕悸者。
心中惕惕然動。
怔仲而不安也。
悸有三種。
傷寒有正氣虛而悸者。
又有汗下後。
正氣內虛。
邪氣交擊而悸者。
病邪不同。
治法亦異。
正氣虛者。
小建中湯。
四逆散加桂治之。
飲水多而悸者。
心屬火而惡水。
不自安而悸也。
汗下後正氣內虛。
邪氣交擊而悸者。
與氣虛而悸又甚焉。
治宜鎮固。
或化散之。
皆須定其氣浮也。
原病式又謂是病。
皆屬水衰熱旺。
風火燥動於中。
故怔忡也。
若驚悸亦以火藥劫金。
不能平木。
風火相搏而然。
欲究心悸之邪。
則非一言可盡也。
或因形寒飲冷得之。
夫心主脈。
寒傷榮則脈不利。
飲冷則水停。
水停則中氣不宣。
脈不利。
由是心火鬱而致動。
用麻黃以散榮中寒。
半夏以散心下水耳。
首論以脈弱為悸。
而用此湯治者。
其脈必不弱。
非弦即緊。
豈脈弱心氣不足者。
猶得用此藥乎。

吐血不止者。
柏葉湯主之。

柏葉湯方

柏葉 乾薑(各三兩) 艾(三把)

上三味。
以水五升。
取馬通汁一升。
合煎取一升。
分溫再服。

〔衍義〕夫水者。
遇寒則沉潛於下。
遇風則波濤於上。
人身之血。
與水無異也。
得寒之和。
則居經脈。
內養五臟。
得寒之凜冽者。
則凝而不流。
積而不散。
得熱之和者。
則運行經脈。
外充九竅。
得熱之甚者。
風自火狂。
則波濤洶起。
由是觀之。
吐衄者。
風火也。

下血。
先便後血。
此遠血也。
黃土湯主之。

黃土湯方

乾地黃 黃芩 附子(一兩) 阿膠 白朮 甘草(各三兩) 灶下黃土(半斤)

上七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衍義〕腸胃者。
陽明二經也。
陽明主合。
氣本收斂。
血上者為逆。
下者為順。
以下血者言之。
胃居大腸之上。
若聚於胃。
必先便後血。
去肛門遠。
故曰遠血。
若聚大腸。
去肛門近。
故曰近血。
雖腸胃同為一經。
然胃屬土。
所主受納轉輸。
大腸屬金。
所主傳送。
而土則喜溫惡濕。
金則喜寒惡熱。
二者非惟遠近之殊。
其喜惡亦異。
治遠血者。
黃土湯主之。
然則血聚於胃者。
何也。
蓋血從中焦聽化。
上行於榮。
以配於衛。
榮衛之流連變化。
實胃土所資也。
胃與脾為表裡。
胃虛不能行氣於三陽。
脾虛不能行津於三陰。
氣日以衰。
脈道不利。
或痹而不通於血中。
積隨其逆而出。
或嘔或吐。
或衄或泄也。
若欲崇土以求類。
莫如黃土。
黃者。
土之正色。
更以火燒之。
火乃土之母。
其得毋燥而不濕。
血就溫化。
則所積者消。
所溢者止。
阿膠益血。
以牛是土畜。
亦是取物類。
地黃補血。
取其象類。
甘草、白朮。
養血補胃和平。
取其味類。
甘草緩附子之熱。
使不僭上。
是方之藥。
不惟治遠血而已。
亦可治久吐血。
胃虛脈遲細者。
增減用之。
蓋胃之陽不化者。
非附子之善走。
不能通諸經脈散血積也。
脾之陰不理者。
非黃芩之苦。
不能堅其陰以固其血之走也。
黃芩又制黃土、附子之熱。
不令其過。
故以二藥為使。

下血先血後便。
此近血也。
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衍義〕此出大腸。
故先血後便。
以濕熱之毒蘊結。
不入於經。
滲於腸中而下。
赤小豆能行水濕。
解熱毒。
梅師方皆用此一味治下血。
況有當歸破宿養新。
以名義觀之。
血當有所歸。
則不妄行矣。

心氣不足。
吐血衄血。
瀉心湯主之。

瀉心湯方

黃連 黃芩(各一兩) 大黃(二兩)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頓服之。

〔衍義〕心者屬火。
主血。
心氣不足者。
非心火之不足。
乃真陽之不足也。
真陽不足。
則火熱甚而心不能養血。
血從熱溢為吐衄。
大黃、黃芩。
本草治血閉吐衄者用之。
而傷寒家以瀉心湯之苦寒。
瀉心下之痞熱。
是知此證以血由心熱而溢。
瀉其心之熱。
而血自安矣。
如麻黃、桂枝治衄。
寒邪郁其經脈。
化熱迫成衄也。
故散寒邪。
寒邪散則熱解。
熱解則血不被迫而自安矣。
此用瀉心湯。
正其義也。
若濟眾方用大黃治衄血。
更有生地汁。
則是治熱涼血。
亦瀉心湯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