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經二注》~ 卷十二 (1)
卷十二 (1)
1. 卷十二
None
2.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論一首脈證二十一條方十九首)
問曰。
夫飲有四。
何謂也。
師曰。
有痰飲。
有懸飲。
有溢飲。
有支飲。
問曰。
四飲何以為異。
師曰。
其人素盛。
今瘦。
水走腸間。
瀝瀝有聲。
謂之痰飲。
飲後水流在脅下。
咳吐引痛。
謂之懸飲。
飲水流行。
歸於四肢。
當汗出而不汗出。
身體疼重。
謂之溢飲。
咳逆倚息。
氣短不得臥。
其形如腫。
白話文:
論一首脈證二十一條方十九首:飲證篇
問曰:
夫飲有四,何謂也?
師曰:
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
四飲何以為異?
師曰:
其人素來身體健壯,如今卻消瘦,水在腸間流動,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此稱為痰飲。
飲水後,水流在脅肋下,咳嗽吐痰時引發疼痛,此稱為懸飲。
飲水流遍全身,歸於四肢,本該出汗卻不出汗,身體沉重疼痛,此稱為溢飲。
咳嗽逆氣,倚靠著喘氣,氣短無法躺臥,身形腫脹,此稱為支飲。
謂之支飲。
〔衍義〕水性走下。
而高原之水。
流入於川。
川入於海。
塞其川。
則洪水泛溢。
而人之飲水亦若是。
內經曰。
飲入於胃。
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
今所飲之水。
或因脾土壅塞而不行。
或因肺氣澀滯而不通。
以致流溢。
隨處停積。
水入腸間者。
大腸屬金主氣。
小腸屬火。
白話文:
稱為支飲。
水的特性是向下流動。
就像高原上的水,
流入河流,
河流流入大海。
如果堵塞河流,
就會造成洪水氾濫。
人體喝水也是一樣的道理。
《內經》說:
喝進去的飲料,
在胃裡運化精氣,
向上輸送到脾臟。
脾臟的氣散布精氣,
向上歸屬於肺臟。
肺臟調節水液的運行,
向下輸送到膀胱。
水液精華四處散布,
五臟經絡共同運行。
現在人們喝進去的飲料,
可能是因為脾土阻塞而無法運行,
或者因為肺氣鬱結而不通暢。
導致水液流溢,
在各個部位積聚。
水進入腸道,
大腸屬於金,主氣。
小腸屬於火。
水與火氣相搏。
氣火皆動。
故水入不得流走腸間。
瀝瀝有聲。
是名痰飲。
然腸胃與肌膚為合。
素受水穀之氣。
長養而肥盛。
今為水所病。
故肌肉消瘦也。
水入脅下者。
屬足少陽經。
少陽經脈從缺盆下胸中。
循脅裡。
過季脅之部分。
其經多氣。
屬相火。
今為水所積。
其氣不利。
從火上逆胸中。
遂為咳吐。
吊引脅下痛。
是名懸飲。
水泛溢於表。
表陽也。
白話文:
水與火氣相搏,痰飲懸飲之病
水與火氣相互交戰,導致氣火都處於活躍狀態。
因此,水無法順利流動,停滯在腸道之中,發出滴答作響的聲音。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痰飲。
然而,腸胃和肌膚相連,平時吸收水穀之氣,不斷滋養,變得肥胖。
如今受到水氣的困擾,所以肌肉會消瘦。
水氣積聚在脅肋下方,屬於足少陽經的病變。
少陽經脈從鎖骨窩下方經過胸腔,沿著脅肋內側,經過季脅部位。
此經脈充滿氣息,屬於相火。
現在受到水氣的積聚,氣血運行不暢,從火氣向上逆流進入胸腔,導致咳嗽吐痰。
還會伴隨著脅肋下方疼痛,像是吊著一樣,這就是懸飲。
水氣泛溢到體表,屬於表陽的病症。
流入四肢者。
四肢為諸陽之本。
十二經脈之所起。
水至其處。
若不勝其表之陽。
則水散當為汗出。
今不汗。
是陽不勝水。
反被阻礙經脈榮衛之行。
故身體疼重。
是名溢飲。
水流入腸間。
宗氣不利。
陽不得升。
陰不得降。
呼吸之息。
與水迎逆於其間。
遂作咳逆倚息。
短氣不得臥。
榮衛皆不利。
故形如腫也。
是名支飲。
水在心。
心下堅築。
短氣。
白話文:
流經四肢的血液。
四肢是陽氣的主要循環部位。
十二條經脈的起始點。
水分到了這裡。
如果無法承受表面的陽氣,
那麼水分會散開,應該出汗。
現在沒有出汗,
表示陽氣不能勝過水分,
反而阻塞了經脈和營衛運行的通道。
所以身體感到沈重疼痛。
這叫作溢飲。
水分流入腸間。
宗氣(維持生命運轉的氣)受阻。
陽氣無法上升,
陰氣無法下降。
呼吸時,水分和氣息在中間相衝突。
於是產生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無法平躺。
營衛(維護身體正常運作的兩種氣體)都受阻。
所以人會出現浮腫的外觀。
這叫作支飲。
水分停留在心臟。
心下有硬塊,
呼吸困難。
惡水不欲飲。
〔衍義〕心屬火。
火、陽也。
陽主動。
腎屬水。
水、陰也。
陰主靜。
靜則堅。
今水在心下。
水剋火。
水守於外。
故堅。
火內郁不寧。
故築築然動而短氣。
水既外停。
故惡水不欲飲也。
水在肺。
吐涎沫。
欲飲水。
〔衍義〕仲景凡出病候。
隨其臟氣變動而言之。
不拘定於何邪也。
如吐涎沫。
屬肺臟。
在肺痿證中者。
上焦有熱者。
白話文:
病人不願意喝水。
解釋
- 心臟屬火,火性陽,陽氣主動作。
- 腎臟屬水,水性陰,陰氣主靜止,靜則堅固。
- 現在水停留在心臟下方,水克火,水氣守在體外,所以身體堅固。
- 火氣在內部鬱結不安,因此病人身體微微顫抖,呼吸短促。
- 水氣停留在體外,所以病人不願意喝水。
- 水氣如果停留在肺部,病人就會吐口水,並且想要喝水。
仲景的醫學理論
仲景在描述病症時,會隨著臟腑氣機的變化而變化,不拘泥於特定的病邪。
例如吐口水,是屬於肺臟的病症,在肺痿證中,上焦有熱的人,就會出現這種症狀。
肺虛冷者。
皆吐涎沫。
今水在肺亦然。
蓋肺主氣。
行榮衛。
布津液。
諸邪傷之。
皆足以閉塞氣道。
故榮衛不行。
津液不布。
氣停液聚。
變成涎沫而吐出之。
若咳若渴者。
亦肺候也。
皆無冷熱之分。
但邪與氣相擊則咳。
不擊則不咳。
津液充其玄府則不渴。
燥之則渴。
隨所變而出其病。
亦不止於是也。
而在他證。
方後更立加減法。
便見仲景之意。
水在脾。
白話文:
肺氣虛寒的人,都會吐出唾液。就像水在肺部一樣,也會導致這種情況。因為肺主氣,負責運行氣血,散布津液。外邪侵犯肺部,都會阻塞氣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津液無法散布,氣停積聚,形成唾液而吐出。
咳嗽和口渴也是肺部的症狀,不分寒熱。邪氣與肺氣相搏就會咳嗽,不搏就不咳嗽。津液充足,滋潤五臟六腑就不會口渴,津液不足就會口渴。身體變化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病症。
不只是這些,還有其他證候,需要在方劑後根據情況加減藥物,就能明白張仲景的醫學理念。水在脾,這個道理也是一樣的。
少氣身重。
〔衍義〕脾居中焦。
與胃為表裡。
受谷化精。
輸於五臟百骸。
脾實則中氣強盛。
體質強健。
今水在脾而脾病矣。
中虛則少氣。
肌肉不得所養。
唯受水氣。
水陰也。
故身重。
水在肝。
脅下支滿。
嚏而痛。
〔衍義〕肝有兩葉。
布在脅下。
經脈亦循於是。
與少陽膽為表裡。
今水客於肝。
表裡氣停。
故支滿。
嚏者。
氣噴出也。
少陽屬火。
白話文:
身體容易疲倦,體重卻很重。
脾臟位於中焦,與胃互為表裡。脾臟負責吸收食物精華,轉化為精氣,輸送到五臟六腑和全身。脾臟強健,中氣充足,身體自然強壯。現在脾臟病變,水氣停留在脾臟,導致中氣虛弱,容易疲倦。肌肉得不到滋養,只吸收水氣,水性偏陰,所以身體才會沉重。
水氣停留在肝臟,導致脅肋部位脹滿,打噴嚏時疼痛。肝臟有兩葉,位於脅肋部位,經脈也循行於此。肝臟與膽囊互為表裡。現在水氣停留在肝臟,導致表裡氣機停滯,所以脅肋部位脹滿。打噴嚏是氣體噴出的現象,少陽屬火。
火鬱則有時而發。
邪雖發動。
不得布散。
惟上衝於鼻額。
故作嚏。
吊引脅下所結而痛。
原病式曰。
嚏以鼻癢而作聲。
鼻為肺竅。
癢為火化。
火干陽明。
癢為嚏也。
水在腎。
心下悸。
〔衍義〕心屬火而宅神。
畏水者也。
今水在腎。
腎水愈盛。
上乘於心。
火氣內郁。
神靈不安。
故作悸動。
築築然懼也。
夫心下有留飲。
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衍義〕心之俞出於背。
白話文:
火鬱則有時而發。
當火氣鬱結在體內時,就會偶爾發作。
邪雖發動。
雖然邪氣已經發動。
不得佈散。
卻無法順利散發出去。
惟上衝於鼻額。
只能向上衝擊鼻樑和額頭。
故作嚏。
所以就會打噴嚏。
吊引脅下所結而痛。
並且牽引著脅下的積聚,造成疼痛。
原病式曰。
這病的本質是:
嚏以鼻癢而作聲。
打噴嚏是因為鼻子癢才發出的聲音。
鼻為肺竅。
鼻子是肺臟的竅道。
癢為火化。
癢就是火氣所造成的。
火幹陽明。
火氣燥熱陽明經脈。
癢為嚏也。
所以癢就會導致打噴嚏。
水在腎。
水氣存在於腎臟。
心下悸。
心下感到心悸。
〔衍義〕心屬火而宅神。
(解釋) 心臟屬火,是神明居住的地方。
畏水者也。
它害怕水氣。
今水在腎。
現在水氣在腎臟。
腎水愈盛。
腎水越來越旺盛。
上乘於心。
向上衝擊心臟。
火氣內鬱。
心臟的火氣鬱結在內。
神靈不安。
神明就變得不安穩。
故作悸動。
所以就會感到心悸。
築築然懼也。
就像心驚膽顫一樣。
夫心下有留飲。
如果心下有積存的水氣。
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這個人就會背部冰冷,就像手掌大小一樣。
〔衍義〕心之俞出於背。
(解釋) 心臟的俞穴位於背部。
背、陽也。
心有留飲。
則火氣不行。
惟是寒飲注其俞。
出於背。
寒冷如掌大。
論其俞之處。
明其背之非盡寒也。
留飲者。
脅下痛引缺盆。
咳嗽則輒已。
(一作轉甚)
〔衍義〕脅下為厥陰之支絡。
循胸出脅下。
足厥陰脈布脅肋。
而缺盆是三陽俱入。
然獨足少陽從缺盆過季脅。
飲留脅下。
阻礙厥陰少陽之經絡。
不得疏通。
肝苦急。
氣不通故痛。
少陽上引缺盆。
故咳嗽則氣攻衝。
白話文:
背部屬陽,心臟有寒飲停滯,則心火無法正常運行。 只有寒飲流注背部的俞穴,從背部湧出,寒涼如手掌大小。
分析俞穴所在位置,就能明白背部並非完全冰冷。 寒飲停滯,會導致脅下疼痛並蔓延至缺盆(鎖骨上窩),咳嗽時症狀反而減輕(或加重)。
衍義
脅下是足厥陰經的支脈所在,循行胸部到達脅下。 足厥陰經脈布滿脅肋,而缺盆是三陽經脈匯集之處。 但只有足少陽經從缺盆經過季脅。 寒飲停留在脅下,阻礙了足厥陰經和足少陽經的經絡運行,無法疏通。 肝臟感到苦悶急迫,氣血不通暢,所以疼痛。 足少陽經上行至缺盆,因此咳嗽時氣血衝擊,症狀減輕(或加重)。
其所結者通。
而痛輒已。
(一作轉甚)如上條咳而痛同也。
胸中有留飲。
其人短氣而渴。
四肢歷節痛。
脈沉者。
有留飲。
〔衍義〕胸中者。
肺部也。
肺主氣以朝百脈。
治節出焉。
飲留胸中。
宗氣呼吸。
惟以布息。
故短氣。
氣不布。
則津液不化而膈燥。
是以渴也。
足厥陰肝臟主筋。
束骨而利關節。
其經脈上貫於膈。
而膽之經亦下胸中貫膈。
夫飲者。
白話文:
它所阻塞的地方通畅了,疼痛也就停止了。如同上面一条所述的咳嗽疼痛一样。胸中留有水饮,这个人呼吸短促且口渴,四肢关节疼痛,脉象沉细,说明有水饮。
胸中指的是肺部。肺主宰呼吸,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治节,指人体各关节。水饮滞留在胸中,导致宗气呼吸时只能用来维持气息,所以呼吸短促。气血无法正常运行,津液就不能转化,导致咽喉干燥,所以口渴。
足厥阴肝经主宰筋脉,使骨骼连接,关节灵活。肝经向上贯穿膈肌,胆经也向下贯穿胸部,穿过膈肌。水饮,就是指体内的水分停滞。
即濕也。
其濕喜流關節。
從經脈流而入之。
作四肢歷節痛。
留飲。
水類也。
所以脈亦沉也。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
發則寒熱。
背痛腰疼。
目泣自出。
其人振振身瞤劇。
必伏飲。
〔衍義〕膈上表分也。
病痰滿喘咳。
乃在表之三陽。
皆鬱而不伸。
極則化火。
衝動膈上之痰吐發。
然膈間之伏飲。
則留而不出。
因其不出。
則三陽之氣雖動。
尚被伏飲所抑。
足太陽經屈而不伸。
白話文:
即濕也。
就是濕氣。
其濕喜流關節。
濕氣喜歡流動到關節處。
從經脈流而入之。
濕氣會沿著經脈流入關節。
作四肢歷節痛。
導致四肢關節疼痛。
留飲。
濕氣停留在體內,形成水腫。
水類也。
濕氣屬於水的範疇。
所以脈亦沉也。
因此脈象也偏沉。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
胸部有痰積聚,導致呼吸困難、咳嗽、吐痰。
發則寒熱。
發病時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
背痛腰疼。
背部和腰部疼痛。
目泣自出。
眼淚不自覺地流出。
其人振振身瞤劇。
病人身體顫抖,眼神呆滯。
必伏飲。
一定是體內有濕氣停滯。
〔衍義〕膈上表分也。
胸部屬於人體表面的部位。
病痰滿喘咳。
患有胸部痰多、喘咳的病症。
乃在表之三陽。
病症發生在人體表面的三陽經脈。
皆鬱而不伸。
三陽經脈都處於鬱結不舒的狀態。
極則化火。
到了極點就會化為火熱。
衝動膈上之痰吐發。
衝擊胸部的痰液,導致咳嗽吐痰。
然膈間之伏飲。
但是,胸腔中停滯的濕氣。
則留而不出。
卻會停留在體內,無法排出。
因其不出。
由於濕氣無法排出。
則三陽之氣雖動。
雖然三陽經脈的氣血依然流動。
尚被伏飲所抑。
但仍然被停滯的濕氣所抑制。
足太陽經屈而不伸。
足太陽經脈也因濕氣而處於屈而不伸的狀態。
乃作寒熱。
腰背疼痛。
其經上至目內眥。
故目泣自出。
足少陽經氣。
屬風火之化。
被抑不散。
並於陽明。
屬在肌肉之分。
故振振身瞤而劇也。
是條首以痰言。
末以飲言。
二者有陰陽水火之分。
痰從火而上。
熬成而濁。
故名曰痰。
飲由水濕留積不散而清。
故名曰飲。
亦是五行水清火濁之義。
夫病人飲水多。
必暴喘滿。
凡食少飲多。
水停心下。
甚者則悸。
白話文:
這會造成寒熱交替,腰背疼痛。
因為經絡向上通到眼睛內眥(眼角),所以會出現眼淚自流的症狀。
足少陽經氣屬於風火之邪,被阻礙無法散開,並與陽明經絡相連,影響到肌肉部分。
因此患者會感到身體顫抖、抽搐,疼痛劇烈。
這段文字一開始講的是痰,最後講的是飲,這兩者有陰陽水火之分。
痰是由火氣上升,經過熬煉而變得混濁,因此稱為痰。
飲則是由水濕停滯積聚不散而變得清澈,因此稱為飲。
這也符合五行中水清火濁的道理。
如果病人喝水太多,就會出現突然喘息、胸悶的症狀。
一般來說,如果飲食少而喝水多,水就會停留在心臟下方,嚴重者會心悸。
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
皆大下后里虛。
脈偏弦者飲也。
〔衍義〕飲水多留於膈。
膈氣不行則喘滿。
食少胃氣虛。
復多飲。
胃土不能運水。
水停心下。
心火畏水。
甚則神不安。
為怔忡驚悸。
微者陽獨郁。
而為短氣。
夫脈弦者。
為虛為水。
若兩寸皆弦。
則是大下之後。
陽氣虛寒所致。
若偏見弦。
則是積水之處也。
肺飲不弦。
但苦喘短氣。
〔衍義〕脈弦為水為飲。
白話文:
脈搏微弱的人,會出現呼吸短促的症狀。
脈象雙弦的人,體內寒氣較重。
如果兩側寸關脈都呈現弦脈,表示身體虛弱,可能是大瀉後陽氣虛寒導致。
脈象偏弦的人,體內有水飲停滯。
水飲停滯在膈膜,導致氣機不通暢,就會出現胸悶氣喘。
飲食減少,胃氣虛弱。
又經常飲水,胃土無法運化水液。
水停留在心下,心火畏懼水寒。
嚴重時,神志不安,出現心悸怔忡。
輕微的短氣,可能是陽氣鬱結導致。
弦脈代表虛弱或水飲停滯。
如果兩寸脈都呈現弦脈,則是大瀉後陽氣虛寒導致。
如果只有一側脈搏呈現弦脈,表示體內有積水。
肺部積水不會呈現弦脈,只會出現喘促短氣的症狀。
弦脈代表水飲停滯。
今肺飲而曰不弦。
何也。
水積則弦。
未積則不弦。
非謂肺飲盡不弦也。
此言飲水未積。
猶得害其陽。
雖不為他病。
亦適成其苦喘短氣也。
支飲亦喘。
而不能臥。
加短氣。
其脈平也。
〔行義〕脈平當無病。
何以有病而反平也。
正與上條不弦意同。
明其雖有支飲。
而飲尚不留伏。
不停積。
以其在上焦。
未及胸中。
不傷經脈。
故脈平。
然終礙其陰陽升降。
白話文:
現在如果肺部有水積聚,卻說脈象不會呈現弦狀。為什麼呢?因為水積聚時,脈象會呈現弦狀;若水沒有積聚,脈象則不會呈現弦狀。這並不是指肺部有水積聚就一定不會呈現弦狀。這句話是說,在水沒有積聚的情況下,仍然可能損害到身體的陽氣,即使這種情況下不會引發其他病症,也會成為喘息和呼吸困難的原因。
支飲(一種較嚴重的水積聚)也會引起喘息,但通常無法讓患者躺下。加上呼吸困難的症狀,脈象可能會呈現平和狀態。脈象平和通常代表沒有病痛,但為什麼會有病痛反而脈象平和呢?這正好與前面提到的脈象不呈現弦狀的情況相同,說明雖然存在支飲,但水還沒有沈積或停留,沒有形成積聚。這是因為水積聚的位置在上焦,尚未達到胸部,沒有影響到經脈,所以脈象呈現平和狀態。然而,這最終還是阻礙了身體的陰陽升降。
故喘不能臥短氣耳。
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
〔衍義〕痰飲由水停也。
得寒則聚。
得溫則行。
況水行從乎氣。
溫藥能發越陽氣。
開腠理。
通水道也。
心下有痰飲。
胸脅支滿。
目眩。
苓桂朮甘湯主之。
苓桂朮甘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小便則利。
〔衍義〕心胞絡循脅出胸下。
靈樞曰。
胞絡是動。
白話文:
所以呼吸急促,無法平躺,而且氣短。
患有痰飲的病人,
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調和它。
痰飲是因水停滯而形成的。
遇到寒涼就會凝結,
遇到溫熱就會流動。
況且水流動是依循著氣的運行,
溫熱的藥物能發散陽氣,
打開肌膚毛孔,
暢通水道。
如果心下有痰飲,
胸脅部脹滿,
頭昏目眩,
苓桂朮甘湯可以治療它。
苓桂朮甘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
以上四味藥材,
用水六升,
煮到剩下三升,
分三次溫熱服用。
服用後小便就會通暢。
心包經絡循行脅肋,從胸下出來。
《靈樞》說:
胞絡是運動的。
則胸脅支滿。
此痰飲積其處而為病也。
目者心之使。
心有痰水。
精不上注於目。
故眩。
本草茯苓能治痰水。
伐腎邪。
痰、水類也。
治水必自小便出之。
然其水淡滲手太陰。
引入膀胱。
故用為君。
桂枝乃手少陰經藥。
能調陽氣。
開經絡。
況痰水得溫則行。
用之為臣。
白朮除風眩燥痰水。
除脹滿。
以佐茯苓。
然中滿勿食甘。
用甘草何也。
蓋桂枝之辛。
白話文:
就會感到胸部和脅肋部位脹滿。
這是因為痰飲積聚在這個部位而導致的疾病。
眼睛是心臟的使者。
心臟里有痰水。
精氣不能向上輸送至眼睛。
所以就會出現眩暈。
茯苓這味藥材能治療痰水。
去除腎臟的邪氣。
痰和水是同類的物質。
治療水腫必須從小便排出。
但是這些水氣會滲透到手太陰經脈。
流入膀胱。
所以用茯苓作為君藥。
桂枝是手少陰經脈的藥物。
能調節陽氣。
疏通經絡。
況且痰水遇到溫熱就會流動。
所以用桂枝作為臣藥。
白朮可以去除風眩、燥痰水。
消除脹滿。
用白朮輔助茯苓。
但是中滿者不要吃甜的食物。
為什麼要用甘草呢?
因為桂枝的辛味會傷害脾胃。
得甘則佐其發散。
和其熱而使不僭也。
復益土以制水。
甘草有茯苓。
則不支滿而反滲泄。
本草曰。
甘草能下氣。
除煩滿也。
夫短氣有微飲。
當從小便去之。
苓桂朮甘湯主之。
(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
(方見婦人雜病中)
〔衍義〕微飲而短氣。
由飲水停蓄。
致三焦之氣升降呼吸不前也。
二方各有所主。
苓桂朮甘湯主飲在陽。
呼氣之短。
腎氣丸主飲在陰。
吸氣之短。
蓋呼者出心肺。
白話文:
如果得到甘味,就輔助它發散。
和解它的熱,讓它不至於過度。
再補充土氣來控制水氣。
甘草配合茯苓。
這樣就不會積滿而反而滲泄出去。
本草書上說:
甘草能夠下降氣機。
消除煩躁和滿脹。
對於短氣伴隨輕微水飲的人,
應該從小便排出。
苓桂朮甘湯可以治療它。
(藥方見前面)腎氣丸也能治療它。
(藥方見婦人雜病中)
〔衍義〕輕微水飲導致短氣,
是因為水液停滯。
導致三焦之氣升降呼吸不順暢。
這兩個藥方各有所治。
苓桂朮甘湯主治陽氣中的水飲,
表現為呼氣短促。
腎氣丸主治陰氣中的水飲,
表現為吸氣短促。
因為呼氣出自心肺。
吸者出腎肝。
茯苓入手太陰。
桂枝入手少陰。
皆輕清之劑。
治其陽也。
地黃入足少陰。
山萸入足厥陰。
皆重濁之劑。
治其陰也。
一證二方。
豈無故哉。
病者脈伏。
其人慾自利。
利反快。
雖利。
心下續堅滿。
此為留飲欲去故也。
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
以水二升。
煮取半升。
白話文:
吸氣的時候,氣息會從腎經和肝經排出。
茯苓進入手太陰肺經。
桂枝進入手少陰心經。
這兩種藥材都屬於輕清之劑,用來治療陽氣不足。
地黃進入足少陰腎經。
山萸進入足厥陰肝經。
這兩種藥材都屬於重濁之劑,用來治療陰氣不足。
同一個病症,卻使用兩種不同的藥方,這絕非偶然。
病人脈象沉伏,身體想要排泄,但排泄得很快。雖然排泄了,但心下仍然堅硬飽滿,這說明是體內留有積液,想要排出卻無法完全排出。
甘遂半夏湯可以治療這種症狀。
甘遂半夏湯的配方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烤後使用)。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二升(約375毫升)煎煮,煮到剩下半升(約94毫升)即可。
去滓。
以蜜半升和藥汁。
煎取八合。
頓服之。
〔衍義〕仲景嘗謂天樞開發。
胃和脈生。
今留飲之堵塞中焦。
以致天真不得流通。
胃氣不得轉輸。
脈隱伏而不顯。
留飲必自利。
自利而反快者。
中焦所塞暫通也。
通而復積。
續堅滿。
必更用藥盡逐之。
然欲直達其積飲。
莫若甘遂快利。
用之為君。
欲和脾胃。
除心下堅。
又必以半夏佐之。
然芍藥停濕。
何留飲用之乎。
白話文:
去除藥渣。用半升蜂蜜混合藥汁,煎煮成八合,一次服用。
仲景曾經說過,天樞穴開通,胃氣和暢,脈絡才會生長。現在留飲阻塞中焦,導致真氣無法流通,胃氣無法轉運,脈絡隱伏不顯。留飲必定會導致腹瀉,腹瀉後反而感到舒服的,是因為中焦阻塞暫時通暢了。通暢後又會積聚,持續堅滿,必須再次用藥徹底清除。
如果想要直接針對積聚的留飲,甘遂性味辛辣快速,最適合作為主要藥物。為了調和脾胃,去除心下堅硬,必須用半夏輔佐。但是芍藥性味偏於留滯濕氣,為何治療留飲要用它呢?
甘草相反甘遂。
何一方兼用之。
蓋芍藥之酸。
以其留飲下行。
甘遂泄之。
本草謂其獨去水氣也。
甘草緩甘遂之性。
使不急速。
徘徊逐其所留。
入蜜亦此意也。
然心下者。
脾胃部也。
脾胃屬土。
土由木鬱其中而成堅滿。
非甘草不能補土。
非芍藥不能伐木。
又可佐半夏和胃消堅也。
雷公炮炙法。
有甘草湯浸甘遂者矣。
脈浮而細滑。
傷飲。
〔衍義〕脈之大小。
皆從氣血虛實變見者也。
白話文:
甘草和甘遂是相克的藥物。
為什麼有些方劑會同時使用它們呢?
因為芍藥的酸性,可以讓水氣向下移動。
甘遂則可以瀉掉水氣。
《本草》記載甘遂獨具功效,可以去除水氣。
甘草可以緩和甘遂的藥性,使其不致過於急劇,而是在體內緩慢移動,將水氣帶走。
甘草加蜜也是同樣的道理。
心下指的是脾胃部位,屬於土。
土是由木氣鬱積其中而變得堅硬飽滿,非甘草不可補土。
非芍藥不可瀉掉木氣。
甘草和芍藥還可以配合半夏,和胃消堅。
《雷公炮炙法》中記載用甘草湯浸泡甘遂的方法。
脈象浮而細滑,是傷寒的症狀。
脈象的大小都是由氣血虛實變化所導致的。
傷於飲。
則氣虛而脈浮。
血虛而脈細。
陽火被郁。
則微熱而脈滑也。
脈弦數。
有寒飲。
冬夏難治。
〔衍義〕此言其脈邪之不相應也。
寒飲反見數脈。
數是內經有用熱遠熱。
有用寒遠寒之戒。
在夏用熱藥治飲。
則數脈愈增。
在冬用寒藥治熱。
則寒飲愈盛。
皆伐天和。
所以在冬夏難也。
在春秋。
或可適其寒溫而消息之。
脈沉而弦者。
懸飲內痛。
病懸飲者。
十棗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傷於寒飲,就會導致氣虛而脈浮,血虛而脈細。如果陽火被郁,就會出現微熱,脈象滑利。脈象弦數,表示有寒飲存在。這種情況在冬夏季節難以治療。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脈象和病邪的表現並不一定相符。寒飲的情況反而可能出現數脈,因為《內經》中就有「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的警示。在夏天用熱藥治療寒飲,反而會加重數脈。在冬天用寒藥治療熱症,也會加重寒飲。這些做法都違背了自然法則,所以才說在冬夏難以治療。
在春秋季節,可以根據寒溫情況適當調整治療方法。如果脈象沉而弦,表示懸飲內痛。患有懸飲的病人,可以用十棗湯治療。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
以水一升五合。
先煮肥大棗十枚。
取八合去滓。
內藥末。
強人服一錢匕。
羸人服半錢。
平旦溫服之。
不下者。
明日更加半錢。
得快下後。
糜粥自養。
〔衍義〕脈沉病在裡也。
凡弦者為痛為飲為癖。
懸飲結積在內作痛。
故脈見沉弦。
此條言病脈而不言藥。
後出一條。
言藥而不言病脈。
可知懸飲之痛。
不止上條。
白話文:
十棗湯方
藥方:
- 芫花(熬製) 甘遂 大戟 (各取等量)
製法:
-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碎過篩。
- 以水一升五合(約1.25 公升),先煮肥大棗十枚。
- 煮至八合(約1 公升)時,去渣取汁。
- 將藥粉加入藥汁中。
服用方法:
- 強壯者服一錢匕(約 3 公克)。
- 虛弱者服半錢(約 1.5 公克)。
- 每日清晨溫熱服用。
- 若服用後未見效果,明日可加服半錢。
- 服藥後腹瀉通暢,應以稀粥調養身體。
藥方解說:
- 脈沉者,病症在內。
- 脈弦者,多為疼痛、積水、癖病。
- 懸飲(積水)在體內凝聚成塊,導致疼痛。
- 此方治療的是脈沉弦的懸飲積痛。
- 此條說明病症脈象,未提及藥方。
- 以下條則說明藥方,未提及病症脈象。
- 可見懸飲疼痛不僅限於上條所述。
現代解讀:
傷寒中懸飲。
亦用是湯。
則知十棗湯之治懸飲之證最多也。
故將下條黏連上條。
成注謂芫花之辛以散飲。
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
大棗之甘以益脾而勝水也。
病溢飲者。
當發其汗。
大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白話文:
治療傷寒中的懸飲症,可以用十棗湯。
由此可知,十棗湯是治療懸飲症最常用的藥方。
因此,將下一條內容與上一條內容連接在一起。
註解中提到,芫花性辛,可以散除積聚的飲邪;
甘遂、大戟性苦,可以泄去體內的水分;
大棗性甘,可以補益脾胃,以勝過水邪。
如果患者出現溢飲症狀,
應該發汗治療。
大青龍湯是治療溢飲症的主方。
小青龍湯也可以治療溢飲症。
大青龍湯的藥方如下: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以上七味藥材。
用水九升。
先用大火煮麻黃,煮到只剩下二升。
去除上面的浮沫。
然後加入其他藥材。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取微似汗。
汗多者。
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 芍藥(三兩) 乾薑(三兩)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兩炙) 細辛(三兩) 桂枝(去皮三兩) 半夏(半升湯洗)
上八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衍義〕傷寒論寒邪傷榮。
麻黃。
風邪傷衛。
桂枝。
風寒兩傷榮衛者。
大青龍湯。
白話文:
小青龍湯的藥方包含麻黃、芍藥、乾薑、五味子、甘草、細辛、桂枝、半夏八味藥材。製法是先用大量水煮麻黃,然後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剩下三升,最後去除藥渣。服用時溫服一升,達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如果出汗過多,則可用溫熱的麵粉來止汗。
小青龍湯的功效是解表散寒,溫肺化飲,適用於風寒表實兼裏寒證,例如風寒咳嗽、喘息、胸悶等症狀。
注意:
稍迫心肺證。
小青龍湯。
今溢飲亦是榮衛兩傷治之。
何也。
出方不出證。
又何也。
蓋溢飲之證。
已見首篇。
故不重出。
水飲溢出於表。
榮衛盡為不利。
猶傷寒榮衛兩傷。
故必發汗以散水。
而後榮衛行。
經脈行。
則四肢之水亦消矣。
膈間支飲。
其人喘滿。
心下痞堅。
面色黧黑。
其脈沉緊。
得之數十日。
醫吐下之不愈。
木防己湯主之。
虛者即愈。
白話文:
稍微壓迫心肺的症狀。
使用小青龍湯治療。
現在,溢飲也是由於榮衛兩傷而引起的,要用小青龍湯治療。
為什麼呢?
藥方出現了,但是症狀沒有出現。
又為什麼呢?
因為溢飲的症狀,在第一篇已經出現過了,所以這裡就不重複了。
水飲溢出於表,榮衛都受到損害,就像傷寒導致榮衛兩傷一樣。
因此必須發汗散水,然後榮衛才能運行,經脈才能通行,這樣四肢的水分也會消退。
膈間有支飲,病人會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沉緊,已經持續數十天,醫生用吐下法治療卻無效,木防己湯可以治療,虛弱的人服用后就會痊癒。
實者三日復發。
復與不愈者。
宜木防己湯。
去石膏。
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十二枚雞子大)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溫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三兩) 桂枝(三兩) 人參(四兩) 芒硝(三合) 茯苓(四兩)
上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內芒硝。
再微煎。
分溫再服。
微利則愈。
〔衍義〕心肺在膈上。
白話文:
如果患者症狀實證,三日後又復發,且病情反覆,久治不愈,則應使用木防己湯。 將方劑中的石膏去掉,再加入茯苓芒硝湯,即可治療此症。
藥材
- 木防己(三兩)
- 石膏(十二枚,如雞蛋大小)
- 桂枝(二兩)
- 人參(四兩)
製作方法
- 將上述四味藥材一起放入鍋中,加入六升水。
- 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慢煮至剩下二升。
- 將藥液分開,溫服。
藥材
- 木防己(三兩)
- 桂枝(三兩)
- 人參(四兩)
- 芒硝(三合)
- 茯苓(四兩)
製作方法
- 將上述五味藥材一起放入鍋中,加入六升水。
- 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慢煮至剩下二升。
- 將藥液過濾,去除藥渣。
- 將芒硝加入藥液中,再用小火微煎。
- 將藥液分開,溫服。
效果
服藥後,若能微微排便,則病症即可痊癒。
心臟和肺臟位於隔膜之上。
註
- 古文中“兩”和“合”都是重量單位,但具體換算需根據不同時代的度量衡。
- 這裡的“實證”指的是病情較為嚴重,症狀明顯。
- 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肺熱證,症狀包括發熱、咳嗽、胸痛等。
肺主氣。
心主血。
今支飲在膈間。
氣血皆不通利。
氣為陽主動。
血為陰主靜。
氣不利。
則與水同逆於肺而為喘滿。
血不利。
則與水雜揉。
結於心下而為痞堅。
腎氣上應水飲。
腎氣之色黑。
血凝之色亦黑。
故黧黑之色亦見於面也。
脈沉為水。
緊為寒。
非別有寒邪。
即水氣之寒也。
醫雖以吐下之法治。
然藥不切於病。
故不愈。
用木防己者。
味辛溫。
能散留飲結氣。
白話文:
肺臟主導著人體的呼吸,負責氣的運作。心臟主導著人體的血脈,負責血的流動。現在病人體內的積水停留在隔膜之間,導致氣血都無法暢通。氣是陽氣,主導著人體的活動;血是陰血,主導著人體的靜止。氣無法順暢運行,就會與水逆流向上,導致肺部積水,引起喘滿。血無法順暢運行,就會與水混合在一起,凝結在心臟下方,形成痞塊,讓人感到硬硬的。腎臟的氣向上通達,與積水相應,而腎氣的颜色是黑色的,血液凝結的顏色也是黑色的。因此,病人面部呈現暗黑色。脈象沉則代表體內有積水,脈象緊則代表體內有寒氣,這不是另有寒邪入侵,而是水氣本身帶有寒氣。雖然醫生使用了吐瀉的方法治療,但藥物沒有針對病根,所以沒有效果。使用木防己這種藥物,它性味辛溫,能夠散開積水,解除氣結。
又主肺氣喘滿。
所以用為主治。
石膏味辛甘微寒。
主心下逆氣。
清肺定喘。
人參味甘溫。
治喘。
破堅積。
消痰飲。
補心肺氣不足。
皆為防己之佐。
桂枝味辛熱。
通血脈。
開結氣。
且支飲得溫則行。
又宣導諸藥。
用之為使。
若邪之淺。
在氣分多而虛者。
服之即愈。
若邪客之深。
在血分多而實者。
則愈後必再發。
故石膏是陽中之治氣者則去之。
加芒硝味鹹寒。
白話文:
石膏
- 主治: 肺氣喘滿。
- 藥性: 味辛甘微寒。
- 功效: 主治心下逆氣,清肺定喘。
人參
- 藥性: 味甘溫。
- 功效: 治喘,破堅積,消痰飲,補心肺氣不足。
桂枝
- 藥性: 味辛熱。
- 功效: 通血脈,開結氣。支飲得溫則行,宣導諸藥。
藥物配伍
- 石膏、人參、桂枝皆為治療肺氣喘滿的藥物,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 石膏為君藥,人參、桂枝為佐藥。
- 桂枝為使藥,有助於藥物宣導。
治療原則
- 若邪氣淺表,多虛者,服用此方藥即可痊癒。
- 若邪氣深入,多實者,即使治癒也會復發。
- 對於陽氣不足的患者,可以用石膏治療,但需要加芒硝,以助其清熱瀉火。
芒硝
- 藥性: 味鹹寒。
這段文字說明瞭古代中醫在治療肺氣喘滿方面,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藥物和配伍,並根據邪氣深淺,調整治療策略。
陰分藥也。
治痰實結。
賴之去堅消血癖。
茯苓伐腎邪。
治心下堅滿。
佐芒硝則行水之力益倍。
心下有支飲。
其人苦冒眩。
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分溫再服。
〔衍義〕明理論。
眩為眼黑。
冒為昏冒。
傷寒之冒眩。
以陽虛。
中風亦有眩冒。
乃風之旋動也。
原病式以昏冒。
由氣熱衝心也。
目暗黑。
白話文:
這是一種陰性藥物。
用於治療痰飲凝結阻塞。
依靠它來消堅散結、去除血瘀。
茯苓可以清除腎臟的邪氣。
治療心下堅硬飽滿。
與芒硝合用,則利水之力更強。
如果心下有積聚的飲邪,
病人會感到頭昏眼花,
則可以用澤瀉湯來治療。
澤瀉湯的藥方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
用水二升,
煮至一升,
分溫服下,一天服用兩次。
說明理論
眩,指的是眼黑。
冒,指的是頭昏。
傷寒引起的頭昏眼花,
是因為陽氣虛弱。
中風也會引起頭昏眼花,
這是風邪旋轉造成的。
原本的疾病表現為頭昏,
是因為氣熱上衝心臟造成。
眼睛因此而昏暗。
亦火熱之氣鬱。
二論曰虛曰風曰火。
各一其說。
三者相因。
未始相離。
風火不由陽虛。
則不旋動。
陽虛不由風火。
則不冒眩。
蓋傷寒者以寒覆其陽。
陽郁化火。
火動風生故也。
〔衍義〕風火之動。
散亂其陽。
則陽虛。
濕飲者。
亦如傷寒之義。
雖然。
陽虛風火所致。
然必各治其所主。
寒者治寒。
濕者治濕。
察三者之輕重。
以藥佐之。
此乃支飲之在心者。
白話文:
也可能是火熱之氣鬱積。
第二種說法是虛、風、火。
每種說法都有一種解釋。
三者互相影響。
從未真正分離。
風火不依賴陽虛,
就無法旋轉。
陽虛不依賴風火,
就無法冒眩。
因為傷寒是寒邪覆蓋陽氣。
陽氣鬱結化為火。
火動則風生,這就是原因。
(衍義)風火運動,
使陽氣散亂,
就導致陽虛。
濕飲者,
也跟傷寒的道理一樣。
雖然,
陽虛、風火是由其他原因造成,
但必須分別治療其主要病因。
寒者治寒,
濕者治濕。
觀察三者的輕重程度,
用藥物輔助治療。
這就是支飲停留在心臟的病症。
阻其陽之升降。
鬱而不行。
上不充於頭目。
久則化火。
火動風生而作眩暈。
故苦冒眩也。
利小便以泄去支飲。
和其中焦。
則陽自升而風火自息矣。
澤瀉能開胃關。
去伏水。
泄支飲。
從小便出之。
佐以白朮和中益氣。
燥濕息風。
藥不在品味之多。
惟要中病耳。
支飲胸滿者。
厚朴大黃湯主之。
厚朴大黃湯方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
以水五升。
白話文:
阻礙陽氣的升降,導致氣機鬱結不通,無法上升至頭部,時間久了就會化為火氣。火氣旺盛會生風,造成頭昏眼花,所以才會感到頭昏腦脹。
用利尿的方法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調和脾胃,使陽氣自然上升,風火自然消退。澤瀉能開胃,去除積水,排出多餘水分,從小便中排出。白朮能調和脾胃,增強氣血,乾燥濕氣,平息風邪。
藥物不在於種類多寡,只要能治病即可。
如果胸部滿脹,是水氣停滯造成的,可以用厚朴大黃湯來治療。
厚朴大黃湯的配方: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以上三味藥材,用五升水煎煮。
煮取二升。
分溫再服。
〔衍義〕凡仲景方。
多一味。
減一藥。
與分兩之更重輕。
則易其名。
異其治。
有如轉丸者。
若此三味加芒硝。
則謂之大承氣。
治內熱腹實滿之甚。
無芒硝。
則謂之小承氣。
治內熱之微甚。
厚朴多。
則謂之厚朴三物湯。
治熱痛而閉。
今三味以大黃多。
名厚朴大黃湯。
上三湯皆治實熱而用之。
此支飲胸滿。
何亦以是治之。
倘胸滿之外。
白話文:
煮到剩下兩升。
分開溫熱後再服用。
所有張仲景的藥方,
如果多了一味藥,
或減少了一味藥,
或改變藥量,
就會更改藥方名稱,
並改變其治療的對象。
就像轉動彈珠一樣。
例如這三味藥加了芒硝,
就叫做大承氣湯,
用來治療內熱腹脹嚴重的情況。
沒有芒硝,
就叫做小承氣湯,
用來治療內熱輕微的情況。
如果厚朴的份量多,
就叫做厚朴三物湯,
用來治療熱痛而便秘的情況。
現在這三味藥中以大黃的份量多,
就叫做厚朴大黃湯。
上面三種湯劑都是用來治療實熱的,
而這支飲劑用來治療胸滿,
為什麼也用它來治療呢?
如果除了胸滿之外,
復有熱蓄之病。
變遷不一。
在上在下。
通宜利之耶。
胸滿者下之。
然此水飲也。
不有熱證。
況胸滿未為心下實堅。
且胸中痞硬。
脈浮。
氣上衝咽喉者。
則半表半裡和解之。
至有醫誤下。
為心下硬痛。
名結胸者。
以大陷胸湯下之。
不甚痛。
猶不可下。
以小陷胸利之。
今支飲之胸滿。
遽用治中焦實熱之重劑乎。
是必有說。
姑闕之。
支飲不得息。
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白話文:
復有熱蓄之病。
又有一種情況是體內積聚了熱氣的疾病。
變遷不一。
這種疾病的變化多端,不易捉摸。
在上在下。
熱氣可能在身體的上部,也可能在下部。
通宜利之耶。
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治療呢?
胸滿者下之。
如果患者感到胸部滿悶,可以用瀉下之法來治療。
然此水飲也。
但是,這可能是水飲停滯造成的。
不有熱證。
沒有熱證,就不是熱蓄之病。
況胸滿未為心下實堅。
況且,胸部滿悶不一定是心下實堅(心臟附近有堅硬的阻滯感)。
且胸中痞硬。
而且,胸中可能感到痞硬(胸悶氣滯)。
脈浮。
脈搏浮而無力。
氣上衝咽喉者。
氣往上衝,感到咽喉不舒服。
則半表半裡和解之。
這種情況應該用半表半裡和解之法來治療。
至有醫誤下。
有些醫生會誤用瀉下之法。
為心下硬痛。
因為心下硬痛(心臟附近有堅硬的阻滯感,並且伴有疼痛)。
名結胸者。
這種病症稱為「結胸」。
以大陷胸湯下之。
應該用大陷胸湯來瀉下。
不甚痛。
如果疼痛不嚴重。
猶不可下。
還是不適合用瀉下之法。
以小陷胸利之。
應該用小陷胸湯來利水。
今支飲之胸滿。
現在這種支飲(水氣停滯在肺部)引起的胸部滿悶。
遽用治中焦實熱之重劑乎。
就用治療中焦實熱(胃腸積熱)的重劑嗎?
是必有說。
一定有其道理。
姑闕之。
暫且不談論這個問題。
支飲不得息。
支飲(水氣停滯在肺部)導致呼吸困難。
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應該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來治療。
說明:
這段文字記載的是古代醫家對「支飲」這種疾病的討論,
主要圍繞著如何判斷是否應該用瀉下之法來治療,
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來治療。
現代醫學對「支飲」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但這段文字可以讓我們瞭解古代醫家對疾病的觀察和思考方式。
(方見肺癰中)
〔衍義〕支飲留結。
氣塞胸中。
故不得息。
葶藶能治結利飲。
大棗通肺氣補中。
此雖與肺癰異。
而方相通者。
蓋支飲之與氣。
未嘗相離。
支飲以津液所聚。
氣行則液行。
氣停則液聚而氣亦結。
氣陽也。
結亦化熱。
所以與肺癰熱結者同治。
嘔家本渴。
渴者為欲解。
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
小半夏湯主之。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二味。
白話文:
〔衍義〕
支飲停留凝聚,氣體阻塞胸中,所以無法順暢呼吸。葶藶能治療凝聚的積液和利水消腫,大棗則可以通暢肺氣,補益脾胃。
雖然這個方子跟治療肺癰的方子不同,但是它們的原理卻是相通的。因為支飲和氣體本就密不可分,支飲是由津液聚集形成,氣體流動,津液就會流動;氣體停滯,津液就會聚集,氣體也會停滯。氣屬於陽氣,停滯凝聚就會化為熱,所以治療支飲和肺癰的熱結,可以用相似的藥物。
嘔吐的病人原本應該感到口渴,口渴是想要解渴的表現。現在反倒不渴,這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的緣故。小半夏湯可以治療這個病症。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將以上兩種藥材,依照比例混合使用。
以水七升。
煮取一升半。
分溫再服。
〔衍義〕嘔家為有痰飲動中而欲出也。
飲去盡而欲解矣。
反不渴。
是積飲所留。
由氣不暢。
結聚津液而成耳。
半夏之味辛。
其性燥。
辛可散結。
燥可勝濕。
用生薑以制其悍。
孫真人云生薑嘔家之聖藥。
嘔為氣逆不散。
故用生薑以散之。
腹滿。
口舌乾燥。
此腸間有水氣。
己椒藶黃丸主之。
己椒藶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藶(熬) 大黃(各一兩)
白話文:
用法
- 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解釋
- 嘔吐是因為體內有痰飲積聚,想要從身體裡吐出來。
- 吐完後想解渴,但反而不渴,這是因為積聚在體內的飲液還沒有完全排出去,導致氣機不暢,津液凝結在一起。
- 半夏味辛性燥,辛味可以散結,燥性可以除濕。
- 使用生薑來緩解半夏的燥性。孫真人說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因為嘔吐是因為氣逆不散,生薑可以散氣。
- 如果腹滿口乾,這是因為腸道內有水氣,可以用己椒藶黃丸來治療。
己椒藶黃丸配方
- 防己、椒目、葶藶(熬)、大黃(各一兩)
註解
- 這個文本記載的是一個古方,現代醫學已經有了更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
上四味。
末之。
蜜丸如梧子大。
先食飲服一丸。
日三服。
稍增。
口中有津液。
渴者。
加芒硝半兩。
〔衍義〕肺與大腸合為表裡。
肺本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今不輸膀胱。
僅從其合。
積於腸間。
水積則金氣不宣。
膹郁成熱為腹滿。
津液遂不上行。
以成口燥舌乾。
用防己、椒目、葶藶。
皆能利水行積聚結氣。
而葶藶尤能利小腸。
然腸胃受水穀之氣。
若邪實腹滿者。
白話文:
將上面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服用一丸,每天服用三次,逐漸增加用量。如果口中感到有津液,口渴的人可以加入芒硝半兩。
肺臟和大腸互為表裡,肺臟原本負責調節水液,向下輸送至膀胱。現在水液無法輸送至膀胱,只從肺和大腸的共同部位積聚在腸道中。水液積聚就會阻礙肺氣的宣發,鬱積成熱,導致腹部脹滿。津液無法上行,就會出現口乾舌燥。使用防己、椒目、葶藶,都能利水行氣,化解積聚的結氣,而葶藶特別擅長利水小腸。但是腸胃會受到水穀之氣的影響,如果邪氣實證導致腹部脹滿,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用藥。
非輕劑所能治。
必加芒硝以瀉之。
卒嘔吐。
心下痞。
膈間有水。
眩悸者。
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
上三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一升五合。
分溫再服。
〔衍義〕心下痞。
膈間有水。
眩悸者。
陽氣必不宣散也。
經云以辛散之。
半夏、生薑皆味辛。
本草。
半夏可治膈上痰。
心下堅嘔逆者。
眩亦上焦陽氣虛。
白話文:
這不是輕微的藥物可以治療的。
一定要加入芒硝來瀉下去。
突然嘔吐。
心口堵塞。
膈膜之間有積水。
頭昏眼花,心悸不安。
用半夏加茯苓湯來治療。
小半夏加茯苓湯的配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或四兩)。
以上三味藥材,
用水七升,
煮到剩下一升五合。
分兩次溫熱服用。
〔衍義〕心口堵塞、膈膜之間有積水、頭昏眼花心悸不安,
都是陽氣無法宣散的表現。
經書上說要用辛味藥物來散解它。
半夏、生薑都是辛味的。
本草書記載,
半夏可以治療膈膜上方的痰液,
心口堅硬、嘔吐逆氣。
眩暈也是上焦陽氣虛弱的症狀。
不能升發。
所以半夏、生薑並治之。
悸則心受水凌。
非半夏可獨治。
必加茯苓去水。
下腎逆以安神。
神安則悸愈也。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
吐涎沫而癲眩。
此水也。
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五分) 白朮(三分) 桂(二分去皮)
上五味為末。
白飲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飲暖水。
汗出愈。
〔衍義〕人瘦有稟形。
有因病瘦者。
金土水形之人肥。
白話文:
無法向上升發。
因此用半夏、生薑一起治療。
心悸是因為心臟受到水氣侵襲。
光用半夏無法單獨治療。
必須加入茯苓來去除水氣。
讓水氣向下進入腎經,以安神。
神安了,心悸自然就會好了。
假如瘦人臍下有心悸,
還伴隨吐口水、癲癇昏眩,
這就是水氣過多的表現。
用五苓散來治療。
五苓散的藥方:
澤瀉(一兩一分)、豬苓(三分去皮)、茯苓(五分)、白朮(三分)、桂枝(二分去皮)
以上五味藥磨成粉末。
用白開水送服,每次服方寸匕。
一天服用三次。
多喝溫水,
出汗後就會痊癒。
〔衍義〕人瘦有天生體質瘦弱的,
也有因疾病而瘦弱的。
金、土、水體質的人通常比較胖。
火木形之人瘦。
今云瘦人者。
必非病瘦。
乃親形也。
朱丹溪云。
肥人多虛。
瘦人多熱。
蓋肥人由氣不充於形。
故虛多。
瘦人由氣實。
故熱多。
肥人不耐熱者。
為熱復傷氣。
瘦人不耐寒者。
為寒復傷形。
各損其不足故也。
巢氏病源。
為邪入於陰則癲。
瘦人火木之盛。
為水邪抑鬱在陰。
不得升發。
鼓於臍下作悸。
及至郁發。
轉入於陽。
與正氣相擊。
白話文:
因為肥胖的人氣血不足,不能充盈身體。
故虛多。
所以容易虛弱。
瘦人由氣實。
瘦的人氣血充盈。
故熱多。
所以容易燥熱。
肥人不耐熱者。
肥胖的人不耐熱。
為熱復傷氣。
因為熱又傷了氣血。
瘦人不耐寒者。
瘦的人不耐寒。
為寒復傷形。
因為寒又傷了身體。
各損其不足故也。
都是因為各自損傷了自身的不足之處。
巢氏病源。
《巢氏病源》這本書說。
為邪入於陰則癲。
邪氣入侵陰氣就會導致癲癇。
瘦人火木之盛。
瘦的人火木之氣旺盛。
為水邪抑鬱在陰。
因為水邪氣鬱結在陰氣中。
不得升發。
無法升發。
鼓於臍下作悸。
導致腹部鼓脹,心悸不安。
及至鬱發。
直到邪氣鬱結而發作。
轉入於陽。
轉入陽氣中。
與正氣相擊。
與正氣相衝撞。
在頭為眩。
在筋脈為癲。
為神昏。
腎液上逆。
為涎沫吐出。
故用五苓治之。
茯苓味甘淡。
滲泄水飲內蓄。
故為君。
豬苓味甘平。
用為臣。
白朮味甘溫。
脾惡濕。
水飲內蓄。
則脾氣不治。
益脾勝濕。
故為佐。
澤瀉味鹹寒為陰。
泄瀉導溺。
必以咸為助。
故為使。
桂枝辛熱。
腎惡燥。
水蓄不利。
則腎氣燥。
以辛潤之。
故亦為使。
白話文:
如果病症出現在頭部,會出現頭昏眼花。
如果病症出現在筋脈,會出現癲癇。
如果病症出現在精神,會出現神志不清。
如果病症出現在腎臟,會出現腎液上逆。
如果病症出現在口部,會出現唾液外流。
因此,要用五苓散來治療。
茯苓味甘淡,能滲透泄掉體內蓄積的水分,所以是君藥。
豬苓味甘平,輔助茯苓,所以是臣藥。
白朮味甘溫,脾臟害怕濕氣,如果體內蓄積了水分,脾臟的功能就會受損。白朮能益脾勝濕,所以是佐藥。
澤瀉味鹹寒,性屬陰,能泄瀉導尿,必須用鹹味來幫助它,所以是使藥。
桂枝味辛熱,腎臟害怕燥氣,如果體內水分蓄積不利,腎氣就會乾燥。用辛味來潤澤它,所以也是使藥。
多飲暖水。
令汗出愈者。
以辛散水氣。
外泄得汗而解也。
附方
外臺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
自吐出水後。
心胸間虛。
氣滿而不能食。
消痰氣。
令能食。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薑(三兩)
上六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一升八合。
分溫三服。
如人行八九里進之。
〔衍義〕此由上中二焦氣弱。
水飲入胃。
脾不能轉歸於肺。
肺不能通調水道。
白話文:
多喝溫水,可以讓汗水流出,藉此改善病情。因為溫水具有辛散水氣的功效,可以將體內的水分排出體外,達到出汗解毒的效果。
附方
外臺茯苓飲,用來治療心胸部位有痰濕積聚的病症。患者在吐出積水之後,心胸之間會感到虛弱,氣體充盈導致無法進食。這個藥方可以消解痰氣,讓患者恢復食慾。
藥方組成:茯苓三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三兩。
製法:將以上六味藥材,用水六升煎煮,煮至一升八合,分三次溫服。
服藥方法:患者行進八九里路程後再服用藥物。
[衍義] 這個病症是由於上焦和中焦的氣虛弱,水飲進入胃中,脾臟無法將水液轉運到肺部,肺臟也無法調節水道的正常運作。
以致停積為痰為水。
吐之則下氣因而上逆。
積於心胸。
是謂虛。
氣滿不能食。
先當補益中氣。
以人參白朮下逆氣。
行停水。
以茯苓逐積消氣滿。
以枳實調諸氣。
開脾胃。
而宣揚推布。
發散凝滯。
賴陳皮、生薑為使也。
咳家。
其脈弦。
為有水。
十棗湯主之。
(方見上)
〔衍義〕脈經以弦為水氣。
為厥逆。
為寒。
為飲。
風脈亦弦。
若咳者。
如水氣。
白話文:
病症
- 停積成痰或水: 導致身體內積累成痰或水。
- 吐之則下氣上逆: 嘔吐時會導致下氣上逆,也就是說氣逆往上衝。
- 積於心胸: 痰水積在心胸部位。
- 是謂虛: 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
- 氣滿不能食: 氣機鬱滯,導致腹脹滿,吃不下飯。
治療方案
- 先當補益中氣: 首先要補益中氣。
- 以人參白朮下逆氣: 用人參、白朮來降氣,使逆氣向下運行。
- 行停水: 驅散體內的積水。
- 以茯苓逐積消氣滿: 用茯苓去除積聚,消除腹脹。
- 以枳實調諸氣: 用枳實來調節全身氣機。
- 開脾胃: 疏通脾胃功能。
- 而宣揚推布: 讓氣機運行通暢。
- 發散凝滯: 驅散凝滯之氣。
- 賴陳皮、生薑為使也: 需要陳皮和生薑輔助治療。
其他
- 咳家: 咳嗽的人。
- 其脈弦: 脈象弦緊。
- 為有水: 代表體內有水氣。
- 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 (方見上): 方子見前面(指前文中記載的十棗湯方子)。
衍義
- 脈經以弦為水氣: 脈經中認為脈象弦緊代表體內有水氣。
- 為厥逆: 代表氣機逆亂。
- 為寒: 代表體內有寒氣。
- 為飲: 代表體內有積水。
- 風脈亦弦: 風邪也可以導致脈象弦緊。
- 若咳者: 如果是咳嗽的人。
- 如水氣: 就像有水氣一樣。
如厥逆。
如寒。
如風。
皆能致咳。
欲於弦脈而分諸邪。
不亦難乎。
設或水邪之弦稍異。
果何象乎。
前條懸飲者沉弦。
別論支飲者急弦。
二者有沉急之不同。
而咳脈之弦。
豈一字可盡。
仲景嘗論水蓄之脈曰沉潛。
今謂為水。
其弦將彷彿有沉潛之象乎。
將有沉急之象乎。
凡遇是證是脈。
必察色聞聲。
問所苦。
灼然合脈之水象。
然後用是方下之。
獨據脈。
恐難憑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厥逆、寒邪、風邪,都能導致咳嗽。想要單憑脈象來區分這些邪氣,難道不困難嗎?
即使水邪的脈象略有不同,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前文提到懸飲的脈象是沉弦,而支飲的脈象是急弦,這兩種情況在沉與急上有所不同。那麼咳嗽的脈象,難道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嗎?
張仲景曾經論述過水氣積聚的脈象,稱為沉潛。現在我們說這是水邪,那麼這種脈象是否會呈現出沉潛的樣子呢?還是會呈現出沉急的樣子呢?
遇到這種症狀和脈象,一定要仔細觀察患者的面色,聆聽咳嗽的聲音,詢問患者的痛苦之處,明確地對照水邪的脈象,然後才能使用相應的藥方來治療。單憑脈象,恐怕難以憑藉。
夫有支飲家。
咳煩。
胸中痛者。
不卒死。
至一百日。
或一歲。
宜十棗湯(方見上)
〔衍義〕心肺在上。
主胸中。
陽也。
支飲乃水類屬陰。
今支飲上入於陽。
動肺則咳。
動心則煩。
搏擊膈氣則痛。
若陽虛不禁其陰之所逼者。
則榮衛絕而神亡。
為之卒死矣。
不卒死猶延歲月。
則其陽不甚虛。
乃水入於肺。
子乘於母所致也。
久咳數歲。
其脈弱者可治。
實大數者死。
白話文:
如果有人患了支饮,并且伴有咳嗽、烦躁、胸痛等症状,但不立刻死亡,而是持续一百天甚至一年,可以服用十枣汤(配方见前文)。
这是因为心脏和肺脏位于上半身,主司胸部,属阳性。而支饮属于水类,属阴性。如今支饮上犯阳气,影响肺脏就导致咳嗽,影响心脏就导致烦躁,冲击膈膜的气机就导致胸痛。如果阳气虚弱,无法抵抗阴邪的侵袭,就会导致气血衰竭,神识离散,从而猝死。如果沒有猝死,还能活上几年,说明阳气并非十分虚弱,而是水气进入肺脏,导致子气乘母气而致病。如果咳嗽持续数年,脉象虚弱的,可以治疗,如果脉象实大而强劲的,则难以治愈。
其脈虛者。
必苦冒。
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
治屬飲家。
〔衍義〕三脈固為支飲之咳。
然諸邪之病。
皆不越此。
內經曰。
久病脈弱者生。
實大者死。
又脈大則病進。
蓋弱脈邪氣衰。
實大邪氣盛。
久病者正氣已虛。
邪氣亦衰。
雖重可治。
若邪盛加之脈數。
火復刑金。
豈不死乎。
其脈虛苦冒者。
蓋胸中乃發越陽氣之地。
支飲停積。
阻其陽氣。
不得升於上。
白話文:
(衍義)
雖然三脈虛弱是痰飲引起的咳嗽,但各種邪氣引起的疾病,也都會表現出這個症狀。
又不得充於下與陰接。
惟從支飲浮泛眩亂。
頭清道。
故苦冒也。
治其飲。
則陽氣行而可愈矣。
咳逆倚息不得臥。
小青龍湯主之。
(方見上)
青龍湯下已。
多唾口燥。
寸脈沉。
尺脈微。
手足厥逆。
氣從小腹上衝胸咽。
手足痹。
其面翕熱如醉狀。
因復下流陰股。
小便難。
時覆冒者。
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
治其氣衝。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白話文:
水氣不能向下與陰氣結合。
只會隨著支氣浮游,讓人頭昏眼花。
頭部感到清爽,是病氣消散的徵兆。
所以才會出現發熱冒汗的症狀。
治療水氣,
讓陽氣運行順暢,病就會好了。
咳嗽、氣喘、呼吸急促,無法平躺。
小青龍湯可以治療這個病。
(藥方在前面)
服用小青龍湯後,
出現多唾液、口乾、寸脈沉、尺脈微弱、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麻痹、臉色潮紅似醉酒的症狀。
接著又向下流入陰部,
小便困難。
時而發熱冒汗,
可以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療。
這個病是氣逆上衝引起的。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藥方: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三兩炙)、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溫三服。
沖氣即低。
而反更咳。
胸滿者。
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
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細辛(三兩) 乾薑(三兩) 五味(半升)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咳滿即止。
而更復渴。
沖氣復發者。
以細辛、乾薑為熱藥故也。
服之當遂渴。
白話文:
將上面的五味藥材,用八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半升,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咳嗽和胸悶症狀減輕,但又口渴,並且氣上逆再次出現,這是因為細辛和乾薑是溫熱藥物的緣故,服用後自然會感到口渴。
而渴反止者。
為支飲也。
支飲者。
法當冒。
冒者必嘔。
嘔者復內半夏。
以去其水。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 細辛(二兩) 乾薑(二兩) 五味(半升) 半夏(半升)
上六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水去嘔止。
其人形腫者。
加杏仁主之。
其證應內麻黃。
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
若逆而內之者必厥。
所以然者。
以其人血虛。
白話文:
如果患者感到口渴,但喝水反而止不住渴,這就屬於支飲。
支飲的治療方法應該是發汗。
發汗後,患者必然會嘔吐。
嘔吐後,再服用半夏,以去除體內的水分。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二兩)、細辛(二兩)、乾薑(二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以上六味藥材,用水八升煎煮,煮至三升,去渣,溫服半升,一日服三次。
當水液排出、嘔吐停止時,如果患者身形腫脹,可以加入杏仁來治療。
此症的表現應該服用麻黃來治療,但由於患者血虛,所以不能服用麻黃。
如果逆著病理,強行服用麻黃,患者必會昏厥。
這是因為患者血虛的原因。
麻黃髮其陽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若面熱如醉。
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
加大黃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
以水一斗。
白話文:
麻黃發散陽氣,所以有這個效果。
茯苓甘草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的藥方如下: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
以上七味藥材,
用水七升,
煮到剩下三升,
過濾掉藥渣,
溫熱服用半升,
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患者面部發熱如同醉酒,
這是胃火上炎燻灼面部的表現,
要加大黃來通便瀉火。
茯苓甘草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大黃湯的藥方如下: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
以上八味藥材,
用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衍義〕此首篇支飲之病也。
以飲水。
水性寒下。
應於腎。
腎氣上逆入肺。
肺為之不利。
肺主行榮衛。
肺不利則榮衛受病。
猶外感風寒。
心中有水證也。
故亦用小青龍湯治。
服後未已。
為水停未散。
故多唾。
津液未行。
故口燥。
水在膈上。
則陽氣衰。
寸口脈沉。
麻黃髮陽。
則陰血虛。
故尺脈微。
白話文:
將藥材煮沸,取三升藥汁。
去除藥渣。
溫熱藥汁,每次服用半升。
一天服用三次。
〔衍義〕
這是本篇所述支飲病症的說明。
因為飲水過多,導致身體出現病症。
水性寒涼向下,屬腎。
腎氣逆流上行,進入肺臟。
使肺臟功能受損。
肺臟主導人體氣血運行。
肺臟功能受損,氣血運行失常,導致病症。
就像外感風寒一樣,讓人感到胸悶,有水積在心臟的感覺。
因此,也可以用小青龍湯來治療。
服藥後症狀沒有改善,
是因為水停留在體內沒有散去。
所以患者會經常流口水。
津液運行不暢,
所以口乾舌燥。
水停留在膈膜之上,
導致陽氣衰弱。
寸口脈沉而無力。
麻黃藥性發散陽氣,
使陰血虛弱,
所以尺脈微弱。
尺脈微則腎氣不得固守於下。
衝任二脈相挾。
從小腹沖逆而起矣。
夫衝任二脈。
與腎之大絡。
同起腎下。
出胞中。
主血海。
衝脈上行者至胸。
下行者至足少陰。
入陰股。
下抵足䟰上。
是動則厥逆。
任脈至咽喉。
上頤循面。
故氣衝咽胸。
榮衛之行澀。
經絡時疏不通。
手足不仁而痹。
其面翕然如醉狀。
因復下流陰股。
小便難。
水在膈間。
因火沖逆。
陽氣不得輸上。
白話文:
如果尺脈微弱,就代表腎氣無法固守在下焦。衝脈和任脈互相交纏,從小腹向上逆流而起。衝脈和任脈這兩條經脈,與腎臟的大絡一起,從腎臟下方出發,穿過胞中,主導著血海。衝脈向上則到達胸部,向下則到達足少陰經,進入陰股,向下抵達足跟上方。因此,如果衝脈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厥逆的症狀。任脈到達咽喉,向上至下巴,循行於面部。所以,當衝任二脈氣血逆衝咽喉胸部時,就會導致榮衛運行受阻,經絡時而疏通時而阻塞,手足麻木疼痛,面部像是喝醉酒一樣,緊縮不舒。由於氣血逆流,往下流到陰股,就會導致小便困難,水停留在膈肌之間。由於火氣上逆,陽氣無法輸送到上半身。
故時覆冒也。
內經曰。
諸逆衝上。
皆屬於火。
又曰。
衝脈為病。
氣逆裡急。
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
先治沖氣與腎燥。
桂味辛熱。
散水寒之逆。
開腠理。
致津液以潤之。
茯苓、甘草行津液。
滲蓄水。
利小便。
伐腎邪。
為臣。
甘草味甘溫。
補中土。
制腎氣之逆。
五味酸平以收肺氣。
內經曰。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服此湯。
沖氣即止。
白話文:
所以這是覆冒之症。
《內經》說:
凡是逆氣衝上,
都屬於火。
又說:
衝脈生病,
氣逆裡急。
因此要用桂苓五味甘草湯。
先治衝脈之氣與腎燥。
桂皮性味辛熱,
能散寒水之逆,
開通腠理,
使津液潤澤。
茯苓、甘草行津液,
滲蓄水液,
利小便,
伐除腎邪。
作為臣藥。
甘草味甘溫,
補益中土,
制約腎氣之逆。
五味子酸平,用以收斂肺氣。
《內經》說:
肺氣欲收,
應急食酸以收之。
服用此湯,
衝氣即止。
因水在膈不散。
故再變。
而更咳胸滿。
即用前方去桂加乾薑、細辛。
散其未消之水寒。
通行津液。
服湯後咳滿即止。
三變而更復渴。
沖氣復發。
以細辛、乾薑乃熱藥。
服之當遂渴。
反不渴。
支飲之水。
蓄積胸中故也。
支飲在上。
阻遏陽氣。
不布於頭目。
故冒。
且沖氣更逆。
必從火炎而嘔也。
仍用前湯加半夏。
去水止嘔。
服後水去嘔止。
四變水散行出表。
白話文:
由於水滯於膈間未能散開, 所以病情再次轉變, 引發胸部滿悶和咳嗽。 因此,我們使用原先的方劑去除桂枝,加入乾薑和細辛, 目的是疏散尚未消散的水寒之邪, 促進津液流通。 服用此湯劑後,咳嗽和胸部滿悶現象得以緩解。 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口渴的症狀, 這是因為細辛和乾薑都是性溫的藥物, 服用後本應感到口渴,但實際上卻不感到口渴, 這表明體內有支飲(痰飲)積聚, 停留在胸中所致。 支飲積聚於上部,阻礙了陽氣的運行, 陽氣不能正常散佈至頭顱和眼目, 因此會有頭暈的現象。 同時,衝氣逆流,必然會引起熱盛而嘔吐。 接著,我們再次使用原先的方劑,加入半夏, 目的是去除水邪並停止嘔吐。 服用後,水邪消除,嘔吐現象亦得到緩解。 經過四次變化,水邪已經散去並排出體外。
表氣不利。
其人形腫。
當用麻黃髮汗散水。
以其人遂痹。
且血虛。
麻黃髮其陽。
逆而內之必厥。
故不內。
但加杏仁。
杏仁微苦溫。
腎氣上逆者。
得之則降下。
在表衛氣得之。
則利於行。
故腫可消也。
服後五變。
因胃有熱。
循脈上衝於面。
熱如醉。
加大黃以泄胃熱。
蓋支飲證。
其變始終不離小青龍之加減。
足為萬世法也。
先渴後嘔。
為水停心下。
白話文:
體表氣機不暢,導致患者身體浮腫。應該使用麻黃發汗散水,但患者已經出現痺證,而且血虛,麻黃發散陽氣,若逆行而入,必然導致厥證,所以不能內服。應該加入杏仁,杏仁微苦溫,可以治療腎氣上逆,使之降下。而杏仁在表層衛氣也能幫助氣機運行,因此可以消腫。服用後可能會出現五種變化,因為胃中有熱,循經脈上衝於面部,熱如醉酒。需要加大黃來泄去胃熱。這是支飲的症狀,其變化始終離不開小青龍湯的加減,可作為萬世之法。患者先渴後嘔,是水停留在心下所致。
此屬飲家。
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方見上)
〔補註〕云渴未有不飲水者。
渴飲水。
則渴為水解。
而水亦為渴消矣。
乃復作嘔者何哉為水不為渴消。
而且不得下歸於胃。
下趨膀胱。
致停於心下也。
雖然。
就下性也。
水又何以停。
因上脘本有痰飲。
阻抑上升之津。
故先為渴。
然後知先能為上阻者。
亦即後能下阻者也。
心下去上未遠。
為清華之位。
豈得容水少刻。
勢必嘔出。
故仍以小半夏茯苓湯主之也。
白話文:
【補註】
說到口渴,沒有不喝水的。
喝水後口渴就會消退。
而水也因為口渴而消失。
但為什麼喝水後反而又想吐呢?是因為水沒有因為口渴而消失,
而且沒有往下進入胃部,
而是往下跑到膀胱去了,
所以才會停留在心下。
雖然水有往下走的特性,
但為什麼水會停留在心下呢?
因為上脘本就有痰飲,
阻礙了津液上升,
所以先感到口渴。
然後就能知道,先能阻礙上升的,
也必定能阻礙下降。
心下去往上面並不遠,
是清華之位,
怎麼可能容得下水停留片刻呢?
勢必會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