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金匱玉函經二注》~ 卷八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論二首方三首)

師曰。

病有奔豚。

有吐膿。

有驚怖。

有火邪。

此四部病。

皆從驚發得之。

〔補註〕此仲景言奔豚之始本於驚。

故並及他病之亦因於驚者。

夫奔豚。

水獸也。

奔豚證。

腎病也。

經曰。

東方肝木病。

發驚駭。

夫肝為火之母。

故肝病。

則不足以生君火。

而所勝者侮之也。

肝為水之子。

故肝病。

則必至於擾腎水。

而所生者顧之也。

厥陰臟為藏血之地。

白話文:

老師說

有些病症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這四種病症都是因為受驚而發生的。

[補註] 這段話是仲景說奔豚病的發病根源是驚嚇。因此也包含其他因驚嚇而發生的病症。

奔豚,是水中的動物,奔豚病是腎臟病。

經書上說:東方屬木,肝臟病會讓人驚駭。

肝臟是火之母,所以肝臟病,就無法生出君火,而被它所剋制。

肝臟是水之子,所以肝臟病,必定會擾亂腎臟之水,而被它所生者所反過來剋制。

厥陰臟是儲藏血液的地方。

驚則氣凝。

氣凝則血滯。

故厥陰篇有嘔家癰膿。

膿儘自愈也。

陽明土本畏木者也。

木得邪助。

下克斯土。

故傳而為驚怖。

所以經謂見肝之病。

當先實脾也。

至肝病已不得水之滋養。

必熱甚生風。

故火熾而未得熄焉。

要之皆因於驚。

而隨人之所虛以致病焉耳。

師曰。

奔豚病從少腹起。

上衝咽喉。

發作欲死。

復還止。

皆從驚恐得之。

〔補註〕夫驚者。

實有可畏觸於我也。

白話文:

受到驚嚇,就會導致氣血凝滯。氣血凝滯,就會造成血液停滯。因此,《厥陰篇》中記載,嘔吐的人會出現癰瘡膿腫,膿腫消退之後便會痊癒。

陽明經屬土,本性畏懼木。木受到邪氣的幫助,就會克制土。因此,就會傳染而導致驚恐。所以經書中說,治療肝病要先補脾。當肝病發展到無法得到水液滋養的時候,就會出現熱盛生風的症狀。因此,火氣旺盛而無法熄滅。

總而言之,這些病症都是因為驚嚇而導致,並根據人體虛弱的部位而發病。

老師說,奔豚病從小腹開始,向上衝到咽喉,發作時想要死去,然後又恢復正常,這些都是因為驚恐而引起的。

驚恐,實際上是有令人畏懼的事物觸犯到自己。

因其可畏而惴惴焉恐。

惕惕焉懼。

則曰恐。

故驚則傷心。

恐則傷腎。

腎為作強之官。

受傷則邪氣斯盛。

心為神明之出。

受傷則正氣以衰。

水本剋火者也。

於是腎邪欲上凌心。

斯從少腹而上衝咽喉也。

何也夫少陰脈循喉嚨。

因其所繫之經。

而上衝殊便。

縱使土可制水。

乃由驚病肝。

則木氣足以勝土。

且因驚病心。

則火氣又不足以生土。

然則水氣之止。

亦其勢衰而復還耳。

白話文:

因為令人害怕,所以戰戰兢兢,感到恐懼。

心神不安,感到害怕。

這樣的情況就叫做恐懼。

因此,受到驚嚇會傷及心臟。

恐懼會傷及腎臟。

腎臟是負責人體強健的器官。

腎臟受傷,邪氣就會旺盛。

心臟是神明之氣的出口。

心臟受傷,正氣就會衰退。

水本來克制火。

於是腎臟的邪氣想要向上侵犯心臟。

因此從小腹向上衝到咽喉。

為什麼呢?因為少陰經脈循行於喉嚨。

由於它所連接的經脈,

向上衝擊非常容易。

即使土可以克制水,

但由於驚嚇導致肝臟生病,

那麼木氣足以戰勝土。

而且由於驚嚇導致心臟生病,

那麼火氣又不足以生土。

那麼水氣停止,

也是因為它的力量衰退而返回。

豈誠陽明太陰足以堤防之耶。

奔豚。

氣上衝胸。

腹痛。

往來寒熱。

奔豚湯主之。

奔豚湯方

甘草 芎藭 當歸(各二兩) 半夏(四兩) 黃芩(二兩) 生葛(五兩) 芍藥(二兩) 生薑(四兩)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

以水二斗。

煮取五升。

溫服一升。

日三。

夜一服。

〔補註〕氣上衝胸。

較沖咽喉稍緩。

然腹痛。

明系木來乘土。

若往來寒熱。

少陽本病。

以厥陰與少陽相表裡也。

白話文:

奔豚

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這些症狀都是奔豚湯可以治療的。

奔豚湯方:

甘草、芎藭、當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薑(四兩)、甘李根白皮(一升)

以上九味藥材,

用水二斗,

煮取五升,

溫服一升,

每日三次,

夜間服用一次。

補註:

氣上衝胸

相較於沖咽喉,症狀較為緩慢,

然而腹痛

明顯是肝木乘脾土所致。

至於往來寒熱

屬於少陽經的本病,

因為厥陰經與少陽經彼此表裡相通。

故以作甘者益土為制水。

半夏、生薑消散積滯。

以辛溫去寒。

以苦寒解熱。

當歸益營。

芍藥止痛。

凡發於驚者。

皆以本湯主治。

即以病名湯。

發汗後。

燒針令其汗。

針處被寒。

核起而赤者。

必發奔豚。

氣從少腹上至心。

灸其核上各一壯。

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

以水七升。

微火煮。

白話文:

因此,以甘味藥物滋養脾土來制約水濕。

半夏和生薑能消散積聚的食滯。

用辛溫的藥物來驅寒。

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

當歸可以滋養氣血。

芍藥可以止痛。

凡是因驚恐而發病的,

都可用此湯來治療。

也就是以病名來命名湯劑。

發汗之後,

用燒灼針灸的方式使人出汗。

針灸的地方被寒氣侵襲,

出現核狀凸起且發紅,

必定會導致奔豚病。

氣從下腹部上升到心臟。

在覈狀凸起處各灸一壯。

並用桂枝加桂湯來治療。

桂枝加桂湯方劑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五味藥材,

用七升水,

以小火慢慢煮。

備註

  • 文中「奔豚」指的是一種氣逆上衝的病症,表現為胸悶、心慌、呼吸困難等。
  • 「灸其核上各一壯」是指在針灸處的核狀凸起上各灸一個艾柱。
  • 「桂枝加桂湯」是指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一些桂枝的方劑,可以增強其驅寒止痛的作用。

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補註〕奔豚。

北方腎邪也。

燒針令汗。

縱不合法。

與少陰何與而作奔豚。

蓋太陽相與表裡也。

針處被寒。

核起而赤。

吾知前此之邪未散。

而後此之邪復入矣。

惟桂能伐腎邪。

所以用桂加入桂枝中。

一以外解風邪。

一以內泄陰氣也。

各灸核上者。

因寒而腫。

惟灸消之也。

發汗後。

臍下悸者。

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白話文:

取三升水,去除雜質後溫熱,服用一升。

奔豚是北方腎臟的邪氣。

用燒熱的針灸刺穴讓患者出汗。

即使針灸方法不完全合適,但奔豚病症與少陰經有什麼關聯呢?

因為太陽經與少陰經是表裡關係,針灸部位受寒,導致核起而發紅,我知道之前入侵的邪氣尚未散去,而後又入侵新的邪氣。

只有桂枝能驅除腎臟的邪氣,所以要加入桂枝中。

一方面可以外解風邪,另一方面可以內泄陰氣。

針對因寒氣而腫起的部位,要灸灼來消除腫脹。

發汗後,如果臍下悸動,想要發作奔豚,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桂枝(四兩)

上四味。

以甘瀾水一斗。

先煮茯苓減二升。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補註〕汗本心之液。

發汗而臍下痛悸者。

心氣虛而腎氣動也。

腎邪欲上凌心。

故臍下先悸。

取用茯苓直趨腎界以泄其水氣。

故真武湯以此為君。

尚能攝外散之水。

坐收北方。

況於少陰藏中欲作未作者耶。

甘瀾水法。

取水二斗。

置大盆內。

以杓揚之。

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

取用之。

白話文: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桂枝(四兩)

以上四味。

以甘瀾水一斗。

先煮茯苓減二升。

放入其他藥材。

煮至三升。

去除渣滓。

溫熱服用一升。

每日三次。

補註:汗是心的液體。如果過度出汗導致肚臍下部疼痛和心悸,這是心氣虛和腎氣亢奮的表現。腎的邪氣想要上衝侵犯心,因此在肚臍下部先出現心悸的症狀。茯苓可以直達腎臟領域,排除水氣,所以真武湯以茯苓為主要成分。茯苓還能控制外散的水分,使之收斂於北方。對於潛藏在少陰藏中的尚未形成的水氣,茯苓的作用更加顯著。

甘瀾水法:

取水二斗,

放入大盆中,

用勺子攪拌,

水面會形成五六千個珠子大小的氣泡,

使用這些氣泡的水。

2. 卷八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