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痙之為言。強也。其證頸項強急。頭熱足寒。目赤頭搖。口噤背反。詳於下文。初起不外太陽。)太陽病(病在標陽。則)發熱(邪在膚表。則膚表實而)無汗。(既在標陽。不宜惡寒。而)反惡寒者。(本亦病也。以其表實。)名曰剛痙。太陽病(病在標陽。則)發熱(邪在肌腠。

則肌腠實。而膚表反虛。故)汗出(標病而本不病。故但發熱)而不惡寒。(以其表虛。)名曰柔痙。

此言太陽病有剛柔二痙。推原痙之所自始。為辨痙之法。非痙家之本證也。剛痙脈宜緊弦。柔痙脈宜浮弦。仲景未言。可以悟出。

痓、充至切。諸去聲。惡也。痙、其頸切。音敬。風強病也。舊本以痙為痓。傳寫之誤也。今改正之。其病皆由血枯津少。不能養筋所致。燥之為病也。然內經謂諸痙強直。皆屬於濕。何其相反若是乎。而不知濕為六淫之一。若中於太陰。則從陰化為寒濕。其病流於關節而為痹。

白話文:

痙攣這詞,意思是肌肉強硬收縮。其症狀包括脖子和肩膀僵硬急迫、頭部發熱而腳部寒冷、眼睛發紅、頭部顫抖、口脣緊閉、背部反弓等,詳細情況見下文。這種病初起時通常與太陽經有關。(太陽病指病位在身體表面的陽氣層面,)會有發熱的現象(因為病邪停留在皮膚表層,使得皮膚表層感覺緊實),因而無汗。(既然病位在身體的陽面,按理說不該畏寒,)但反而畏寒的,(這是因為根本上也有問題,)這種情況稱為剛痙。(同樣是太陽病,)發熱(病邪影響到肌肉之間的空隙,使得這些部位實滯,而皮膚表面相對虛弱),因此出汗(病在表面而身體內部並未受大影響,所以只有發熱的症狀),並且不畏寒。(這是因為體表機能相對虛弱,)這種情況稱為柔痙。

這裡說明瞭太陽病可分為剛痙和柔痙兩種。探究痙攣的起源,是為了辨別痙攣的方法,而非直接描述痙攣本身的典型特徵。剛痙的脈象應該是緊繃且略帶弦意;柔痙的脈象則應該是浮而略弦,張仲景雖未明言,但可以透過推理得出。

「痓」的讀音為充至切,屬於去聲,有阻礙、不順之意。「痙」的讀音為其頸切,音同「敬」,指的是因風邪引起的強直性疾病。古書中常將「痙」誤寫為「痓」,現已更正。這些病症多由血液乾枯、津液不足,無法滋養筋脈所引起。一般來說,燥邪導致的疾病確實如此,然而《內經》中提到各種強直痙攣的病症都歸因於濕邪,這看似與前述相矛盾,但實際上濕為六淫之一,若濕邪侵犯太陰經,可能轉化為寒濕,進而影響關節導致痹症,這就是其中的差異所在。

若中於陽明。則從陽化為濕熱。熱甚而陽明燥化之氣愈烈。其病爍筋強直而為痙。是言濕者。言其未成痙之前。言燥者。言其將成痙之際也。經又云、赫曦之紀上羽。其病痙。言熱為寒抑。無汗之痙也。又云、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痙。言濕蒸為熱。有汗之痙也。千金謂溫病熱入腎中則為痙。

小兒癇熱盛亦為痙。聖經賢訓可據。其為亡陰筋燥無疑。

(然而太陽底面。即是少陰。入臟即死。入腑即愈。首篇言之詳矣。茲)太陽病發(於標陽。無有不)熱。(發熱則脈不宜沉細矣。今反)脈沉而細者。(是證見太陽。脈見少陰。而背項強直等證並見。)名(之)曰痙。為難治。

白話文:

如果病邪影響到陽明經,可能會轉化為濕熱狀態。一旦熱勢加重,陽明經本來就有的燥熱特徵會更加明顯。這種情況下,肌肉可能會抽搐僵硬,成為痙攣。這裡說的「濕」,是指病變尚未發展到痙攣之前的狀態;而「燥」,則是指接近發生痙攣的時刻。經典理論還提到,在某種特定的氣候紀律裡,如果熱被寒所抑制,導致無汗的情況,就會引發痙攣。另外,若肺部的熱邪轉移到腎臟,因濕氣蒸騰而形成熱象,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痙攣會伴有出汗。《千金要方》指出,溫病中的熱邪侵入腎臟就會引起痙攣。

小兒高燒也可能導致痙攣,這是根據古代經典和賢者的教誨得出的結論,毫無疑問這是因為體內陰液喪失、筋脈乾燥所致。

(然而,太陽經的背面相對的是少陰經,病邪若進入臟腑,進入臟則可能致死,進入腑則有痊癒的可能,這在開篇已有詳細說明。現在說到)太陽病(如果)表現出(典型的)熱象,(一般來說脈象不應該是)沈細的。(但實際上卻出現了)脈搏沈細的狀況,(這意味著症狀雖然屬於太陽經範疇,但脈象卻反映出少陰經的特徵,並且像背部和頸項強直等症狀也都同時存在,)這種情況被稱為痙攣,治療起來相當困難。

此一節言太陽之裡為少陰。痙病在少陰。最重之證也。故於辨其剛柔之後。特筆以提撕。欲人之知所重也。

(病在太陽。未必遽成痙也。而太陽之接壤。即是陽明。太陽之裡面。即是少陰。陽明少陰。兩關津液。津液傷則筋失所養而成痙。此痙病之由也。今)太陽病發汗太多。(津液外脫。則少陰傷。陽明亦燥。筋失所養。)因致痙。夫風病(不知用桂枝解之。而以下藥)下之。

(下多則亡陰。陰亡陽無所制。)則(灼筋而成)痙。(若下後)復發(其)汗。(汗多則亡陽。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下而復汗。身)必拘急。瘡家(膿血出多。津液將涸。)雖身疼痛。(表證未淨。亦)不可發汗。汗出則(津液愈竭。筋失所養而成)痙。

白話文:

這段文字意思是:這裡提到太陽病影響到內部時會成為少陰病症。痙病在少陰階段是最嚴重的情況。因此,在辨別病情輕重之後,特別強調這點,希望人們能重視。

(病雖開始於太陽經,不一定立即轉成痙病。但太陽經與陽明經和少陰經相鄰,陽明和少陰控制身體的津液分佈。如果津液受損,筋脈得不到滋養,就會形成痙病。這是痙病產生的原因。現階段)如果太陽病治療時發汗過多,(導致津液從體表流失,少陰經受損,陽明經也會變得乾燥,筋脈失去滋養,)就可能引發痙病。對於風邪引起的病(如果不用桂枝湯來治療,反而)使用瀉下的方法,

(瀉下多次會使體內陰液耗盡,陰虛則無法約束陽氣,)進而(陽熱灼燒筋脈導致)痙病。(假如下瀉之後)再進行發汗,(汗出過多會損及陽氣,經典上說,陽氣充足可以滋養精神、柔和可以滋養筋脈。現在先瀉下又再出汗,)身體必定會感到緊繃不適,對於正處於創傷、膿血排出較多(津液即將枯竭)的患者來說,即使他們感到全身疼痛,(即使表面的病徵尚未完全消除,)也不能再進行發汗療法,因為出汗會進一步耗盡津液,導致筋脈更缺乏滋養而加劇痙攣。

此推致痙之由。從太陽而推到陽明少陰。言汗下瘡家。三者致痙。皆由脫液傷津。皆兼此二經而言也。婦人產後亡血過多。因而成痙。亦可以此說括之。

(痙有本證。可以備言其形狀。亦有誤治之變證變脈。可以略陳其大概。今請先言其本證。經云。因於風者。上先受之。故)病(痙)者(上而)身熱。(未及於下。故下而)足寒。(風傷太陽之經。故)頸項強急。(風傷太陽之氣。故通身)惡寒。(陽氣上行於頭面。故)時頭熱面赤。

(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風熱傷於經脈。故)目赤。(頭項皆強急而不能動。)獨頭(呈風象而)動搖。(強急則筋不舒。而牙關緊閉。且風客會厭。而語言不出。所以)。卒(然)口噤。背反張者。(風邪入於經輸也。此)痙病(本證之形狀)也。若(不知其為痙。而誤)發其汗者。

白話文:

痙病的成因從太陽經開始,可推及到陽明經和少陰經。無論是通過出汗療法、下瀉療法或治療疔瘡後,引起痙病都是因為體液耗損和津液受傷,這些情況都同時涉及這兩條經絡。女性生產後,如果失血過度,進而引發痙病,也可用這個原理來概括說明。

痙病有其典型症狀,可以詳細描述其表現形式,同時也有因錯誤治療而產生的變化症狀和脈象,可以大略概述其概要。現在我們先來談論痙病的基本症狀。古文說:“因風邪侵襲,上半身先受影響。” 所以,患痙病的人上半身會發熱,而下半身則感到腳寒。這是因為風邪侵犯了太陽經,導致頸部和肩膀部位僵硬緊張,全身都會有畏寒感。由於陽氣上行至頭面部,所以時常會有頭部發熱、面部泛紅的情況。

太陽經脈起始於眼睛內角,當風熱傷害經脈,就會出現眼睛發紅的症狀。由於頭部和頸部強直無法自如活動,只有頭部呈現風邪影響下的搖晃狀態。肌肉強直使得牙關緊閉,風邪影響會厭(喉部的一個結構),導致無法正常說話,因此病人會突然間口齒緊閉,背部反弓。這些症狀是由於風邪入侵經脈所造成,便是痙病的基本特徵。如果誤將此病當作一般感冒而使用發汗療法,

(汗之沾濡衣被則為濕。濕之陸續不幹而生寒。)寒濕相得。其表(因汗而)益虛。(虛甚)即惡寒甚。(蓋痙之未成。太陽原有惡寒之證。而痙之既成。陽邪用事。熱甚灼筋。何至惡寒之甚。此為誤治而一變也。)發其汗已。(不獨證之一變。而)其(強直之)脈(亦變屈曲)如蛇。

此論痙家之本證。而並及於誤治之變證變脈也。

(脈如蛇。陰之象也。君子正有履霜堅冰至之憂。乃)暴(然見其)腹脹大者。(遂轉憂而為喜。冀其)為欲解。(即首篇入腑即愈之義。況脹為有形之實證。大承氣湯即對病之良方矣。乃診其)脈如故。(仍是如蛇之象。而)反(加)伏弦者(此為變而又變之)痙。

白話文:

當汗水浸濕衣服和被褥時,就會形成濕氣。這種濕氣不斷累積且難以蒸發,進而引發寒氣。寒氣與濕氣相合,會導致體表(因為出汗而)更加虛弱。(虛弱到極點時)就會非常畏寒。(一般來說,痙攣未形成前,太陽經本就有畏寒的症狀,但痙攣形成後,體內陽邪佔主導,高熱燒灼筋脈,不至於出現嚴重畏寒,這種情況是錯誤治療導致的第一次變化。)在發汗之後,(不僅症狀發生變化,)原本強直的脈象(也轉為)彎曲如同蛇行。

這裡討論的是痙攣病症的原始表現,以及因誤治而產生的症狀和脈象的變化。

(脈象如蛇,這象徵著陰寒之氣。正直之人初遇霜凍便預感寒冬將至而感到憂慮,但突然間)腹部腫脹增大,(這使得憂慮轉化為喜悅,期望這)是即將康復的跡象。(就如同首篇所說,病邪入腑後病情可能迅速好轉,更何況腹部脹大是有實質形態的病症,使用大承氣湯正是對症下藥的好方法。然而進一步)診察脈象,發現仍如之前那般(像蛇一樣彎曲),並且還增添了沈伏而緊繃的特徵,(這顯示出又一重的變化,)是痙攣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此一節承上節汗後變證變脈外。又變一脈證也。師不出方。余於傷寒論發汗後腹脹條。悟出厚朴生薑甘草人參半夏湯。俟其脹稍愈。再以法治之。

(痙家之本證。既已備言。即變證變脈。亦復明示矣。痙家之本脈何如。)夫痙(為勁急強直之病。其)脈(亦勁急強直。)按之緊如弦。(謂其自寸至尺。)直上下行。(與督病之脈相似。但督浮而此沉耳。)

此一節補出痙病之本脈也。自病者身熱足寒至此三節。合作一大節讀。

痙(為太陽中風之)病(風為陽邪。誤用燒針。則為逆。若見)有灸瘡。(則風火交煽。真陰立亡。)難治。

白話文:

接續上一段關於出汗後各種變化症狀及脈象的討論,這裡再提一種脈象和症狀的變化。作者並未直接開出藥方,但我在研究《傷寒論》中提到發汗後腹部脹滿的治療方法時,領悟到可以使用厚朴、生薑、甘草、人參和半夏組成的湯劑來治療。應先等待腹部脹滿稍微緩解後,再根據具體病情施以相應治療。

先前已經詳細說明瞭痙病的基本症狀及其可能的變化症狀和脈象,接下來要補充的是痙病本身的脈象特徵。痙病是一種以肌肉強直、僵硬為特點的疾病,其脈象也呈現強烈、緊繃且直硬的特徵,按壓時感覺像弦一樣緊繃,從手腕的寸部直到肘部的尺部,脈搏上下直行,與督脈疾病的脈象相似,但督脈脈象浮動而痙病的脈象更偏向深沈。

從患者身體發熱、腳部寒冷到這裡的內容,可以合併起來視為一個大的章節閱讀。

痙病源於太陽中風,風為陽性病邪。如果錯誤地使用燒針療法,這是治療上的逆誤。倘若患者還有灸療留下的疤痕(灸瘡),風邪與火邪相互煽動,可能迅速耗盡體內的真陰(即體內的陰液),導致病情難以治療。

此一即言痙病誤灸之難治也。師不出方。傷寒論火逆諸方。亦恐其過溫。余用風引湯減去桂枝幹姜一半。研末煮服。往往獲效。

太陽病(頭項強痛。發熱惡風。自汗。論所謂桂枝證也。)其證備。(但)身體強𠘧𠘧然。(為風邪入於經輸。內經云。邪入於輸。腰脊乃強是也。然經輸之病。脈應浮數。今按其)脈反沉遲。(蓋沉為痙之本脈。遲為津液不足。營衛之行不利。雖痙證尚未全備。而痙脈先已見端。)此(不為傷寒而)為痙(以)栝蔞桂枝湯主之。

此一節為痙病之將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然細按方法。必是中風自汗之變證。柔痙用此。剛痙用變病。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這裡討論的是因為誤用灸法導致痙病難以治療的情況。作者並未開具藥方,而《傷寒論》中對於火逆等治療方法,也擔心過度溫熱。因此,作者採用了風引湯,但將其中的桂枝和乾薑用量減半,磨成粉末後煎煮服用,經常能取得療效。

至於太陽病(特徵是頭部、頸部強烈疼痛,發燒,怕風,自發性出汗,這就是《傷寒論》中所說的桂枝湯適應症),如果這些症狀都出現了,而病人同時感到全身緊繃強硬(這是因為風邪侵入了經絡,正如《內經》所說,邪氣進入經絡會導致腰背僵硬),並且脈象反而沈緩(沈脈是痙病的根本脈象,緩脈表示津液不足,營衛運行不暢。雖然痙病的全部症狀還未完全展現,但痙病特有的脈象已經有所表現),那麼這不是典型的傷寒,而是痙病,應該使用栝樓桂枝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這段主要講述痙病處於將成未成階段的治療方法,並且提到了根據病情的柔和或剛烈,分別使用上述方劑或其變方來治療。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太陽病。(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等證悉備。表實既已)無汗。而(邪氣不得外達。)小便反少。(邪氣又不得下行。正不勝邪。其)氣(遂逆)上(而)沖胸。口噤不得語。(面赤頭搖項背強直。勢所必至。此)欲作剛痙。(以)葛根湯主之。

此一節為剛痙之將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究為太陽之治法。非痙證之正治法。

白話文:

栝樓桂枝湯配方如下:

栝樓根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六味藥材,用九升水煎煮,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溫服。服用後應見微汗,如無汗,可於餐時飲熱粥促其出汗。

對於太陽病(症狀包括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等,且表邪已盛),若無汗出,加上小便反而減少,表示邪氣不僅不能外散,也不能往下排泄,導致正氣相對不足,氣機上逆衝擊胸部,出現口緊無法言語,甚至可能面紅、頭搖、項背強直等情形,這便是剛痙將要發作的狀態。此際應以葛根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本段主要論述剛痙即將形成但尚未完全成形的情況,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劑。此治療方法仍屬太陽病範疇的處理方式,並非針對痙證標準治療的直接論述。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

痙(之)為病。(至於入里。而)胸滿(氣閉而)口噤。臥不著席。(反張甚也。筋為熱灼。下為)腳攣急。(上)必(牙關緊而)齘齒。(此或為少陰火亢。或為陽明燥化。救焚在此頃刻。起死即在此須臾。)可與大承氣湯。(以急下之。為下其熱以救陰。非下其便以寬脹。)

白話文:

葛根湯配方如下: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除節部)、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炙烤過)、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七種藥材,用一斗水先煎煮麻黃和葛根,待水分減至二升時,去除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接著濾去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飲後需蓋被稍作發汗,無需額外飲粥。其他飲食起居及禁忌事項,參照桂枝湯的調理方法。

痙攣這種病,若病情進展至身體深層,可能出現胸部滿脹、口部緊閉無法張開,以及躺臥時背部無法貼近牀蓆的狀況(這是因為筋脈受到熱邪影響,導致肢體強直)。同時,腿部可能出現抽搐緊張,而上部特徵則是牙關緊閉、咬牙。這種情況可能是少陰經火氣過旺,或是陽明經燥熱變化所致。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救人,可以給予大承氣湯進行急下治療,目的在於迅速清除體內熱毒以保護陰液,而非僅僅為了緩解腹部脹滿。

此一節為痙之既成。出一救治之正方。大旨在瀉陽明之燥氣。而救其津液。清少陰之熱氣。而復其元陰。大有起死回生之神妙。或問凡曰可與。則猶有相酌之意。豈因大承氣之過峻而云然乎。而不知此證。舍大承氣並無他法。猶恐服大承氣之後。重證猶未盡除。還當審其緩急。

而商其再服與否。此際全憑醫家之定識定力也。或一下之後。病勢已減。審系陽明。以白虎加人參湯滋陽明之燥。審系少陰。以黃連阿膠湯救少陰之陰。二湯可以頻服。服後又以竹葉石膏湯收功。抑或以三湯用於大承氣之前。全要心靈手敏。此仲師可與二字言外之意也。男(元犀)稟按、竹葉石膏湯去粳米之逗留熱氣。

白話文:

這段話是關於痙攣病狀已確立時的治療方法。主要目的是透過清除陽明經的燥熱之氣以輓救體內津液,並且清滅少陰經的熱氣以恢復其原本的陰液,這個方法極具奇效,能使人從垂危中康復。有人問,凡是說「可以給予」的,似乎還有斟酌餘地,難道是因為大承氣湯過於峻烈才這樣說嗎?其實,對於這種病症,除了使用大承氣湯外別無他法。甚至在服用大承氣湯之後,如果重症仍未完全消除,還需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判斷是否需要再次服用。這時,全依賴醫生的堅定判斷和決斷力。有時,一次服藥後病情已經減輕,接下來根據是陽明經的問題,就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滋潤陽明的燥熱;若是少陰經的問題,則用黃連阿膠湯來滋養少陰的陰液。這兩種湯劑可以頻繁服用,服用之後再以竹葉石膏湯來鞏固療效,或者也可以在使用大承氣湯之前先用這三種湯劑,關鍵在於醫生必須心思敏捷、手法熟練,這正是張仲景「可以給予」四字背後的深意。另外,男(元犀)認為,竹葉石膏湯中去掉粳米,是為了避免粳米留住熱氣。

並以竹瀝半杯易竹葉。可從古法而變通之。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冼),厚朴(半斤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樸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濕者六淫之一也。亦如中風傷寒自太陽始。但風寒之太陽病。病在肌表。濕之)太陽病。(病在關節。關者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也。節者骨節之交。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也。今病濕。則神真之氣。為濕邪所傷。故)關節疼痛而煩。(濕為陰邪。故)脈沉而細者。(濕不在外而在內。

白話文:

並且使用半杯竹瀝代替竹葉,可以遵循古法而靈活變通。

大承氣湯方

藥材包括:大黃四兩(需用酒洗),厚朴半斤(去除外皮),枳實五枚(烘烤過),芒硝三合。

將上述四味藥材準備好,使用十升水進行煎煮。首先投入枳實和厚朴,煎至剩下五升液體,然後撈出藥渣。接著加入大黃,繼續煎煮至剩兩升液體,再撈出藥渣。最後放入芒硝,重新加熱直至微沸。將煎好的藥液分成兩份,溫熱後分次服用。如果第一次服用後已經疏通便意,則不必再服用剩餘的藥劑。

(濕氣是六種外感病邪之一,與風寒等病邪相似,都可能從太陽經開始影響人體。但風寒之於太陽經的病狀主要表現於肌膚表面,而濕氣所導致的)太陽病(則影響在關節部位。所謂關,是指身體活動的關鍵部位,是真氣流動的通道;節,即骨骼相接之處,是神氣往來出入的所在。當人體受濕氣侵襲時,)就會造成神氣和真氣受損,進而引發關節的疼痛和不適。(由於濕屬陰邪,)因此脈象會呈現沈細的特徵。(這表示濕邪並非停留於體表,而是已經滲入體內。)

)此名中濕。亦名濕痹。(痹之為言閉也。)濕痹之候。(閉氣不化。則)小便不利。(閉濕於內。則)大便反快。(治者)但當利其小便。(則濕從小便而去矣。)

此言濕流關節之病也。然濕者六氣之一也。但一氣中猶有分別。霧露之氣。為濕中之清。傷人皆中於上。雨水之濕。為濕中之濁。傷人皆中於下。亦稱太陽者。病由營衛而入。營衛皆屬太陽也。此條論地氣之濕。乃濕之濁者。故曰但當利其小便。若霧露之邪。當以微似汗解之。

濕家之為病。(濕盛於外者。陽必鬱於內。濕盛於外。則)一身盡疼。(陽鬱於內。則)發熱。(濕熱鬱於肌肉之間。則)身色如(煙之)熏黃(而帶黑)也。

白話文:

這病稱為中濕,也被稱為濕痹。(所謂痹,意思就是阻塞。)濕痹的症狀特點是:(濕氣阻滯氣機,導致)小便不通暢。(濕氣積聚在體內,反而會使得)大便變得通暢。(治療時)只需使小便通利,(這樣濕氣就能隨著小便排出體外了。)

這裡所說的是濕氣侵犯關節導致的疾病。然而,濕是六種自然氣候之一,但在每一類氣候中還有所區分。霧露之氣屬於濕中較清的部分,對人的影響主要在身體上部;雨水帶來的濕氣屬於濕中較重的部分,對人的影響則多在身體下部。這裡提到的「太陽」,是指病邪通過人體的營衛之氣入侵,而營衛都與太陽經相關。本段主要討論地面上的濕氣,即濕中的重濁部分,因此治療時應著重於使小便通利。如果是霧露之濕邪,則應該通過微微發汗的方式來解除。

患濕病的表現是:(如果濕氣主要停留在體表,則會導致)全身痠痛;(同時,因為濕氣阻礙導致體內陽氣鬱結,會)出現發熱的症狀;(濕熱交結在肌肉之中,會使得)皮膚顏色像被煙燻過那樣,呈現黃中帶黑的狀態。

上節言濕邪痹於內。而不能化熱。此節言濕邪鬱於內而發於外。化熱而為黃也。

濕家。(病在太陽。太陽之脈。上額交巔。夾脊背而行於兩旁。霧露之濕。清邪中上。著太陽。陽氣聚而不行。故)其人(他處無汗。)但頭汗出。(濕邪滯礙。而其經輸不利。故)背強。(濕為陰邪。陰氣盛於表。故)欲得被覆(而喜)向火。(病尚在表。)若下之(太)早。

則(寒濕之邪陷於胃。而為)噦。(胃病則上下二焦亦病。上焦之氣不降。則氣道壅塞。而)或胸滿。(下焦之氣不升。則氣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乃濕滑而白。似苔而非苔也。總由寒濕之邪。陷於胸膈。命門之陽。郁在下焦。)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八個字為不易勘語。

白話文:

上一段提到濕邪困於體內無法轉化為熱,這段則是說濕邪在體內鬱積後向外發散,轉而形成黃疸現象。

當一個人(如果病位在太陽經,即指病影響到主掌身體外表的經絡,因為太陽經的路徑是向上經過前額連接到頭頂,再沿著脊背兩側下行。若是遭受如霧露般的濕邪,這種清輕的邪氣易從上方侵入,並停留於太陽經,使得陽氣聚集而流通不暢)出現這樣的情況:全身其他地方並無出汗,唯獨頭部出汗(這是因為濕邪阻礙了經絡的正常運行)。同時,背部會感到僵硬不適(這是因為濕為陰邪,陰氣在身體表面過盛所致),患者會渴望蓋被子及靠近火源取暖(顯示病情仍停留於身體表面階段)。但若是在這個時候過早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

可能會導致(寒濕邪氣陷入脾胃,引起)嘔吐(而且,由於脾胃是上、下焦氣機交會之處,脾胃受病會影響到整個氣機運行,上焦氣機不下行就會造成)胸部憋悶,下焦氣機不上行則會導致(小便不順利)。另外,舌面上看似有一層苔狀物(實際上是濕氣過重造成的滑膩、白色假象,並非真正的舌苔),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寒濕邪氣滲入胸膈部位,而下焦的命門之火受到抑制,導致「丹田有熱,胸上有寒」的複雜情況。(最後這八字是對病情精確的概括描述。)

丹田有熱。故)渴欲得飲。(胸上有寒。故欲飲)而不能飲。則(其)口燥(似喜水而又惡水。其懊憹不可明言之意。則為)煩也。

此言清邪中上。病在上而誤下之。其變證有如此之多也。

(濕家誤下。變證既如此之多。若不明言其死證。恐醫者猶執迷不悟也。)濕家(誤)下之。(頭汗已後而)額上汗出。(以陽明之脈交額中。此陽明之氣脫絕。而真液上泄也。且見)微喘。(以太陽之氣。與肺相合。而主皮毛。此太陽之氣絕。而真氣上脫也。且見)小便利者。

(以少陽三焦。司決瀆而出水道。此少陽之氣絕。而陰津下注也。三陽氣絕。上下離脫。故)死。若下利不止者。(中土敗而地氣陷。不必三陽氣絕。而)亦(主)死。

白話文:

丹田部位感到熱燥,因此會感到口渴想喝水。(胸口部位有寒氣停滯,所以)雖然想喝水卻難以嚥下,導致口腔乾燥,呈現出似乎想喝水又排斥水的矛盾狀態,這種令人苦惱難以名狀的感受就是煩躁。

這段話說明瞭外來的寒邪侵犯上半身,如果誤將治療重點放在下部,可能會引發種種複雜的病症變化。

對於濕邪困阻的患者,如果誤用了下法治療,可能產生多種嚴重的後果。(如果不明確指出可能致死的情況,恐怕醫生還會執迷不悟。)濕邪病人被錯誤地下治後,出現頭頂出汗的現象,隨後額頭也出汗,這是因為陽明經脈匯集於額頭,顯示陽明胃氣脫失,身體的精華液體向上流失。同時伴有輕微的喘息,這是由於太陽經脈與肺相聯,主管皮膚和毛髮,太陽氣衰竭導致元氣向上脫散。再者,如果小便變得順暢,

這是因為少陽三焦負責調節水液排泄,顯示少陽之氣衰竭,陰液向下流失。當三陽經的氣機都衰竭,造成上下分離脫節,就會導致死亡。假如伴隨著持續不停的腹瀉,(代表中焦脾胃功能崩潰,如同大地之氣沈陷),即便沒有三陽經氣絕,也同樣預示著死亡的到來。

此承上若下之三字。而備言誤下之死證。而為醫者大加警覺也。

(濕又別其為風濕者。不可不知。風為陽。濕為陰。內有濕而外感於風。則為)風濕(不和而兩)相搏。(以致)一身盡疼痛。(若陰陽和。則雨露降。)法當(微似)汗(自)出而解。(然陽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值天陰雨不止。醫(者不知所以然之理。竟)云此可發(其)汗。

汗之病(猶)不愈者。何也。蓋(汗者。所以利陰陽也。若)發其汗。汗大出者。(風為陽邪。)但風氣(從大汗而)去。(大汗而陽衰。陽衰則陰轉盛。而陰)濕(之邪)氣(仍)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則陰陽兩不相負。而)風濕俱去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到了中醫對於風濕病以及誤用汗法治療可能導致的後果,並提醒醫者要有所警覺。

如果身體內部本有濕氣,再加上外感風邪,就會形成風濕,兩者不協調互相鬥爭,導致全身疼痛。正常情況下,如果人體的陰陽處於平衡狀態,就像自然界的雨露適時降下一樣,風濕之症應當通過像微細出汗這樣的方式自我緩解。這裡把人體因調和而產生的汗比喻為天空降雨。

然而,有時遇到外面陰雨連綿不斷,不明白這其中道理的醫師,可能會誤以為應該幫助病人發汗以治風濕。但為什麼用了發汗的方法病情仍未見好轉呢?這是因為出汗本來是為了調和人體的陰陽,如果強行發汗,特別是大汗淋灕,風邪作為陽性的病邪雖然隨之而去,但大汗會使陽氣衰弱,隨之陰氣變得相對旺盛,而原本的濕邪依然存在體內,所以病情無法得到解決。

正確治療風濕的汗法應是讓病人僅僅達到微微似要出汗的程度,這樣既能不過度損傷陽氣,又能使陰陽兩方都不受損失,從而風濕之邪就能一併被排除。

此於濕證中別出風濕之病。明其治法。而不遽出其方者。即引而不發之妙也。蓋宇是答辭。周秦多用此筆法。

(濕又別其為寒濕者。亦不可不知。霧露之濕為清邪。自上受之。)濕家病。身(雖)疼(而無一身皆疼。不過疼在身之上半。而)發熱。(止見)面黃(而身色不似熏黃。肺司氣而主皮毛。濕襲於皮毛。故氣不順)而喘。(陰證無頭痛。濕未入陰。故)頭痛(濕襲皮毛。內壅肺氣。

故)鼻塞(濕氣彌淪。攝亂心主)而(發)煩。(濕邪止在上焦。未嘗犯里。故)其脈大。(不犯胃氣。)自能飲食。(能飲食則)腹中(尚)和(而)無病。(其)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病淺不必深求。止)內(辛香之)藥(於)鼻中。(宣泄頭中之寒濕。)則愈。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到了風濕病在濕證中的特殊性,並說明瞭其治療原則,而未立即列出藥方,這種做法蘊含了引導思維而非直接解答的巧妙。古代文章中常見此類回答方式,特別是在周朝和秦朝時期。

其中指出,對於濕病還需進一步區分寒濕,尤其是因霧露引起的濕屬清邪,通常從身體上方侵襲而來。

濕家病特徵是身體雖有疼痛感,但並非全身都痛,主要是上半身疼痛,並且伴有發熱、面色泛黃(但不像被煙燻那樣整體泛黃)。由於肺主管氣機且與皮毛相關,當濕氣侵襲皮毛時,會導致氣機不暢而引起喘息。在陰性病症中不會有頭痛,而這裡的頭痛表明濕氣尚未深入陰分,僅停留在皮毛層面,進而阻塞肺氣引起鼻塞,並產生煩躁感。由於濕邪僅侷限在上焦,尚未侵犯臟腑內部,因此脈象會表現為較大,同時因為沒有影響到脾胃功能,所以病人仍能正常飲食,腹部狀況良好,沒有其他病狀。病情主要集中在頭部的寒濕,導致鼻塞。由於問題較輕淺,不需要複雜治療,只需使用具有辛香開竅作用的藥物點入鼻中,以疏通頭部寒濕,即可痊癒。

此於濕證中。又別出寒濕之病。寒濕不止霧露之清邪。而舉一邪傷高表者。以為隅。則邪傷通身者。包在言外。舉一外法通其空竅者以為隅。則內服調其經絡臟腑者。包在言外。下節諸方。按脈證而求其絲絲入扣。則得矣。

(前言中濕。但當利其小便者。以濕之在內言之也。若)濕家(之表證。其)身煩疼。(而不發黃。可知未鬱於內而為熱也。且無小便不利。可知未入於裡而為痹也。表則宜汗。而不宜大汗。斟酌其適)可(者。當)與麻黃加朮湯。發其(微似)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致火氣逼汗過多而變證也。況又有濕與熱合致衄增黃之慮乎。)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及在濕症之中,特別區分了寒濕之病。寒濕不僅指由霧露等清冷邪氣所引起,而且舉例說明當邪氣侵害身體表面時,其他邪氣傷害全身的情況則含蓄地包含在言辭之外。再者,提出以外治法疏通身體孔竅的例子作為一角,那麼通過內服藥物來調整經絡和臟腑的方法,也就隱含在未明說的部分。接下來的各個處方,根據脈象和症狀精確對應,就能找到恰當的治療方案。

(前文提到對於濕症,通常應該利小便來治療,這是針對濕氣在體內的情況。然而,對於)患有濕氣的病人(如果出現)身體煩躁疼痛(而皮膚沒有發黃,可推知濕邪尚未在體內積聚而轉化為熱;並且沒有小便不暢的問題,表明濕邪也未深入內部導致麻痹。面對這種表徵,適當的處理方式應是發汗,但不應用過度的汗法,要)謹慎選擇最合適的療法,可以給予麻黃加術湯,以達到微微發汗的效果為最佳。千萬不可使用火療(以免火氣迫使出汗過度,引發其他複雜病狀),更何況還需考慮到濕熱相合可能導致鼻衄或黃疸加重的風險。

此為濕之屬表無汗者。出一至當不易之方也。喻氏謂麻黃得術。雖發汗而不至多汗。術得麻黃。行里濕而並可行表濕。止此一味加入。所謂方外之神方。法中之良法也。

麻黃加朮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炙),白朮(四兩),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汗。

(風濕之證。前既詳言。猶未言其致此風濕之因也。)病者(風濕相搏。)一身盡疼。(其)發熱。(每在於申酉戌之)日晡所劇者。(以陽明旺於申酉戌。當其旺時。邪正相搏。則增也。)此名風濕。(然所以致)此(風濕之)病(乃)傷於汗出當風。(汗隨風復入皮腠。

白話文:

這屬於濕氣所致的症狀,特徵是無汗。接下來提供一個非常有效且不易更動的處方。喻氏認為,麻黃配合白朮使用,即使發汗也不至於過度出汗;白朮在麻黃的輔助下,能夠疏通體內濕氣並且同時解決表面的濕邪問題。只添加了白朮這一味藥,可謂是方劑之外的神奇配方,治療方法中的上佳之選。

麻黃加朮湯方

成分:麻黃(三兩,去除節部)、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炙烤過)、白朮(四兩)、杏仁(七十粒,去皮去尖)

製法:將上述五味藥材,用九升水先煎煮麻黃,待水分減至六升後,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餘三升水。濾掉藥渣,趁溫熱時分次服用約二百四十毫升,服用後需蓋被以微微發汗。

(關於風濕的症狀之前已有詳細說明,但尚未提及導致風濕的原因。)患者因風濕交織,全身疼痛,伴有發熱,特別是在下午三點到七點(即申酉戌時)症狀加劇(因為這個時間段陽明經最旺盛,當體內正氣與外邪在陽明經旺盛時相爭,病情便會加重)。這種情況稱為風濕病,主要是由於出汗後又遭受風吹所致(汗水隨風重新滲入體表肌膚之間)。

而為風濕也。)或久傷取冷(亦)所(以)致(此風濕)也。(致風濕者以此。而所以致寒濕。亦可類推矣。)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此又為風濕無汗者而出其方也。寒濕亦可用之。上節麻黃加朮湯為大劑。此方為小劑。亦隨其證之微甚而擇用之。亦隨其證之上下。而取親上親下之理也。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薏苡(半兩),甘草(一兩炙)

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風濕(之病)。脈浮。(為風。)身重。(為濕。若見此脈此證。汗不出而惡風者。為實邪。大劑有麻黃加朮湯。小劑有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可用。若)汗出惡風者。(為虛邪。以)防己黃耆湯主之。

白話文:

風濕病的成因可能是長時間受寒所導致,或是因為長期接觸寒冷環境所致。治療風濕無汗的情況,可以使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這個藥方不僅適用於風濕,寒濕症狀也可使用。相比之前提到的「麻黃加朮湯」是較強的處方,「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則是較輕的劑量,應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合適的方劑,同時也要考慮病位的高低來決定藥物的走向。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成分:麻黃(半兩)、杏仁(十粒,去皮尖)、薏苡(半兩)、甘草(一兩,炙烤過)。

製法:將上述藥材搗碎至麻豆大小。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滿,濾掉藥渣後溫熱飲用,服後微出汗,需避風。

風濕病的特徵是脈象浮動(風的表現)和身體沈重(濕的表現)。如果出現這種脈象和症狀,並且無汗、怕風,這是實邪,可以使用「麻黃加朮湯」(大劑)或「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小劑)治療。如果症狀伴有汗出且怕風,則屬於虛邪,應該以「防己黃耆湯」為主要治療方劑。

此為風濕證汗自出者出其方也。合上二方。即傷寒論麻黃大青龍湯桂枝湯之意乎。錢天來云、病因汗出當風。夫汗出則腠理開。當風則風乘腠理矣。風邪既入。汗不得出。以離經之汗液。既不得外出皮毛。又不能內返經絡。留於肌腠而為濕。此即人身汗液之濕也。其或暑汗當出之時。

傷於納涼太過。使欲出之汗不得外泄。留著肌腠而致病。與汗出當風無異也。按金匱以痙濕暍三證合篇。痙證兼濕。暍證亦兼濕。濕證最重。必須如此活看方得。

防己黃耆湯方

白話文:

這是指風濕病狀中自發出汗的情況及對應的治療方案。它綜合了《傷寒論》中麻黃加大青龍湯和桂枝湯的意涵。錢天來說道,如果在出汗時遭受風吹,因為出汗會使體表的腠理打開,風就可能趁虛而入。一旦風邪侵入,就導致汗液無法正常排出,這些汗液既不能從皮膚表面排出,也不能回到體內的經絡中,因而滯留在肌肉和腠理之間成為濕氣。這就是人體汗液所導致的濕氣問題。有時候,在夏季應該出汗以散熱時,因過度降溫防止出汗,導致欲排出的汗液積蓄在肌肉腠理之中而引發疾病,這與出汗時受風的情況相似。

《金匱要略》將痙病、濕病、暍病這三種症狀放在同一章討論,說明在痙攣、中暑等病症中,濕氣的影響都很重要,因此在診治時必須靈活應用上述原理。

【防己黃耆湯方】為針對此類風濕病症而設立的藥方。

防己(一兩),甘草(半兩炙),白朮(七錢半),黃耆(一兩一分)

上銼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瘥。

傷寒(至於)八九日。(九日值少陽主氣之期。宜從少陽之樞而外出矣。乃不解。而復感)風濕(合而)相搏。(寒邪拘束。故)身體疼(風邪煽火。故心)煩。(濕邪沉著。故)不能自轉側。(邪未入里。故)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浮虛則為風。澀則為濕也。此風多於濕之證。

白話文:

防己一兩、炙甘草半兩、白朮七錢半、黃耆一兩一分,

以上藥材均磨為麻豆大小。每次取用五錢,加上四片生薑及一顆大棗,用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八分滿,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若伴有喘息,加麻黃半兩;胃部不適,加芍藥三分;感到氣向上衝時,加桂枝三分;若有舊寒停留在下身,加細辛三分。服藥後身體可能會有如蟲行般的感覺,從腰部往下有如冰冷感,然後坐在被子上,再用另一被子圍繞腰部以下,保持溫暖直至微微出汗,症狀即可緩解。

傷寒病至第八、九日時,正值少陽氣機主導期,應順少陽之機轉而出,但病情不僅未解,反而再次感受風濕合併侵襲。風寒之邪拘束身體,導致全身疼痛;風邪助長火勢,心中煩躁;濕邪沈重,身體無法自如轉動。由於邪氣尚未深入內裡,所以沒有嘔吐或口渴的症狀。脈象浮虛且帶有澀感,浮虛顯示風邪較盛,澀象則代表濕邪,這是風邪較濕邪偏重的表現。

以)桂枝附子湯主之。若(脾受濕傷。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大便堅。(大便愈堅。則)小便(愈覺其)自利者。(脾受傷。而津液不能還入胃中故也。即於前方)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濕若去。則風無所戀而自解矣。)

此又於傷寒不愈。合風濕為病而出二方也。上方治風多於濕。下方治濕多於風。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使用桂枝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如果脾胃受到濕氣傷害,無法幫助胃部運行體液,可能會導致大便乾硬。當大便越趨乾硬時,小便就會相對地變得更加清澈並自行排出,這是因為脾胃受損,導致體液無法迴流到胃部所致。在這種情況下,需在原先的處方中去掉桂枝,加入白朮湯來主導治療。(一旦濕氣得以清除,風邪自然就無從依附而解除。)

這裡提供了兩種治療方案,適用於傷寒未癒且合併風濕病狀的情況。上方(第一個處方)主要針對風邪較重的情況,而下方(第二個調整後的處方)則更側重於治療濕氣偏重的狀況。

桂枝附子湯方

藥材組成為:桂枝(四兩)、炮附子(三枚,去皮後切為八片)、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炒制)、大棗(十二枚,輕輕捏開)。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凡方中有如蟲行狀。如醉狀。如冒狀者。皆藥勢將行使然也。)

(傷寒合風濕而病。上既詳言之矣。若其病較劇者。用藥亦須較緩。今)風濕相搏。(業已深入。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此風寒濕三氣之邪。阻遏正氣。不令宣通之象也。)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榮氣衛氣三焦之氣俱病。

白話文:

取上述五種藥材,使用六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二升時,濾去藥渣,將藥液分成三分,溫熱後分三次服用。

白朮附子湯方

藥材包括:白朮四兩、炮去皮的附子三枚、炙甘草二兩、生薔三兩以及大棗十二枚。

將這五種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濾掉藥渣後,藥液分做三分,溫熱後分三次飲用。第一次服用後若感到身體麻痹,大約半天後再服第二次,全部服完三劑後,病人可能會有頭暈的感覺,不必驚慌,這是因為白朮和附子合作在體表驅除水氣的過程,尚未完全消除的正常反應。(一般來說,服藥後如有像蟲爬、醉酒或頭暈等現象,都是藥力發揮作用的表現。)

對於同時受到傷寒與濕邪侵襲的病情,前面已經詳細說明。如果病情較為嚴重,用藥也需更加謹慎。當風濕相合而深入體內,導致骨節疼痛、僵硬難以屈伸,接近患處則痛感加劇,這是風、寒、濕三種邪氣阻礙正氣流通的表現。此外,伴有出汗、短氣、小便不暢、怕風而不願脫衣,或是身體輕微水腫等症狀,顯示榮氣、衛氣及三焦的功能均受影響。

總由於坎中元陽之氣失職也。務使陽回氣暖。而經脈柔和。陰氣得煦。而水泉流動矣。以)甘草附子湯主之。

此承上節。言風濕相搏。在外者利在速去。深入者妙在緩攻。師恐前方附子三枚過多。其性猛急。筋節未必驟開。風濕未必遽去。徒使大汗出而邪不盡耳。故減去一枚。並去薑棗。而以甘草為君者。欲其緩也。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朮(二兩),桂枝(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白話文:

這都是由於腎中元陽之氣未能正常發揮作用所導致的。必須讓陽氣回歸,氣血溫暖,這樣經絡才能變得柔軟,陰寒之氣得到溫煦,水液才能流通。這種情況下,使用甘草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段話承接上文,談到當風濕交結在一起時,在表層的應迅速祛除,在深層的則需巧妙地緩慢攻治。醫師擔心之前處方中的附子用量三枚過多,因其性質猛烈急躁,可能無法使筋骨關節迅速鬆開,風濕也未必能馬上消除,結果只會導致大量出汗而邪氣未盡。因此,減少了附子一枚,並且去掉生薑和大棗,改以甘草作為主藥,目的在於使藥效作用更為和緩。

甘草附子湯方

成分:甘草(炮製後二兩),附子(炮製去皮後二枚),白朮(二兩),桂枝(四兩)。

用法:將以上四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三升,去除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一升,每日三次。開始服用後,若出現微汗表示病情正在緩解,並且能進食。如果出汗後又感到煩躁不安,可減少劑量至五合。若擔心一升太多,可調整為六至七合作為適宜劑量。

(暍者暑也。暑亦六淫之一。故先傷太陽。)太陽中暍。(病標本之氣。故)發熱惡寒。(病所過之經。故)身重而疼痛。(熱傷氣。故)其脈弦細芤遲。(膀胱者。毫毛其應。故)小便已洒洒然毛聳。(陽氣虛。不能榮於四肢。故)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氣虛不能自支也。

)口前開。板齒燥。(以勞而動陽熱。陰液不能上滋也。此表裡經脈俱虛。不可汗下溫針。倘)若(誤認為傷寒。而)發其汗。則其(表虛而)惡寒甚。(若因其寒甚。而)加溫針。則(經脈虛而)發熱甚。(若因其發熱甚。而)數下之。(裡虛而津液傷。)則淋甚。

此言中暑之證。從經脈表裡俱病處。繪出虛證模樣。意者。寒則傷形。責其實。熱則傷氣。責其虛也。汗下火皆為所戒。而治法從可知矣。

白話文:

中暑就是所謂的暑期病,它是六種外感病邪之一,最初影響的是人體的太陽經。由於病邪影響了人體的基本氣機,所以會出現發燒和畏寒的症狀;又因為病邪經過特定的經絡,導致身體感到沈重並伴有疼痛。熱氣會損傷氣機,因此脈象會呈現弦細芤遲的特徵。膀胱對應人體的毫毛,所以中暑時即便小便後仍會感到全身毛孔悚然。陽氣虛弱,無法充足地滋養四肢,因而手腳會反常地冰冷,稍作勞累,身體就會發熱,這是氣虛無法自持的表現。

嘴張開,牙齒乾燥,這是因為勞累使得體內陽熱活躍,而體內的陰液無法上行滋潤所致。這種情況下,人體的表裡經脈都處於虛弱狀態,不適合使用發汗、下瀉、溫針等治療方法。假設誤以為是傷寒而進行發汗處理,由於表虛,會使畏寒症狀更加嚴重;如果因為寒重而使用溫針,經脈本就虛弱,反而會使發熱加劇;假如因為發熱厲害而頻繁使用下瀉藥物,則會因為裡虛和體液耗傷而使小便困難更加嚴重。

這段話描述的是中暑的症狀特點,從經脈到表裡都顯示出虛弱的態勢,意思是說,寒邪容易損傷形體,治療上注重實質性的調理;而熱邪則易損傷氣機,治療上需考慮到虛弱的狀況。對於中暑,應該避免使用發汗、下瀉、溫灸等方法,治療原則由此可見一斑。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暑干肌表。而氣虛微。所以)汗出。(太陽以寒為本。所以)惡寒。(暑熱之邪。內合太陽之標熱。所以)身熱而渴。(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言中暑而不兼濕之證治也。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因暑熱而復)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推之夏月陽虛陰伏。凡畏熱貪涼。皆可以傷冷水例之。病在陰經。即為陰證。豈可一以清涼治暑哉。)

白話文:

如果有人在烈日下受熱,這就是所謂的中暑。因為暑氣侵襲到身體表面,加上體內正氣稍微虛弱,所以會出汗。由於太陽經以寒為其根本特點,因此病人會怕冷。暑熱之邪氣與太陽經外表的熱相合,導致身體發熱並且感到口渴。這種情況下,主要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這裡講的是中暑但沒有同時受到濕氣影響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白虎加人參湯的配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需破碎並用棉布包裹)、炙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將上述五種材料,加入十升水中熬煮,直至米熟湯成,去掉渣滓,溫熱後每次喝一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如果在烈日下中暑,身體不僅發熱而且感到疼痛沈重,同時脈象表現得微弱,這是因為在夏天受了暑熱之後又誤飲了冷水,冷水在皮膚表面運行所導致的。這種情況下,要用一物瓜蒂湯來治療。(進一步推論,在夏季體內陽氣虛弱而陰寒潛藏時,凡是懼怕熱而貪圖涼快的行為,都可能導致類似傷害,若病已影響到陰經,就成了陰性病狀,治療上絕不能一味地使用寒涼藥物來對抗暑熱。)

此言暑合濕邪為患。而出其方治也。後人用五苓散。大順散。小半夏加伏苓湯。十味香薷飲。白虎加蒼朮湯。皆推廣其法而兼治濕也。

瓜蒂湯方

瓜蒂(二七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暑者。夏令炎熱之氣也。有伏病。有正病。有變病。何謂伏病。經云、凡病傷寒而成熱者。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是病伏於冬時。愈鬱而愈熱。與溫病同例也。何謂正病。經云、熱氣大來。火之勝也。又云、火熱受邪。心病生焉。言夏時酷暑炎熱。人感之而為暑病。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暑氣與濕邪相合會導致疾病發生,並且提到了用於治療此類情況的處方。後世醫家在治療上常使用五苓散、大順散、小半夏加茯苓湯、十味香薷飲、白虎加蒼術湯等方劑,這些都是在原有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能夠同時處理暑熱及濕氣的問題。

瓜蒂湯方

藥物組成:瓜蒂 二十七個

製作方法:將瓜蒂搗碎,加入一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五合(約600毫升),去掉沈澱物,一次服用完畢。

這裡所說的「暑」,是指夏季炎熱的氣候特點。疾病可分為潛伏性病狀、典型病狀以及轉化性病狀。什麼是潛伏性病狀呢?古籍記載,凡是因寒邪而最終表現為熱病的,若病發在夏至前則稱為「溫病」,若在夏至後則稱為「暑病」,這意味著病根實際上隱藏在冬季,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加劇並呈現出熱象,這和溫病的發展模式相似。那麼,什麼是典型病狀呢?古籍又說,當熱氣旺盛時,便是火氣佔優勢的情況;又提到,感受火熱邪氣會直接影響心臟功能,導致心病。這裡指的是在夏季酷熱時,人們直接因暑熱而生病的狀況。

病在心也。白虎加人參湯。是其正治歟。何謂變病。元人謂靜而得之為中暑。處於高廈涼室。畏熱貪涼而成病。其惡寒與傷寒同。而發熱較重以別之。心煩以別之。脈虛以別之。此病在人事。不在天時。故謂之變也。然而更有深義焉。暑必挾濕。是暑陽而濕陰也。夏月伏陰在內。

是暑熱而陰寒也。讀者當得其言外之旨。

白話文:

病症發生在心臟部位,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作為正統治療方式,是這樣嗎?什麼是變病呢?古人認為,在安靜狀態下得到的稱為中暑。這通常發生在待在高大或涼爽的房間裡,因懼怕炎熱而過度貪圖涼快所導致的疾病。患者會有類似感冒的畏寒現象,但發燒的情況更加嚴重,並且伴隨著心煩意亂,脈象呈現虛弱,這些都是用來區分的特徵。這種病是因為人的行為所引起,而非自然氣候變化所致,因此稱之為變病。然而,這裡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暑熱常常夾帶濕氣,即暑為陽而濕為陰;夏季時,陰寒之氣潛藏於內,所以即便是暑熱,也存在陰寒的一面。讀者應當理解這些言辭背後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