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河間傷寒醫鑒》~ 論脈證
論脈證
1. 論脈證
《活人書》:陰毒,脈疾七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數者,正是陰毒已深也,六脈沉細而疾,尺部斷小,寸口或大。若誤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有此二證者,便急服辛熱之藥,一日或二日便安。若陰毒漸深,其候沉重,四肢首冷,腹痛轉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脹滿,結硬燥渴,虛汗不止,六脈但沉細而疾,一息七至以來。有此證者,速於氣海關元二穴灸三百壯,以手足和暖為效,仍兼服正陽散。
守真云:然既脈疾,至七八至以上,疾不可數者,正是陽熱極甚之脈也。世俗妄傳陰毒諸證,以《素問》驗之,皆陽熱亢極之證,但熱於內,在裡極深,身表似其陰寒者也。及夫經云亢則害,承乃制也,謂五行之道,實甚則過極,則反似克己者也,是謂兼化。如萬物熱極,反出水液,以火鍊金,熱極而反化為水,是以火極而反以水化也。
白話文:
當患者出現陰毒時,脈搏跳動非常快,每分鐘達到七至八次甚至更快,這表示陰毒已經很深了。六脈都沉細而快速,尺部脈象微弱,寸口脈象可能較強。如果錯誤地服用涼性藥物,患者的口渴會加重,躁動不安也會更明顯。出現這兩種症狀時,應立即服用溫熱性的藥物,通常一到兩天就會好轉。
如果陰毒持續加重,患者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冰冷、頭部發涼、腹部疼痛加劇、咽喉不適、心窩處脹滿、結塊堅硬、口渴難耐、虛汗不止等症狀。六脈仍然是沉細而快速,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七次以上。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用艾灸針灸氣海穴和關元穴,每次灸三百壯,直到手腳恢復溫暖為止,同時服用正陽散。
守真說道:其實脈搏快速,每分鐘跳動七到八次甚至更快,這是陽熱極度旺盛的表現。民間誤傳陰毒的症狀,根據《素問》的記載來看,這些症狀都是陽熱過盛導致的。只是熱氣在體內,深入臟腑,表現出來卻像陰寒一樣。
就像經書上說的“亢則害,承乃制也”,指的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事物過於旺盛就會走向極端,反而會像被剋制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兼化”。例如,萬物過於炎熱,反而會流出水分;用火煉金,火燒到極限反而會化為水。這就是火氣過盛,反而會被水氣所化解的道理。
《素問·脈要精微論》: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心煩,大則病進。(注曰:數急則熱,故煩心也。)又,六節藏象論: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注云:謂人迎大於寸口脈一倍。余盛同法。又云:俱盛,謂大於平常之脈四倍也。
)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白話文:
這兩段文字主要講述了脈搏與疾病的關係。古人認為,脈搏的長短、數快、大小等變化,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
- **《脈要精微論》**描述了脈搏的四種基本表現形式以及對應的病理變化。
- **《六節藏象論》**則進一步闡述了人迎脈與寸口脈之間的關係,以及不同倍數的關係所對應的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古人對脈搏與疾病關係的觀察和總結,並非現代醫學的診斷標準。在現代社會,我們需要藉助現代醫學的檢查手段來診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