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河間傷寒醫鑒》~ 論陽厥極深
論陽厥極深
1. 論陽厥極深
《活人書》云:傷寒,陰盛隔陽,病人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水者。又云:大抵陰毒,因腎氣虛寒,或因冷物傷脾,外感風寒,則陽氣不守,遂發頭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體倦怠,四肢逆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若誤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有此病者,便須急服辛熱之藥。
或時鄭聲,指甲面色青黑。若陰毒已深,病勢困重,六脈附骨,浮之則有,按之則無,但於臍中用蔥熨法,或著艾三百壯,以來手足不溫者,不可治也。守真云:或下後熱不退,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以至陽氣怫鬱,不能營運於身表四肢,以致遍身清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睛赤痛,昏眩恍惚,咽乾或痛,燥渴虛汗,嘔吐下利,腹滿實痛,煩冤悶亂,喘急鄭聲,以其蓄熱極深,而脈道不利,以脈沉細欲絕者,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傳為陰毒。或失下熱極,以致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
白話文:
《活人書》說,傷寒屬於陰盛格陽,病人身體冰冷,脈搏細弱沉緩,感到煩躁卻不願喝水。一般來說,陰毒是由腎氣虛寒,或是吃冷的食物傷脾,或是外感風寒所致,導致陽氣無法守住,於是出現頭痛、腰部沉重、腹痛、眼睛疼痛、身體倦怠、四肢冰冷、汗流不止,或感到口渴煩躁、精神恍惚。如果誤服涼藥,口渴和煩躁會更加嚴重。患有這種病的人,必須緊急服用辛熱的藥物。
有些時候,病人會出現聲音嘶啞,指甲和面色呈現青黑色。如果陰毒已深入,病情嚴重,六脈都像附著在骨頭上,輕輕觸摸可以感到脈搏,但用力按壓卻摸不到,只能在肚臍上用蔥熨法,或用艾灸三百壯,來讓手腳回溫,否則就無法治療了。守真說,有些人可能在瀉藥後熱度不退,或者體內積熱很深,陽厥極為嚴重,導致陽氣鬱結,無法運送到身體表面和四肢,於是全身冰冷,疼痛難忍,頸背僵硬,眼睛紅痛,昏眩恍惚,咽喉乾澀或疼痛,口乾舌燥,虛汗不止,嘔吐腹瀉,腹部脹滿疼痛,煩悶不安,呼吸急促,聲音嘶啞。因為積熱太深,脈絡不通,所以脈搏沉細幾乎消失,人們不明其道理,反而把它當作陰毒。有些人可能因為瀉藥後熱度過高,導致身體冰冷,脈搏微弱,昏迷快要死去。
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陽氣後竭而立死,不下亦死。病人至此,命懸頃刻。然則治法當何如?曰:此當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養陰退陽,但欲蓄熱漸漸宣散,則心腹復暖,脈漸以生。至於脈復有力,可以三一承氣湯微下之,或解毒加大承氣湯尤良。俗未明此故,認作陰證,是以失其治也。
《素問·五運行大論》岐伯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不及則己所不勝乘而侮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木余則制土,輕侮於金,金氣不爭,故木恃其餘而欺侮之也。又,木少金勝,土反傷木,以木不及,妄淩之也。四氣本同。(侮,謂侮慢也,而凌忽之也。)又云:以火鍊金,熱極反化為水。
又云:亢則害,承乃制。
白話文:
如果急著泻下,就会导致残留的阴气彻底消失,阳气随后耗尽而立刻死亡,不泻下也会死。病人到了这个地步,生命危在旦夕。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 用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来滋阴退阳,只希望积聚的热气慢慢宣散,这样心腹就会恢复温暖,脉象也会渐渐转好。等到脉象恢复有力,就可以用三一承气汤稍微泻下,或者在解毒汤中加入大承气汤效果更好。民间不明白这些道理,误认为是阴证,因此错失了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