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傷寒補例》~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傷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

傷寒中。有一種極顯極要之義。仲景未曾道破。後人暗中摸索。全未道著。只有傷寒偏死下虛人一語是從已敗之後。歸咎於病人自己之不慎。而不知其治法之差。用藥之誤也。夫冬傷於寒者。大率傷於下焦膝脛也。若傷於頭面肩背。是陽氣刻刻升越之道。未有不立見惡寒發熱者。

早傷暮病。夕傷朝病。一汗即邪散而解。且有不汗而自解者。烏有深入於裡。而為六經傳變。種種幻證者乎。其所以傳變者。正為邪伏於下。與陽氣不相沖激。得以宴然久據。侵淫於裡。久而上越。過膝入腹。陽氣不得安窟。乃始發病或再加以上焦新感。則其發愈暴。治此者。

必選溫散藥中之沉降下行者。或溫散而佐以沉降之品。導之下行。使邪氣之自下而上者。仍退返於下而出焉。則邪氣下退。元氣歸窟而身安矣。所謂沉降下行之品者。威靈仙獨活吳萸沉香牛膝澤瀉之屬是也。若專以麻桂發其上。上焦得汗。則上焦元氣愈空。下焦邪氣。愈因之而上移。

白話文:

傷寒病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卻未被仲景明言的道理。後人試圖摸索,卻始終不得要領。只有「傷寒偏死下虛人」這句話,從病患已經衰敗之後的角度,歸咎於病人自身的不小心,卻忽略了治療方法和用藥的錯誤。冬天受寒,通常會傷及下焦的膝蓋和小腿。如果傷及頭面、肩背,陽氣就會不斷向上升,馬上就會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

早上受寒,晚上就會發病;傍晚受寒,隔天早上就會發病。只要出一身汗,邪氣就會散去,病就好了。甚至有些人不出汗也會自行痊癒。怎麼可能深入體內,演變成六經傳變的各種幻覺症狀呢?之所以會傳變,是因為邪氣藏在下焦,沒有和陽氣產生衝突,因此可以安然停留,慢慢侵襲內裡。久而久之,邪氣向上蔓延,越過膝蓋進入腹部,陽氣無處安放,才開始發病。或者再次受寒,上焦又有了新的感染,就會發病得更快。治療這種病症,

一定要選用溫散藥物中能沉降下行的藥材,或者用溫散藥材搭配沉降藥材,引導邪氣向下。讓原本從下往上走的邪氣,重新退回下焦排出體外。如此,邪氣就會下退,元氣歸位,身體自然就會好轉。所謂沉降下行的藥材,例如威靈仙、獨活、吳萸、沉香、牛膝、澤瀉等等。如果只用麻黃、桂枝刺激上焦,讓上焦出汗,那麼上焦的元氣就會更加虛弱,下焦的邪氣就會更加容易向上蔓延。

是非逐邪也。直驅正以引邪耳。故前人以邪氣由太陽下行入少陰。為深入吾正以邪氣由太陽少陰上行入陽明太陰。為深入也。凡發汗後。腹脹滿。及水藥不得入口者。是不僅中焦濕邪。為汗所動。而下焦寒邪上越。與中焦之濕邪相搏也。發汗或吐或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

及眩悸瞤振者。是不僅上焦之清陽經絡之津液。為汗所擾而下焦寒邪上越。百脈之氣血。舉為其所逆亂。不得循經也。下後。脈促胸滿。及胸滿煩驚不得小便。譫語。身重不可轉側者。是上脘藥力。與下焦寒邪。兩寒相搏陽氣遏於中焦。而不得舒也。辨脈篇中。脈浮而大。醫反下之。

白話文:

辨别疾病,在于驱逐邪气。直驱正气以引导邪气,因此古人认为邪气由太阳经脉向下进入少阴经脉,是邪气深入人体;而邪气由太阳经脉和少阴经脉向上进入阳明经脉和太阴经脉,也是邪气深入。凡是发汗之后,腹部胀满,喝水药无法入口的,并非仅仅是中焦湿邪被汗液所动,而是下焦寒邪上行,与中焦的湿邪相搏。发汗、吐泻之后,心下逆气,气息上冲胸部,以及头晕眼花、心悸、抽搐的,并非仅仅是上焦的清阳经络之津液被汗液所扰,而是下焦寒邪上行,百脉的气血被其逆乱,无法循经运行。泻下之后,脉搏急促,胸部胀满,以及胸部胀满、烦躁不安、无法小便、神志不清、身体沉重无法翻身,是由于上脘药物的力量,与下焦寒邪,两股寒气相搏,阳气被遏制在中焦,无法舒展。在《辨脉篇》中,脉浮而大,医者反而采用泻下法。

又飲冷水。水寒相得。其人即䭇。事正類此。即所謂太陽隨經。瘀熱在裡。以致蓄血發黃。亦是寒邪上爭。血脈不得下行之故。總因麻桂。只能發上焦之表汗。不能搜下焦之伏寒。而傷寒為病。率是邪伏下焦。日久鬱極。有觸乃發。不在上焦陽氣出入之沖道。是以藥力不能與之相值。

反虛上焦正氣為邪氣闢升騰猖獗之路。又何怪乎橫肆傳變。不可方物哉。或曰太陽病初起。項背強痛。非上焦病乎。此時未聞膝脛有所苦也。曰項背強痛。正以下焦邪氣上衝。而擎之與新感相搏而然。是時兩髀以下。必痠脹疼痛異常矣。安得謂無苦。果無苦也。不過尋常感冒而已。

白話文:

喝了冷水,寒氣入侵,人就發燒。道理是一樣的,就像所謂太陽經病,瘀熱在內,導致蓄血發黃,也是寒邪上衝,血液無法向下流動的緣故。總之,麻黃桂枝只能發散上焦的表汗,無法驅散下焦的寒氣。而傷寒病,通常就是邪氣伏藏在下焦,時間久了,鬱積到極點,遇到刺激就會發病。它不在上焦陽氣出入的通道,所以藥力無法與之對抗。

反而會虛耗上焦正氣,讓邪氣有路可循,肆意蔓延,變得難以控制。有人說太陽病初期,項背強痛,不是上焦的病嗎?那時還沒感覺到膝蓋小腿有什麼不舒服。其實項背強痛,正是因為下焦邪氣上衝,頂住上焦,與新來的寒邪互相搏鬥造成的。這個時候,兩腿以下一定會痠脹疼痛非常嚴重,怎麼說沒有不舒服呢?如果真的沒有不舒服,那不過是普通的感冒而已。

何待古今諸賢。費如許心力。故治傷寒。起手必察下焦元氣之虛實寒熱。虛而寒者。是真陽不足。即所謂下虛也。溫搜兼補之。虛而熱者。是燥火也。溫搜兼潤化之。實而寒者。重溫搜之。實而熱者。是邪在外絡。而內藏瘀熱也。溫搜而兼清化之。藥力達於病所。使邪從何道而入者。

仍從何道而出。而上焦新感之風寒。即溫搜之藥。自能隨帶而解散之。此外如病人脾肺素弱。上焦表濕膠固。中焦痰水凝結。或溫熱久蘊於中焦或虛火常衝於頭面。皆可隨證加藥。且明斯義也。凡傷寒而兼腳氣。兼疝氣。兼痞塊兼飲癖。兼心胃氣痛者。舉可賅而治之不犯手矣。

白話文:

治療傷寒,首先要觀察下焦元氣的虛實寒熱。虛寒者,是真陽不足,要溫暖搜通兼補;虛熱者,是燥火,要溫暖搜通兼潤化;實寒者,要重點溫暖搜通;實熱者,是邪氣在經絡,內臟瘀熱,要溫暖搜通兼清化。藥力到達病灶,讓邪氣從何處進入,就從何處出去。上焦新感風寒,溫暖搜通的藥物也能隨之消散。此外,如病人脾肺素弱,上焦表濕膠固,中焦痰水凝結,或溫熱久蘊於中焦,或虛火常衝於頭面,皆可根據症狀加藥。凡傷寒兼腳氣、疝氣、痞塊、飲癖、心胃氣痛者,都可囊括在內,治療時不需顧慮。

即有血塊。及脫血症。亦可加行血藥。以合治之。而不犯上焦矣。縱橫揮灑。無不如志。何至變證蜂起。觸處棘手哉。每見冬月傷寒者。至雨水驚蟄後。或暴嘔吐。或暴呃逆。或暴喘促。或暴瀉泄。或暴眩暈心懸。或兩腿無力。數武即喘。或二便猝閉。又忽大下。無端煩躁。

夜不安眠。或上熱下冷。煩躁氣喘。半夜後。又兩足轉熱如焚。此皆遍身筋骨痠痛。兩髀以下尤甚。第身雖發熱而往來無定。不似表證。世遂以為雜病。未有知是冬寒下伏者。若加以上焦新感。重見惡寒發熱。又專以為表證。專以麻桂發之。轉見氣浮作喘。兩腿胕腫。元氣不根矣。

白話文:

如果患者有血塊或失血症,可以加入行血藥一起治療,這樣就不會傷到上焦。治療方法應該靈活運用,不拘泥於形式,才能達到理想效果。為什麼會出現各種變證,讓你束手無策呢?經常看到冬天患傷寒的病人,到了雨水、驚蟄之後,可能會突然嘔吐、打嗝、喘不過氣、腹瀉、頭暈心慌、腿軟无力、走几步就喘、大小便不通,或突然腹瀉,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晚上睡不好,或者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烦躁气喘,半夜过后两脚又热得像火烧一样。这些症状都是因为全身筋骨酸痛,大腿以下尤为严重。虽然身体发热,但热度游走不定,不像一般的表证,所以世人就误以为是杂病,没有意识到是冬天寒气潜伏在体内。如果再加上上焦新的感冒,再次出现恶寒发热,又误以为是表证,用麻黄桂枝来发汗,反而导致气浮喘促,两腿肿胀,元气虚弱了。

更有夏暑內伏。交冬。寒邪自下上衝。而始發病者。其證。胸中煩熱。如破皮狀。兩足徹冷如冰。及夜轉熱如焚。此寒暑相搏。三焦之血絡瘀痹也。益無有知其病情者。

白話文:

當夏天炎熱的氣候在人體內部潛伏下來後,到了冬天,寒冷的邪氣從下面向上沖擊,才開始生病的人,症狀表現為胸部感到煩躁、燥熱,像被燒傷一樣;雙腳則會變得非常冰冷,甚至像是凍得像冰塊一般;夜晚的時候又會更加地感覺到身體灼熱,好像要燃燒起來了一樣。這是因為夏季和冬季的邪氣相互對抗,導致了人的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血液循環受阻,形成淤塞和麻痹的情況。因此,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瞭解這種疾病的病因和病症。

2. 伏寒觸發與傷寒時溫脈證並病機異同

久寒下伏。有因新感風寒而觸發。有因春月時陽上升而觸發。有因飲食勞倦而觸發。新感觸發。外證與傷寒相似。而不同者。上焦傷寒。惡寒發熱。遍身筋絡。拘急疼痛。而頭項為甚。脈象沉緊而數。呼吸稍促。而不甚粗。常欲仰臥。展布四體。伏寒雖已發熱。心常凜凜畏寒。

筋骨諸節。痠𤺊脹痛。而兩髀以下。膝脛為甚。脈象浮弦而大。重按反小。起伏應指戰慄。呼吸喘粗。身熱足冷。胸雖煩躁。而兩足常欲蜷曲。不能伸展。時陽與飲食勞倦觸發。外證與冬溫春溫相似。而不同者。時溫。大熱氣粗。久撫肌里灼手。脈象洪緩而數。來疾去遲。舌苔滿黃。

白話文:

久寒下伏的病症,可能是因新感風寒觸發,也可能是因春月時陽上升或飲食勞倦而觸發。新感觸發的病症,外在表現與傷寒相似,但有所不同。上焦傷寒會惡寒發熱,全身筋絡拘急疼痛,頭項疼痛尤甚,脈象沉緊而數,呼吸稍促但不甚粗,病人常想仰臥,伸展四肢。伏寒雖然已經發熱,但心中卻常感到凜凜畏寒。

筋骨各個關節痠痛腫脹,尤其是兩髀以下,膝脛疼痛最為嚴重,脈象浮弦而大,重按則反小,脈搏起伏應指,身體戰慄,呼吸喘粗,身體發熱但腳冷,胸部雖感到煩躁,但雙腳卻總是想要蜷曲,不能伸展。時陽或飲食勞倦觸發的病症,外在表現與冬溫春溫相似,但有所不同。時溫會出現高燒、氣喘,久按肌膚感到灼熱,脈象洪緩而數,病程來得快去得慢,舌苔滿布黃色。

渴欲冷飲。時時欲嘔。筋骨微脹而不痛。神識不清。不待胸滿。即不思食。伏寒微熱。動即氣喘。寒熱往來。久撫肌里不熱。或反冷如冰。脈象洪緩而遲。其來不盛。而去甚疾。沉候與尺後反緊。舌苔前黃後白。表黃里白。渴不欲飲。或欲熱飲。少腹氣衝。暴大嘔吐。筋骨疼脹。

神識清明。食稍減而易飢。以上皆初起見證也。血氣尚未濁亂。邪正尚未混淆。是傷寒溫病。與伏寒之最要關頭。入手辨症不差。施治不誤。刻期可已。過此失治。變證蜂湧。高下相引。表裡相攻。斑疹隱見。而痰嗽頻仍。口爛齦蝕。而臍痛腹瀉。寒熱之真假難明。虛實之淺深莫辨。

白話文:

感到口渴想要喝冷飲,時常想要嘔吐。筋骨略微腫脹但不疼痛,精神不清醒。還沒感到肚子飽,就不想吃東西。身體隱隱發寒,又伴隨輕微發熱。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身體忽冷忽熱,長時間觸摸皮膚表面感覺不到熱,反而冰冷如冰。脈象洪大緩慢又遲滯,來時力量不強,而去卻很快。沉脈和尺脈反而緊緊的。舌苔前半部分是黃色的,後半部分是白色的,屬於表黃里白。感到口渴但不想喝水,或者想喝熱水。小腹脹滿,突然劇烈嘔吐。筋骨疼痛腫脹。

精神清醒,食慾略減但容易感到飢餓。以上都是疾病初期出現的症狀。血液尚未混濁,邪氣正氣尚未混雜。這屬於傷寒溫病和伏寒的關鍵時刻。一開始就辨證準確,治療得當,就能在短時間內痊癒。如果錯過這個時機,治療失誤,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症狀加重,表裡互相攻擊,斑疹隱隱出現,而且經常咳嗽痰多,嘴巴潰爛牙齦腐蝕,並且出現肚臍疼痛腹瀉。寒熱真假難以辨別,虛實深淺無法判斷。

心慌手亂。顧此失彼。鮮不敗者。

舊說辨傷寒溫病有曰。溫病從里。傷寒從表。又曰。溫病分三焦。傷寒分六經。予更續之曰。傷寒重證。自下而上。溫病重證。自上而下。傷寒死證。自上而下。溫病死證。自下而上。傷寒在下而不上。輕證也。在上而不下。輕之輕也。溫病在上而不下。輕證也。在下而不上。

輕重之間。未可知也。夫溫病發於伏氣者。由口鼻吸受。伏於膈上膜原。侵淫三焦血分。其即病者。亦由口鼻散布肺胃。消灼津液。血分濁惡也。傷寒發於伏氣者。由足脛浸受。伏於筋絡骨節。侵淫肌膜氣分。其即病者。乃由腠理布於上焦。閉遏陽氣氣分搏激也。傷寒伏氣變為溫病者。

白話文:

心慌手亂,顧此失彼,很少能不失敗。古人說辨別傷寒溫病有句話:溫病從內而發,傷寒從外而發。又說溫病分三焦,傷寒分六經。我再補充一句:傷寒重症從下往上發展,溫病重症從上往下發展;傷寒死症從上往下發展,溫病死症從下往上發展。傷寒病在下面而不往上發展,是輕症;在上面而不往下發展,是更輕的症狀。溫病在上面而不往下發展,是輕症;在下面而不往上發展,是更輕的症狀。輕重之間,難以預料。溫病是由於伏氣(潛伏的病氣)引起的,通過口鼻吸入,伏於膈膜之上,侵犯三焦血分。如果立即發病,也是通過口鼻散布到肺胃,消灼津液,造成血分濁惡。傷寒是由於伏氣引起的,通過腳脛浸受,伏於筋絡骨節,侵犯肌膜氣分。如果立即發病,就是通過腠理布於上焦,閉遏陽氣,氣分搏激。傷寒伏氣轉變為溫病。

非寒能化溫也。其人本體氣血多熱。寒伏於下。陽氣不得下通。三焦菀熱。日積月盛。及至發病。只見三焦熱證。不見下焦寒象。且有清利上熱。自能借逐下寒者。故雖有髀脛痠𤺊脹痛諸證。前人往往皆強屬於溫。而不敢議其為寒也。若下寒太盛。上熱不及借逐者。當俟熱勢半減後。

加藥分治之。須得內經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之義。否則溫去寒存。上嘔下利。中焦隔塞。有合偏死下虛人之說矣。其實非下虛也。乃下寒而失治耳。

白話文:

只有寒性才能化解溫熱。病人本身氣血偏熱,寒氣積聚在下焦,陽氣無法下行,導致三焦鬱熱。日積月累,病情加重。發病時只見三焦熱證,不見下焦寒象。而且清熱藥可以上行清熱,也能借此驅逐下焦的寒氣。因此,即使出現髀脛痠痛脹痛等症狀,古人往往強行歸類為溫熱證,不敢判定為寒證。但如果下焦寒氣過盛,上焦熱氣不足以驅逐,就必須等到熱勢減半之後,再加藥分治。用藥必須遵照《內經》的原則,遠取其病所,近取其氣味,不可過度溫補,否則溫熱之氣消散,寒氣卻仍然存在,導致上嘔下利、中焦隔塞,符合偏死下虛的描述。實際上,這並不是下虛,而是下焦寒氣未治所致。